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精老爸一本正經陪娃「看病」:如何做一個會玩的父母?

2020-12-25 爸媽精讀

作者:艾小月(爸媽進化論主筆)

會玩的父母更容易引導孩子建立秩序感

前不久,有段視頻火了。

有個萌娃在家裡玩小醫生的遊戲,她不但很認真的模仿醫生給自己的玩具聽診,還讓每個玩具整整齊齊的排好了隊,並且讓它們之間都保持了大約1米的間距。

最讓人感動的是,在隊伍的最後,爸爸一臉嚴肅地扮成了傷員正在認真地等著「看病」。

這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這爸爸竟然崩得住不笑場,還跟真病患的表情似的,也是老演員了,哈哈。」「爸爸沒玩手機默默等候,很用心的陪伴。」「太可愛了,有愛的家庭。」……

這位爸爸沒有鄙視孩子的幼稚,也沒有玩著手機敷衍孩子,並且從他的專業裝扮和到位的配合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個經常陪孩子玩遊戲的「老手」。

也難怪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就知道看病要排隊,而且還要保持一米的間距。

《遊戲力》一書告訴我們:「遊戲是孩子嘗試成人角色和技巧的途徑;是孩子學習如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甚至與人重歸於好的方式;同時能幫助孩子從情感創傷中得到康復。」

事實上,父母最高級的能力不是會掙錢,也不是會管孩子,而是會陪孩子玩遊戲。

知乎曾有人提問:「有一個有趣的媽媽是什麼樣的體驗?」

有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媽媽用一種有趣的方式叫他起床的妙招。

他說:「我媽真的太有趣了,她晚上偷偷來我臥室把我放桌上的手機給我夾進書裡,放書架上,然後走了。」

第二天一早,他的手機鬧鐘響了,他習慣性的去摸手機,卻沒摸到,於是他一下就驚醒了,然後打開燈找,又關掉燈尋亮光,還是沒有找到……

當他折騰了好幾分鐘才在書櫃裡找到了手機時,他已經完全清醒了,一看時間才6點17分。

他哭笑不得地找到媽媽,媽媽卻笑眯眯地說:「就是想讓你早點起來折騰折騰,看你今天起的挺早吖。」

他對媽媽深表佩服,同時也覺得:「有個有趣的媽媽真的太幸福了。」

這位媽媽用了一種好玩的方式叫孩子起床,巧妙的讓孩子克服了賴床的惰性,輕鬆地做到了讓孩子早起。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玩是孩子認識世界、開發學習能力的工具,玩在本質上是一種智力活動。」

「玩遊戲」是親子溝通的一種良好互動方式,比起枯燥乏味的說教,孩子更喜歡父母通過有趣的方式來告訴他們應該懂的道理。

會玩的父母更容易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錢鍾書的女兒錢媛出生在那個風雨飄搖的亂世,然而她卻保持著樂觀積極的心態。

這與錢鍾書出了名的愛玩愛鬧的個性密不可分。

他可以在帶著女兒下館子時攛掇女兒一起觀察其他食客,偷聽鄰桌的對話,然後父女倆八卦地猜測雙方的關係,經常能討論出一部情感大戲來。

他還在每天臨睡前把玩具、鏡子、刷子甚至毛筆等東西藏到女兒的被窩裡,美名其曰埋「地雷」,等著女兒驚叫時,他就得意地。

他精通多國語言,於是經常用這個技能捉弄孩子,偶爾教教女兒一些帶有屁、屎等粗話的法語、德語單詞,沒想到女兒很快就能用英語反駁他了。

父女倆類似的趣事層出不窮,以至於錢媛在小時候經常說:"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是媽媽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在這樣幽默風趣的爸爸言傳身教下,長大後的錢媛不管是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都能笑對人生。

與之相反的父母,我想起了自己的親戚。

前不久,她氣急敗壞地給我說:「我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她居然說想換個媽媽,真是被她氣死了。」

深聊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那天周末,孩子想自己在家做個蛋糕,她卻說:「自己做多麻煩啊,又浪費時間,我們直接買一個吧。」

孩子又想去拾幾片樹葉製作一幅畫,她又說:「哎呀,你別把今天才穿的衣服弄髒了,我給你買新的玩具,你快去做作業吧。」

孩子覺得她非常無趣,於是就懟了她。

我見過這個孩子,她動不動就愛發脾氣,不能接受一點點意見,否則就賭氣不做了。

而我親戚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了工作上的發展機會,幾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結果孩子卻如此表現,也難怪她感到沮喪了。

美國正面管教體系創始人簡·尼爾森說:

