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麵食當屬西安最全,西安的麵食寫也寫不完,不管了,開吃吧!

2020-12-22 用心服務效果說話

陝西人喜歡吃麵條。街上有更多的餐館。有些人粗略計算出陝西南部大約有50種麵食。雖然它們都是麵條,但陝西麵食使每種麵條都獨一無二,並賦予它深厚的文化,就像陝西的歷史一樣。

現在陝西人離不開的小麥,大約4000年前經西域傳入中國,小麥傳入中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被中國人廣泛接受,原因之一就是習慣了以穀物為食的老祖宗們覺得麥粒嚼起來實在是太費腮幫子了,所以黃米,小米這些國貨長期霸佔餐桌。

小麥在秦漢時期開始開疆擴土,那時的陝西是中國的中心,那麼多人吃飯可是天大的事兒。董仲舒曾向漢武帝建議有水災郡種宿麥,以滿足口糧的需求,同時石墨又送上神助攻。磨成粉的小麥不僅口感遠勝於小米,黃米,還可以加水之後做成各種形狀,慢慢人們掌握了製作要領,從此開啟了麵食王國的新篇章。

陝西麵食是自學成才的。早在明代,禮部侍郎程鄭敏就在他的《傅家麵食行》書中稱讚陝西麵食,陝西最早的麵食以湯餅的形式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主食和湯的結合不僅有益於生產,而且有益於生活,能快速提供人體所需的氨糖。

湯餅是麵條的曾用名,漢朝宮廷裡就已有專門製作湯餅的湯官。製作湯餅的方法很粗放,直接用手揪一揪,扯一扯即可。時至今日,同樣的場景依舊在陝西人的廚房裡上演。捏住寬面片的兩端,手腕輕輕抖動,手臂緩緩張開,面片隨著身體的律動慢慢舒展開來,麻利地將之投入翻滾的面鍋裡,用不了幾分鐘就可以撈到碗裡。一勺火紅的青椒,辣麵被熱油一激,一縷青煙伴著滋啦聲騰起。

這是最具陝西氣息的人間煙火。陝西人脾氣執拗,每個小地方都堅持著自己的嗜好,最後的結果就是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這種特點反映在食俗上,就是面的多樣口味兒。西安麵食確實過癮,什麼東西都跟面離不開,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肉夾饃,涼皮,羊肉泡饃。

肉夾饃

肥肉相間的肉燉得爛爛的,然後剁成臊子,切點青椒末兒和香菜末,撒上一勺子肉湯,別提多香了。其饃外觀焦黃,條紋清晰,內部呈層狀,餅體發脹,皮酥裡嫩,火功到家,食用時溫度以燙手為佳。

肉夾饃應該算是真正走出中國,走向世界的美食,在美國據說就有一些網紅肉夾饃,賣的很貴,深受美國老百姓喜愛,因為美國人從來就沒有真正的體驗過美食的精髓所在。

秦鎮米皮

正宗的西安味道本人還是傾向於涼皮,涼皮有米皮有麵皮,各有各的風味,把麵條壓的瓷實一點,多下料,麻醬,麻油,花生碎,一點點醋和醬油,多放辣子,簡直是人間至真美味啊。

羊肉泡饃

這道菜非常有名,製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蔥末、粉絲、糖蒜等,古稱"羊羹"。西北美饌尤以陝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

麵條是陝西人的生活。在鄉下,最令人愉快的事情是端上一碗片面,撒上一撮蔥花,倒上醋,抹上油,然後蹲在門檻上,或者邊吃邊在院子裡和家人聊天。每當農忙季節,農村的人們吃午飯或晚飯時,不管男女老少,每個人都會帶一碗麵條或幾個饅頭到老槐樹下或村裡的車輪旁聚集。他們邊吃邊聊,陝西人稱之為老碗會。這些人吃飽喝足後,吸了一袋幹煙,在煙霧中放鬆了肌身體。

