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院電影公司山寨那麼多好萊塢大片不會侵權嗎?

2020-12-09 千層雲DAY

爛片之王,好萊塢山寨電影公司

評分低於1星的爛片你看過嗎?不是越爛越沒人看,反而搶著看,小編告訴你有這麼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靠山寨掙Q,每部都是超級爛卻部部都掙Q,觀眾罵得越兇,公司越掙Q,你可能不信,他們大膽山寨你還告不贏,最經典的電影就是《鯊捲風》系列,沒錯!爛片都有續集,迄今為止已拍了6部,影片上映後立即榮登年度最爛影片,網絡熱度比《權力的遊戲》還要高,以至於後面兩部未發行就能盈利,還在嘎納電影市場備受追捧。

死忠粉還會收藏他們全套發行的DVD以做紀念,這就是本期要聊的已經存活23年,靠山寨立足好萊塢的瘋人院電影公司,本來打算聊聊他們的《環大西洋》就是山寨《環太平洋》的《環大西洋》但是《環大西洋》實在爛得讓人窒息,小編嘗試多次也做不到完整的看下去,卻對這家公司無比的好奇,起初創辦瘋人院這家電影公司的三位老闆,那也是威秀影業的高管,威秀影業可是曾製作《黑客帝國》、《大偵探福爾摩斯》等系列電影的公司。

觀眾罵得越兇,老闆越開心的電影,你看過嗎?

三位老闆成立瘋人院電影公司時,也曾高舉原創大旗,道路艱辛且投資回報低,自從2005年拍攝的電影《世界大戰》成功蹭了史匹柏《世界之戰》的熱度,便走上了山寨好萊塢大片的不歸路,你拍環太平洋,他拍環大西洋,你拍大黃蜂,他拍大馬蜂,至今已經山寨了百餘部電影,部部刷新最低分,在口碑為王的時代他們選擇逆流而上,很多人越看越有味,越罵越來勁,可以說不亞於看一部好電影,在他們看來影片的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吐槽帶來的快感。

瘋人院電影公司山寨那麼多好萊塢大片不會侵權嗎?

好萊塢電影公司為什麼告不贏?2012年5月,環球影業起訴瘋人院電影公司出品的《美國戰艦》侵權自家旗下的《超級戰艦》,同年11月華納同樣起訴瘋人院《霍比特人時代》侵權自家旗下的《霍比特人》,結果這些好萊塢大公司無一勝訴,法官認為除非影片包裝都有獨一無二的元素而對方也使用了,否則相似度不能作為足夠的理由,所以《美國戰艦》也只是改名為《美國軍艦》也就草草了事,其實他們只是山寨片名,混淆觀眾,內容都是原創。

如此荒唐的山寨電影,大家卻格外喜歡

只要得到大片的一點信息內容,哪怕是半條故事簡介,兩三天時間一部原創劇本就寫出來了,原版電影還在拍攝他們的DVD就已經發行了,曾被起訴上千次,至今沒有一次敗訴,僅靠出售DVD、電視轉播和網絡點播就做到部部盈利,這家公司老闆甚至嘲笑那些動輒幾億美金的好萊塢電影不如他們掙Q,其實拍片沒有底線的瘋人院電影公司,也不全是山寨好萊塢大片,他們也有自己的原創電影,並且備受追捧,這些電影還沒有上映就已經實現盈利,那就是荒唐到吐血,鯊魚滿天飛《鯊捲風》系列,或許有人看過。

爛片也有自己的天地

《鯊捲風》成本不到兩百萬美元,據統計《鯊捲風2》在電視臺頻道首秀時,吸引了超過4千萬M國觀眾收看,創造了該頻道收視率記錄,緊接著《鯊捲風3》播出,討論該片的微博帖子多達20億條,電影時長86分鐘,相當於每分鐘都有2325萬條討論,如今《鯊捲風》系列電影已經出到了第六部,荒唐狗血的劇情、雷人的臺詞正是一個個賣點,社交網絡上人們把吐槽爛片當成了一場全民的狂歡。

結語

在瘋人院電影的定義中,爛片存在的意義不是教人欣賞,而是提供一種另類的宣洩及娛樂方式,他們找到了為之奮鬥的目標,而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也許不久的將來他們還會敲鐘上市,畢竟在他們之前已經有一家山寨公司做到了,這在告訴大家極致出奇蹟,我是千層雲,素不相識,可否一路為伴!

