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所說「先有德勝門,後有北京城」是什麼意思?

2020-12-14 勇哥讀史

在明朝、清朝時期,北京內城有9座城門,即著名的「京師九門」,分別是:朝陽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這9座城門裡,德勝門值得單獨拿出來說一說。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德勝門比較特殊。

老北京人說過一句話:「先有德勝門,後有北京城。」言下之意,是德勝門的興建歷史,遭遇北京內城的興建歷史。

德勝門的來歷,與明朝大將徐達有關。

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將徐達、常遇春率領25萬大軍,北上攻打元朝。經過一年的激烈作戰,北伐大軍殲滅了元朝主力部隊,攻佔了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直逼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城)。1368年閏7月的一天深夜,元順帝見大勢已去,帶著太子、后妃,從都城的北門健德門逃出去,由居庸關逃往北方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

徐達率部攻佔了元大都後,為了防止元朝軍隊捲土重來,在距離健德門以南5裡處,築土重建城垣,開啟了一座新的城門,取名為「德勝門」。

為什麼叫「德勝門」呢?原來,古代出兵打仗,一般都是從城池的北門出兵。因為北方屬玄武之神,玄武之神主刀兵。「德勝」既有「以德取勝」之意,又有「旗開得勝」的美好祝福。由此,德勝門又被稱為「軍門」。

德勝門從興建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北京內城的興建,主要完成於明成祖朱棣遷都之前。因此,德勝門的興建早於北京內城的興建。

600多年來,德勝門見證了無數歷史風雨。

——從1410年到1424年,明成祖朱棣親自率軍出徵,對元朝的殘餘勢力展開了5次北伐,每次北伐都從德勝門出兵;

——1449年,在「土木堡之變」後,瓦刺首領也先率部南下,攻打明朝都城北京。兵部尚書于謙奉命組織北京保衛戰。雙方在德勝門外展開激戰。最終明朝軍隊擊敗了瓦剌軍隊;

——從1690年到1696年,清朝康熙皇帝3次御駕親徵,徵伐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依然是從德勝門出兵;

——從1757年到1759年,新疆回部大小和卓發起叛亂,嚴重威脅清朝統治。乾隆皇帝發兵平叛,大軍也是從德勝門出發……

對了,既然軍隊是從德勝門出兵,那麼班師回朝又是經過哪座城門呢?答案是:安定門。軍隊打了勝仗,自然就國家安定了,從安定門回城,大有深意。

在德勝門和宣武門的城牆上,都有一尊炮,起報時的作用。每到午時,兩尊炮同時打響,讓城裡的老百姓根據炮聲對時——與現在的「剛才最後一響是北京時間7點整」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宣武門外有菜市口刑場,總是在炮聲響時殺頭,因此有「宣武午炮」的說法,卻無「德勝午炮」的說法。

德勝門外有一條水道,連接著護城河與城內水系。在沒有冰箱和空調的明朝和清朝,每到冬季,皇宮裡就會派人來到水道取冰,在冰窖口保存,等來年夏季時供皇宮降暑避熱之用。清朝滅亡後,這裡建了工廠,所切割的冰塊向市場出售。甚至到了上世紀60年代,人們還用這些冰塊冰鎮啤酒和汽水,在街邊小店售賣。不少上了年紀的老北京人,還記得童年時喝上一口用天然冰塊冰鎮的北冰洋汽水的酸爽吧。

現在,在德勝門城樓西側有一條胡同,東起德勝門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外大街,名叫「冰窖口胡同」,胡同的得名便是來自於當年皇宮保存冰塊的冰窖口。

遺憾的是,從1915年以後,德勝門的甕城、閘樓、城樓等設施被逐步拆除,只剩下一座箭樓。2006年,經過修繕後的德勝門箭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勝門是一道界碑,外面叫「德外」,裡面叫「德內」。

在明朝、清朝時期,「德外」比較繁華熱鬧,店鋪林立,三教九流扎堆。而在「德內」就安靜多了,許多名人都曾經居住在「德內」的胡同街巷裡。

明朝時期的著名航海家鄭和的府第,位於「德內」的三不老胡同。193年,末代皇帝溥儀的淑妃文秀,在與溥儀離婚後,曾經來到「德內」的劉海胡同買下一處平房,居住過一段時間。1949年以後,徐盈、子岡、馮代、黃宗英、北島等文化名人居住在三不老胡同1號的大宿舍老樓區裡。

