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器具簡單認識 手衝咖啡器具有哪幾種 harioV60濾杯 KONO濾杯

2020-12-19 精品咖啡知識

手衝器具包括磨豆機,濾杯,分享壺,溫度計,電子秤。

磨豆機:磨豆機又分手動磨和電動磨豆機。手動磨豆機價格相對電動磨豆機來說價格比較便宜,不佔位置,外帶方便。唯一不太好的方面,就是比較費時費力,特別是木製的手動磨豆機,會較難清潔,殘留的咖啡顆粒長久之下會影響風味。

電動磨豆機磨豆機一般可分為平刀、錐刀以及鬼齒三大類。

平刀:是以削的方式將咖啡豆研磨成顆粒,因此其外形以片狀為主。

錐刀:是以碾的方式將咖啡豆研磨成顆粒,因此其外形以塊狀為主。

鬼齒:是以磨的方式將咖啡豆研磨成顆粒 因此其外形以較接近圓形為主。

溫度計溫度計是必備的東西,因為溫度會影響你整杯咖啡的風味,可以買專門測水溫的,也可以買壺蓋上本身就有溫度計的手衝壺。

烘焙度不一樣採用的水溫當然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一般淺度烘焙會採用90℃-94°C左右的水溫去萃取,若是萃取中深烘焙程度的咖啡豆,則採用86°C-88℃的水溫,這個只是一個參考而已,大家根據自己的豆子去選擇合適的水溫。

濾杯濾杯分很多種,比如錐形,梯形,波浪形狀,各式各樣的都有。

【錐形濾杯:以HARIO V60】為例HARIO V60很經典,他的肋骨設計就是為了排氣更加流暢,增加萃取率,底下單一大孔讓咖啡更快的流下去,不會造成堵塞。一般我們前街會用來衝煮一些淺烘的豆子。

以【前街咖啡 耶加雪菲科鍥爾】為例粉量:15克

粉水比:1:15

水溫:92度

研磨度:BG#6S

風味描述:檸檬,紅茶,橙花,水果酸甜。

【梯形濾杯:kalita濾杯】Kalita也是重多咖啡館會用到的一個濾杯,kalita杯壁上的肋骨多,呈直線分布,肋骨間的距離一致,就是為了增加排氣和水流的速度。因為它的流速比較慢,一般採用浸泡模式萃取。

【波浪型:蛋糕杯】蛋糕杯由於接觸濾杯的面積較小,所以失溫較慢,因為是浸泡式萃取,萃取時間長,所以萃取會比較相對均勻,不容易出現萃取不足的問題。

手衝壺以下分享七點我選手衝壺的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

1.外觀:選自己喜愛的顏色,手拿著就很高興。

2.加熱的方式:熱水裝入手衝壺後,如果水溫不足時則需加熱。

3.材質厚度、特性:這會影響手衝壺的保溫、導熱性。材質越厚,保溫性越佳,導熱性越好,散熱也越快,但壺身與壺頸間均溫速度也會更好。

4.壺身:手衝壺多為上窄下寬的造型,壺身寬窄比例,將直接影響水壓與穩定度。

5.壺頸彎曲:出水時每經過一次轉折,就會降低注水的衝勁,讓水流更加柔順。

6.壺嘴內徑:分為細口、寬口,會影響水流量與穩定度及衝力。

7.壺嘴切口:分為平切式與鶴嘴式。

1、細口壺均為平切式,流量容易控制,較適合新手選用,但也限縮注水手法的變化

2、鶴嘴細口式流量好掌控,注水手法可多做變化,不過還是需要掌控練習

3、寬口平切式水流大且柔順,小水流則需要多練習,新手較不易掌控。

4、鶴嘴寬口式流量大且集中,適合做大水流式衝法。

濾紙濾紙主要作用是為了過濾咖啡渣,濾紙現在也許多種,有漂白的和無漂白的。

1,漂白:指咖啡過濾紙進過漂白處理,過濾紙看起來更加潔白。傳統的漂白方式無非就是氯漂白與過氧漂白,現代還有採用先進的酵素漂白,即利用生物活性酶進行漂白作用,這項技術在醫藥領域都有廣泛應用的,危害的程度可以忽略不計。紙質本身的味道已經很淡。