「我喜歡幽默的原因是,它培養了孩子們的很多品質,比如合作、尊重、關愛、幫助、自尊、輕鬆的生活態度,大家彼此之間的聯結,當然還有自信和快樂。」

當我們忘記了怎麼玩耍,只會用刻板和嚴肅教育孩子時,就容易畫地為牢,反而給自己和孩子都帶上沉重的枷鎖,不但剝奪了自己的快樂,也讓孩子失去了靈性。

用愛和尊重讓你做個會玩的父母

有人說:「會玩的父母萬裡挑一。」

一份調研了中、美、英等20多個國家,共計8000名家長和3000名7-12歲兒童之間有關玩耍的研究報告表明:

72%的兒童更喜歡和父母一起玩耍,可是有62%的父母感到壓力太大,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玩耍。

另外,有93%的中國家長喜歡和孩子呆在一起,而不是陪他玩耍。

那麼,如何做一個會玩的父母呢?

首先,你得先讓自己的「杯子」充盈。

昨晚,我加班回到家已經晚上7點了,孩子一見到我就跑過來講她在幼兒園發生的事,又讓我和她玩遊戲。

我疲倦地陪了她一個多小時就安排她去睡覺,她卻很不滿地說:「媽媽沒有陪到我。」

我詫異地問:「媽媽剛才不是一直在你身邊嗎?」

她卻嘟著嘴說:「可是你老看手機。」

我恍然,原本我以為自己可以玩手機放鬆的同時又陪著孩子,沒想到我的心不在焉卻讓她感到了無趣和不被尊重。

有人說:「每個人的情感都是有限的資源,就好像一個蓄水池,此處用多了,彼處就少了;而且不能光用不加,不然總有一天會消耗殆盡。」

深以為然。

當我們自己都感到能量耗盡時,不妨先尊重自己的感覺,坦誠地告訴孩子自己需要休息一下。

只有我們先蓄滿自己的「杯子」,讓自己的內心重新充盈,才能持續地分給孩子足夠的情感能量。

其次,你得讓自己變成一個「孩子」。

相信你一定還記得下面幾個場景:

疫情期間,吳京為了滿足孩子想去動物園看大象的心願,裹著被子在家中扮大象。

平時不苟言笑的塗磊老師為了逗孩子開心,穿著睡衣,配合著電視裡的《貓和老鼠》動畫片,擺出誇張的動作和湯姆貓互動。

還有那個被網友們公認為孫儷的「第三個孩子」的戲精爸爸鄧超。

他為了讓孩子可以在家裡滑雪,腦洞大開,就地取材,用了一些硬板紙就做成了「滑雪板」。

這幾位會玩的爸爸無一例外都扮演著孩子玩伴的角色,他們不在乎自己的舉動在其他成年人看起來是否幼稚,而是用愛給予了孩子平等和尊重。

勞倫斯·科恩曾說:「遊戲,是孩子的語言,只有用他的語言,才能有效地讓孩子知道:我們聽懂了他的心聲,我們讚賞他的努力,我們相信他能合作。

哲學家周國平曾說:「家長對孩子,僅有愛還不夠,還必須有趣。」

會玩的父母能讓孩子更樂觀,更有想像力和創造力,他們會更樂意遵守規則,也能夠更有遊刃有餘的面對生活中的難題。

想要成為會玩的父母方法很簡單,你不妨先讓自己的內心充盈,然後試著把自己「變成」一個孩子,在心態上「蹲下來」,專注的陪孩子玩就好。

作者簡介:艾小月,富書專欄作者,富書第六期親子營基礎1班學員,自信堅強,樂觀上進,極度追求生活幸福感的我,想用文字治癒自己,治癒和我一樣有著同樣困惑的你,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相關焦點

