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相對論效應,提高速度可以前往未來,那如何才能回到過去呢?

2021-01-10 科學信仰孫晨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時間旅行是人類除了「永生」之外的最大夢想。

而時間旅行又可以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一是前往未來,一是回到過去。想要前往未來,是為了能夠親身感受科學發展給世界帶來的變化,也有人想要藉助未來科學的高度發展實現自己的「永生」之夢。

雖然人類現在距離時間旅行的實現還非常遙遠,但在理論上,前往未來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至少沒有任何理論上的障礙。根據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中所描述的時間膨脹效應,不同個體的時間流逝速度是不同的,而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是速度,二是引力。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其時間流逝就越慢,物體所受的引力越大,引力源越近,時間流逝速度就越慢。

廣義相對論中所描述的時間膨脹效應已經在現實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比如GPS衛星,由於其處於運動之中,所以其時間流逝速度要慢於地球表面的時間流逝速度,而其遠離引力源,所以時間流逝速度又會比地球表面快,因此就必須要對GPS衛星進行時間校準,否則我們所看到的定位所顯示的位置就會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利用相對論效應,只要我們能夠提高移動速度,那麼就能夠使自身的時間流逝變得緩慢,當達到一定速度之後,我們繞行地球幾個小時,地球上就已經經過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我們也就實現了前往未來的夢想。當然,要提高移動速度必須要期望於未來輻射動力火箭和曲率驅動飛船的發明,而這兩個東西還僅停留在科幻的層面,所以時間旅行對於我們來說還很遙遠。

既然前往未來可以實現,那麼回到過去是否也能夠實現呢?

與前往未來不同,回到過去在物理學上面臨著諸多的障礙,所以要想找到突破口,就必須要轉變思路從數學入手。在數學中並不涉及到實際的物理問題,所以困難就會迎刃而解。按照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速度的增加會使物體的時間流逝速度變慢,那麼如果速度達到了光速呢?那麼顯然時間就會停止。

那麼如果速度超越了光速呢?我們可以很簡單的在時間膨脹公式之中輸入一個大於光速的值,於是我們就會得到一個顯示為負時間的結果。負時間代表著什麼?如果將這個結果拿到現實世界之中,那麼這就完全可以被解釋為時光倒流。不過這種解釋在現實之中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在現實的物理世界,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不可能達到光速,更不可能超越光速。

雖然能夠在數學上為「回到過去」找到理論上的突破口,但卻無法應用於現實的物理世界。

所以要回到過去只能另闢蹊徑,此時蟲洞便映入了我們的眼帘。其實,蟲洞同樣不是存在於現實物理世界中的事物,至少至今為止我們未能發現它。蟲洞的出現完全是引力場方程求解的結果。雖然如此,但在現實的物理世界也並沒有什麼能夠阻止蟲洞的存在,所以「回到過去」似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找到蟲洞就可以了。

不過回到過去同樣面臨著一個理論障礙,理論上可行的事物在現實中未必存在,而理論上不可行的事物則一定不會在現實中存在。「回到過去」所面臨的最大理論障礙就是「外祖母悖論」了。這個悖論很簡單,就是說如果我們穿越到過去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麼我們的母親就不會出生,我們自己也就不會出生,那我們又如何能夠回到過去殺死外祖母呢?

「外祖母悖論」是橫在「回到過去」面前的一道屏障,要打破這道屏障,我們需要引入平行宇宙的概念。

根據量子力學中的「多世界詮釋」理論,我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可以理解為一個平行宇宙的創造過程。比如我們喝水,那麼就會創造出一個平行宇宙,在那個宇宙之中,我們並沒有喝水。同樣的,當我們回到過去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麼也只是創造了一個新的平行宇宙,在新的宇宙中,外祖母被殺死了,我們的母親和我們自己都並不存在,而這並不影響我們在自己的宇宙中客觀存在著。