2,無漂白:指咖啡過濾紙未經過漂白處理,過濾紙看起來接近淺褐色。所以又稱「原漿濾紙」、「原木濾紙」,相對於白色的濾紙來說,濾紙本身紙的味道加重了,需要在衝泡咖啡的時候注意充分用開水浸溼濾紙,有些至少打溼2~3次,才能減少紙的味道進入咖啡中。

分享壺分享壺其實像茶道裡的茶海,如果是一人份的就可以不用,如果多人就建議購買一個。

最後是電子秤了電子秤作用很簡單,只是為了精準的得出咖啡粉量,咖啡液重,不會造成咖啡太淡或者太濃的情況出現。建議挑選電子秤時,選擇最小刻度可達0.1克,如果還可以計時那就更方便啦。

相關焦點

  • 新手入門咖啡濾杯 聰明杯和手衝區別 聰明杯原理 V60濾杯特點
    關於手衝咖啡,前街表示這是一種能夠突出精品咖啡原始風味的衝煮方式。而對於剛入門的朋友來說,選擇一款合適的衝煮器具尤為重要。聰明杯無論是衝煮什麼處理法的咖啡,都能夠很好的hold住場面,衝煮出來的咖啡口感圓潤紮實。那麼聰明杯和我們常見的v60濾杯有什麼不一樣呢?
  • 製作手衝咖啡,都需要哪些器具?
    手衝咖啡是一種風靡世界的咖啡衝煮方式,也是眾多咖啡愛好者居家製作咖啡的首選器具。手衝咖啡只需要將熱水不斷澆注咖啡粉就可以得到乾淨的咖啡,別看過程簡單,其實其中大有學問,水溫、咖啡粉的研磨度、咖啡粉與水的比例以及手衝壺水珠的強度,對咖啡的風味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 V60濾杯Kalita三孔濾杯衝煮方法|手衝巴拿馬艾麗達咖啡豆風味區別
    用久了Hario V60濾杯,偶爾想試試其他濾杯但又不知道選哪個好,今天前街咖啡就來對比一下Hario V60濾杯和Kalita三孔濾杯有什麼區別。Kalita三孔濾杯杯壁上的肋骨成直線均勻分布,肋骨的間距一致,是濾紙與濾杯之間有足夠的空隙,有助於排氣和增加水流速度。Kalita三孔濾杯杯底有三個小孔,孔徑較小,可以達到浸泡的方式萃取咖啡。總的來講,Kalita三孔濾杯的流速要慢於V60濾杯,但Kalita三孔濾杯的結構使得咖啡粉分布均勻程度高於V60濾杯,能夠萃取均勻。
  • 衝手衝咖啡要注意什麼?新手必看的手衝咖啡基本知識教程流程圖
    相信關注前街咖啡的小夥伴們,除了已經馳騁沙場許久的咖啡師、多年飲用咖啡經驗的咖啡老饕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剛剛入坑不久的新夥伴,想學手衝咖啡可卻苦於沒有門道。所以,前街咖啡手衝咖啡衝煮教程它來了。首先製作手衝咖啡需要什麼?製作手衝咖啡你需要以下器具:手衝壺、濾杯、分享壺、磨豆機、濾紙、電子秤、溫度計。
  • 作為一名入門咖啡愛好者,想入手一套手衝咖啡器具,該如何選擇?
    手衝咖啡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種咖啡製作方式,製作的咖啡風味乾淨且複雜多變,是咖啡館以及咖啡專業人士最為喜歡的衝煮方式,也深受咖啡愛好者的喜歡。一套完整的手衝咖啡器具,包含手衝咖啡壺、手衝濾杯與濾紙、分享壺、電子秤、溫度計。1.手搖磨豆機無論是咖啡館還是家庭使用,磨豆機一定是最值得投資的設備。
  • 收好這份手衝咖啡器具指南,躺在家也能喝上它
    其實手衝咖啡需要的器具不多,一隻手衝壺,一個濾杯,和一個磨豆機以及電子秤,就能夠在家或是辦公室內,就能悠閒地衝上一杯咖啡。 手衝咖啡是利用水柱的衝擊力來達到萃取的原理,使用手衝壺是為了提供穩定且不間斷的水柱,讓咖啡顆粒在濾杯中均勻翻滾。
