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時30分左右
在金普新區光中街道南山社區金山名苑小區
正在進行疫情防控環境消殺的
現年54歲的志願者那君現場突發心臟病
現場工作人員和微愛義工站的隊友們
立即對他進行心肺復甦救援
並緊急送往醫院
但仍然沒有挽回生命
那君生命的刻度永遠定格在54歲
他用自己的生命和實際行動踐行了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者精神
「鋼鐵戰士」突然倒在「戰場」
出生於1966年的那君,是金普新區慈善總會微愛義工總站的一名志願者。從去年2月起,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中,每次隊裡發布活動,他都主動請戰,一直戰鬥在消殺一線,從不叫苦叫累,是隊中有名的「鋼鐵戰士」。在昨天上午的消殺工作中,微愛義工站的隊友們突然發現那君慢慢蹲在雪地裡,隨後又倒在地上。工作人員急忙趕來對他進行心肺復甦,並將其送到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但最終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據金普新區慈善總會微愛義工站的同事們介紹,那君分別在2017和2018年做過兩次心臟支架搭橋手術,但他在多年的義工工作中從未提及自己的心臟病的病情及曾經手術的情況,隊友們也是在他昨天發生意外後,才知道他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的信息。
「那一刻,我的心是幸福的」
那君是我們消殺隊的『主力隊員』,每次消殺任務總是衝在最前頭,沒落下一場消殺任務。」 在隊友眼裡,那君是勇往直前的「鋼鐵戰士」。就在上周,當大連遭遇多年不遇的低溫天氣——室外溫度零下17度,但那君和他的隊友仍迎著風雪戰鬥在第一線,汗水滲透了衣服,他沒有一絲怨言,即使防護服、防護鏡、鞋和設備上都結滿了冰,「消殺炮」一開動更是雪花四濺、寒風刺骨。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他卻說:當我與戰友們走在馬路上或進小區時,居民們主動向我們打招呼問好,有的居民更是打開窗戶給我們拋下保暖手套和口罩,還有居民隔著窗子為我們扯著脖子喊加油,那一刻,我的心是幸福的,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本次突發疫情發生後,金普新區慈善總會微愛義工站主要承擔光中街道全域和擁政街道古城甲區的消殺工作,那君主動隨團隊開展消殺工作。這期間,除了義務消殺,他還參加過協助社區為隔離家庭服務、爬樓洞張貼封條、義務接送返鄉大學生等志願服務活動。
熱心公益的「資深義工」
5年前,那君和妻子朱波一同加入金普新區慈善總會微愛義工站,成為站裡面最活躍的志願者之一。隊友們說,他樂觀向上,待人誠懇,團隊開展的各項公益動都積極主動參加,從未跟團隊提出過任何要求。至今有隊友記得,在幫助「貧困家庭孩子上學難」的活動中,那君不僅自己踴躍捐款,還積極動員朋友為孩子們籌集物資;在「愛心年貨進社區」大型公益慈善活動中,他一個人就主動幫扶了10戶困難家庭;在「公益風尚在金普,敬老愛老在微愛」的公益活動中,他常年為養老院的老人,送溫暖。入隊以來,夫妻倆還多次為自閉症兒童和白血病兒童捐款。
「他跟我說的最多的是為這個城市做點兒什麼」
那君夫妻長期熱心公益。那君妻子是下崗職工,老母親今年已經84歲了,兒子已到而立之年還尚未成家。
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一個平凡的志願者,卻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使命。作為義工總站的義工隊友,那君的妻子朱波對丈夫的去世萬分悲痛。此次上消殺一線時,他還故作輕鬆地跟妻子說要去金州老母親家裡陪陪老人家,順便參加一下義工站的活動,沒想到這一別竟成永訣。
「我每次勸他多休息,他跟我說的最多的卻是,疫情當前他要和隊友們在一起,為這個城市做點兒什麼。」作為義工隊的隊友,妻子最懂那君。
是的
沒有誰生而英勇
只是關鍵時刻選擇堅定向前
那君用責任書寫擔當
用無畏守護家園
是的
顧全大家
才能保住小家
有一份力量就出一份力量
無數個「戰疫」志願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
詮釋著這個簡單而又樸素的道理
那君和許許多多的志願者一樣
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
只有平平凡凡的行動
感謝有你
感謝每一個默默付出的志願者
城市和人民不會忘記!
文字:王燕鑫、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鄭鴻
圖片: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