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謨縣屬於哪個市,望謨真的脫貧了?收入真的漲了嗎?

2020-12-12 漫遊城市

國家級貧困縣,又稱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或國定貧困縣,是國家為幫助貧困地區設立的一種標準。2014年,全國共有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包括縣級行政單位,縣、區、旗、縣級市、自治縣)。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望謨退出貧困縣序列,望謨脫貧攻堅結束,你的收入漲了嗎?

望謨縣隸屬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縣轄16個鄉鎮(街道)161個行政村10個社區,總人口32.6萬人,國土面積3018.44平方公裡,是黔西南州國土面積最大的縣。

望謨縣圍繞建設「經果林大縣」和「生態畜禽大縣」目標,大力發展板慄、菊花、八步茶、澳洲堅果、種草養畜五大支柱產業和鞏固蔬菜芒果、火龍果、香蕉等短平快產業,被評為「中國板慄名縣」,望謨板慄品種被評為「貴州省地方特色優良品種」,八步古茶樹榮獲古樹茶類「茶王」、「中國紫茶之鄉」稱號,正在打造「中國望菊之鄉」「中國乾果之鄉」「中國南方草都」「中國最大胡蜂養殖基地」。

望謨深入旅遊、文化產業開發,有中國·望謨「三月三」布依文化節、中國·望謨中醫藥(菊花)文化節等,是中國品牌節慶示範基地、中國布依語言文字培訓基地、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情調研基地,享有「中國布依古歌之都」「中國布依紡織文化之鄉」「貴州省民族美食文化之鄉」「黔香之都」等稱號,成功申報「最多人同時使用紡線車紡線」世界吉尼斯紀錄。

2020年上半年望謨縣實現生產總值43.88億元,並於11月23日,正式摘帽脫貧,望謨的老鄉們,你們的收入增加了嗎?

