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關東軍的「精銳」甲種師團也是二戰日軍最「窩囊」的師團

2020-12-05 曉夢Hai動漫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至此14年抗戰爆發。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日軍的戰力還是比較可觀的,但卻在日軍中卻有有這麼一支日軍部隊與其他兇悍的日軍部隊大有不同——大阪第四師團。

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是日軍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也是日軍為數不多的甲種師團之一。在二戰時期他們不會如其他日軍一般實行瘋狂的自殺式衝鋒,其士兵甚至會做一些倒賣軍用物資之類的「小買賣」。在日軍內部,這支特殊的部隊一向為其他部隊指揮官所不齒,在我國甚至曾一度傳出該部隊各種堪稱搞笑的故事。

屢戰屢敗的「敗不怕的八聯隊」

在日俄戰爭中這支部隊下轄四個聯隊,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堪稱日軍「精銳」。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因為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

至抗日戰爭爆發前,第四師團再沒上過前線。1937年,因駐華日軍兵力吃緊,日軍大本營將第四師團調到中國東北,劃歸關東軍序列。為了讓這支窩囊廢般的部隊,重新煥發戰鬥精神。更是派了號稱「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這樣的悍將來擔任師團長。

即便是山下奉文這樣的悍將也拿自由散漫的第四師團沒辦法。1939年經過兩年的整訓後的第四師團參加了二戰時期著名的日蘇坎門諾戰役

戰爭發生後,關東軍派第二師團與第四師團參展,第二師團用了四天便趕到戰場,而第四師團卻用了八天。當動員令下達後,第四師團不僅沒有緊急集合反而自由渙散,裝病逃離。激動的聯隊長在狂怒之下,親自坐鎮醫務室參加診斷,這才勉強組織好部隊向前線進發,「聯隊長改行當大夫」的笑話也就此在日軍中流傳開來。

消極怠工還是另有原因?

第四師團作為日軍中資格最老的部隊之一,也是一支裝備精良的甲種師團,戰力真的如此不堪麼?其實這支部隊,兵員幾乎全部來自於日本大阪地區,大阪一直以來都是日本的商業城市,其居民多以經商為生,第四師團的士兵也多為商人出身而非其他社團大部分士兵一般的農民。漁民出身。商人出身的第四師團士兵充分發揮了其商人的優勢,頭腦靈活,但同樣由於其曾是商人,開化較早,因此第四師團的士兵在作戰時並不會像其他日軍士兵一般發了瘋的衝鋒。這樣的作戰方式在當時軍國主義的日軍中實屬異類,更是違背當時盛行的武士道精神,因此即使是在當時的日軍內部第四師團的名聲也不算好,以至於該部隊的名聲傳至今日。

奇怪的部隊,生還率極高的部隊

儘管出盡了洋相,但第四師團運氣卻相當好,因為當時侵略華中地區日軍戰事吃緊,急需增援,日本軍部只好放棄追究第四師團,急調其南下增援。第四師團搖身一變,又成了日軍精銳的第十一軍中的一員。

第四師團的名聲,中國軍隊早有耳聞,早在徐州會戰期間,中國軍隊就遇到過一支「奇怪的日軍」。當時,面對日軍合圍,李宗仁指揮四十萬大軍巧妙地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但中國軍隊突圍後已是人困馬乏,重裝備也丟失了很多,戰鬥力銳減。在過魯蘇皖邊境一條公路的時候,疲憊的中國軍隊忽然發現路上出現了一支裝備精良的日軍部隊。

因為部隊已十分疲憊,中國軍隊發現敵軍後驚慌失措,混亂地離開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區。奇怪的是,過了很久都沒有日軍追來,中國軍隊的指揮官驚奇之餘派人打探,卻見那支日軍絲毫沒有追擊的意思,相反,日軍還在公路兩側堂而皇之地燒起飯來。這支奇怪的日軍部隊正是第四師團的南進支隊。

當時,日軍各部的臨別致辭都有自己的特色,然而第四師團的官兵告別時,卻常說「御身大切」,翻譯過來,即「保重貴體「「身體最重要」,或者乾脆就是「保命第一」。

愛好「和平」的部隊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第四師團正在泰國的曼谷附近休整。與其他不肯接受戰敗命運的日軍部隊不同,第四師團的投降與回國進行得異常快捷順利。當全體面色紅潤、身體健康的第四師團官兵出現在日本港口時,本土那些營養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驚。統計下來,第四師團是日軍南方軍中戰死最少、裝備物資保留最完整的部隊。