  • 編劇汪海林濟南解難題:如何成為一個場場有戲的戲精?
    那麼在編劇圈中,「戲精」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場場有戲的戲精呢?在「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第五天的課程中,著名編劇汪海林,給了年輕編劇一個答案。汪海林現場授課,他說自己每次給劇本角色取名時,會拿著報紙看高考錄取名單,這個名單會看到很多千奇百怪的名字,現在報紙比較少了,他就去網上搜高考錄取名單。 想做戲精,尋找「點球時刻」 看過足球比賽點球時刻的人都知道,那個時刻特別緊張,從吹哨判罰那個畫面開始,所有人都覺得節奏越慢越好看。
  • 亨氏搶鏡奧斯卡,「戲精」品牌都如何做營銷?
    趁著奧斯卡之際,美國醬料品牌亨氏番茄醬就對自己的「好萊塢影史」進行了一次大盤點,最終竟然也收穫意外的關注,成為今年搶鏡奧斯卡最成功的「戲精」品牌。 在「戲精」品牌搶鏡的路上,亨氏還算新手 不過,在「戲精」品牌們搶鏡的路上,一百多歲的亨氏其實只能算是溫和的新手,而相對年輕的連鎖餐廳漢堡王反倒是激進的老玩家。
  • 這裡有8個可以躺著陪娃玩的救命遊戲
    不過當父母的人都知道,陪娃真心不容易。特別攤上個體力好的,真的想哭。我家娃就是一個例子。他可以連續玩一天,都不用停,活脫脫一臺永.動.機。就他和另外一個小朋友在車上玩,一直玩到下車!為了應付他這麼難搞的娃,平日裡我們沒少花時間去想自保的方法:當家長累癱的時候,在家做什麼可以輕鬆陪娃。簡稱:躺著陪娃。在超火的動畫《布魯伊》,我們找到許多靈感。
  • 新生兒「超嫌棄」表情包火了,一個比一個戲精,父母一臉無奈笑翻
    寶寶出生以後可以說是給家裡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尤其是寶寶的一個舉動一個表情,都能讓父母樂開了花。 如果說在這個世界上接受一個人「明目張胆」對自己一臉的嫌棄,且嫌棄的淋漓盡致,那麼這個人一定是自己家的寶寶。 歡歡(化名)寶寶出生以後,歡歡發了一個朋友圈特別有意思,配圖一張寶寶有點翻白眼的圖片,文字是:看來這是嫌棄投胎不好啊!
  • 一人帶兩娃,還能高質量陪娃,德國媽媽究竟做了什麼?
    早教老師會貼心地專門另闢一個角落鋪一塊軟墊在地上,供二胎寶寶活動,媽媽們一邊陪大寶上早教,一邊還要顧著一旁的二寶,一點也不輕鬆。如果正在忙著照顧大寶,二寶又哭了,別的媽媽見狀也會過來幫幫忙,甚至幾個帶了二寶的媽媽會輪流呆在二寶身邊照看。
  • 有個戲精爸爸是什麼樣的體驗:我笑出了豬叫聲……
    別管你是土豪還是高管,型男還是宅男,孩子一出生就要被迫強行出道,如演員般愛裝愛演,然後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地修煉、進化成一枚戲精。爸爸覺得兒子打疫苗太疼了,當場情緒崩潰,抱著兒子就痛哭起來,邊哭邊碎碎念:都扎進去了……媽媽在一旁哭笑不得,孩子不就是打個預防針麼,至於當眾飆哭戲嗎?這幸好是兒子,要是女兒的話,不得當場哭暈過去?
  • 原來全世界的老爸,都是鐵憨憨,哈哈哈……
    文 | 木木被一段「戲精老爸
  • 梵谷:畫界的「戲精」
    世界給了梵谷太多的苦難,但梵谷報以世界的卻恰恰相反他-為藝術而生,用生命在畫畫▽割下右耳後所創作的作品但是,今天我要給大家來聊聊不為人知的「梵谷另一面」扒一扒畫家梵谷的「戲精」人生有藝術高度+活的時間很短+學畫時路子不正導致印象派不帶他玩+符合他風格的後印象派還要幾十年出現+命運不公可謂是一個大loser▼【貨真價實的「拼爹戲精」】
  • 娛樂圈的戲精這麼多,真該讓咱們普通人好好學學
    或許曾經瀟灑自在,或許曾經滿身驕傲,或許曾經豪情萬丈,但生活中的瑣碎與磨難,最終都磨滅了真性情,也活成了不自知的戲精。在各自的生活中盡情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地位如何,場景何在,全靠演技。在父母面前,秒變小乖乖當我們長大,與父母對換身份之時會發現,這個金蟬脫殼的人生階段,不止有滿面春風的自由,還有無可奈何也填不滿的縫隙。我們這屆年輕人最害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是為你好。
  • 不敢動,戲精爸爸裝睡,被3歲女兒用上百張貼紙「封印」
    小女娃也沒有讓老爸「失望」,絲毫沒有放過任何一個角落,臉部,胸口,手臂,腿部都貼得滿滿的。很快,女娃就貼到了腿部。她累了,從蹲變成了坐,但依舊不停的在貼。進屋的媽媽,看見寶爸滿身的貼紙,真像被女兒用貼紙封印住,醒了也不敢動。視頻的最後,媽媽說爸爸平時對女兒十分疼愛,除了這次貼貼紙,之前全家外出到海邊,爸爸還配合女兒裝成美人魚,被女兒「釣」上來,是個十足的「女兒奴」。
