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漁船漁港管理專家委員會年度工作會暨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

2021-01-11 浙江在線

2020-11-26 15:01 |浙江省漁業互保協會

  11月25日,全國漁船漁港管理專家委員會年度工作會暨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工作總結推進會在北京市召開。此次會議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共同主辦。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楊堅,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副局長韓旭,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崔利鋒,黨委書記、副站長張鋒,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林祥明,沿海各省漁業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及漁船漁港管理專家委員會專家出席了此次會議。

  崔利鋒在致辭中指出,2020年2月,全國漁船管理專家委員會和全國漁港管理專家委員會(下簡稱「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這是我國漁船漁港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標誌著我國漁船漁港的管理工作從此有了一個集聚專家智慧和科學民主決策的平臺。總站學會將切實落實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相關要求,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和服務優勢,認真履行秘書處工作職責。一方面,做好專家委員會的服務保障工作,為發揮專家作用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積極傾聽各位委員的意見建議,架好溝通交流的橋梁,推動相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

  楊堅代表專家委員會講話時指出,2020年,專家委員會積極建立工作機制,發揮專家作用;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基礎情況;強化法規支撐,推動制度建設;提供政策調整諮詢服務,推進漁獲物管理。2021年,兩個專家委員會將在2020年已開展相關工作基礎上,緊密圍繞漁船、漁港管理中心工作,在部漁業漁政管理局領導下,繼續為漁船、漁港管理改革相關方面的工作做好調查研究、決策諮詢、制度設計和技術支撐等服務工作,推進「十四五」期間漁業現代化建設。

  張顯良指出,目前,「十三五」漁船漁港管理和漁業資源保護工作成效顯著。一是海洋漁船雙控和捕撈產量控制目標提前完成,限額捕撈試點全面啟動;二是漁船總體結構持續優化,船況整體水平顯著提升;三是漁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持續加大,綜合管理改革穩步推進。但當前漁船漁港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漁船問題仍然突出,漁港問題不容樂觀,限額捕撈任重道遠等問題。

  張顯良要求,謀劃漁船漁港和資源保護工作,不應僅限於當下,而應放眼長遠,為「十四五」乃至2035年的捕撈業管理改革做好謀篇布局工作,重點要做到四個「強化」。一要強化頂層設計,推進漁船漁港各項管理工作協調開展;二要強化開拓創新,建立以漁港為中心的漁業閉環管理新機制;三要強化開拓進取,建立捕撈總量控制和分品種限額捕撈相結合的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四要強化智力支撐,提升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會議期間,韓旭宣讀了專家委員會成立文件,張顯良為專家委員會委員頒發了聘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工程研究所主任黃其泉、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院長唐議、上海海洋大學副教授呂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程家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徐碩、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副秘書長鄒國華、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資源養護處副處長李苗等七位專家就漁船漁港和限額捕撈、海洋漁業資源健康評價體系、休閒漁船管理辦法編制等內容進行專題匯報。

  當天下午,全國漁船管理專家委員會全體委員就全國漁船管理專家委員會2021年的工作計劃進行了集中研討,沿海省級漁業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全國海洋漁業資源評估專家委員會有關專家就「十四五」漁船漁港、總量管理及限額捕撈等工作進行了專題研討。

