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江商報記者吳景邦
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敢為人先。
40年前,順德從村級工業園起步,創造了鄉鎮企業的輝煌,成為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研究的「珠江模式」的典型案例。
40年後,順德以改革創新突破問題瓶頸,村級工業園改造已如滾滾洪流勢不可擋,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賽道上奮力前行。
一場關於土地的「效率革命」正在華南大地上磅礴展開。
20世紀90年代,順德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村級工業園升級,培育了體系完整的產業鏈條,造就了以製造業聞名的廣東順德。
進入新時代,村級工業園成為產業升級的障礙。據統計,像順德這樣的村級工業園,僅在珠三角就有近4000個,這是「珠江模式」變遷轉型、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必須要突破的難題,也是廣東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要跨越的「攔路虎」,更是破解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型探索。
作為改革先行者,順德如何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破題發展,改革機制、升級產業、再塑格局?如果說空間再造是「破」,那麼堅持把千辛萬苦騰出的寶貴空間用於發展先進位造業則是「立」。破舊立新,且看順德如何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奮力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位於樂從上華村的上華工業園曾經由鋁鐵棚搭成的低矮廠房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高層智能製造產業園。圖為該產業園的廠房區域。/珠江商報記者周焯傑攝
一 一場必須打贏的攻堅戰
20世紀90年代,順德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村級工業園興起,依靠大刀闊斧的產權制度改革,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激發了創業熱情,培育了體系完整的產業鏈條,孵化了美的、碧桂園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也造就了以製造業聞名的廣東順德。
隨著時代的發展,村級工業園成了今天遲滯產業升級的障礙——土地權屬複雜、安全問題突出、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阻礙了人才和創新要素的引入,制約了順德發展。統計顯示,382個村級工業園佔用已投產工業用地的70%,卻只貢獻了4.3%的稅收。
「高消耗、低產出、管理落後,村級工業園既制約美麗鄉村建設,也造成了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廣東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李軍曉說。
當資源接近瓶頸、發展路徑難以明晰,經過一系列的深入調研,順德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突破口,改革機制、升級產業、再塑格局,為高質量發展開拓空間。
改,成為擺在順德面前的不二選擇。曾因村級工業園而興,今由村級工業園破題。
2018年1月8日,順德將村級工業園改造作為「頭號工程」,組織千人進百村,挨家挨戶挨企業宣講,最大程度凝聚共識;打破利益樊籬、平衡多方利益、加大制度創新,一系列改革舉措加快村改步伐。
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果斷淘汰高汙染、高排放的產業和企業,為新興產業發展騰出空間——這是黨和國家對廣東的要求,也是順德村級工業園改造的使命。
「村級工業園是制約高質量發展最棘手的問題,必須舉全區之力打贏這場沒有退路的攻堅戰。」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說。順德模式是珠三角發展的典型代表,如果村級工業園改造成功,將對整個珠三角產業升級,乃至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示範意義。