岐山臊子麵

臊子麵最讓陝西人慾罷不能的面之一,也最能體現陝西面的多種多樣。

臊子原本指的是切碎的肉,但是在陝西,肉丁炒的澆頭統稱為臊子,受到最多人追捧的臊子麵當屬西府臊子麵,吃麵在關中西府人眼裡絲毫馬虎不得。面要薄筋,光,湯要煎稀汪,吃起來得酸辣香。九九歸一,恪守著九字訣,才能吃到一碗純粹的西府臊子麵。

(biangbiang面)

(biangbiang讀降音四聲)面也能算作臊子麵。這種名字極其複雜的面,以褲帶面為基礎,加上臊子炒蔬菜,西紅柿雞蛋滷,以油潑辣子收尾點睛。比起單純的油潑麵,臊子麵,(biangbiang)面的口味要博愛得多,也更能被陝西以外的人接受。

三原疙瘩面

相比之下,三原疙瘩面簡直能稱為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了。一份疙瘩面上桌,大碗裡三個盤如姑娘髮髻般的麵條疙瘩,搭配分裝三個小碗裡的辣子臊子和酸湯,一面三吃,風味各有不同,讓人慾罷不能,風捲殘雲,大快朵頤。

蕎面餄餎

主要是以蕎麥,羊肉和土豆製作成的一種陝西小吃,也是陝西最著名的麵食之一。餄餎都是用蕎麥麵製作成的,將蕎麥製作成粉條,加上了陝北羊湯,味道鮮美可口,在陝北這種麵食很受歡迎,因為它集養生保健於一身,經常吃對血脂,血糖都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肉丸糊辣湯

此糊非彼胡,西安肉丸糊辣湯,湯裡有牛肉丸、土豆、豆角、捲心菜等多種菜品。河南的是肉丁胡辣湯和素胡辣湯,除了羊或牛肉丁,菜品多是豆腐絲、麵筋、海帶絲,口味上西安是麻辣。

漿水面

漿水面味酸辣,口感清香,是很有特色的一種麵食。漿水面歷史悠久,是漢中人民最喜歡的麵食之一。漿水菜採用的主要是芥菜,將菜在沸水中燙熟,然後放入瓦盆罐中,加入麵湯,待菜色變為金黃就可以了,再製作好潲子就可以了。漿水面的麵條必須是人工製作,入口酸辣清香,回味無窮。

夜市烤肉

西安的烤肉以牛肉為主,秦川牛的味道好極了,一點也不比新疆羊肉串差,好的烤肉,筋焙的好壞是關鍵,肉好木炭火烤時要講究轉,孜然辣子香,喜歡刷醬的可以刷醬.吃時筋中有肉,肉中有油,口感層次分明。

賈永信柿子餅

賈永信家門前總是排著長隊,因為這裡的柿子餅異常誘人。黃橙橙、香噴噴的柿子餅色澤鮮亮,吃起來甜而不膩,也不粘牙。第一次去的時候吃太飽,後來臨走的時候又去吃了一次,至今還回味無限呢。

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泡饃講究饃筋腸爛,湯鮮味濃不腥不羶。現在的葫蘆頭只能稱之為大腸泡饃,葫蘆頭只是大腸和小腸連接那一小截,並非某藥王的葫蘆。

賈三灌湯包

灌湯包講究湯不能漏,包子又要不粘籠屜,這全看大師傅的手藝了。地道的灌湯包為清真食品,一般為牛、羊肉餡。包子上來以後,要蘸著佐料吃。佐料為店裡特別加工過的醋加辣椒末。包子熱騰騰的,但千萬不能著急去吃,一口下去,包子裡的熱油湯肯定燙著了您的舌頭,需要撕開小口慢慢的邊吃邊喝,汁鮮味美,那叫一個地道,再一碗香甜爽口的八寶粥,絕了!