不過平行宇宙理論本身也只是一種猜想,而「多世界詮釋」也並非量子力學的主流學派,所以「回到過去」到底能否實現,還是一個謎。

相關焦點

  • 根據相對論:我們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但是上一期我講解的「時空穿越」都是針對去未來,並未講到如何回到過去,所以這一期我準備談談「回到過去」的一些現有理論。當你理解時間這個物理量本身也有快慢之分,那麼你只需利用相對論的效應,讓自己的時間慢下來,那麼別人的時間自然就比你走的快,別人會比你先走向未來,所以你會發現你自己慢慢的穿越到未來去了,但是這種穿越方式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你無法穿越到過去。
  • 1960年,科學家利用穆斯堡爾效應,驗證了相對論引力紅移現象
    我們可以假設這樣一個場景,一處光源靜止於地球表面,在光源的垂直上方設有一個靜止的超靈敏接收器,可以測出光子能量的變化,那麼光子能量到底會不會變化呢?這樣的實驗其實科學家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完成,利用的是穆斯堡爾效應,再介紹這個實驗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穆斯堡爾效應到底是怎麼回事。
  • 如何正確理解相對論中的尺縮效應
    下面我們來聊聊相對論中尺縮效應。相對論認為一個物體相對於我們觀察者以速度v運動的時候,這個物體沿運動方向的長度會縮短一個因子√(1 - v/c)【c是光速】。一個相對於我們靜止的棍子一米長,現在令棍子縱向運動,速度為v,長變成了√(1 - v/c)米,棍子運動的時候長度縮短了。
  • 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並不是時間真實的流動速度,是心理學上的效應
    根據狹義相對論,運動的物體時間會變慢。如果想要做時間旅行,你所要做的就是簡單的一件事,站起來走兩步,當你以每秒兩米的速度在家裡溜達5分鐘後,恭喜你,你已經完成了時間旅行,你就會來到0.00000000無限個0後面一個1秒後的未來。你問我中間有幾個0,其實我並不知道,因為當我用科學計算機算計到科學問題的時候,答案已經不科學了,他給了我一個0,但我可以保證的是,你肯定經歷了一場時間旅行。
  • 相對論裡的時間膨脹效應能讓人長生不老嗎?
    很多人都聽說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裡有一個奇怪的效應——時間膨脹效應。根據這個效應,運動物體的時間跟靜止物體的時間是不同步的,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時間過得越慢。當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間就會變得無比緩慢。
  • 美科學家打造時光機器 用雷射實現時空旅行回到過去
    但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提出對時空觀產生了一次重大變革。在狹義相對論中,時間和空間不再是絕對的概念,而是與參照系的選擇密切相關。特別是,在運動參照系中時間的流逝會變慢,這是著名的時間延緩效應(也就是速度變慢效應),它的存在已經被大量物理實驗所證實。其中最著名的是「雙生子佯謬」,它講的是假如有一對雙胞胎,一個登上宇宙飛船進行太空旅行,而另一個則留在地球。
  • 黑洞是天然時間漏洞,未來人類或許能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其著作《相對論》讓人們重新定義了時間和空間的存在。誠然,只要你是一個熱愛思考的人,你一定會思考過,時間究竟是什麼,人類是否能夠穿越時間回到過去,從而改變過往種種。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有意思的話題,黑洞是天然時間漏洞,未來人類或許能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曾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那就是重力可以讓相對時間變慢。因此,我們提出疑問如果在某種極端的重力情況下, 時間會不會完全靜止住呢?
  • 3種方法可以穿越到未來,霍金認同時間穿越,但警告不要回到過去
    根據相對論裡面的理論,我們知道了時間被認為是第四個維度。而在三維空間中我們可以沿著任意的維度前進後退而不受任何限制。那麼在時間這個第四維度上面呢?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自由地前進和後退呢?只不過就是穿越時間是有方向性的,就只能穿越到未來,而不能穿越回過去。霍金認為之所以只能向未來穿越,不能向過去穿越,那是因為時間發生逆轉之後便會打破因果關係。原因必然會是發生在結果之前的而這個因果關係的順序是無法改變的。
  • 相對論中的「鍾慢尺縮」效應,如何理解?
    狹義相對論自誕生以來,就以顛覆常識著稱,所以我們要是想用一般的生活常識其理解狹義相對論中,基本是不可能的,否則怎麼還能稱得上顛覆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呢?上述的回答也可以說是,按照生活常識進行的回答,這一點無可厚非,因為這個問題,你拿去問任意一個沒有學過相對論的人,相信你得到的回答都是一致的:機械鐘和量尺都沒有任何差異變化。既然生活常識無法幫助理解「鍾慢尺縮」效應,那麼我們該如何入門的呢?
  • 宇宙中速度最快的恆星,達到光速8%,展現3種相對論效應
