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T細胞如何讓自己有安靜的「休息時間」?

2020-11-29 生物谷

2020年4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機體所有細胞就好像我們所有人一樣,其都需要安靜的時間才能正常工作,而T細胞尤其如此,其是機體免疫系統的主要武器之一,T細胞必須隨時準備被激活,並且要比體內幾乎任何細胞都會迅速發生分裂。當T細胞過度工作時,人們往往更易於受到因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帶來的疾病的影響,比如淋巴瘤、白血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圖片來源:NIAID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對關鍵因子,其能幫助維持T細胞周期循環的安靜狀態或當細胞分裂時所經歷的階段,相關研究結果或能提供一種潛在的新型藥物靶點,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涉及過度激活的免疫系統反應的多種疾病的新型療法。

研究者Richard Flavell表示,每個T細胞都有一組能同時控制的油門踏板和剎車踏板,一旦剎車失靈,汽車就會高速飛馳;文章中,我們想通過研究揭示到底如何做才能讓T細胞有序地剎車,免疫細胞的快速激活對於有效響應病原體的攻擊至關重要,但就像所有細胞一樣,T細胞必須進入細胞周期的安靜階段才能夠進行分裂和複製;這種名為BTG1和BTG2的特殊因子能作為細胞制動器,通過減少細胞中mRNA的水平來發揮作用,mRNA中含有能製造T細胞的多種指令。

研究者表示,缺失上述兩種因子的小鼠會表達過量的mRNA及其所翻譯的蛋白質,同時小鼠機體中T細胞的激活水平較高;研究者推測,增強BTG1和BTG2因子的表達或能幫助有效抑制T細胞的過度激活,T細胞的過度激活時某些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狀態特徵,相反,靶向作用BTG1和BTG2或能幫助啟動反應遲緩的免疫系統的功能。(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Soo Seok Hwang, Jaechul Lim, Zhibin Yu, et al. mRNA destabilization by BTG1 and BTG2 maintains T cell quiescence, 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ax0194