相關焦點

  • 老北京人念念不忘的「內九、外七、皇城四」是什麼意思
    「內九、外七、皇城四」,是老北京人懷念老北京城的一句「口頭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它們指的是老北京城的城門。具體而言,就是內城的9座城門,外城的7座城門和皇城的4座城門。皇城裡有太廟、社稷壇、祭祀設施,此外還有一批皇家園林,如著名的景山和西苑三海。景山是當年崇禎皇帝自縊的地方,慈禧太后則為了修建西苑三海不惜動用北洋水師軍費。有城牆的地方,就有城門。老北京的皇城,一共有4座城門,分別是:天安門(一說中華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
  • 老北京什剎海公園成為「寶貝疙瘩」,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
    老北京什剎海公園成為「寶貝疙瘩」,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什剎海景區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歷史上這裡是寺廟林立的地方,素有「九庵一廟」的美譽,因此這裡也被命名為「什剎海」。什剎海地區有典型的胡同、四合院、金絲套地區的大小、南、北官署胡同、等。
  • 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被稱為老北京最美的地方什剎海公園
    歡迎關注戶外旅行人淵龍博峰,讓我們一起來領略這個世界的美好吧~~~景點:中國北京地理位置:中國北京交通:各種交通到達中國北京推薦理由:什剎海景區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歷史上這裡是寺廟林立的地方,素有"九庵一廟"之說,
  • 老北京「九門走九車」是什麼意思?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九門提督」
    可以說,一直到辛亥革命後的一段時間,九門衙門都設在崇文門裡。關於九門,老北京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說法:「九門走九車」,講的是九個門都有自己獨特的用處。那麼,所謂「九車」具體指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因為,古時京城的刑場就設在了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在被刑部審核確定犯了死罪後,便從宣武門用囚車拉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城門洞頂上刻的圖案一般都與該門的用途有關,猜猜宣武門城門洞頂上有什麼?囚犯?沒有那麼直白,是三個很有哲理意味的大字兒:「後悔遲」,奉勸人們做事要考慮後果,等到犯罪了後悔也晚了。菜市口是北京最熱鬧的地方,外地來的人大多在這裡交匯。
  • 老北京人常說的「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到底有什麼含義?
    這時奶奶跟我說了一句話:孫子,記著,找工作別往南邊去。這麼突如其來的一句話,直接給我幹懵了,我當時連一知半解都談不上,我是壓根一點沒明白。直到多年以後,我才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這是一句老話,說全了叫:窮不走南,富不去北。這個南北,其實對應的是二環裡的東西南北,相對與皇城來分的。我奶奶之所以有這種偏見,完全歸結於早年間老北京人對於北京城區域的理解。
  • 老北京的「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鐘」是什麼意思?
    而說到北京,必然聽說過「裡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鐘」,那這是什麼意思呢?莫急,聽我娓娓道來。這句話的前半句「裡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北京的幾個城門,「裡九「說的是北京內城的九個大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德勝門和安定門。
  • 老北京人說「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是什麼意思
    北京是一座有歷史、有內涵的城市。老北京人隨意說出的一句俗話,往往都有著一段很有意思的來歷。比如,「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句話有什麼來歷呢?「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的說法,來源於清朝末年學者唐晏所著《天咫偶聞》:「京師有諺云:『東富西貴』,蓋貴人多住西城,而倉庫皆在東城。」言下之意,因為王公貴族都住在西城,因而稱「西城貴」;國家的倉庫集中在東城,因而稱「東城富」。
  • 趣說北京 : 老北京口中的「九壇八廟一口鐘」其實有十一座壇
    趣說北京 : 老北京口中的「九壇八廟一口鐘」其實有十一座壇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發布時間:2020-03-06 21:07
  • 明初遷都北京前後,北京城竟有6次變身
