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的熄戰,當時蘇美冷戰牽動著世界各國的神經。結果大家並沒有等到三戰的爆發,反而看到美國帶兵在越南內戰中插上了一腳,蘇聯當然不會讓美國討到便宜,隨後就在後方開啟了對越南無條件的援助。當時的中國緊跟蘇聯老大哥的步伐,也對鄰居越南予以了力所能及的幫助,要知道當時的新中國一切才步入正軌,能夠拿出來的全都是在硬擠,可越南並沒有把中國當成大恩人,在中蘇徹底鬧翻之後,越南堅定的選擇了站在蘇聯一方。
蘇聯當時的真正對手是美國,它雖然看不慣中國但是只能在背後使辮子,於是越南作為馬前卒,開始在中國邊境製造衝突,最終在危害到中國主權利益之後,中國被迫發起了對越反擊戰,我們也是通過這場戰爭,認識到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對於中國發起的對越還擊戰,蘇聯帶頭在國際上製造輿論壓力,妄圖阻止中國對越南的教訓,不斷的渲染所謂戰爭的危害,認為中國的做法非正義。可惜當面臨主權被威脅的時候,我們連美國都敢正面對抗,更不要提小小的越南了。
當時那場實力懸殊的戰爭只打了二十多天,中國都快攻陷越南整個北部城市,我們雖然沒有對越南實施掠奪,不過把他們的基礎實施全部摧毀,隨後中國就撤出了越南境內。
這場戰爭的國際輿論因為蘇聯呈現一邊倒的局勢,不過世界那麼大,還是有國家沒有屈服於蘇聯的淫威,他們選擇站出來支持中國,那就是朝鮮和柬埔寨,它哥倆雖然都是小國,但並沒有被蘇聯這樣的大山嚇住。
朝鮮能夠站出來替中國說話,倒也在意料之中,畢竟早前朝鮮生死存亡之際,中國也是扛著巨大壓力給予幫助,我們體驗了一把投桃報李。不過柬埔寨能夠在這種時候站出來,儘管是因為本土也受到了越南的攻擊,但中國也承這個情。
其實當時美國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為那時正是中美的甜蜜期,美國雖然因為立場關係不能提供實質性的幫助,但它也在口頭上和蘇聯達成協議,就是在這場戰爭中互不幹涉,這可給我們減少了不少麻煩。
中國本以為通過這樣的一場戰爭,可以讓越南認清自己的地位,可惜越南迫於蘇聯的壓力,依舊在邊境上幹擾中國,隨後當然也就為自己的選擇買了單,永久的淪為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
老話都說遠親不如近鄰,所以中國一直都想著大家協同發展,可惜我們的鄰居總是不給面子,從來不把中國的善意當成一回事,於是就被中國遠遠的甩在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