相關焦點

  • Science:利用CRISPR構建出細胞事件記錄器---CAMERA
    科學家很早以前就意識到為了理解細胞組分如何在最為基礎的水平上發揮作用,他們需要一種方法來記錄細胞發生的變化,以及對導致這些變化的原因作出的一種可能的解釋。簡而言之,他們需要一種「黑盒子(black box)」來記錄細胞在它的一生當中發生的所有事件。科學家一直在努力開發這樣的一種黑匣子,但迄今為止,結果並不是鼓舞人心的。
  • Science|細胞機械力感知調控細胞粘附連接
    所以上皮細胞如何重排,也就是上皮細胞如何保持互相聯結的情況下運動和遷移,是器官發生和癌症轉移至關重要的—環。在此基礎上,如果兩個三細胞聯結聚合在—個,就會形成四細胞聯結,以此類推形成的多細胞聯結,是很多上皮細胞器官發育過程中—個很重要的中間體。這篇文章探討了三細胞聯結TCJs如何通過感受機械力的大小來調節細胞黏連程度,從而實現高效率的細胞重排。
  • Science:在胚胎發生期間,細胞間接觸區域決定著細胞命運
    由於早期胚胎發育的進化保守性和緩衝遺傳趨異的能力,海鞘成為研究細胞可重複性機制的一種有吸引力的模型系統。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定量確定海鞘動物Phallusia mammillata的胚胎重現性,來自法國、美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首先建立了一個高解析度的胚胎細胞譜系、細胞形狀和細胞相互作用的圖譜。
  • 2020年1月24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期發表三篇Science論文
    2020年1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1月24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1.Science:重大進展!
  • 2020年9月4日Science期刊精華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這種差異可能源於我們進化上古老的先天免疫系統如何應對SARS-CoV-2,即導致COVID-19的冠狀病毒。從果蠅到人類的所有生物中都有先天免疫系統,它能迅速感知病毒和其他病原體。一旦它感知到,它就會立即對它們發起一種不加區分的攻擊,並調動更精確靶向的但行動緩慢的「神槍手」細胞,它們屬於人體病原體防禦力量的另一個分支---適應性免疫系統。
  • VISTA是初始T細胞靜止和外周耐受的檢查點調節因子
    VISTA是初始T細胞靜止和外周耐受的檢查點調節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0 10:51:42 美國達特茅斯蓋塞爾醫學院Randolph J.
  • 2020年12月11日Science期刊精華
    在小鼠胚胎中,這一事件被設定在8個細胞階段發生,這一時間遵循一種內在的發育時鐘,與胚胎大小或細胞周期進展無關。儘管頂端區域(apical domain)的形成非常重要,但在小鼠和人類胚胎中,建立細胞極化和對這一事件進行時間調控的分子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
  • Science論文解讀!開發出CiBER-seq新技術,可同時分析細胞中的多達...
    由於每個基因獨特的啟動子決定了該基因的表達時間,如果Cas9基因敲除影響了你感興趣的基因的表達,也會影響報告基因的表達,使細胞培養物在螢光燈下發綠光。儘管如此,酵母的全部基因有6000個--而人類的全部基因有2萬個---要調整每個基因並發現對螢光報告基因的影響是一項大工程。
  • 2020年11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在執行這一任務的蛋白中,有一類稱為炎性體傳感蛋白(inflammasome sensor)的蛋白。一旦被激活,這些傳感蛋白就會形成炎性體複合物,然後引發一系列炎症反應,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感染細胞的死亡。
  • 董晨院士團隊Immunity:細胞因子啟動Th17細胞分化的新機制
    生命科學Life science2020年8月21日,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董晨院士團隊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期刊Immunity上發表題為「The conserved non-coding sequences CNS6 and
  • 2020年7月31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0年7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7月31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1.Science論文深度解讀!
  • Science:某些蛋白凝聚物表現出時間依賴性材料特性
    2020年12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和奧地利多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描述某些蛋白凝聚物(protein condensate)的時間依賴性材料特性的方法。
  • 圖赫爾:充分利用好這段安靜的時光來讀書、休息
    圖赫爾透露,歐洲五大聯賽的休賽期,自己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讀書、休息,調整自己。圖赫爾說:「目前的處境很奇怪,但同時我和自己的家人都很健康。已經有五周了,休息時間很長,但是我們必須遵守紀律,尊重當前的形勢。我們都有責任,試著活在當下,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需要保持冷靜,多思考。我經常睡覺,看書,我想利用好這段安靜的時光。「我和工作人員聊了很多,為球員們都準備了個人訓練項目,同時我會通過APP給球員們發送消息和任務,我也會看一些新聞,但不會關注太多。我讓球員們也能安靜度過這段時光。
  • 2020年5月29日Science期刊精華
    體外蛋白合成新技術可媲美細胞中的天然核糖體doi:10.1126/science.abb2491; doi:10.1126/science.abb9711許多蛋白作為治療糖尿病、癌症和關節炎等疾病的藥物是有用的。合成這些蛋白的人工版本是一個耗時的過程,需要通過對微生物或其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來產生所需的蛋白。
  • 「玻璃碎片」是如何在細胞內形成的?
    但這些液滴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硬,新實驗表明它們會變成一種奇怪的材料:一種柔軟的 " 玻璃 "。相關研究 12 月 11 日發表於《科學》雜誌。先前的研究表明,細胞蛋白滴可以凝固,但它們如何做到這一點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轉變。
  • 2020年11月27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0年11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11月27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在第二篇發表在2020年11月27日的Science期刊上的標題為「Precise T cell recognition programs designed by transcriptionally linking multiple receptors」的論文中,Lim及其同事們隨後展示了如何將這些通過計算得出的蛋白數據用於推動設計有效和高度選擇性的癌症細胞療法。
  • 科學家揭示細胞大小變化的秘密
    科學家揭示細胞大小變化的秘密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7 22:55:09 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Yohanns Bellache團隊和美國密西根大學David K.
  • 科學家終於搞清楚T細胞如何產生蛋白質 或成為治療癌症的一大利器
    T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它可以監視人體,有效地瞄準並殺死癌細胞。然而,當T細胞靠近腫瘤時,癌細胞會消耗能量,導致蛋白質產量下降,進而導致T細胞失去了殺死腫瘤的能力。 這項由MUSC團隊開發的新技術,可以用來監測T細胞中蛋白質的產生,並了解它在腫瘤微環境中是如何被抑制的。還可以開發幹預措施來恢復T細胞的蛋白質生產和控制腫瘤生長的能力。
  • Science特刊:一文讀懂CAR-T細胞療法最新進展
    此外,靶向CD19和BCMA的CAR-T細胞曾報導過意外神經系統併發症。其中CD19 CAR-T細胞療法產生的神經毒性大部分可逆,但目前還不清楚腦水腫是CRS引起的還是另外有作用機制。目前,研究人員對於T細胞免疫療法導致的CRS和腦水腫的機制仍不清楚。
  • 細胞子刊《iScience》發表大工綠色動力電池突破性成果
    細胞子刊《iScience》發表大工綠色動力電池突破性成果 2020-12-29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