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通俗理解《狹義相對論》時間膨脹效應

2021-01-10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先問一個問題,地球是平的,還是圓的?大家都知道是圓的,那請再思考一下,為何馬路如此平坦?早期人們認為地球就是平坦的,因為在古人的視野中,所觀察到的地球曲率微不足道,除非通過精密的儀器來測量。

《狹義相對論》也是如此,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接觸的一切事物,如果利用《狹義相對論》來計算更精確,但是與我們原本的常識之間的誤差,更加微不足道,除非利用更加精密的儀器,否則你要突然蹦出來一句「時間是相對的,我的時間比你走得慢」,肯定分分鐘讓吐沫淹死。實際上狹義相對論並非難以攀登,就是一層窗戶紙,捅破了也就破了。下面我們開始捅:

你無法判斷船是否在動

要講《狹義相對論》,我們就要先講一下相對運動,很簡單兩張圖。兩個小孩在一個密閉空間裡面扔球玩,沒有窗戶,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其中一個小孩說:「我們應該在屋子裡,因為我們沒有感覺到這個空間在動。」

另一個小孩子說:「不對,我們也有可能在一架勻速行駛的汽車上或者一艘勻速行駛的船上,只是我們速度恆定,並不受力(合力為零),所以我們沒有推背感。」

大人說:「你倆說的都挺對,因為無論是在地球上靜止的房子裡,還是在地球上勻速運動的空間中,物理性質都是一樣的,拋出去小球的軌跡也是一樣的,除非看到外面世界,觀察外面的參考物,例如:山水、樓房,才可以判斷我們的狀態。」——這是相對論背後的核心思想,也是為什麼我感覺不到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或太陽系在銀河系中運動的原因。

這個思想源於在比薩斜塔上扔球把亞里斯多德給否了的伽利略,他說想要確定物體動沒動要先找一個參照物。

人在小車上,小車開在馬路上,小車對人說:「你沒動」,馬路對人說:「你動了」。

小女孩2m/s的速度,追前面3m/s的小男孩,問小女孩能追上嗎?我們可以通過速度相加或相減得出結果。3-2=1>0,所以追不上,以1m/s的相對速度,越落越遠。小女孩相對於地面2m/s,相對於小男孩1m/s,參考物不同速度不同。可見在不同人看來,一個簡單的問題,結果是不一樣滴。

愛因斯坦來了

光速不變原理如果一切都這麼簡單,那我們日子也能舒舒服服的不同廢那麼多腦細胞。然而在十九世紀末,人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光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孩子,誰的話也不聽,誰也影響不了它。它永遠保持一個速度3×10^8m/s。無論是馬路看來,小車看來,車上的人看來,還是小男孩,小女孩看來,它都是一個速度,它也不跟你相加或相減,一貫我行我素。

時間也是相對的愛因斯坦知道了便說:「如果光速是絕對的,對誰來說都不變,那麼我的時間就不是你的時間了」。聽不懂?沒關係,這次用動圖翻譯一下:一對雙胞胎小女孩,她們都有一個「光鍾」,這個光鐘上下是鏡子,一束光在裡面彈來彈去,當光撞到底部時會發出「嘀」一聲,撞到頂部會發出「嗒」一聲,於是一個小女孩的光鍾就這麼嘀嗒嘀嗒的,在靜止的地面走著。

另一個小女孩帶著她的嘀嗒鐘上了飛船,因為飛船是勻速的飛行,根據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所以無論是靜止在地面上的光鍾,還是飛船上的,它倆物理性質是一樣的。然後地面上的小女孩就發現了一件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在她看來飛船上,光鐘的光走的是斜線,她自己在地面上的鐘卻是直上直下的。

它倆走的路程卻不一樣,所以嘀嗒的節奏也不一樣:

地面上:嘀嗒!

飛船上:嘀嗒!