  • 手工濾杯:不同手工煮的濾杯咖啡有什麼區別?
    有一個對話:「慢慢在接受手衝單品,剛接觸,想在家搞一套手衝器具閒著沒事的時候也學習學習衝衝咖啡,怎麼我發現去每家的咖啡館大家用的器具怎麼都不一樣的?怎麼你用透明塑料濾杯,別人卻用陶瓷的,是有什麼講究或者區別嗎?」朋友的問題「等等,你在說啥?怎麼單單一個濾杯這其中的學問還怎麼大?」
  • 手衝咖啡知識入門 手衝咖啡步驟圖解悶蒸 手衝咖啡衝泡手法
    手衝咖啡,對於不少愛好者來說可以說是件蠻神奇的事呢!看起來還挺簡單的,不過是拿著個水壺繞圈圈,然後就得到了一杯有著許多神奇風味的咖啡了,但是想要自己嘗試的時候卻又不知道何從下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手衝的一些手衝咖啡的建議和手衝咖啡的手法~【關於手衝大建議】01 水質一杯好喝的咖啡當然離不開好的水質,在日常生活中,衝咖啡別直接用自來水,建議使用過濾過的水或者純淨水衝煮咖啡,當然,
  • 耶加雪菲日曬紅櫻桃手衝教程 LilyDrip對手衝咖啡衝煮有何幫助?
    導讀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手衝小器具LilyDrip,也就是莉莉珠,這個小器具對咖啡的衝煮有什麼幫助呢,本期實驗室帶你了解這個小器具。LilyDrip的誕生關於LilyDrip的誕生,有一個有趣而溫馨的小故事--【有一位名為莉莉的小女孩很喜歡看她父親衝咖啡,有一天,莉莉往她父親的濾杯裡放了一顆玻璃珠,說道這樣衝會更好喝!於是父親靈光一閃,二個月後,父親把玻璃球的形狀改造成子彈頭狀,並命名為莉莉珠(Lilydrip)。
  • 前街手衝咖啡技巧|手衝製作咖啡流程 怎樣衝咖啡 手衝咖啡水粉比
    手衝咖啡雖然看起來簡單,但還是有許多要注意的點,如果控制好的話,絕對可以做出一杯專業而地道的單品咖啡。接下來以前街咖啡的手衝經驗,給大家簡單講解一下手衝咖啡的步驟和注意事項。手衝咖啡所需要配置手衝壺、濾杯、分享壺、磨豆機、濾紙、電子秤、溫度計、篩粉網。【手衝壺】手衝壺品種繁多,款式自然是符合個人審美就好。
  • 入門知識|超簡單手衝咖啡教程(濾杯)
    第一步準備熱水,稱咖啡豆18g(水比1:15為例)折濾紙放入濾杯中,熱水衝洗濾紙和濾杯:濾紙會有味道,為避免影響咖啡的風味,使濾紙和濾杯更好的貼合(關鍵技巧之一)。第二步將濾杯和下壺同時溫熱,原因是避免咖啡在過濾的過程中變冷,溫度會影響咖啡的風味。第三步研磨(粗細接近粗砂糖),倒入咖啡粉輕拍濾杯讓咖啡粉均勻平實,利於均勻萃取。第四步將85-90度熱水(根據咖啡烘焙度和研磨粗細度而定)緩緩從咖啡粉中間注入,不要澆到濾紙上(關鍵的技巧之一,經過訓練才能完美的控制水流大小和流速)。
  • 做杯手衝咖啡|手衝咖啡從準備到賞味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手衝咖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手衝咖啡感興趣,的確,自己在家裡用咖啡豆做一杯咖啡的話,手衝咖啡無疑是成本最低,步驟也最簡單的方法。相比於意式咖啡機動輒幾千塊來說,最簡單50塊買個濾杯、濾紙,再搞點咖啡豆,你的第一杯手衝咖啡就可以做出來了。就算是我這種住在出租屋裡的人,在小茶几上只花3分鐘就可以沉浸在那些豐富且濃鬱的咖啡香氣中。
  • 耶加雪菲咖啡衝煮 不同衝煮濾杯衝煮埃塞耶加雪菲碧羅亞咖啡衝煮
