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生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很多小學生的家長大學本科畢業,卻時常抱怨不會教孩子或者說教不好孩子,這是為什麼呢?
就拿三年級數學來說,在學習兩位數以上的加法時,老師以及書本要求驗算的方法是:加數與加數之間互換。
據調查當晚輔導作業的家長們都十分不淡定,原因是:家長們一致認為加法驗算應該是得數減去其中一個加數,算出的答案等於另一個加數,則做題正確。
孩子們卻堅持說:驗算就是兩個加數互換就可以。家長群頓時炸開了鍋,大家都很茫然,表示真的不會教孩子了!
後經過數學老師的解釋,家長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孩子們還沒有學到減法,所以在學習加法時驗算過程只能是:加數與加數之間互換。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小學三年級數學和差公式的解析和運用,和差公式常出現在奧數習題當中,很多孩子此類型的題目掌握不是很好,今天於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和差公式。
小學數學必考題:和差公式的解析和運用,掌握技巧,輕鬆解題
和差公式
和差公式定義:已知兩數之和及兩數之差,那麼小數的和差公式為(和-差)÷2,大數的和差公式為:(和+差)÷2。
例如:兩個數之和為98,兩個數之差為22,求這兩個數分別是多少?
小數:套入公式(98-22)÷2=38
大數:套入公式(98+22)÷2=60
答:大數是60,小數是38。
孩子們進入初中以後,這類題型還可以設這兩個數為x、y。
解題思路:x+y=98, x-y=22
(x+y)+(x-y)=98+22:2x+y-y=120,即 2x=120,x=60,
y=(98-60)
y=38
當然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只需要弄懂和學會第一種方法即可,進入初中以後數學老師自然會教授初中的解題思路。
現階段小學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應結合書本以及孩子所學到的知識來輔導,超前教育雖說孩子能夠提前預知,但對後期的學習卻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如孩子已經學會的知識,老師在講解這一部分知識時可能就會失去興趣和新鮮感,聽課效率自然就會差很多。
家長只需要了解孩子當日學習內容並在此基礎上加深難度或舉一反三,這樣做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另外就是必要的課外閱讀,幫助孩子積累詞語,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語文閱讀水平以及閱讀理解能力,孩子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家長對孩子多一份理解和耐心,那麼你將收穫更加優秀的孩子!
親愛的家長朋友:您的孩子幾年級了呢?關於和差公式的解析與運用,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諮詢或者討論
如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或者轉發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