  來源 | 中國漁業報

1606374094000

相關焦點

  • 2020年漁業漁政工作要點有哪些?
    全面加強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督管理,密切漁業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保障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秩序。(二)強化漁業資源養護。優化海洋伏季休漁制度。全面完成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2020年任務目標,在沿海各省開展限額捕撈試點。繼續組織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完成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年度任務目標。
  • 射陽:培強漁業漁港經濟發展新動能
    中國江蘇網11月27日鹽城訊(記者 程光 通訊員 陳鵬飛 周蓉蓉 王中印)11月24日,中國漁業協會四屆九次理事會、分支機構代表會議暨射陽縣漁業漁港經濟專場推介會在射陽舉行。與會人員先後參觀了射陽定海農場淡水魚養殖、黃沙港漁港小鎮、孝豐集團工廠養殖等現場,頻頻點讚射陽漁業漁港經濟發展。
  • 打造海洋綜合管控「藍色天網」 全國規模最大區級「智慧海洋管理...
    18日下午,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海洋管理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由中國鐵塔青島分公司承建,聚焦智慧海洋信息化,在全國實現了三個「率先」:率先打破海洋數據「信息煙囪」,率先實現海洋管理「一張圖」,率先建成海洋綜合管控「藍色天網」。
  • 新聞發布丨夯實漁業特色品牌 著力創建國家級綜合型漁港經濟區
    溫嶺是海洋漁業大市,現有漁港6座,其中中心漁港1座、一級漁港1座、二級漁港1座、三級以及等級以下漁港3座。溫嶺漁業產業規模在台州地區處於領先地位,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名列前茅。2018年,我市漁港經濟區被列入《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 年)》台州南部漁港經濟區;2019年,浙江省將我市漁港經濟區建設單列規劃。日前,由該局聯合北京大洋碧海漁業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編制的《溫嶺漁港經濟區建設規劃(2019—2030)》已經通過專家評審,這標誌著我市漁港建設、管理開發邁入一個新的階段。
  • 張瑞書就漁港環境整治等相關工作調研
    12月8日,秦皇島市長張瑞書帶領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海洋和漁業局、市政府督查室以及海港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就漁港環境整治、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生態修復、綜合執法隊伍組建等相關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張瑞書一行首先來到卸糧口漁港,檢查漁港環境整治情況,聽取漁港整治提升項目匯報。他強調,漁港是漁船管理和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要進一步規範漁港建設和休閒漁船管理,高標準規劃設計,豐富漁港功能業態,引導漁民發展休閒漁業,打造現代化休閒漁港的新標杆。
  • 海洋捕撈:產量穩定下降 質量效益耀眼
    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鑑數據,2019年國內海洋捕撈水產品產量為1000.15萬噸,比2015年下降了43%,養捕比達到78∶22;同時,納入「雙控」管理的國內海洋捕撈機動漁船(不含港澳流動漁船和特定水域骨幹船隊)共11.7萬艘。與2015年底相比,全國海洋捕撈漁船總數減少4.4萬艘、總功率下降165.7萬千瓦。海洋捕撈漁船壓減目標也提前實現。
  • 築牢漁港漁船疫情防控屏障 廈門形成「分級分區聯勤聯動」防控機制
    此前召開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明確要求廈門漁監的每名同志都要從講政治的高度,高標準完成此項任務。自4月2日以來,漁監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24人次,執法船艇76艘次,檢查漁船156艘次,測量船員體溫469人次,全面築牢廈門漁港漁船疫情防控海上安全屏障。
  • 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在深圳市西部漁港開展漁港漁船防臺宣傳活動
    繼9月24至25日深圳市漁港漁船防臺宣傳活動順利在深圳市東部漁港開展後,9月29日至30日,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再次在深圳市西部漁港開展了兩場以「科學防臺踐初心 築牢防線勇擔當」為主題的漁港漁船防臺宣傳活動,重點向漁民和公眾宣傳颱風防禦知識要點、掃黑除惡及涉海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 格力地產——用洪灣漁港描繪海洋經濟新藍圖
    從香洲漁港到洪灣漁港,是珠海城市發展中最重要的裡程碑之一。香洲漁港位於情侶路中段,被譽為「珠海城市發源地」,由於地理位置和發展歷史的優勢,曾是珠海漁民主要停泊之地。隨著格力地產建設運營的洪灣漁港開港啟用,珠海千帆歸港的盛景也將由香洲移步至洪灣。根據《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洪灣中心漁港被明確為「國家級」,不僅是珠海首個示範性漁港,更將成為當地現代漁港新體系中心。
  • 首批國家級海洋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名單公布
    農業農村部公告首批國家級海洋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名單廣西唯一入選名額落戶南氵萬漁港本報北海訊 (記者/袁琳 通訊員/沈才旺)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告首批國家級海洋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名單,廣西唯一入選名額落戶南氵萬中心漁港