荊棘滿途路,行向最難處。村級工業園改造,難在沒有先例可循。順德從個案入手,尋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從破解個案難題中積累經驗。
資金是橫亙在「村改」路上的一大難題。開局之年,順德以加大財政資金投入開路,但進入拆建並舉的新階段後,總量達13.8萬畝的改造需要更龐大的資金,僅靠政府投入難以支撐,也不可持續。
為破解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難題,順德還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村改貸」。這不僅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作為借款主體的突破,還能獲得為期一年的利息補貼。「村改貸」迄今已為村集體組織整理土地提供11.88億元資金支持。
立足順德雄厚的民營資本,順德區、鎮兩級國資牽頭髮起成立廣東順銀產融投資有限公司,獲得市場的熱烈響應。美的、萬和、聯塑等龍頭骨幹企業積極注資參股。短短數月時間,這一機制已撬動25億元社會資本投向「村改」開發、建設、運營全鏈條。
但隨著改造深入,一些固有的體制機制樊籬,再次讓工作開展寸步難行。為此,省委深改組批覆同意,賦予順德11項村改政策支持和權限突破,市委市政府給予9項村改審批支持事項,鼓勵順德向體制機制障礙「開刀」。
在此基礎上,順德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優先原則,哪裡影響改造,就從哪裡改革突破,大膽試、大膽闖,創新了35項做法,聚焦綜合政策、國土規劃、審批服務、搬遷執法等出臺各類配套政策文件78份,「一竿子到底」高效審批,形成高質量的政策體系。
短短兩年時間,順德就探索出了政府掛帳收儲、一二級聯動改造、國有集體混合開發、直接徵收開發、生態復墾復綠、政府統租統管、企業長租自管、企業自主改造、土地改造權+使用權打包公開招標改造等9種改造模式,為有效解決土地權屬複雜、各方利益難以平衡等難題蹚出了一條路子。
尤其是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順德政企同心,始終堅定不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實驗區改革發展,選擇了主動出擊。早謀快斷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日夜兼程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決不等到摘下口罩才謀發展,這個世界聞名的製造業基地,按下了恢復經濟的快進鍵,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二 一場堅定不移的改革探索
儘管全區形勢勢如破竹,但村改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所面臨的挑戰與複雜程度,難以想像。對此,順德堅持問題導向,以改革創新來破解村改攻堅路上的一個個「攔路虎」。
「村級工業園改造動員會上,一開始大家思想並不統一。不是不同意改,而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口』。」回憶起這段歷程,郭文海連用「艱難」一詞來形容。
村級工業園牽一髮而動全身,面對複雜的利益矩陣,改造越是深入,就越是面臨著更深層次的利益格局調整。
「製造業是順德的根與魂,順德一定要堅守實業。」郭文海說。堅持實業是順德這一輪村改攻堅的最大特色。順德始終堅守實業,確保70%左右的項目為「工改工」項目。
但在各種改造方向中,「工改工」被視為是一條難上加難的荊棘路。與新增用地相比,村改土地整理成本平均每畝要高出50萬到100萬元,加上製造業回報周期長,如何確保改造后土地仍然用於工業製造?
順德的關鍵一招是對382個村級工業園實行封閉運作,「工改工」、「工改商住」、復墾復綠比例分別為70%、22%、8%左右,將「工改商(住)」的收益,反哺優質「工改工」項目。通過制度創新降低整理改造成本。實施單一主體歸宗改造視同收儲,有力減輕企業改造稅負。允許300平米以上單層工業廠房可分割轉讓,降低科技型初創企業和小微工業企業購置成本。嚴格限制自然人購買工業廠房,堅決避免工業地產推高製造業成本。
政府讓利也是關鍵。順德實施單一主體歸宗改造視同收儲,將「工改工」掛帳收儲土地公開成交價的98%返還村集體,有效降低改造主體稅費成本,不斷激發企業參與「工改工」的熱情。
除此之外,村改還涉及現有企業利益的調整。佛山市自然資源局順德分局副局長黎景帶說,村級工業園各類廠房的剩餘租期普遍還有十多年,讓生產企業主動停產搬遷幾乎不可能。如何在保障它們合法權益的同時加速改造?
