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看《四個春天》

2020-12-16 飛雪姐聊娛樂

《四個春天》是由陸慶屹執導,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在異鄉漂泊多年的導演以南方小城(貴州獨山)的父母為主角,借四年光陰的家庭影像式記錄,雕刻出了一個家庭自己獨有的詩意。燕子有來有去,恰似所有生命形式;時間也在父母的歌聲中溫柔地流轉,繚繞出一個中國式知識分子家庭富有情趣的生活狀態圖景。

初聞該紀錄片,就深覺有一種詩意氤氳在裡面,或來源於觀者本人對拍攝地貴州之鄉土人情執著的嚮往,或是導演細碎的剪輯形式。前者說是貴州地貌以及鄉音,很難不與貴州另一青年新秀導演畢贛執導的文藝片《路邊野餐》所串聯,一是凱裡,二是獨山,再是本身極具詩性的平仄談吐;後者則是影片每一片段構成本身所具備的「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式的意象堆疊,不同於其他紀錄片線性或板塊結構,這種堆疊,顯得格外零碎而頗有質感。

然而紀錄片整體形式上又以四個春天為主線展開,即導演返程歸家的四個春節,也以此作為其影片故事講述的時間脈絡以及剪輯邏輯。第一個春天,是父親陸運坤和母親李桂賢的一幕幕日常生活景象,燻臘肉、寫春聯、列菜單、拉二胡、吹竹笛、唱山歌、踏春祭祖、養魚澆花,兩人會相互剃頭染髮,也會在兒女起鬨下配合著喝交杯酒。他們會談論風氣,算著四季,為燕子歸巢和離去雀躍或去失落。

如果說第一個春天是圍繞著年夜飯展示的家長裡短與溫馨日常,那麼第二個春天則是肉體凡胎的生命之無常和變故。姐姐的病情在第一個春天悄然埋下伏筆,轉而她病情加重、去世到葬禮,陸慶屹接連拍下這些生離死別的時刻。拍攝鏡頭時而平穩,時而晃動,卻並不避諱,服喪的家人,克制的葬歌——「明話任你細聽哭咽 也有我們唱歌來超度你」以及沉默,晦暗與情感凝重,道除了難言的生之多艱。

第三個春天是關於衰老,關於生命的擱置。父母在女兒去世後,迅速老去,談論話題也從風聲鳥語延展到死亡以及回憶的厚度。在剪輯形式上,這一階段開始加入一家人在二十年前就開始保留下來的家庭錄影,極其平淡的日常,或是《2008年11月,上山砍柴》,亦或是《2010年3月1日,慶偉回家,我們去拉壟溝玩》。影像伴有文案或解說,並由父親配上音樂,並非出自陸慶屹之手的陳舊影像,卻在第三個春天,爆發了強大的情感衝擊力。

第四個春天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詩意回潮的希望。父親重新拾起來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吹笛子,拉手風琴,閒暇之餘還安裝起了蜂箱,逗起來蜜蜂;母親則捧著一大捧金銀花,輕嗅闊別已久的清香。他們會為了學習微信,一個兩個有趣的語音捧腹;雨天時去會到女兒墳前鬆土,喚著崽崽,打著雨傘唱起歌,討論三步舞的跳法。或者,他們走出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陰霾,或者,僅僅是走出了時間的寬度。

影片結尾,似乎像是彩蛋,又像是關於古稀之年的父母之後生活的第五個、第六個以及更多的春天,或是家庭傳承式私影像的記錄儀式傳統。父母兩人奔赴雲南,來了個麗江之行,父親擁有了自己的新玩具——電子琴,在大兒子的講授下,指尖輕落,音樂聲起,他們又緩慢而柔和地回歸到鏡頭之後詩意的生活中去了。