    但是有少數恆星距離黑洞太近,運動速度非常快,必須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來計算它們的軌道。當物體的運動速度可堪與光速媲美,就會產生「相對論效應」,如果是一顆發光的天體,我們會發現它看起來更紅,這種現象叫做「引力紅移」。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我們站在地面上把手中的球拋向天空,它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會減慢速度。
  • 相對論效應你用對了嗎?
    這個問題在牛頓的時代其實是可以的,飛船如果能一直加速,就能達到甚至超過光速。不過牛頓的時代已成過去式,現在是愛因斯坦的時代了,在愛因斯坦的時代裡,不停加速就是另一個故事了。理論的前奏事情要從19世紀說起。
  • 一根針就可以毀滅地球?相對論的效應了解一下
    在大劉的《三體》中就有過類似的描述,距離地球50光年遠的187J3X1恆星發生爆炸,但這顆恆星處於主序階段不可能提前發生超新星爆炸,通過觀測發現一個體積極小接近於光速的物體穿過恆星,這個小物體就被稱之為光粒,由於相對論效應,當光粒撞擊到該恆星的時候質量已經到了這顆恆星的八分之一。
  • 一口氣通俗理解《狹義相對論》時間膨脹效應
    大家都知道是圓的,那請再思考一下,為何馬路如此平坦?早期人們認為地球就是平坦的,因為在古人的視野中,所觀察到的地球曲率微不足道,除非通過精密的儀器來測量。《狹義相對論》也是如此,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接觸的一切事物,如果利用《狹義相對論》來計算更精確,但是與我們原本的常識之間的誤差,更加微不足道,除非利用更加精密的儀器,否則你要突然蹦出來一句「時間是相對的,我的時間比你走得慢」,肯定分分鐘讓吐沫淹死。實際上狹義相對論並非難以攀登,就是一層窗戶紙,捅破了也就破了。
  • 真的能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嗎?
    那麼,從科學的角度究竟能否回到過去呢?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穿越的理論基礎——相對論愛因斯坦相對論中提到,時間跟速度是存在聯繫的,當速度達到光速的時候,時間是趨於靜止狀態的!這一理論已經被證實!似乎只要超過了光速,就能回到過去了!
  • S01E25假如時空欺騙了你:相對論下的時空伸縮效應(字幕)
    但是就像我們剛才說的,運動是相對的,速度也是相對的,李雷完全可以認為是韓梅梅變老了,這裡我們就要引入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對重力的本質,進行了重新的定義,愛因斯坦認為重力,是質量對於周圍的時空結構產生影響,用我們經常說的高逼格話就是,物質告訴時空怎樣彎曲,時空告訴物質怎樣運動,愛因斯坦認為重力的本質,是質量對周圍的時空結構產生影響,根據廣義相對論,重力可以使時間變慢。
  • 我們有三種方法可以穿越時空,但科學家警告,最好不要回到過去!
    科學家們認為,從理論上來講,我們有三種方法可以實現時空的穿越。光速旅行提到時空穿越,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光速旅行。在我們目前的認知中,光速是最快的速度,如果我們旅行的速度能夠達到或超過光速,那麼我們就可以回到過去或者走向未來。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於是,他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協調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理論,而不是試圖用牛頓力學去解釋一切。看懂了這點,我們才能明白愛因斯坦的那些神來之筆,那些似乎是從天而降的天才想法是怎麼來的。才能明白為什麼愛因斯坦跟其他物理學家的思路不一樣,為什麼他會捷足先登創立狹義相對論。
  • 從狹義相對論到廣義相對論,非慣性系中的時間膨脹效應
    鍾慢效應和尺縮效應很好地證明了慣性系下的時間膨脹效應。值得一提的是,在慣性系下,時間膨脹具有相對性,時間流逝速度的變化是針對於不同參考系而言的。比如運動中輕子的時間流逝速度變慢是針對於靜止參考系而言的,如果以另一個做同向運動的輕子為參考系,那麼其時間流逝速度則是不變的。
  • 能讓時空彎曲的不僅是質量,還有速度,時間膨脹效應與廣義相對論
    引力可以被描述為物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但引力的本質並不是力,而是一種幾何效應,所以引力會導致時空的彎曲,引力越大,時空彎曲效應就越明顯。我們可以將時空彎曲分成時間的彎曲與空間的彎曲來分別討論,引力所引發的空間彎曲是顯而易見的,證據就是引力透鏡效應。在沒有幹擾的情況之下,遠處恆星的光芒應該是直接照射到地球之上的,所以我們看到的亮星的位置就應該是它所在的位置。
  • 專家找到3種方法,霍金卻警告別回到過去!
    專家找到3種方法,霍金卻警告別回到過去!人類是三維空間中的生物,可以沿著維度前進和後退,無需受到限制,想做任何事都可以隨心所欲。人類是一種求知慾極高的高等生命體,對未知領域懷著濃烈的好奇心,拋開三維空間不談,四維空間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這一問題常年困擾著科學家,很顯然四維空間比三維空間高了一個維度,雖然只高了一個維度,卻有著明顯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