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15:01 |浙江省漁業互保協會
11月25日,全國漁船漁港管理專家委員會年度工作會暨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工作總結推進會在北京市召開。此次會議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共同主辦。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楊堅,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副局長韓旭,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崔利鋒,黨委書記、副站長張鋒,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林祥明,沿海各省漁業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及漁船漁港管理專家委員會專家出席了此次會議。
崔利鋒在致辭中指出,2020年2月,全國漁船管理專家委員會和全國漁港管理專家委員會(下簡稱「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這是我國漁船漁港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標誌著我國漁船漁港的管理工作從此有了一個集聚專家智慧和科學民主決策的平臺。總站學會將切實落實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相關要求,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和服務優勢,認真履行秘書處工作職責。一方面,做好專家委員會的服務保障工作,為發揮專家作用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積極傾聽各位委員的意見建議,架好溝通交流的橋梁,推動相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
楊堅代表專家委員會講話時指出,2020年,專家委員會積極建立工作機制,發揮專家作用;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基礎情況;強化法規支撐,推動制度建設;提供政策調整諮詢服務,推進漁獲物管理。2021年,兩個專家委員會將在2020年已開展相關工作基礎上,緊密圍繞漁船、漁港管理中心工作,在部漁業漁政管理局領導下,繼續為漁船、漁港管理改革相關方面的工作做好調查研究、決策諮詢、制度設計和技術支撐等服務工作,推進「十四五」期間漁業現代化建設。
張顯良指出,目前,「十三五」漁船漁港管理和漁業資源保護工作成效顯著。一是海洋漁船雙控和捕撈產量控制目標提前完成,限額捕撈試點全面啟動;二是漁船總體結構持續優化,船況整體水平顯著提升;三是漁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持續加大,綜合管理改革穩步推進。但當前漁船漁港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漁船問題仍然突出,漁港問題不容樂觀,限額捕撈任重道遠等問題。
張顯良要求,謀劃漁船漁港和資源保護工作,不應僅限於當下,而應放眼長遠,為「十四五」乃至2035年的捕撈業管理改革做好謀篇布局工作,重點要做到四個「強化」。一要強化頂層設計,推進漁船漁港各項管理工作協調開展;二要強化開拓創新,建立以漁港為中心的漁業閉環管理新機制;三要強化開拓進取,建立捕撈總量控制和分品種限額捕撈相結合的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四要強化智力支撐,提升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會議期間,韓旭宣讀了專家委員會成立文件,張顯良為專家委員會委員頒發了聘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工程研究所主任黃其泉、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院長唐議、上海海洋大學副教授呂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程家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徐碩、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副秘書長鄒國華、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資源養護處副處長李苗等七位專家就漁船漁港和限額捕撈、海洋漁業資源健康評價體系、休閒漁船管理辦法編制等內容進行專題匯報。
當天下午,全國漁船管理專家委員會全體委員就全國漁船管理專家委員會2021年的工作計劃進行了集中研討,沿海省級漁業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全國海洋漁業資源評估專家委員會有關專家就「十四五」漁船漁港、總量管理及限額捕撈等工作進行了專題研討。
來源 | 中國漁業報
1606374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