    前街咖啡v60衝煮碧羅亞咖啡前街衝煮手法:第一段注入30克水量進行30秒悶蒸,接著注入95克(電子秤顯示125克左右),約1分鐘注入完畢,當水位降到粉層2/3處注入剩餘的100克(2『03」滴濾完成,移開濾杯,完成萃取。V60衝煮風味:薰衣草的香氣,玫瑰花,柑橘的酸質,莓果,蜂蜜的餘韻。蛋糕杯衝煮利用濾紙的摺痕取代導流溝槽的特殊設計,不直接貼合濾杯,減少了紙和濾杯直接接觸的面積,也創造了最大的萃取面積。
  • 星巴克梅麗塔濾杯歷史 梅麗塔和卡麗塔濾杯區別 梯形扇形濾杯特點
    如果有去過星巴克喝手衝咖啡的小夥伴,相信對梅麗塔的衝煮濾杯不陌生。扇形(梯形)的濾杯結構,使在眾多的錐形濾杯中格外的顯眼。這次前街咖啡就來聊聊關於梅麗塔濾杯濾杯,Melitta濾杯和Kalita濾杯的關係,以及梯形濾杯有什麼特點。
  • 大師製作手衝咖啡的秘密:用這個工具,兩分鐘衝一杯精品咖啡
    早餐做好一杯手衝咖啡需要什麼?如果你是咖啡大師,你需要手衝壺、濾杯、濾紙、電子稱、咖啡壺。除此之外,你還要注意水溫、粉水比例、注水方式、注水時間。但是有些事情你想不到,很多咖啡師還在用一種「手衝咖啡神器」,不用濾紙、無需稱量,只要倒上水,就可以衝出一杯大師級手衝咖啡。你是屬於以下類型的人嗎?
  • 貓屎咖啡 如何衝煮貓屎咖啡 KONO濾杯衝煮咖啡 貓屎咖啡風味描述
    這些咖啡豆的品種品種一般是以羅布斯塔為主,因為麝香貓活動的範圍是在中低海拔,所以咖啡品種大多數都是羅布斯塔。高海拔阿拉比卡的貓屎咖啡產量稀少。印尼的低海拔的羅布斯塔種咖啡原本帶有泥土味和中藥味,稠度也高,所以這種麝香貓咖啡有陳年豆的土腥味稠度幾乎接近糖漿,香味很特殊,如果偏好印尼陳年豆或印度風漬豆的土腥味,可能會愛上風味的麝香貓咖啡。
  • 手衝咖啡新做法,歐美式「細粉攪拌大水流」,輕鬆衝出好咖啡
    1903年,德國家庭主婦梅麗塔女士源於對咖啡的熱愛,在家使用銅碗與吸墨紙做出了首款手衝咖啡濾杯,喝上了味道乾淨且風味良好的咖啡。此後,手衝咖啡很快遍及全球,成為主流的咖啡製作方式。手衝咖啡的方法大致上分為兩派:日式與歐美式。
  • 巴拿馬藍標咖啡豆|藍標瑰夏和紅標瑰夏區別 不同器具衝煮藍標咖啡
    綜上所述,紅標瑰夏咖啡、綠標瑰夏咖啡和藍標瑰夏咖啡最明顯的不同,就是栽植海拔的不同以及是否採用混豆的模式,簡單來講,海拔高(1600-1800米)且有明確栽植地塊信息的是紅標瑰夏咖啡,與紅標瑰夏同樣海拔的地塊混合咖啡豆則是綠標瑰夏咖啡,最後較低海拔(1400-1500米)的就是藍標瑰夏。
  • 手衝咖啡多少咖啡粉放多少水 精品手衝咖啡水粉比例推薦
    相信大多數手衝咖啡愛好者都會注重手衝的每一個細節,手衝壺咖啡的水粉比例應該是多少呢?有的說1:16,有的說1:18,更有的說1:10,五花八門的衝煮水粉比例真的讓手衝入門的小夥伴迷茫。前街咖啡一直都給咖啡愛好者推薦水粉1:15的比例。這是為什麼呢~
  • 藥味咖啡?這不是心動的感覺!星巴克手衝咖啡真的有那麼差嗎?
    前幾天為店裡經常喝手衝咖啡的顧客做了一次手衝咖啡的分享課程。使用淺度烘焙的衣索比亞花魁豆,酸度與甜度很好,風味以花香與水果為主。在最後的課程總結分享時,有位女士說了很多,大意是:我覺得你們的咖啡才是好咖啡,星巴克的手衝和朋友喝過幾次,非常苦,滿滿的中藥味道。這些年聽到了很多消費者以及同行說星巴克的手衝咖啡不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