酸菜肉絲炒米飯

酸菜化解了油膩,而且酸辣味又刺激了人的食慾,葷素搭配相得益彰,加之佐料和火候拿捏得都非常到位,因而十分可口。坐落於西安鼓樓回民一條街——北院門中段110號,門朝東開。門頭黑匾金字,上書紅紅酸菜炒米。

千層油酥餅

是陝西特色小吃,色澤金黃、層次鮮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膩、香酥適口。相傳,油酥餅是由唐代的千層烙餅,經歷代廚師不斷精心改進而成。經制酥、和面、制餅、煎烤而成。

金線油塔

是陝西西安地區的一種名貴的傳統小吃。它層多絲細、松綿不膩,其形狀「提起似金線,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相傳始於唐代,原名「油塌」,清代時有了改進,選用上等麵粉、豬板油等原料,增加油餅層次,把餅狀改為塔形,將烙制改為蒸製,名稱也由「油塌」改為「金線油塔」。

泡泡油糕

是陝西三原縣很有名氣的傳統小吃,其淵源可上溯至唐代的燒尾宴名點「見風消」油潔餅。其餡是用白糖、黃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開水、大油燙熟的富強粉,西安飯莊和五一飯店的泡泡油糕,已上了金榜。

鏡糕

是陝西西安和關中地區的風味小吃,外形小如鏡,也圓如鏡,厚不盈指。做法是把江米細細研磨成粉,在小巧如玩具的竹木籠屜裡墊上薄鐵片,填實江米粉,撒上紅糖、綠色和黃色的糖,加上細細切碎的青紅絲,一屜一屜的摞起來,如寶塔般,寶塔尖有一機關,待到熟透時蒸汽一衝,發出長長的響聲。

鍋盔

鍋盔是一種特色風味小吃,饃邊有一高一低的波紋,形狀像菊花一樣,外觀金黃,火色均勻,皮薄餡多,用手掰開之後,可以看到一層層的餡料,聞著香,吃起來酥脆,入口香濃。鍋盔是一種很好吃,並且耐飢餓的小吃。

