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楊是80後,她生了三個孩子,老大老二是女兒,老三是兒子。
也許有人會說她們家經濟條件好,所以才敢生好幾個,但事實並非如此。
小楊和她老公都是普通工薪階層,雙方父母都在外地老家務農,小楊有上面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她老公有兩個姐姐。
夫妻倆沒有在省城買房,目前租的房子距離公司不遠,兒子在附近的幼兒園讀中班。
在兩個女兒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把女兒留在老家由孩子爺爺奶奶帶著。但兒子自出生後,夫妻倆就一直帶在身邊精心撫養。
兒子上幼兒園之前,小楊全職在家帶他。上幼兒園之後,小楊除了給兒子報周末特長班,還經常帶他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拍各種照片視頻曬到朋友圈。
而他們的兩個女兒從小就是留守兒童,每年就只能在春節時見上父母一面。
兩個女兒如今一個上初三,一個上小學。因家裡老人也不識字,在學習方面沒有人給兩孩子輔導,更不談給她們報什麼培優班特長班了。
小楊說以大女兒目前的成績來看,考上高中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只是說說,她不可能把兩個女兒都接到身邊來。
三個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可看看夫妻倆對待女兒和兒子截然不同的兩種方式,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長此以往,他們的兩個女兒長大成人以後,極有可能成為「扶弟魔」。
真是沒想到,小楊夫妻倆年紀不大,「重男輕女」思想卻也如此嚴重,估計是家裡老人給的壓力吧。
「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雖說隨著時代發展,沒有以前那麼嚴重了,但在一些偏遠的農村,這種現象依然普遍存在。
有很多父母疼愛自己的兒子遠勝過女兒,不讓女兒多讀書,認為她們最終是要嫁人的,不如早早出去打工掙錢補貼家用。而等到女兒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父母又找婆家索要高額彩禮,留著給自己兒子將來娶媳婦用。
如今已不再是「養兒防老」那個年代了,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只要教育好了,都會好好孝順父母,報答養育之恩。
希望將來有一天,「重男輕女」現象能夠徹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