  • 日本「戲精」一家熱衷角色扮演
    【新華社微特稿】動漫迷中有一部分人喜歡玩角色扮演。日本有一家人,從父母到兒子,都熱衷於角色扮演,堪稱一家子「戲精」。《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七龍珠》等動漫中的主人公都是他們喜歡扮演的角色。這家人還會扮成《火影忍者》中鳴人及其父母,在家吃飯甚至去逛商場。有時,夫妻二人還會「反串」,即男扮女裝、女扮男裝呈現動漫作品中形象。這名男子在推特個人簡介中寫道:「每天都開心的角色扮演者。以成為最酷爸爸為目標。」他分享的一些照片顯示,他和家人平時會製作用於角色扮演的道具和服裝,還全家上陣參觀動漫展。
  • 東樓賀朝,西樓謝俞,學霸裝學渣,兩個戲精的校園童話
    畫師:千臨02學霸裝學渣,兩個戲精的校園童話高二分班後,兩位風靡校園的「問題少年」賀朝和謝俞,不僅分到了一個班,還成為了同桌。有些人表面上天天玩遊戲,實際上背地裡認真學習,說的就是這兩位「偽裝學渣」的學霸。
  • 柴犬是戲精嗎?怎麼這麼會演!
    很多養柴犬的家長都會有一個疑惑,柴犬怎麼這麼會演戲!!只能說確實是這樣的,柴犬像一個戲精一樣非常會演戲,否則網絡上那麼多柴犬的表情包是從哪裡來的呢?但這樣的小柴會給主人帶來很多快樂,無論你開心還是不開心小柴都可以把你逗笑,這不正是小柴的魅力所在嗎?
  • 《殺戮》:四個「戲精」的飆戲,太過癮了!
    知道為什麼標題會用「戲精」了吧,四人中最沒名氣的約翰賴利都提名過奧斯卡,其他三人更是獲獎無數,能把這些人都請來羅曼斯基確實有排面,片中所有敘事都靠臺詞與表演推動。四個戲精飆戲,太過癮了。故事非常簡單,家住紐約的青少年扎克瑞某天在公園玩,與同齡人伊森發生口角,一氣之下用木棍將其打傷,結結實實懟在臉上。片中沒說明為什麼打起來,我猜是類似:「以後不帶你玩了」之類的氣話。
  • 原來有一個會改圖的老爸,是成為畫師路上的一條捷徑
    第一幅像是一個「湖精」,就是類似於妖怪和精靈之間的意思,而這個大精靈看起來生病了,胸前開了一個口子,有什麼東西流了出來,似乎是受到了環境的汙染,然後從這個口子裡面排了出來。而周圍一群小精靈們關切地看著它,還為前來救援的冒險隊耐心地指引方向。
  • 狗狗做錯事後會有5種表現,證明它是個戲精,你家狗狗會有嗎?
    在生活中,狗狗有時候會犯錯誤,在犯錯誤後會做出一些你理解不了的表現,甚至有的會做出讓你哭笑不得的表現,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狗狗做錯事後會出現的5種表現。1、表現得若無其事有的狗狗天生就是戲精,在它犯錯誤後,會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樣子,如果演技比較好的是話,可能真的還會矇混過關哦,所以碰到這種戲精的狗子的話,如果你想陪它玩玩的話,可以配合它的演技,如果一次矇混過關的話,你放心,一定會有第二次的。
  • 戲精大偵探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戲精大偵探中零號的通關攻略,相比同樣熱門的棲身而言零號要更加困難,想要過關並不是件易事,由於視角不同可能需要的線索也會不同。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戲精大偵探中零號的通關攻略,相比同樣熱門的棲身而言零號要更加困難,想要過關並不是件易事
  • 送給新手父母的百科大全:西爾斯教你看病、育兒,還能自己做兒保
    而作為新手父母,面對一個不會說話只會哭的小人兒,經常也是充滿了忐忑:寶寶為什麼一直在打嗝?寶寶呼吸有雜音該去醫院嗎?寶寶總是嗆奶是不是生病了?鄰居的孩子3個月就會翻身了,我家寶寶4個月還不會,是不是有問題?
  • 超長假期,網課下怎樣陪娃寫作業?狂風暴雨,還是潤物無聲?
    答:陪娃寫作業問:有沒有一件事能讓親媽秒變後媽? 答:陪娃寫作業不寫作業,母慈子孝,又親又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風狂雨暴,吵得鄰居無法睡覺,氣得自己血壓升高!
  • Drama King是指「戲骨」還是指「戲精」?他們又該怎麼翻譯?
    剛才打開後臺,看見有粉絲問罐頭菌,關於「戲精」這個詞應該如何翻譯。說真的,罐頭菌以前也沒有想過這個詞的翻譯,於是,就去「探究」了一番。所以,今天,罐頭菌根據網上的一些說法,再結合我自己的理解,來說說,這個「戲精」應該如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