相關焦點

  • 夏天吃麵,這些麵食你會喜歡,西安麵食,種類多還好吃
    說到西安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就在西安。陝西人喜歡吃麵食,西安人似乎更愛,曾有幸在西安乘坐一出租,遇見一健談的司機,他說過「如果西安人在外地吃不上麵食的話,那也要隔兩天去買個方便麵來吃」,由此可見西安人也是十分喜歡吃麵食了。
  • 麵食不僅在西安,半夜饞山西的美食了,不只有刀削麵
    對於那些愛好吃麵食的人來說,大多數人的印象裡西安就有很多非常出名的麵食,比如說有臊子麵,油潑麵,biangbiang面等,再加上西安市著名的旅遊城市,這裡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他們的飲食文化也更加受到廣大遊客們的喜愛,由此他們的麵食也更加的出名。
  • 陝西鹹陽美食的名片——biangbiang面,國際麵食之都,名不虛傳
    但人餓急了,看見一家麵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進去吃再說。「老闆,來個大碗的,辣子多點的!」因為太餓了,這個秀才沒幾口就把這碗面給咥完了。咥完之後,當然沒錢付帳,於是他告訴老闆:「你這點沒有招牌,我是讀書人,可以給你寫個招牌。你說吧,想要什麼招牌?」老闆略一思索 ,便說:「街坊四鄰吃我做的面,都說我做面時候有biangbiang 的聲音,他們都叫biangbiang 面。」
  • 西安經典麵食都有啥?從主食到小吃,花式填飽你的肚子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歷史悠久的十三朝古都西安,隨時間積累下來了種類豐富的美食。上期節目小二帶大家探尋了水盆羊肉、葫蘆雞等西安特色菜餚的做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老西安人們如何在「面」上玩出花樣。西安人酷愛麵食,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這不,一大早小二就發現不少人在街頭排著隊,等著來一碗熱乎乎的糊辣湯。
  • 2020世界麵食產業發展峰會暨第二屆陝西麵食大會來啦!
    11月22日,以「世界面都世界味·絲路興業在鹹陽」為主題的2020年世界麵食產業發展峰會暨第二屆陝西麵食大會於2020年11月22日-26日在鹹陽舉辦。二是2020世界麵食產業發展峰會暨第二屆陝西麵食大會開幕式。參加人員為受邀出席大會的外省市嘉賓、陝西省商務廳領導、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領導,陝西省各地市政府及商務部門參會領導;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市人大、市政協相關領導,市委、市政府相關秘書長;大會組委會成員單位負責人;各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及商務部門負責人;渭城區委、區政府及部門有關領導;有關餐飲企業代表、有關新聞媒體。三是第二屆陝西麵食大會。
  • 雜醬面的做法-麵食培訓班
    雜醬面是家常非常普遍的一種麵食,雜醬面的做飯也是有很多種,民間就分南北方的雜醬面做法,都是不同的。雜醬面能被接受率這麼廣主要是因為口味大眾化。別說家庭做雜醬面,就是大部分麵館尤其是陝西麵館,一定也都有雜醬面這個麵食。
  • 西安美食攻略|西安旅遊攻略必吃美食,西安旅遊景點排名前十的美味!
    西安的旅遊業近些年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這裡感受現代西安的獨特魅力。 如果你恰巧愛吃麵食和肉食,那麼西安你就來對了!這裡有數不清的麵條種類,有口感最新鮮的牛羊肉,西安一定讓你流連忘返。
  • 陝西麵食是用來當主食,而不是小吃,有各種各樣的面
    陝西麵食是用來當主食,而不是小吃,有各種各樣的面:油潑麵,褲帶面,臊子麵,蘸水面,踅面,鹹湯面,幾乎每個地方都有那麼幾種特色麵食,這些可都是主食而非小吃啊,陝西在文化旅遊方面,有刻意打出自己「地理標誌產品」的意思,油潑麵順著上了而已,關中地區算是西北傳統的小麥產地,除了小麥以外一般是小米土豆來做補充
  • 關於陝西的麵食,你有什麼想說的?老陝念念不忘的家鄉味
    雖然國內流行吃麵的地方比較多,但作為一個標準的老陝,我還是覺得陝西的麵食最好吃,花樣也最多。麵食基本都集中在北方地區,種類花樣也比較多,不過每個地方又有每個地方的區別,當然可能因為我是陝西人的關係,從小就好這口面,所以這麼大了一直對家鄉的這個味道念念不忘。
  • 山西麵食VS陝西麵食,誰更勝一籌,成為中國麵食裡的王者
    聞名中外的八大菜系和許許多多不知名的地方美食,讓人眼花繚亂。可即便是在這許多種美食中,麵食也絲毫不遜色,擁有自己的地位。中國的麵食文化距離今天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山西和陝西這兩個北方的「老鄰居」在麵食上各有自己的造詣。那麼誰才是中國麵食裡的王者呢?