聽聲音都知道飛船上的鐘走得慢。

有人肯定要說,飛船上的光子的速度,還摻雜著飛船的速度,它的速度應該快於光速(有靜質量的物質無法超越光速),雖然路程長了,但速度也快了,所以嘀嗒聲是一致的,應該分解一下,例如:

但是愛因斯坦說了,光速不變,光速是特立獨行的,不會和任何速度疊加,光子走的路,就是靠自己的速度走的,斜線方向的速度就是純光速3×10^8m/s,這就是光的特性。所以結論就是飛船上的時間走得慢,這種效應稱為時間膨脹。您速度越快,時間就越慢,當小女孩回到地球,就會比地球上的小女孩年輕。

經常出現的疑問

是不是坐飛機,坐高鐵就比別人年輕?就像我開頭提到的,早期人們認為地球就是平坦的,因為在古人的視野中,所觀察到的地球曲率微不足道,除非用精密儀器。我們所認為的年輕,需要達到一個很快的速度才會出現明顯的年輕,下圖就是運動產生影響關係。在《狹義相對論》中有一個修正因子(洛倫茲因子),是用來修正高速運動時物體的性質及時間產生的變化,當修正因子約為1時,也就是不需要修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由於飛機、高鐵、飛船速度都遠遠小於光速,所以微不足道的時間變慢,我們是無法感覺到的,就像我們感覺不到地球是圓的。

時間流速慢,是否可以永生所謂相對時間變慢,就如同你的一生,對於別人來說是一部電影,電影的時長就是你的一生,當看到高潮部分(高速運動),觀察者發現你降慢了速度(時間流速慢),動作和嘀嗒鍾一樣遲緩,然而你的一生的長短對於自己來說還是那麼長,因為電影的時長是不變的,你也可以理解為把一把格尺拉長了,雖然單位間隔變大了,但是尺子總長的示數並未改變。

地面上的女孩時間也變慢還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飛船相對地面勻速運動,地面小女孩看到船上光子走斜線,因為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地面也相對於船運動,那麼飛船上的女孩看到地面上的光子也走的是斜線,她會發現地面的鐘走得慢,它倆互相看,都發現對方走得慢,為什麼飛船上小女孩回來就年輕了?

因為小女孩出發時和回來時落地時,飛船經歷了加速和減速的過程,打破了相對性原理的對稱性,改變了它的參照系,在飛船內部進行的加速和減速實驗將表明,有些東西正在發生變化。如果要完全解釋就涉及到更高階的《廣義相對論》等效原理,就是用來解決不對稱的問題,由於篇幅,next time。

光速不變原理怎麼來的

還有人可能會問,光速不變原理怎麼來的,是測出來的。如果要解釋光速不變原理有點超綱,可以寫一部關於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等大佬的愛恨情仇,這裡簡單說一下。光是一種電磁波,根據麥克斯韋電磁的方程組,可以求得一個電磁波速度的解:

這個解是兩個物理測量值的函數,即真空的介電常數(ε)與磁導率(μ),都是測量下的客觀值,是常數,所以光速也是常數,是一個性質,是絕對的。除此外,邁克遜莫雷實驗也證明了光速不變,這些都是1900年以前就證實了的事情。

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除了時間膨脹,即鍾慢效應,還有尺縮效應,質增效應,質能等價方程等等,這些都是基於兩條公理:相對性原理,光速不變原理。