相關焦點

  • 美國一家專注山寨的電影公司,越拍越火了
    爛片是怎樣煉成的如果你還沒聽過The Asylum,那麼你一定聽過《環大西洋》。《環大西洋》其實是好萊塢獲獎影片《環太平洋》的山寨版,網友的評論是:除了讓人覺得《環太平洋》更好看之外,《環大西洋》已經爛到了讓人窒息的地步!而這部大爛片背後的工作室,就是爛片界大名鼎鼎的The Asylum。
  • 一直在山寨從未被起訴的美國電影公司,收容所影業(Asylum)!
    話說在遙遠的北美大陸有這樣一家電影公司,在數十年的時間裡山寨了數十家大片兒,直到現在依舊是順風順水!電影投資向來都有很大的風險,行情好的時候可能會投資翻一番,若是行情不好那就只能夠聽天由命了!但是遠在北美的這家美國電影公司收容所影業(Asylum)!數十年來製作的電影就沒有那一部會賠錢,甚至對上六大的電影也是一點兒也不慫!只要好萊塢一有什麼大片兒,這家公司就敢山寨,而且還要趕在正版的前面上映,賣DVD!
  • 八部電影、一部電視劇,國內特效巔峰?堪比好萊塢大片?
    國產電影、電視劇的特效總是被吐槽、詬病,被人戲稱「五毛特效」,錢投進去不少,成果卻是讓人笑掉大牙,與國外大片特別是好萊塢大片一比就相形見絀,觀眾也頗有「恨鐵不不成鋼」的感覺。那麼國產影視真的就沒有「酷炫狂拽叼炸天」拿得出手的特效了嗎?
  • 教你如何辨別真偽好萊塢大片?好萊塢電影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我們從小就時常聽說「好萊塢」一詞,我們也同樣都喜歡看好萊塢大片,在某個特定的年代裡,只要說一部電影是「好萊塢」大片,那一定會引起我們的關注。看電影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儘管屬於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是佔據市場絕對的電影,幾乎總少不了「好萊塢」大片。
  • 好萊塢大片看了不少,但是你都認識背後公司嗎?其中一家直接被巨星...
    前幾年的時候國產電影最怕的是什麼?一定是引進片,當時幾乎很少有導演能夠自信的跟外國電影正面抗衡,基本都是選擇讓路,那麼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好萊塢當中的八大電影公司。 第一位米高梅 這家電影公司先說說代表作吧,貓和老鼠!
  • 10部「山寨」大片,爛出天際但莫名喜感
    不但有專傍美國大款的The Asylum——這家職業山寨公司,還有本土勢力的奇葩崛起。關鍵詞:山寨大片、奇葩、搞笑、蹭熱度《小炮兒》:山寨版《老炮兒》這部電影我一定要放在榜首,丫一口氣山寨了《老炮兒》、《三傻大鬧寶萊塢》、《黃金大劫案》三部不錯的電影。沒錯,這電影有個全名兒,叫《小炮兒之三傻大劫案》。我……實在想不通,會有人看嗎?
  • 科幻電影《恐龍人》針對傳統好萊塢大片所具有的絕對優勢
    科幻電影《恐龍人》是繼《流浪地球》後,又一部國產重工業科幻電影,只不過《恐龍人》採用了中外聯合開發製作,演員也是由國內和好萊塢一線明星擔當,並且採用世界最頂尖的美術和特效團隊。僅該片IP布局、產業策劃和科幻生態開發就耗時六年時間,各項均做到了國際行業最高水準,在整體核心創意和影片架構理念,已經遠遠超越好萊塢現有產業開發理念。
  • 好萊塢大片集體變網大,你接受嗎?
    雖然這個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起始點看似是《魔發精靈2》,但其實打破院線與線上發行窗口期是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一直以來希望實現的目標,新冠只是終於讓他們有機會完成了這個目標。這顯然是因為新冠導致影院遲遲無法開門,院線的底氣不足了,相比手握資源的電影公司,根本無法硬碰硬了,只能妥協。但電影公司也沒有完全不留情面,環球還是答應將一部分線上收入給院線,以做補償。至此,人們以為這就是新冠導致好萊塢發行模式做出的變革。沒想到,隨著美國新冠疫情遲遲沒有緩解,雪球反而越滾越大,2021年的發行策略也受到威脅。
  • 中國公司與好萊塢進入熱戀期:華人文化華納兄弟合開電影公司
    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簡稱「華人文化」或「CMC」)又多了一家好萊塢合伙人。9月20日,華人文化和美國好萊塢最大的電影公司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聯合宣布,雙方將共同出資成立「旗艦影業」,總部設在香港,並在洛杉磯和北京分別設立業務分支機構,共同開發和製作華語電影和英語電影,面向全球市場發行。據華人文化介紹,公司領導的財團控股51%,華納兄弟持股49%。
  • 好萊塢2021近百部電影上映,大片齊出有你喜歡的嗎?