市場化機制協商補償發揮了顯著作用。陳村鎮石洲崗北工業園在改造前有16家企業需清退,但租約都沒有到期。陳村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韓軍介紹,針對企業最關心的補償問題,專門聘請第三方專業評估公司,深入企業清點設備,科學制定賠償方案和標準,最終16家租戶在一天內全部籤訂搬遷補償協議。
郭文海多次表示,堅定不移地把強執法、文明執法與合理補償相結合,走好群眾路線,讓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溫度。順德區鎮合力建立快查快處機制,構建企業信用平臺,整合環保、安監、消防、工商、稅務等力量聯合執法,倒逼落後企業主動協商退出,對企業安全生產隱患和環境汙染實行「零容忍」。同時也以文明執法、強執法倒逼配合,建立市場化退出補償機制,一方面與園區業主和企業協商解除租約,另一方面大力興建騰挪園區,妥善轉移安置產業鏈配套、成長型優質企業和產業工人,讓企業感受村改有「溫度」。
為趕在村民務工前進村宣傳政策、解釋方案,順德村改鐵軍們甚至經常清晨6點前就起床集合,7點進村入戶,一家一家企業地協調,一戶一戶群眾地做工作,務求讓每位村民都能讀懂、聽懂、理解方案,用心用腿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
98.19%、99.96%、100%……兩年來,順德集體表決通過率節節攀升,村民越來越支持「村改」。在已通過表決的59個項目中,有16個項目通過率達到100%。
郭文海表示,順德還將「村改」與農業農村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明確今後集體提留物業要佔50%以上,改變過去農村集體收益「分光吃光」的做法,為村居環境整治、公共服務提升留出空間,不僅夯實鄉村振興基礎,也將帶來基層治理格局的變革。
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村改」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鑑,順德在改革創新中先行先試,走出了越來越清晰的攻堅之路。
三 一次破立並舉的產業重塑
如果說,村改上半場是一場空間再造之戰,可稱之為「破」,那麼堅持把千辛萬苦騰出的寶貴空間用於發展先進位造業,這場可稱之為「立」的產業格局重塑之戰,將是對順德更大的考驗,也是順德建設新時代廣東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驗區的必由之路。
舊如何破?新怎麼立?依靠市場、因地制宜、科學引導、集約發展,順德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契機,開啟了一場全方位的格局再塑。
今年6月,順德首次提出,在全區主題產業園規劃建設過程中要堅持定規劃建設標準、定產業主題方向、定企業準入標準、定有力度的產業扶持政策的「四定」原則,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經營好10個超千畝的現代化主題產業園區,同步啟動建設順德紅崗科技城、龍江產城人文融合平臺等兩大現代連片產業集聚區。
9月15日,一家做化工材料的企業打算在順德(龍江)數字裝備產業園購買3000平方米廠房,卻被拒絕了。項目運營方負責人周祖泰表示,由於園區定位和環保約束等原因,該項目啟動招商一年多來,拒絕了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客戶。這既是滿足政府進行土地出讓時的要求,也符合園區自身的長遠利益。
「決不能讓村改打出來的新空間被低端產業反攻。」郭文海反覆強調。企業也感受到了產業集聚的好處。位於陳村的佛山市松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徐協旺說,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產業鏈協同性的增強。村改前,公司從接訂單到出貨需要7天,現在最快僅需兩個小時。公司在村改後廠區面積翻番,而且定向引進三家核心供應商。現在要和供應商面對面溝通,只需走幾步路到隔壁。
實體經濟才是順德的底色,只有夯實實體經濟,才能收穫未來。如何用好這些大灣區少有的連片高質量發展空間?順德給出了答案:既服務本土優秀企業增資擴產,又引進國內外優質項目;既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又引進面向未來的先進產業。
今年7月9日,順德區人民政府與浙江海天集團籤約共同推動投資超百億元的海天高端智能裝備生態產業基地落戶龍江鎮超10平方公裡現代產業集聚區。
「其實我們和順德政府才接觸了3個月,非常短的時間內雙方就把這個百億項目落實了,這在海天長達54年的發展歷史上都是罕見的速度。」海天塑機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海天集團執行董事張劍峰說。
