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生出了許多新概念。這些新概念有些或是營銷的噱頭,有些則是新風口。
在汽車消費領域,車內環境是否安全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在市場需求刺激之下,很多車企開始紛紛加碼布局「健康汽車」領域。
眾車企搶灘「健康汽車」
疫情爆發之後,吉利控股集團宣布,吉利汽車先期投入3.7億元人民幣,啟動具備病毒防範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的研發工作。
2月9號,吉利汽車宣布,其已率先打響了國內首個真正N95口罩級標準的車載淨化系統研發攻堅戰,通過開發IAPS智能空氣淨化系統,實現對細菌和病毒進入車內的有效阻隔和過濾。並且將力爭在20天內完成研發、達到量產標準,並在30天內實現量產。
和吉利一樣要給汽車戴上「N95口罩」,長安汽車也在近日宣布,將在3月10日量產「PM0.1級」複合抗菌殺毒高效過濾器。
長安汽車方面表示,這款過濾器在配合等離子發生器與自定義新風系統後,能實現超強的過濾、殺菌、通風換氣功能,使整車達到更優於「N95口罩」級別的全方位保護。
廣汽新能源則表示,其團隊已成功研製出「埃安過濾殺毒一體式」防病毒級健康座艙,具備「超N95級濾防」與「遠程一鍵殺毒」雙重保障。
近日,廣汽新能源又聯合醫療機構,正式啟動研發車載中藥香氛保健技術,並將率先裝備在 Aion LX上,打造全球首款融合中醫藥理的健康車。
廣汽新能源還表示,未來將在打造「健康汽車」中繼續加碼,為旗下車型配備如臉部情緒識別、生命體徵檢測、醫療大數據智能物聯等更多的健康科技。
相比以上幾家的防病毒攻略,上汽的「殺毒」產品可能來得更實用一些。
近日,上汽集團宣布最新研發的國內首款內置式深紫外線光學「殺毒」系統即將投產,並且上汽榮威、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將率先以提供售後配件的形式為整車產品進行加裝,2月29日起經銷商就可為車主提供相關服務。
此外,上汽集團還研製開發了業內首款車規級深紫外線殺菌盒,能夠實現汽車內飾表面滅菌殺毒,已經面向公眾銷售。
上汽的這兩款健康出行產品,前者主要針對汽車空調進行殺毒,後者則是對車廂內飾表面快速殺毒。
不管是給汽車戴上「N95口罩」,還是利用紫外線原理給汽車殺菌消毒,都是在改善車內空氣品質,這些技術其實早就已經存在。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很多中高端車上,早已開始使用過濾能力更強的空調濾芯,即HEPA濾芯,對於過濾≥0.3微米的顆粒物有著很好的過濾效果,這種濾芯和N95口罩有著相近的過濾性能,因此說給汽車戴上「N95口罩」也不是空穴來風。
在他看來,未來這種有高效過濾功能的濾芯,以及紫外線殺毒等,都將會在汽車上更加普及應用,但不可能完全實現防病毒。假如車內感染乘客沒有戴口罩,通過交談、打噴嚏等方式在車內散布病毒飛沫,還沒有那項技術能夠實現快速識別並進行處理病毒。
在這裡科普一下HEPA濾芯,其實就是我們空氣淨化器中最常用一種濾芯,能夠有效的過濾空氣中大於0.3m微粒,這對於普通的PM2.5(直徑小於2.5m的顆粒物)過濾來說已經足夠用了,它也可以抵擋大多數其他的細菌、花粉和灰塵。但是,病毒比細菌小的多,這也意味著病毒更難被過濾。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發布的《汽車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建議》中指出,部分車型直接配備HEPA濾芯,對PM2.5顆粒的過濾效果類似N95口罩。HEPA空調濾芯對直徑大於等於0.3微米顆粒阻攔效率99.97%,人類打噴嚏和咳嗽形成飛沫直徑一般大於0.74微米,因此HEPA具備過濾新冠病毒所依附飛沫的作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HEPA濾芯需要及時更換,否則可能會喪失過濾效果。
「健康汽車」早已存在?