相關焦點

  • 相對論裡的時間膨脹效應能讓人長生不老嗎?
    很多人都聽說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裡有一個奇怪的效應——時間膨脹效應。根據這個效應,運動物體的時間跟靜止物體的時間是不同步的,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時間過得越慢。當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間就會變得無比緩慢。
  • 從狹義相對論到廣義相對論,非慣性系中的時間膨脹效應
    鍾慢效應和尺縮效應很好地證明了慣性系下的時間膨脹效應。值得一提的是,在慣性系下,時間膨脹具有相對性,時間流逝速度的變化是針對於不同參考系而言的。比如運動中輕子的時間流逝速度變慢是針對於靜止參考系而言的,如果以另一個做同向運動的輕子為參考系,那麼其時間流逝速度則是不變的。
  • 【探索】漫談光錐之內是命運的狹義相對論
    很多人都聽過「狹義相對論」這五個字,但鮮有人知道到底什麼是「狹義相對論」。 如果將上例中的列車比作光,把路人甲比作一艘飛船,飛船乘坐光前進,就形成了最初版本的「狹義相對論」原理——時間膨脹效應。 還記得那個經典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嗎?
  • 為什麼時間會膨脹,達到光速時間停止怎麼理解?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合在一起,推翻了經典物理學中的靜態宇宙觀,證明了宇宙是動態的,不斷發展變化的。這個動態的主要內容就是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時間流逝是不一樣的。導致這種時間變化的就是時間膨脹。時間膨脹有兩種:在狹義相對論裡面,速度越快,時間流逝越慢,速度時間膨脹遵循的公式表達為:t'=t/√[1-(v/c)]式中,t'是速度時間膨脹效應值;t是低速系觀測者第一個時鐘時間記錄;v是第二個時鐘相對第一個時鐘的移動速度;c為光速。在廣義相對論中,在引力(重力)越大的環境中,時間流速越慢。
  • 通俗的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說的是什麼?
    相對論包含兩個不同的元素: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首先被介紹,後來被認為狹義相對論是更全面的廣義相對論的特例。廣義相對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07年至1915年間發展起來的一種引力理論,1915年之後,許多人為驗證廣義相對論做出了貢獻。
  • 為什麼狹義相對論理解起來很困難?本徵和非本徵有啥區別?
    關於狹義相對論,裡面其實有很多概念需要明白,如果不明白就會出現理解一些運動的物理過程,變得十分困難,其中有兩個概念必須要懂:本徵時間和本徵長度,當然也對應非本徵時間和非本徵長度。什麼是本徵時間和本徵長度的,就是這個物體靜止時花費的時間和物體的長度。
  • 相對論中的「鍾慢尺縮」效應,如何理解?
    狹義相對論自誕生以來,就以顛覆常識著稱,所以我們要是想用一般的生活常識其理解狹義相對論中,基本是不可能的,否則怎麼還能稱得上顛覆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呢?在這樣的基礎上,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產生了一種被現代稱之為絕對時空觀的理念,牛頓認為空間與時間是相互獨立的,各自互不影響。
  • 有實驗能證明時間膨脹效應嗎?速度變快時間變慢,能長生不老嗎?
    運動的時鐘,它的時間流逝會變慢,當運動的速度越快,時間流逝得越慢。這是狹義相對論中時間膨脹效應在現實中的體現,並且已經得到了實驗證實,所以,大家不要以為它只是一個猜想,它是一個經過實驗證實的科學理論。1971年,兩位物理學家喬伊·哈夫勒與理察·基廷利用一架客機做了這樣的實驗,他們利用4個極為精確的原子鐘都放在了即將要遠航的這架客機上,當客機飛行結束落地之後,再將4個原子鐘的時間與地面上的原子鐘顯示的時間流逝進行比較,發現客機上的原子鐘時間流逝的確慢了59納秒,雖然59納秒微不足道,但是該實驗卻證明了時間膨脹效應。
  • 通過「狹義相對論」剖析所謂「絕對真理」到底是什麼?
    前面我通過10多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狹義相對論的起源、誕生過程、內涵以及意義,其中對愛因斯坦用理性戰勝直覺的偉大創舉表示了高度的評價,但是有很多反相對論的網友卻認為「狹義相對論」未必正確,為啥會覺得這麼一個物理理論是不正確的呢?其主要原因就是這些網友壓根不懂狹義相對論。
  • 時間膨脹效應了解下!
    時間膨脹效應了解下!首先,任何有靜質量的物質都無法達到光速,相對論中對此有說明,所以說不存在一個人以光速前進一年的情況!那麼就假定一個人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比如說99%以上光速,但達不到光速),時間為一年,外面(為方便說明,假設是地球)過來的多長時間呢?以接近光速飛行一年,這一年的時間應該是這個人自我感覺的時間,也就是說乘坐飛船以亞光速飛行的人經歷的時間!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才能明白為什麼愛因斯坦跟其他物理學家的思路不一樣,為什麼他會捷足先登創立狹義相對論。理解了愛因斯坦堅信不存在絕對運動,就很容易理解對於洛倫茲1895年的那篇論文,為什麼愛因斯坦一方面對洛倫茲在那些「技術上」的處理非常滿意,另一方面又對洛倫茲的靜止以假設非常排斥了。