事實上,這也是順德村改首次引進百億級項目,此時距離順德宣布啟動建設兩大現代連片產業集聚區和10個超千畝現代化主題產業園區,並面向全球大招商也僅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順德一方面優先支持本地優質企業增資擴產,同時建設配套產業園,支持企業發展壯大,發布「科技創新十條」,鼓勵企業在科技創新大潮中勇當弄潮兒。比如順德(北滘)機器人小鎮產業園,將優先滿足博智林等本土機器人企業的增資擴產需要,引進上下遊配套企業,逐步形成機器人產業千億集群。
同時,實施「一園一策」精準政策扶持。未來3年,區、鎮兩級投入扶持資金超40億元,根據每個現代主題產業園的特點,從土地整理、固定資產投資、研發投入和經濟貢獻增量等方面給予補助或獎勵,全力支持園區建設。
另一方面,重點瞄準機器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順德組建專業隊伍面向全球開展招商,爭取引進具有影響力的大項目,推動產業格局重塑。
如果說產業基礎是出發點,那麼市場則是落腳點。讀懂了市場,順德的產業重塑也得到了市場的回應。
最近,在順德(龍江)數字裝備園的一座新廠房內,企業負責人魏啟良所經營的遊樂設備製造企業進駐該園區生產運營,他告訴記者,新廠房達9000平方米,比原來的廠房面積擴大了一倍,「新購置的生產設備馬上到位後,有信心年產值從原來的5000萬元在三年內增長至1.5億元。」
聚焦新動能,挺進價值鏈中高端,一個新的「智造」生態圈正在順德紮根、發芽。
四 一場形態更迭的城鄉變革
拱橋綠樹紅花,一牆一景農家……泛舟河湧之上,容桂紅星社區「一河兩岸」的藝術牆繪吸引遊客駐留。「水韻紅星」已然成為「網紅打卡點」,工業區內的低矮鋅鐵棚廠房已不見蹤影。
「鄉村振興不僅改善了環境,還能增加村集體收入,讓我們很有獲得感。」社區居民陳少芬說。
杏壇鎮光華村老黨員蘇炎華首先感受到村居環境的變化。以前為村裡帶來汙染的上百家塑料廠已被淘汰停產,這裡不僅將引入新產業,還會對市政設施、環境生態、公共服務進行全面提升。「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事。」
位於樂從上華村的上華工業園曾經鋁鐵棚搭成的低矮廠房也已不見蹤影,如今矗立起16層高的智造園區。距離上華20多公裡外,地處北滘桃村的博智林機器人谷已經很難感受到農村氣息,過去的小五金工廠難覓蹤跡,取而代之的是集生產、科研、商業、休閒、學校於一體的產城人融合現代化科技園區;北滘新城區,美的控股投資100億元建設的和祐國際醫院已經開工建設,將建成高水平非營利性的國際醫院。
一子落,滿盤活。土地連片集約後,順德騰挪出更多的空間,這些多出來的空間,順德並不單純用於工業生產,而是結合新發展理念,復墾復綠,提升城市生態配套。
「村級工業園改造不僅是一場產業革命,更是城鄉形態的『鳳凰涅槃』。」郭文海多次強調,村級工業園改造就像一根扁擔,一頭挑著高質量發展,另一頭挑著鄉村振興。順德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在農村,突出的問題也集中在農村,「順德未來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也在農村」。
根據規劃,順德直面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均衡的短板,結合農改和村改重新規劃鄉村建設,加快城鄉融合發展,今年啟動10個整村改造項目,未來三年還將再推動30個整村改造項目。充分利用村改騰挪的空間提留集體資產用於帶動產業振興,提升鄉村形態,通過留足物業等方式,保障農村農民的長遠收益,讓農村群眾共享順德高質量發展成果,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走出一條現代城市、主題園區、美麗村居有機協調的順德特色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順德要通過村改改出一片天藍水綠,改出一片生態空間。順德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之首,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在通過村改完成1萬畝復墾復綠的目標中,每個鎮街至少通過村改騰出的空間建一個超300畝集教育、文化、生態於一體的文化公園,讓群眾在享受生態環境的同時,享受文化、享受閱讀。同時,謀劃建設一批群眾身邊的小微型「貼心公園」,讓群眾出門就能看見公園,推動整個城鄉形態大變局。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
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
新的時代方位,標註新的改革起點。今天,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大潮下,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契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順德,揚起風帆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