相關焦點

  • 跑者的力量和快樂,在貴州望謨,這裡有一群人會陪你跑步!
    望謨縣位於貴州省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部,民國29年(1940年),設貴州望謨縣,以「王母」之諧音得名。東鄰羅甸縣,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隔紅水河相望,南盤江、北盤江交匯處即在望謨縣蔗香鎮的對面。西與冊亨、貞豐兩縣以北盤江為界,北與紫雲、鎮寧兩自治縣毗鄰。
  • 「多彩貴州·相約2020」望謨縣洛郎村:板慄林裡喜算「豐收帳」
    群眾在板慄基地務工在洛郎村種板慄脫貧的,還有許多人家。種得最多的,當數王應興一家,700多畝的板慄種植面積,且全部掛果。往下數,像王萬益、楊昌雲等人家,種有三四百畝的比比皆是。在農村產業革命大潮下,望謨縣委、縣政府立足資源實際和地理地形條件,決定大力發展板慄產業。2017年,望謨生態板慄納入省發改委《關於支持14個深度貧困縣「一縣一業」產業扶貧的意見》。
  • 「我的脫貧故事」胡蜂養殖敲開了我的致富門|望謨縣打易鎮山平村...
    在扶貧政策的扶持和駐村幹部的幫助下,2017年,我在望謨縣城租門面開餐館,賺了錢,2018年底我家摘掉了貧困帽。2018年的一天,網絡上一則胡蜂養殖致富的信息吸引了我。從小在山區長大的我受到了啟發,於是我到處打探學習養殖胡蜂技術的地方。在得知興義專門有一家胡蜂養殖基地後,我決定放棄餐飲業到該基地拜師學藝養殖胡蜂。
  • 「我的扶貧故事」不負青春 決戰貧困丨望謨縣昂武鎮紅湖村駐村幹部...
    我叫楊曉亮,是望謨縣昂武鎮紅湖村駐村幹部。而立之年,我有幸能讓自己的青春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飛揚,能夠為群眾增收致富貢獻力量,不負青春,我覺得很幸福。  在我包保的搬遷戶中,搬遷望謨高車的韋應華戶,每次走訪都令我印象極為深刻,為了摸清他們家的基本情況,我多次進行走訪,和他們拉家常,了解他們家的收入、在校學生和黃小花阿姨的身體健康等。  這也為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鑑,為動員更多的群眾找準了著力點和突破口。  每一次走訪都有種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他們家十分熱情、好客。
  • 「我的扶貧故事」「老譚」扶貧記丨望謨縣蔗香鎮樂康村第一書記譚...
    我說駐的樂康村離縣城32公裡,崎嶇山路需要開1個多小時的車才能到達,沒有村集體經濟和基礎產業,全村收入靠原始農業和外出務工,發展緩慢。我承載著組織的信任、群眾的期待,深知身上擔子不輕,責任不小。為了讓群眾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我積極申請項目資金投入,加強基礎建設,美化村容村貌。
  • 金融助力山海同行 全面脫貧決勝今朝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通過交流幹部的對接,大山不再是畏途,不再是脫貧的障礙,滿山的蔥鬱,散發著致富的希望。        黨建引領合作 做攻堅戰裡「排頭兵」                在黔西南州望謨縣支行,常出現這樣的對話,「你們陳行長今天不在嗎?」「陳行長啊,不在這的話,那就是又下鄉去啦!」
  • 黔西南「直播帶貨州長」的兩會:聚焦脫貧攻堅
    在赴京參會以前,她曾率黔西南州8縣(市)長和義龍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走進拼多多助農直播間,為黔西南的特色農產品品牌代言、帶貨,吸引了百萬網友關注黔西南「好貨」,有效帶動了當地特產的線上銷售。記者注意到,楊永英此次兩會在北京接受各家媒體採訪時,關注最多的仍是脫貧攻堅。她說,「脫貧攻堅這場仗,我們打了那麼久,馬上就要取得勝利了,我們黔西南有信心,也有決心能夠和全國人民一起步入全面小康。」
  • 貴州:黔貨乘「雲」脫貧路更寬
    在接受了貴州電子商務雲組織的四期「進階式」電商培訓後,她懂得了怎麼讓自己的大米更暢銷,並且還做起了「淘寶客」,月收入從1000元到現在月收入突破8000元,翻了8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貴州電子商務雲「造血式」扶貧的一個縮影。
  • 「我的脫貧故事」生而不幸,但生而逢時丨望謨縣樂旺鎮團結村村民羅...
    我叫羅小有,是望謨縣樂旺鎮團結村安卡組村民。用一句話形容我的這一生——生而不幸,但生而逢時。2013年12月,國家脫貧攻堅乘著春風開始在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我家也在此時經村組評議納入貧困戶。那時我回到家,想創業,政府貼息貸款給我創業;沒技術,政府就給我們貧困戶培訓技術。
  • 望謨縣郊納八步古茶——布依美人系列
    在貴州的望謨,有一座美麗的茶山。在彎曲的山路上,布依族的美少女們,將一簸箕一簸箕的新鮮茶葉,從茶樹上面摘下來。經過加工,成了一斤又一斤的茶葉——望謨縣郊納八步古茶--布依美人系列。郊納,布依語jaauhnaz,意為山頭上的寨子。作為望謨縣生態環境大鎮,境內深山叢林,奇獸出入,清泉石流,草林茂盛,茶山糧田豐碩富足。
  • 拼多多直播間迎「最強助農天團」 黔西南州長攜9位市縣長聯手賣農貨
    「今年黔西南脫貧攻堅進入最關鍵的一年,有兩個縣還沒有摘帽,幾個縣要鞏固。要和全國同步進入小康,核心是老百姓的收入,老百姓的日子要過得好起來,腰包要鼓起來,就要靠我們地方的農產品,要賣得出去,要賣出好價錢」,「以前好的東西走不出去,現在主要靠線上渠道來進行農產品銷售」,楊永英表示,黔西南政府將積極利用拼多多等線上農產品銷售渠道,紮實推進全州脫貧攻堅。
  • 望謨縣麻山鎮卡法村舉辦幹群心連心活動
    望謨縣麻山鎮卡法村舉辦幹群心連心活動 發布時間:2020-10-15 16:25:50      來源:黔西南日報
  • 走,帶你去看山村的「脫貧標語」——貴州脫貧攻堅一線採訪見聞
    激發脫貧志氣的標語,是最風趣的一類。「搶當貧困戶,永遠不會富,嚇跑兒媳婦。」這三行標語,豎立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麻山鎮的一個路口。「窩在家裡出懶漢,出門幹活人人贊。」「富貴貧窮不是命,艱苦奮鬥能翻身。」在這個縣的郊納鎮、打易鎮,這樣的規勸,經常可見。畢節市納雍縣董地鄉,是貴州評定的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就是要「授人以漁」丨望謨縣人社局主任冉光龍
    扶貧的本質就是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始終堅信,為貧困群眾謀上一份好職業,一個好飯碗,是確保貧困群眾能夠真脫貧、不返貧的重要舉措。  2019年12月,根據縣就業專班工作安排,明確由我具體負責望謨縣創業就業孵化園工作,可說是讓我獨擋一面,於是,我的扶貧之路便從「授人以漁」而開始……我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到崗後,我不敢有絲毫怠慢,我積極主動與相關業務部門對接,為了及時熟悉和掌握我縣招商、營商等相關惠企政策,我連續熬夜,我在心裡告訴自己,必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來,先把文件吃透,才能做出下一步打算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上圖為2020年3月31日,從江縣加勉鄉白棒村新修的通村公路;下圖為2016年12月3日,從江縣加勉鄉白棒村泥濘道路 供圖/新華社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該省最後9個貧困縣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條件,同意該9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該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 貴州望謨警方未通知家屬深夜解剖死者,荒山屍檢並非首例
    1月28日凌晨,黃澤超18歲的兒子黃淼世在望謨縣城的麥樂迪酒吧外被人持刀捅傷。當家人找到他時,看見的只是一具被警方放置在荒山、解剖完畢的屍體。       兒子到底是怎麼死的?警方解剖屍體為何不通知家屬到場?黃淼世之死給家屬留下了一連串疑問。
  • 「我的扶貧故事」支教路上「夫妻檔」|望謨縣實驗高中支教老師勞...
    望謨,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我們一無所知。查看地圖,只了解到它處在貴州省最南端,與廣西隔江相望,距離寧波2000公裡,如此而已。   9月2日天蒙蒙亮,我們夫妻倆懷著對望謨的忐忑踏上了支教行程。從飛機上俯瞰,映入眼帘的只有綿延的群山和散落其間的村寨,下飛機後又轉車穿越無數青山和村落。下午三時,我們終於到達望謨縣實驗高中——我們即將開始全新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