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瑾
「在每一位藏家的心中,都會把自己收藏的東西估價是價值連城,包括我。經過30多年的摸爬滾打,我才發現,真正價值連城的東西都在你身邊,都是些不起眼的東西。」11月27日,記者驅車沛縣龍固鎮,在民間收藏家呂高群私人診所二樓的展室中看他收藏的眾多有關中醫藥和地方歷史的文獻、物件,感受他以一己之力挖掘區域歷史、弘揚傳統文化的熱情和投入。
■小診所裡的中醫藥大觀
呂高群在龍固鎮開私人診所多年。本著對中醫的敬畏和傳統文化的熱愛,他常年在鄉間搜尋古蹟,查閱古籍,走訪村民,是遠近公認的「龍固通」。本月中旬,呂高群在自家診所一樓門面新掛了兩塊牌匾:「沛縣呂高群工作室」「華佗廟中醫藥文化展藏室」。
在診所的後院,呂高群一一向記者介紹他在20多年裡搜集到的寶貝:與當地華佗廟有關的石鼓、柱礎、井圈、碑座、老和尚的墓塔等。這些物件原先散落在附近村民的院中、豬圈中,有的砌在圍牆裡,被呂高群發現後,出錢出工將這些殘碑斷石拉回來。
他說搜集這些東西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為以後重建華佗廟作準備:「華佗與中醫文化關係密切,相傳華佗的弟子樊阿是樊噲的後人,華佗死後,樊阿把他的頭顱葬在徐州,華祖廟始於徐州,後在各地興建。」
呂高群診所的二樓,陳列著他從自己眾多藏品中挑選出來的千餘件有關中醫藥文化的物品,分門別類安放在13個展廳的展櫃中。書架上成摞的古代醫書、形態各異的脈枕、不同材質的藥碾子,但凡是涉及中醫文化的,皆在此展陳。呂高群指著一個類似禮器「簋」的容器說:「這是古人服藥的器皿,圓口,雙耳,需要雙手捧著喝,以表達對藥的禮敬。」
為更廣泛地傳播文化,呂高群本月剛剛申請了快手帳號,通過現代媒介向網友介紹他的「古人生活展廳」:「我想通過歷代中醫用具的展示,帶領大家走進古老而又神秘的中醫殿堂,探索古人生活中的中醫思維,利用中醫知識提高生活質量。」
■碎磚瓦上留存的古城史
沛縣龍固鎮是古代湖陵城(也稱胡陵城)的舊址所在。參觀完呂高群尚在完善中的中醫藥文化展藏室,他又將記者帶到龍固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這裡的湖陵文化展廳是他博物館夢的又一次實現。雖然這裡只開闢了兩間數十平方米的辦公室作展廳,也沒有珍貴的能稱得上文物的展品,卻依然呈現了龍固鎮從商周漢唐到近代數千年的歷史。
湖陵城位於沛縣東北微山湖岸,春秋戰國時期為宋國的湖陵邑,秦時置湖陵縣,漢代時湖陵縣屬山陽郡。2012年冬,徐州博物館對此進行全面勘探,基本探明了湖陵城址的大致情況,城址平面近方形,面積約104萬平方米。
現湖陵城周圍村莊的名稱包含很多信息,比如「前程(城)」「後程(城)」「城角王莊」「雞鳴臺」等,這些流傳在民間的地名與調查勘探結果大體吻合,成為揭開湖陵城神秘面紗的參照,也是呂高群探訪、撿寶常去的地方。
湖陵文化展廳的展櫃裡擺放著標有不同朝代的青銅器、銅鏡、陶燈,在展廳四周的牆面上,是呂高群於去年組織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抗戰文物展」,展示著抗戰時期載有沛縣戰事的報紙、軍事地圖、地方紙鈔等。
呂高群長年關注漢文化、湖陵文化、大運河文化、泗水文化、漕運文化的收藏與研究,「野心勃勃」的他說還想建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移民文化博物館、漢字博物館等等。他在2017年被評為「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新秀」,蓋有江蘇省委組織部等8個單位鮮紅印章的這一獎狀也被展示在湖陵文化展廳中,昭示著這位鄉土人才對地方文化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