  • 陝西和山西的「麵食」有什麼不同,誰才是麵食王者
    種類繁多 不一而足陝西和山西的人們對面的熱愛,催生出花樣各異的麵食。岐山臊子麵是陝西麵食的典範。據不完全統計,陝西的麵食至少有50種之多。麵食花樣的改變,帶來的是視覺和口味上的差異。山西地形複雜,晝夜溫差大,多旱少雨,氣溫偏低。各地因地制宜,種植適合的糧食作物。據《山西通志》記載,山西出產的穀類有黍、稷、粱、麥等, 豆類有黑、綠、黃、豌、豇、扁、小豆等。特殊的自然環境和農耕條件,形成了山西麵食用料廣、花樣繁、製作精,食法殊的特質。
  • 中國十大麵食,為什麼沒有陝西的?
    前幾年,有機構評選出中國十大麵食:武漢熱乾麵、蘭州拉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四川擔擔麵、吉林延吉冷麵、河南燴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我們知道,中國麵食品種繁多,廣義上的麵食超過1200多種。
  • 「牛大」做東 天南海北「麵食兄弟」聚金城
    12月1日,2020中國麵食博覽會在蘭州萬達文化酒店開幕。享譽全國的「中國名面」匯聚一堂,舉辦了一場中國麵食文化與餐飲品牌的饕餮盛宴。  本次博覽會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指導單位為甘肅省商務廳、蘭州市人民政府,蘭州市商務局、中國烹飪協會民族餐飲委員會、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具體承辦,以「弘揚麵食文化,探索麵食未來」為主題,邀請了廣西、雲南、江蘇、內蒙古、西藏、寧夏、烏魯木齊、甘肅等省級餐飲行業協會20餘名全國麵食類行業專家、學者以及全國23個省市50餘家麵食類著名品牌企業等300餘人參會。
  • 《裝臺》一部西安人演的「舌尖上的西安」,還有這些家門口的取景地!
    最近 央視黃金檔電視劇《裝臺》火熱開播 這是「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 也是「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氣」 跟隨《裝臺》的鏡頭
  • 陝西特色麵食10多種,你咥過哪幾種?
    常聽得人說:陝西人愛吃麵、這話原是不錯的。不少陝西人在一起聊天,彼此問起對飯食的嗜好,多半會自稱"面派"。不少陝西人外出,若是三天吃不上面,就覺得不舒服,若是外出十天半月,回到家裡的第一餐必定是面,而且會連吃幾碗,不盡興不肯罷休。關於陝西麵食,我只想說,老闆,來,幹了這碗面!內附陝西近十種麵食圖片及評價。
  • 中國10大麵條裡沒有陝西麵食?原因眾說紛紜,陝西人一點都不生氣
    陝西人特別愛吃麵食,尤其是麵條。別看一碗普通的麵條,在陝西人這裡能給你吃出花來,什麼褲帶面、臊子麵、擺湯麵、驢蹄子面、蘸水面、手撕面等等,真要一個一個細說的話,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據不完全統計,整個陝西有大大小小100餘種麵條,每天不重樣都夠吃好幾個月的!關中平原盛產小麥,這裡的麵粉質地優良,養育了無數陝西人,也促進了陝西麵食文化的發展。
  • 大唐穿越指南——胃袋不夠大都不敢去西安
    到了唐代,吃胡餅已經成了一種最時髦的享受。大詩人白居易在忠州(今重慶忠縣)擔任刺史時,發現當地胡餅從配料到形狀,樣樣學長安,新出爐的胡餅面脆油香,便給自己的親戚萬州(今重慶萬州區)刺史楊歸厚寄了些,並寫了首詩《寄胡餅與楊萬州》。連胡餅都有「詩魔」為其吟詩,突感自己活得還不如一張餅,好悲哀。
  • 雲遊西安|旗花面~陝西美食紀錄片《面面俱到》(十九)
    看了這麼多期陝西麵食哪一種是您最喜歡的、最想品嘗的呢?是不是特別難抉擇?那就先試試今天文旅君給您推薦的「旗花面」吧保證您食慾大開,一碗接一碗!旗花面,是關中西部農家過年過節招待客人的「法定」主食,也稱「湯湯麵」,現在還有一個更形象的名字叫「一口香」。
  • 麵食大家族來聚會 看看牛大的朋友圈 都在聊點啥
    麵食大家族來聚會 看看牛大的朋友圈 都在聊點啥  1 中外麵食大師 同臺競技展演  在博覽會上,蘭州牛肉拉麵、日本拉麵、義大利麵、馬來西亞麵食的製作大師同臺競技展演,讓觀眾不僅飽了口福還享了眼福。  蘭州牛肉拉麵大師馬文斌的超快速拉麵展演博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 油潑麵、臊子麵、餄餎面,來看看陝西西安這些美味的麵條,你知道幾種?
    提起西安的美食,最先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呢?西安的美食種類繁多,並且大多和麵粉都有關聯。涼皮、肉夾饃、泡饃、鍋盔,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麵製品,也是西安美食的代表。除了這些,西安最常見的麵食,恐怕就是麵條了吧,寫到這裡小編瞬間就想到了不下十個麵條種類,足見西安的麵條給人留下的印象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