第四師團回國後,也馬上展現出這一「特點」來,回國後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軍兵營前,整齊地擺開攤位,兜售起戰爭紀念品來。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關東軍的「精銳」甲種師團,也是二戰日軍最「窩囊」的師團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至此14年抗戰爆發。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日軍的戰力還是比較可觀的,但卻在日軍中卻有有這麼一支日軍部隊與其他兇悍的日軍部隊大有不同—— 大阪第四師團。
  • 二戰時期日軍組建的乙級師團,戰鬥力方面與甲級師團是沒有分別的
    說到二戰時期日軍成立甲級師團,人們往往認為是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這17個師團幾乎代表著日軍全部戰力代表,而往往忽略日軍二戰時期成立乙級師團,而日軍對乙級師團劃分是從21到110編號以內作為乙級師團編號,比如常駐廣東嶺南地區日軍第140師團就是屬於日軍丙級守備師團,其性質是海岸防衛部隊師團
  • 二戰時期,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戰績並不差,為何卻被稱為是懦夫?
    歷史上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負面評價不少,比如什麼陸軍弱旅、「軟蛋」師團,甚至於窩囊、懦夫……這樣等等一些不好的外號。但這些更多的是相對於二戰日軍武士道狂熱體系下的一種「偏見」。正常來看,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絕對是一支強大的部隊。首先,日本大阪第四師團是日本最為古老的一支軍隊。
  • 二戰期間一個日軍甲種師團有多難打?別被抗日神劇忽悠了
    但抗日戰場畢竟還不在橫店,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上到底有多麼不可一世,一個甲種師團到底有多難打呢?所謂的日軍的甲種師團,是二戰前採用四四制編制的17個常備師團,每個師團差不多在1.5w到2w人之間,連上後備軍的話差不多3w人不到。甲種師團之中有經歷了日俄戰爭和一戰的洗禮的老將老兵,成軍之後幾乎經歷了中國戰場之上所有的大戰事,其戰鬥力在日軍在首席之位,是日軍的作戰精銳。
  • 二戰日軍第四師團被人低估的精銳之師二戰人員損失最少
    說到二戰日軍所有甲級師團,既沒有犯下太大的戰爭罪又能在整個二戰表現突出的師團,可能只有日軍第四師團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讀者覺得好笑了,因為很多文章都在寫日軍第四師團在二戰時期是如何搞笑的,這怎麼到小編這裡就成為了二戰時期日軍甲級師團的最強精銳了,而恰恰就是這個師團在二戰時期太過另類才引起小編去收集資料的興趣
  • 二戰時期,俗稱「大阪師團」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真的是窩囊廢?
    網上經常有人調侃二戰時期的日軍第四師團(俗稱「大阪師團」),說是「只要價格合適,大阪師團連日本天皇也照買不誤!」顯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了,但大阪師團戰鬥力「弱」確是不爭的事實。整個二戰時間,日軍的各個師團幾乎都有「玉碎」(頑抗到底、全軍覆沒)的大股或小股部隊。
  • 二戰時期日軍六個「海洋師團」結局,有的全軍覆沒,有的順利投降
    對日本軍隊或者二戰戰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日軍陸軍的基本編制是「師團」,舊日本帝國陸軍的師團分為甲種師團(常指二戰前日軍的17個常備師團)和乙種師團。前者採用四四制編制,約15,000至20,000人,人數多、裝備好、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後者採用三三制編制,約10,000人,裝備一般、戰鬥力較甲種師團為弱。
  • 二戰日軍六大總軍之關東軍,全面抗戰中每年師團變化及投降時序列及...
    1919年4月,日本將關東都督府改為關東廳,將原關東都督府陸軍部升格為「關東軍司令部」,實行所謂軍政分治。從此,關東軍正式命名。 截止1940年底11個:第1,8,9,10,11,12,14,23,23,25,28師團。佔總數的11/49。甲種師團數量佔總數的7/17。 截止1941年底13個:第1,8,9,10,11,12,14,23,24,25,28,29,57師團,佔總數的13/51。甲種師團數量佔總數7/17。
  • 日軍甲種師團有多強大?一個師團近三萬人,相當於三個德械師