相關焦點

  •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願雲中有錦書!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一年,她二十一歲。從秋季迎來寒冬,又等到來年春天,相思成疾的她,寫下這闕一剪梅。毫不掩飾自己的思念,以筆墨譜寫一曲讓人動容的戀歌。
  • 李清照的「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個「回」字是不是錯了呢?
    這首詞詞牌名叫《一剪梅》,因為太多人寫過這個詞牌名,所以要給它加個後續了。詞是這樣: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200個出自宋詞中的名字,唯美深刻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三句出自於李清照的《一剪梅》,詩句的意思是仰望長空,白雲悠悠,誰會將書信寄來?融情於景,情景交融,讀完便能感受到詞人的情感以及詩的意境。宋詞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精彩的句子,充滿詩情畫意,具有唯美深刻的意蘊,從中為孩子起的名字必定是精妙絕倫、朗朗上口。
  • 又是月滿西樓,中國古典詩詞中為何多用「西樓」
    而且,許多大家,留下的詩句,還很經典,例如李煜《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張養浩《殿前歡》中的「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許渾《謝亭送別》中的「日暮酒醒人已去,滿天風雨下西樓」,等等。這些詩句,都已經成為千古絕唱。
  • 三木秉鳳: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幸運!幸運!我們生活在中國偉大盛世即將來臨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偉岸與盛大非是昔日漢唐康乾所能比擬!古代的盛世與盛朝往往以文化繁榮作為基礎帶動社會文明的進步,而未來中國盛世的出現卻是由文化繁榮、知識創新與信息交流迅捷等三個因素同時推動!反顧近一百五十年來中國是在國家汙辱、民族恥辱、文化自卑、內外戰爭不絕於世中走出來的,是在東西方文化與文明的艱澀碰撞中走出來的,然而歷史的發展猶如波浪翻滾,浪谷沉淪多低那麼浪峰就衝擊多高!由此可見中國未來的盛世至少在二百年以上,而這次中國盛世尚未開始!
  • 雁字回時,春暖花開
    不與家人見面,是為了更多人可以和家人團聚,讓更多的人可以在即將到來的春天感受春的氣息,摘下口罩暢快呼吸純淨的空氣。鐵路職工面前是列車的聲影,心裏面是家人的期盼,背後是祖國的支持。飛馳的列車載著防疫物資送到祖國各地,隨之卸下的還有強大祖國給人民的信心。
  • 冷鳳唱和|此後無人知我意,徒自西樓彈斷弦
    此後無人知我意,徒自西樓彈斷弦。憐情誰會傳。[破陣子,晏殊譜]詞/冷眼看人生古道紅楓瘦馬,斜陽碧水殘英。雛菊東籬鴉別柳,獨立西風玉笛橫。再不能同君相倚,再不能燈下字橫。讓人淚難停。月下鞦韆獨倚,橋頭雁語偷聽。盼不來紅書一字,等不來思念的卿。恨他不了情。
  • 趙一荻患肺癌,88歲還親自做飯,臨終時對張學良說了9個字
    兩位年輕人四目相對便是今後72年相伴相隨的的依戀。當時不乏有才情卓越的女子,但趙一荻更是才情了得,樣貌了得,家世也了得的。而這樣的女子卻不是弱柳扶風,逆來順受的深閨女子。這支玫瑰自有屬於自己的鋒芒。一見知君,芳心已付趙四小姐,是家中最小的幼女。家世優渥且學識出眾,憑藉自己的努力她考上了燕京大學的英文系。
  • 李清照寫愁很著名的一首詞,開頭14字成千古名句,至今無法模仿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詞是詞人自身情感的宣洩,水到渠成的句子是模仿不來的,正如李白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 月隨心上秋
    月滿西樓,相思夜幽長,冰霜添幾許,寂寞惹閒愁。月隨心上愁,冷弦凝照,把盞西樓,樽前心事重重。隻影瘦,傾杯欲倒,花事一窗難忘,痴戀數春秋。花瘦閒愁夢裡尋,酒醒夢斷,花謝月朦朧。清夜一曲相思,慢將離愁輕弄,才盡春曲,又續秋愁。春日秋愁隨風起,數隔重簾也漏,相思怨曲飛梧桐。
  • 四個春天:看哭無數人的家庭影像
    作為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的入圍影片,陸慶屺導演的紀錄片《四個春天》在西寧首映後引發熱議,看哭了不少影迷,在豆瓣上更是高達9.2分。熟悉陸慶屺導演的人都知道,六年前他曾在豆瓣上發表過兩篇日記《我爸》和《我媽》,感動不少讀者;如今,我們終於等到這部他為父母拍攝的紀錄片《四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