  • 相對論效應你用對了嗎?
    他整合了原來彼此獨立的時間和空間,建立稱為時空的統一體,通過在統一時空下的洛倫茲變換(時間膨脹和空間收縮)成功解釋了麥可遜-莫雷實驗中真空光速各向不變的現象。並在時間空間的洛倫茲變換基礎上成功推出上述第二篇狹義相對論論文(《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中的質量膨脹和史上最簡潔物理方程——質能方程。
  •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最重要的悖論埃倫費斯特悖論
    埃倫費斯特悖論是埃倫費斯特針對狹義相對論提出的一個思維實驗。為了解決悖論,你會發現狹義相對論真的是不夠用了,必須要引入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才能解釋。這個悖論也大大啟發了愛因斯坦去思考廣義相對論的問題。1. 埃倫費斯特悖論1.1 圓的周長首先來複習一下最基本的幾何知識。
  • 《相對論究竟是什麼》:改變對時間和世界認識的理論
    在翻開《相對論究竟是什麼》這本入門科普書之前,我對相對論最多的了解便是那段玩笑話:——論時間在火爐旁與在愛人身旁的不同,一刻度日如年,一刻時光如梭。在《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中提出狹義相對論,在《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通過狹義相對論證明了質量就是能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伽利略相對論的延伸,即「不用限制於力學,你不管做什麼實驗都無法判斷自己是運動還是靜止的」。
  • 能讓時空彎曲的不僅是質量,還有速度,時間膨脹效應與廣義相對論
    我們習慣於把時間和空間作為兩個事物分開來說,可在物理學上,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整體,並稱為時空,時空才是它們真正的名字。時間與空間密不可分,二者只能同時存在或同時不存在,所以時間和空間都是客觀存在於宇宙之中的。不過,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並不是永遠穩定而平緩的,它們會因為引力的作用而發生彎曲。
  • 早一點這麼理解,愛因斯坦相對論也許沒這麼難懂了!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1905年發表《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剛提出那會,據法國科學家朗之萬說,全世界只有12個人知道什麼是相對論,何以至此?現在來看愛因斯坦相對論比較完整的論述:一、狹義相對論1.在任何慣性參考系中,物理學的基本定律乃至自然規律都相同;2.在任何慣性參考系中,真空光速都相同。
  •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最著名最具挑戰的雙生子悖論
    按照狹義相對論,運動的物體時間過得更慢,所以從地球上來看,顯然是高速運動的哥哥時間過得更慢,那麼等哥哥回到地球的時候,哥哥應該比弟弟更年輕。所謂悖論,就是命題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1. 什麼是雙生子悖論?
  • 相對論: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假如光速飛行,人能長生不老嗎?
    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相對論中並沒有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的理論,它只是狹義相對論中的一個推論!似乎看起來洛倫茲老爺子已經站在了狹義相對論大門口?確實,就差臨門一腳了!但洛倫茲並沒有賦予這組方程的相對論含義,只是從數學上完美的解決了以太漂移零結果而已!
  • 利用相對論效應,提高速度可以前往未來,那如何才能回到過去呢?
    根據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中所描述的時間膨脹效應,不同個體的時間流逝速度是不同的,而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是速度,二是引力。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其時間流逝就越慢,物體所受的引力越大,引力源越近,時間流逝速度就越慢。廣義相對論中所描述的時間膨脹效應已經在現實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如何正確理解相對論中的尺縮效應
    相對論誕生已經一百多年,真正理解相對論的人極少,大部分認同相對論的人其實對相對論是一知半解,人云亦云罷了。如果你真心的想把相對論搞清楚,你會發現相對論看起來是如此荒唐,沒有大徹大悟和高超智慧的人,你沒用辦法理解相對論。我可以斷言,這個世界真正理解相對論的人仍然只有那麼幾個人而已。相對論的出現我認為並不奇怪,奇怪的是歐洲人是怎麼會承認相對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