  • 沈家門漁港小鎮: 「一條魚」端出特色產業盛宴
    小鎮獲評2018年度省級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創建項目組獲評2019年浙江省「工人先鋒號」,2019年度省級特色小鎮考核優秀。  建設成效  沈家門漁港是世界三大群眾性漁港之一,承載著舟山漁業的輝煌記憶。
  •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強化漁船管控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市海洋與漁業局供圖)  福州新聞網4月2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通訊員 邵志泉 林瑩)記者昨日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為嚴防境外疫情通過漁船輸入,我市強化海上漁船管控,嚴厲打擊通過漁船偷渡的違法犯罪行為,構築應對境外疫情輸入的海上巡查和港口防控兩道堅固防線。  「出海期間一定要注意安全,接觸境外人員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
  • 我市健全防颱風管理機制 連續多年漁業防颱風零傷亡 發布時間:2020...
    今年,廣東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茂名支隊(以下簡稱:茂名支隊)按照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和市三防、市農業農村局的工作部署及要求,全面落實防臺「三個100%」要求,做到防臺期間指定範圍內漁船回港、漁排人員上岸、進港漁船做好防護等措施,成功防禦了「鸚鵡」「森拉克」「米克拉」等12個影響我省的颱風
  • 鄉村漁港改造升級 海洋經濟振翅欲飛
    該工程總投資約1.25億元,建成後年卸港量將達40萬噸,達到一級漁港規模,不僅能夠保證南三島漁船的補給任務,同時也能夠為湛江市漁船的補給提供便利條件,同時還能吸引外籍大型漁輪靠泊,對本地休閒漁業和觀光旅遊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南三島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南三聽濤」是湛江老八景之一。大王廟漁港碼頭的升級改造,將是南三島海洋經濟振翅騰飛的契機之一。
  • 這個漁船海釣裝備展覽會8月15日在陽江開幕
    展覽會由陽江市人民政府、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陽江市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管理委員會、陽江市農業農村局、廣州環球搏毅展覽有限公司承辦。新聞發布會現場 陳亮 攝展會落戶陽江海陵島,推動休閒漁業發展記者在會上了解到,陽江海陵島擁有「全國文明漁港」「廣東最美漁港」的美譽,中國南海(陽江)開漁節自2003
  • 海洋牧場會造成環境汙染?乘橡皮艇海釣是否被允許?——煙臺市海洋...
    主持人:在漁業監督管理方面,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要承擔了哪些工作,採取了哪些措施?副局長孫成列:我局負責組織實施的海洋漁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主要包括:漁業捕撈許可、休漁禁漁的組織實施,漁業資源和水生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漁港、漁船以及漁業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
  • 百川匯聚 福海通途 ——福建省漁船動態監控管理系統
    為有效破解漁船安全監管難題,提升海洋防災減災和應急指揮救援能力,福建海洋與漁業局著力建設集管理和服務為一體的福建省漁船動態監控管理系統,為海洋與漁業部門提供漁船一張圖、漁船管理、颱風防禦、突發事件調度、智能分析的科學輔助決策支持,為公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海洋信息服務。
  • 山東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管理中心舉辦全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技術...
    11月12日,山東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管理中心舉辦了全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技術與管理培訓。本次培訓邀請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農業農村部海洋牧場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有關專家,分別圍繞全國海洋牧場發展方向、人工魚礁建設及驗收規章、海洋牧場觀測網建設及使用技術等內容進行政策技術講解和案例剖析,提高了參訓人員對海洋牧場最新政策、技術的認識,為各單位紮實開展海洋牧場後續建設和管理奠定了基礎。
  • 在全國率先打破海洋數據「信息煙囪」、實現「一張圖管理」、建成...
    12月18日,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海洋管理平臺正式啟動,實現了海洋綜合管理的「可視、可控、智能化」,以及海洋信息多部門共享共用。「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海洋管理平臺打破了海域使用、漁業養殖、漁船監管、防災減災、綜合執法、應急救援等傳統管理信息之間的界限,初步實現近岸海域可視、可探測,具備海上越界分析報警、漁船圖像智能分類識別、漁船違規行為分析報警等智能化功能。」
  • 岔尖漁港突破傳統建港模式 助推濱州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了能給漁船一個安全的「新家」,一座現代化的漁港經濟區正在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海洋漁業生態產業園內崛起,形成了北海向海發展的一個新支點。9月5日,「強四力 走基層」2019·濱州網媒海疆行活動採訪團來到濱州北海岔尖漁港,探尋北海海洋漁業經濟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