    面對疫情原因,剛剛結束的2020讓許多好萊塢大片的檔期進行了推遲,這讓2021年的電影市場豐富了起來,光是好萊塢官宣上映的電影就快近百部。當然面對反覆的疫情這些電影可能再次推遲,就比如去年夢工廠11月官宣今年3月26日就上映的動畫《寶貝老闆:家族企業》,在去年12月就又官宣將電影推遲到了半年後的9月17日。
  • 電影《無聲火2.0》:楊採妮主演、好萊塢動作大片?
    電影《無聲火2.0》是當年彭氏兄弟進軍好萊塢,為了站穩腳跟而拍的首部動作大片,由尼古拉斯·凱奇和楊採妮主演。不過,所謂的好萊塢動作大片和楊採妮的女主角身份,我只能以「呵呵」聲表示懷疑。01.他們在中國拍攝的驚悚片深受觀眾喜愛,可是到了好萊塢,成績卻很差,第一部電影《鬼使神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這部電影在尼古拉斯·凱奇的監製並領銜主演之下,加上好萊塢動作大片的名頭了,可成績也依然不好。故事的主線跟原版電影《無聲火》一樣,只是人物角色進行調換了。
  • 好萊塢不靈了嗎?
    最終,具體的地理概念,成了整體的文化概念,好萊塢三個字,成了美國電影工業的同義詞,甚至在很多人心目中,成了電影藝術的代名詞。 所謂的美國大片,或者說是商業大片,是什麼時候進入國內的,大家知道嗎?其實是在1995年,中國電影公司每年引入十部所謂「進口大片」開始。
  • [評論]《超級戰艦》:海上山寨《變形金剛》
    網易娛樂4月18日報導(文/宋小卡) 作為「孩之寶」公司又一遊戲改編的電影作品,《超級戰艦》很容易被拿來與它的「前輩」《變形金剛》比較。「山寨海上《變形金剛》」的永恆烙印。事實上,「碎紙機」與「鑽頭」確實出自同一特效公司「工業光魔」之手,想當年《變形金剛3》宣傳的時候,工業光魔為了向觀眾說明「鑽頭」是多麼具有劃時代意義,煞費苦心的到處發稿,令網絡上充滿以「20萬個零件,288小時的渲染打造鑽頭噩夢」為標題的新聞稿件,現在看來,他們還是覺得費那麼大勁做的特效用一次不夠本,所以又要把那20萬個零件堆起來的「鑽頭」拆成「碎紙機」在《超級戰艦》裡用。
  • 拋開大片模式,大衛·芬奇新作《曼克》講述好萊塢幕後的現實
    我絕不會讓片場陷入混亂。」1990年代,他開始為音樂作品拍攝音樂錄影帶,也為耐克等品牌拍攝廣告。他將童年對希區柯克電影的記憶逐漸發展為成熟的視聽風格。黑暗、驚悚、帶著懸念。壓力與迷戀是他反覆討論的主題。與芬奇工作過的多名演員都曾回憶,工作時的芬奇對鏡頭與表演有近乎偏執的要求,他經常反覆拍攝一個鏡頭,要求演員表現到極致。
  • 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電影的回憶錄,將您對電影的回憶一一收錄/ 熟悉好萊塢的人都清楚,現在好萊塢是「六大」,如果算上新勢力網飛公司,勉強可以說是"七大"
  • 這幾部好萊塢大片內地票房太慘,中國影迷為何不愛看美國電影了
    這導致一些電影不能如期播放,這讓一些電影上損失慘重。畢竟誰也都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發生成這樣,但現在電影院正在慢慢回暖,目前許多新上映的電影都在排版過程中。02大家都知道,在前幾年的一些好萊塢大片,一直深受我們內地中國影迷的喜愛。
  • 9.1分,R級神作前傳,Netflix這部王牌劇,一集堪比好萊塢大片
    而影片《飛越瘋人院》,便是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電影於1975年上映,在全美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熱潮。於是以這個角色為原型,網飛開發了一部《飛越瘋人院》的前傳。9.1分,R級神作前傳,Netflix這部王牌劇,一集堪比好萊塢大片:《拉契特 第一季》丨Ratched《飛越瘋人院》改編自自坎
  • 在阿爾·帕西諾80歲生日這天,重返美國電影的最後榮光
    在這兩個端點之間,無數美國電影史上的至高傑作從中誕生:《教父》前兩部、《計程車司機》、《唐人街》、《2001太空漫遊》、《飛越瘋人院》、《安妮·霍爾》、《現代啟示錄》,以及《星球大戰》。那麼,究竟什麼是新好萊塢電影運動?它代表了怎樣的電影精神?如此短暫而集中的創作井噴,是如何產生的?這樣的景況還能夠在好萊塢重現嗎?
  • 《長城》:很張藝謀式的「好萊塢大片」
    電影開啟了以中國故事為主體的新中外合作模式,張藝謀也直言《長城》是自己在從影以來最大的電影,整個劇組用了來自37個國家的3000多人,兵器做了5000件,有一個畫面中最多出現「饕餮」這種怪獸30萬。
  • 中國資本的好萊塢往事:萬達、復星、阿里都曾為大片交學費|稜鏡
    然而後兩部電影如今分別面臨著至少幾千萬美元的虧損,博納在《好萊塢往事》賺的錢能否補得上,還是個未知數。在熱錢湧入影視行業又退潮的這幾年,中國公司投資好萊塢大片卻蔚然成風,從投資單片到投資片單,從聯手基金到乾脆獨立收購,玩法不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