事實上,早在1999年,沃爾沃就發布了IAQS智能空氣循環控制系統。其IAQS系統可以有效過濾進入車內的外部空氣,通過複合活性炭過濾器能過濾95%PM2.5顆粒和有害氣體,再利用電子傳感器對外界進來的空氣品質進行系統分析,外界空氣濃度過高時能自動切換到內循環,無需人工操作。
另外,沃爾沃的CZIS主動式座艙清潔系統,可以通過遠程解鎖車輛時,觸發自動通風循環,減少因車內停放時積聚的揮發性氣體,幫助車主和乘坐者預先營造清新的座艙環境。
比亞迪也在前幾年發布了PM2.5綠淨系統是內嵌於車載空調系統中的,只要車通風或開啟空調,綠淨系統的淨化功能即開始工作。該系統擁有三層淨化:第一層用高效濾網過濾大顆粒;第二層通過負離子電刷板使顆粒物帶電;第三層再用靜電過濾網吸附帶電顆粒物達到淨化空氣的目的。
此外,特斯拉研發的「生物武器防禦模式」功能,可以為車內提供醫療級別的空氣品質,目前已在特斯拉Model X和Model S車型上搭載。該功能名字起得很酷炫,實際上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即通過HEPA過濾器和車內正壓氣流兩個措施,從而實現有效阻止病毒和細菌。
具體來看,就是當車輛開啟空調的「生物武器防禦模式」後,空調轉為內循環,風量達到最大,不斷給車內吹風,以此在車內形成正壓,阻隔外部空氣進入,達到淨化車內空氣的目的。
前面提到的沃爾沃IASQ系統、比亞迪的PM2.5系統等也都是採用了HEPA空調空調濾芯,其實只要是配備了同類空調濾芯的車型都能有一定的防護能力,只是很少有車型會採用特斯拉那麼大的HEPA空調濾芯。
由此來看,為了改善車內空氣品質,很多車企一直在研發和努力。現在由於疫情的影響,人們開始更加關注車內健康,「健康汽車」才以新概念的身份出現在大眾視野之內。
國家也早在2011年,發布了《乘用車內空氣品質評價指南》推薦性標準,並在2019年,由環保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乘用車內空氣品質評價指南》徵求意見稿正式發布,新標準進一步收緊了汽車內部空氣中有害物質的限值。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鈦媒體,「相對於空氣中漂浮的汙染物,內飾中可揮發性的汙染物對人體的傷害更大。而內飾汙染也是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很多新車會散發出異味,還會散發出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不要被現在所謂的抗病毒『健康汽車』蒙蔽了雙眼,這些內飾方面引起的空氣品質問題,也尤其值得關注和重視。」
「健康汽車」是噱頭還是新風口?
近年來,車內空氣品質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之一。現階段,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很多車企開始更加注重汽車的防疫功能,這無可厚非,但不能過度熱點營銷,消耗公信力。
在鈦媒體看來,真正的健康汽車不只是換個HEPA濾芯、改善一下車內空氣品質等,還應該從汽車製造環節去著手,改進零部件、原材料等的生產工藝,使用更加綠色環保的內飾材料,還應將智能化、網聯化、信息化與大健康產業相結合,推出真正的「健康汽車」。
針對各大車企紛紛推出自家的「健康汽車」,業內形成了兩極分化的評價。
有人認為部分車企有在風口上炒噱頭的嫌疑,汽車作為常用的出行工具,未來做好「防病毒」勢在必然,但現在一些車企高調宣布研發「防病毒車」,但卻未能給出讓人信服的技術,似乎看起來只是想搶佔疫情這個風口。
有人則認為,受疫情影響,人們對健康方面的需求會日益提高,「健康汽車」是未來汽車進化的必然的趨勢。市場需求決定車企的研發方向,車企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變化,值得被鼓勵。以後HEPA空調濾芯或成為新車的標配,這對於消費者而言,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總之,要一分為二看待「健康汽車」,不管車企是如何花樣推出,其本質和初心都應該圍繞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
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無論是長期備受詬病的車內異味問題還是空氣淨化問題,都將成為「健康汽車」新的研發突破方向。汽車從安全的汽車、環保的汽車,再到健康的汽車,這是汽車發展的大勢所趨,真正的「健康汽車」必然是當下和未來的新風口。
而布局大健康生態,也早已有車企開始涉足,未來誰能成為行業翹楚,還有待市場來驗證。
當下,疫情將車企逼到了絕境的邊緣,但也讓車企重新發現了新的可能性。正如尼採所言,那些沒有消滅我們的東西,將使我們變得更強大。
那些熬過寒冬和疫情的車企,也必將會變得更強大。(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