    今天「舊京圖說」為您整理的是「老北京的都城」之十四。主講人:趙振華,網名「一把駁克槍」。退休前從事企業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餘代、四百年)。受家庭薰陶,他從小喜歡北京文化,近30年來收集老北京照片一萬餘張、老北京歇後語近千句、老北京俗話近千句、老北京歌謠數百首。
  • 北京的這25個秘密,只有1%的老北京人全知道!
    聽老奶奶說,在很早以前,廟裡有一口奇怪的鐘,敲起這個鐘來,附近的村民都能聽見。奇怪的是,聽到鐘聲的人,一個人聽一個樣兒,更奇怪的是,這個鐘聲不像鐘聲,倒像有人在耳旁說話一樣。 這個鐘聲,如果懶人聽了,就是「下炕!下炕!」,如果勤勞的人聽了,就是「不忙!不忙!」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相傳,在村子裡有個老頭,他負責給村子打更,他不要錢,讓大家攢著,等攢夠了就鑄一口鐘。
  • 北京德勝門文化街區改造啟動
    原標題:德勝門文化街區改造啟動   北京市發改委近日披露,作為北京「3個100」市重點工程之一,德勝門文化街區改造提升項目已經開工。該項目將老城改造提升與社區治理相結合,在整體景觀及環境改造的基礎上,結合街巷治理「十有十無」工作要求,集中解決公共交往空間不足、停車難、城市家具及休閒空間不足和環衛設施老舊等問題。   德勝門文化街區改造提升項目位於西城區德勝街道,北起塔院胡同12號院,南至安德路,西起德勝門外大街、德勝凱旋大廈,東至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林家胡同。
  • 熬鷹什麼意思什麼梗? 老北京話了解一下
    熬鷹什麼意思什麼梗? 老北京話了解一下時間:2020-01-09 15:3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熬鷹什麼意思什麼梗? 老北京話了解一下 百度百科:老北京話,也叫熬大鷹,不得已而徹夜不能睡眠。
  • 老北京人說「玩票」是什麼意思?
    但是在過去,玩票就專指玩藝術,主要就是京劇或者曲藝,這些玩票的人還有組織,叫作票房,自己還有個雅稱,叫作票友。票友,這是個從北京流行到全國的概念,由於京劇的傳播效應,大江南北都有無數的京劇票友,就是海外華人圈裡也不乏其人。票友當中有大量的名流,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所以玩票也成了很高雅的娛樂。
  • 「東城無塔,西城五塔」什麼意思?用俗諺解讀老北京歷史
    比如「東城無塔,西城五塔」「灶君廟的獅子——鐵對兒」等等,至今人們耳熟能詳,並一代代流傳下去……「東城無塔,西城五塔」俗諺「東城無塔,西城五塔」像「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一樣,流傳甚廣。至於潭柘寺與北京城誰的歷史悠久,素來眾說紛紜,史實與傳說相矛盾,並沒有統一的定論。
  • 中秋節嘗秋鮮,老北京人愛吃什麼螃蟹?
    一入秋嘗秋鮮,首選大螃蟹四九城的老北京人在入秋後有「吃秋」和「嘗秋鮮」一說,認為這時新下來的蔬果河鮮最富於營養,應該抓住時機多吃一些。清代學者夏仁虎在《舊京瑣記》中記載:「前門之正陽樓,蟹亦出名,蟹自勝芳來,先給正陽樓之挑選,始上市,故獨佳。」正陽樓派專人從漁民手中挑選活螃蟹(也有一說是漁民運到北京後,正陽樓在西河沿菜市躉貨),將選好的螃蟹裝在竹簍裡運回北京,先餵養兩天(據說要拿芝麻餵養),等螃蟹將胃中的雜物吐出,身上的異味減少後,再用清水洗過,然後讓小徒弟用細細的麻繩將螃蟹幾條腿和兩隻螯拴好,就放進大籠屜上火蒸熟。
  • 電視劇《什剎海》熱播,關於什剎海的故事有哪些?看完漲知識了
    該劇以北京什剎海胡同裡莊為天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工作與學習為主線,講述了一家人現代而瑣碎又充滿煙火氣息的生活日常故事。故事雖平常,但在鏡頭轉換間,關於老北京特有的文化氣息和相關風俗禮儀的記述,讓觀眾大呼過癮。可以說,看完《什剎海》,也就近距離感受了老北京。
  • 想要真正了解北京城,這9座博物館不得不去
    當有外地朋友想要認識北京時,傳統套路少不了「故宮+頤和園+長城+動物園」……但要說深入了解北京城,我為你準備的這9個地方,才是最佳去處啊!歷史書中的北京人頭蓋骨究竟有哪些故事?「北京人」與北京人,究竟有關係嗎?在周口店遺址博物館會找到答案。朵朵要提醒的是,遺址博物館和遺址是兩個地方,分別收門票。博物館通過而遺址公園可以在洞口觀看原始人生活的環境,這一路上的風景也不錯,適合自駕。
  • 東有「文脈」西有「武脈」,解碼明代北京城的隱秘軸線
    軸線示意圖 楊徵 供圖 馮晨清 繪關於「隱藏的軸線」,先從宛平城講起。如今位於盧溝橋東側的宛平城,是由於民國年間宛平縣政府遷入而命名,在此之前,這裡先後名為拱極城和拱北城。關於這兩個名字,很多人包括清代的一些史料都認為,明代這裡名叫拱北城,清代改名為拱極城。實際上這座城自明崇禎十一年開始建設時便名為拱極城。
  • 北京南北城差異,只有北京人懂!
    總有人問,「誰能系統概括一下 北京的南城和北城有什麼區別嗎?」, 但是北京人和北京人聊上一會 前兩句,就能聽出對方是北京人 後四五句,就能聽出,南城北城的。
  • 馮小剛姜文都愛的電影取景地,北京城最有情懷的好去處!
    而過去的北京,就藏在飛逝的時光裡,也藏在那些並不被人知的小巷子裡。北京的舊景,有很多很多。如果可以,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閒,隨著小編的回憶,一起去尋找過去的北平城。不得不說,姜文導演的眼光是毒辣的。楊梅竹斜街緊鄰前門、大柵欄,是商業化比較小的一條老北京斜街。四處都瀰漫著濃鬱的生活氣息,那是屬於北京這座城市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