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願雲中有錦書!

2020-12-16 朗月等花開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一年,她二十一歲。從秋季迎來寒冬,又等到來年春天,相思成疾的她,寫下這闕一剪梅。毫不掩飾自己的思念,以筆墨譜寫一曲讓人動容的戀歌。

在等待的日子裡,沒有人知道她是怎麼熬過無邊長夜,又是怎樣排解相思之苦的。她或許不曾想過,情愛於她,竟是這般沉重,重的她眼底心頭,都覆上了思念的秋霜。

想必她也是會憶起從前的吧。曾經把酒填詞的桂花樹下,她應著景寫下「自是花中第一流」。她筆下的桂花是花中第一流,那這人中第一流,自然是趙明誠眼中的她。

桂花紛紛落下,分明看見她的臉上寫滿幸福。這場桂雨,打溼了多少月下辰光?

只可惜,現在的她,筆下寫不出花,心底也開不了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如今花也謝了,他亦不在,提筆寫下只能是「紅藕香殘」。月光都灑滿了西樓,她還在期待雲中會有錦書。

希望雁字回時,雲中的錦書,能寫滿你想要的情話纏綿,在你墜入酣夢時,悄悄落入你枕邊……

相關焦點

  • 李清照的「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個「回」字是不是錯了呢?
    李清照有一首詞,裡面有一句我們時不時會說到,那就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了。不過原詞可不是「又上心頭」,而是「卻上心頭」。這首詞詞牌名叫《一剪梅》,因為太多人寫過這個詞牌名,所以要給它加個後續了。詞是這樣: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看《四個春天》
    燕子有來有去,恰似所有生命形式;時間也在父母的歌聲中溫柔地流轉,繚繞出一個中國式知識分子家庭富有情趣的生活狀態圖景。初聞該紀錄片,就深覺有一種詩意氤氳在裡面,或來源於觀者本人對拍攝地貴州之鄉土人情執著的嚮往,或是導演細碎的剪輯形式。
  • 三木秉鳳: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幸運!幸運!我們生活在中國偉大盛世即將來臨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偉岸與盛大非是昔日漢唐康乾所能比擬!人生身心如影隨形,影為身之影,身為心之影,人生文化修養亦許如李白之花間濁酒對月獨酌,生命的感悟在於無住於心而道法自然,而非臨月困情對花傷感,雖言但「願天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然卻直嘆人生如流星劃空,祈願地老天荒,無奈圓闕陰晴花開花落。 今天!中華文化已帶著滿滿的正能量信心百倍地大步回歸!歷史洪流無可阻擋!我們必須帶著文化自信迎接文化繁榮的春園爭姸。
  •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200個出自宋詞中的名字,唯美深刻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三句出自於李清照的《一剪梅》,詩句的意思是仰望長空,白雲悠悠,誰會將書信寄來?融情於景,情景交融,讀完便能感受到詞人的情感以及詩的意境。宋詞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精彩的句子,充滿詩情畫意,具有唯美深刻的意蘊,從中為孩子起的名字必定是精妙絕倫、朗朗上口。
  • 又是月滿西樓,中國古典詩詞中為何多用「西樓」
    而且,許多大家,留下的詩句,還很經典,例如李煜《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張養浩《殿前歡》中的「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許渾《謝亭送別》中的「日暮酒醒人已去,滿天風雨下西樓」,等等。這些詩句,都已經成為千古絕唱。
  • 燦若星河的女孩名,眼裡有光芒
    「嘉言」用作人名寓意女孩聰明善良、講誠信、吉祥樂觀之義,給人一種謹言慎行、有禮貌有風度的感覺。錦書這個名字靈感來自於李清照的詞「雲中誰寄錦書來」。「雲」是我國的姓氏之一,作為人名帶出一種縹緲清雅的感覺;「錦書」指古時寫在錦上的書信,古風感十足。
  • 李清照寫愁很著名的一首詞,開頭14字成千古名句,至今無法模仿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詞是詞人自身情感的宣洩,水到渠成的句子是模仿不來的,正如李白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 如果你有愛人在遠方卻不知怎麼表達思念,李清照這首詞一定要讀!
    特別是愛人遠在異鄉,想見而不得相見之時,卻有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那麼李清照這首《一剪梅》你一定要讀一讀,看看千古第一才女是怎麼表達自己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 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