    師團,是日軍特有的固定軍事編制,是最基本的常設戰鬥單位。二戰前後日本一共組建了173個師團:其中戰前17個師團,戰爭期間組建156個師團。而這戰前的17個師團是日本陸軍的17個「常設」師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甲種師團。其屬於日本陸軍精銳中的精銳,戰鬥力之強悍,在亞洲範圍內,堪稱無敵。
  • 二戰時日本甲種師團的戰鬥力如何?比神劇裡厲害多了
    文/寂寞的紅酒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二戰中,日本發動了瘋狂的侵略,侵略了亞洲多個國家,其中包括中國。在中國戰場,日本軍隊勢如破竹,中國軍隊被打得節節敗退。儘管在電視劇裡,日軍非常蠢笨,而中國抗日武裝則厲害的不得了,手撕鬼子、手榴彈打飛機、八百裡爆頭之類的橋段屢見不鮮。
  • 二戰時期,一直待在中國戰場的日軍第三師團為何能躲過南下的命運
    由於這支部隊是日本200多個師團中最早成立的新式陸軍之一,所以第三師團幾乎參與了日本近代的所有重大戰爭,包括甲午戰爭、日俄戰爭、西伯利亞出兵、山東出兵等,並且還是侵華戰爭爆發後,唯一一支從開戰到投降一直在中國戰場作戰的甲種師團。
  • 二戰風雲,別具一格的大阪師團
    侵華戰爭中,日軍有一支裝備精良且極為兇悍的部隊,那就是關東軍。作為侵華戰爭中的急先鋒,關東軍可謂是「名副其實」。先是在皇姑屯炸死張作霖,接著又挑起了「九一八」事變,佔領東三省。拉開了日軍侵華戰爭的序幕。
  • 德國第六集團軍巔峰時期,能否打贏同時期的日軍十個甲級師團?出乎...
    德國第六集團軍是二戰德軍一支極為精銳的集團軍,雖然在史達林格勒最終全軍覆滅但是其強大的戰鬥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甲種師團也是日軍級別最高的師團,是二戰日本陸軍最精銳的主力師團。第六集團軍和十個日軍甲種師團對攻,勝負如何呢?下面先來分析一下雙方的實力。
  • 二戰日本最幸運的師團,「幸運」背後卻是蔣介石的決策失誤
    但卻有一個番號排在前列的常備師團,卻非常「幸運」,沒有被派到中國內地作戰,也沒有派去太平洋島嶼上送死,師團大部分人在整個二戰期間,居然沒有參加過一次戰鬥,最後在中國臺灣島上迎來了日本的投降,這個師團,就是第12師團。
  • 德軍一個精銳步兵師,有多厲害,和同時期的日軍師團較量會怎樣?
    那麼這樣比較來看,同一時期日軍師團對比德軍精銳的一個師根本就不具備可比性,尤其是在同等戰場環境下,只有被碾壓的份,這似乎沒什麼好可比的,尤其是從雙方裝備對比來看,德軍當時一個團的火力,和日軍一個師團的火力對比差不多,而日軍一個甲種師團,都沒有配備105毫米以上口徑的重炮。
  • 熊本師團,二戰中日本陸軍最能打的部隊,卻在太平洋全軍覆沒
    第六師團是日本陸軍精銳,其不僅僅是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更是日本明治時代初建新式陸軍時的六大師團之一,由日本六大鎮臺中的熊本鎮臺改編而來,所以也稱熊本師團。
  • 二戰時德軍精銳步兵師和日軍甲級師團,誰戰鬥起來更勝一籌?
    回憶二戰史的時候,會發現二戰這個階段中國戰場幾乎是很沒有存在感的,很多決定戰爭轉折的重大戰役不是發生在東歐平原就是在太平洋的小島和寬闊海面上,原因很簡單,二戰時,中國在本土戰場輸掉了和日軍的二十多次會戰,如此慘敗,焉能不被各國嘲笑?
  • 如果二戰的德國帝國師和日軍第五師團在平原上相遇,勝敗如何呢?
    帝國師是二戰德國最精銳的裝甲師之一了,而第五師團也是二戰中日軍一個精銳師團,兩支隊伍如果在平原上對決,勝敗如何呢?雖然結果是不言而喻,但是我還是試著給大家分析一下。帝國師是黨衛軍最早組建的師級裝甲部隊,參加了白色方案-入侵波蘭,黃色方案-入侵法國及低地國家,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颱風行動-莫斯科戰役,堡壘行動-庫爾斯克戰役,守望萊茵行動-突出部戰役(也就是著名的阿登反擊戰),春醒行動-維也納戰役等著名的戰役,是二戰中武裝黨衛隊表現最出眾的王牌部隊之一。
  • 日軍師團番號變化史:不是所有叫師團的都是王牌精銳
    在日軍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期間,師團作為戰役和兵力作戰單位成為日軍陸軍的主要構架,通俗的講師團就是日本陸軍當時常設的最高一級有確定的編制的基本戰術單位,包含步兵、炮兵、騎兵、工兵、輜兵和後勤輔助部隊的合成型兵團。
  • 最精銳的日軍甲種師團與德軍精銳師相比,戰力如何?答案讓人意外
    二戰時期,甲種師團作為日軍最精銳的部隊,在亞洲戰場上幾乎無往不利。以中國戰場為例,要對付一個滿編的日軍甲種師團,我軍往往要數倍以上的兵力,而且還可能只是勉強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