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春暖花開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武漢火車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在武漢站停辦76天客運業務期間更加忙碌,在鏡頭之外,在燈光背後,繁忙工作是他們平凡的日常,家人思念成了他們最大的牽掛。這是武漢火車站工作人員的寫照,也是鐵路人在抗擊疫情期間的縮影。

表面沉寂的火車站,沒有了日均20萬人的客流量,沒有了人來人往、客流如梭。但是,「頭雁」突擊隊的隊員們承擔了更加艱巨的責任,接下了更加危險的任務――搶運防疫物資。

他們,是黨團員中的骨幹,是精英,是英雄的武漢人民中的一員。同時,也是父母、是子女,是家庭的頂梁柱,是每個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疫情初始,面對未知的危險和不可預測的明天,「頭雁」們鄭重寫下請戰書,籤下的是自己的姓名,放下的是家人的牽腸掛肚。紅色的印記是突擊隊員們火熱的青春,逆行的勇氣來自鏗鏘的誓言。

沒有國,哪有家。在疫情肆虐、武漢火車站停辦客運業務的76天裡,「頭雁」突擊隊肩並肩,武漢人民手牽手,百萬鐵路職工心連心,肩負著黨和人民的期待和重託,默默無聞地擔負起抗擊疫情、保障暢通的重擔。

不與家人見面,是為了更多人可以和家人團聚,讓更多的人可以在即將到來的春天感受春的氣息,摘下口罩暢快呼吸純淨的空氣。鐵路職工面前是列車的聲影,心裏面是家人的期盼,背後是祖國的支持。飛馳的列車載著防疫物資送到祖國各地,隨之卸下的還有強大祖國給人民的信心。

在這花草芬芳、生機盎然的美好時節,鐵路人再次蓄勢以待、整裝待發,發揚頭雁精神,誓言在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中再接再厲,發揚螺絲釘精神,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堅定必勝信心,勇往直前,保證鐵路大動脈的暢通無阻。今天,鐵路人以逆流而上的堅毅和和不怕犧牲的精神築起堅不可摧的鋼鐵橋梁。「頭雁」是小我,是鐵路人的一點星光,卻如照亮夜空的燈塔,指引人們找到正確的航向。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的青春才值得喝彩,奉獻的人生才值得回味。擋在口罩後的是堅定的信念和堅守的執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們終將在充滿希望的季節摘下口罩,露出最美笑臉。江城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春暖花開。(梁永義)

相關焦點

  • 李清照的「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個「回」字是不是錯了呢?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是我們讀書的時候比較喜歡的詞,尤其是女生,很多人喜歡像林黛玉一樣,感時花濺淚,喜歡悲春傷秋,就像那句我們比較熟悉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也是很常會被引用。
  •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願雲中有錦書!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一年,她二十一歲。從秋季迎來寒冬,又等到來年春天,相思成疾的她,寫下這闕一剪梅。毫不掩飾自己的思念,以筆墨譜寫一曲讓人動容的戀歌。
  •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200個出自宋詞中的名字,唯美深刻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三句出自於李清照的《一剪梅》,詩句的意思是仰望長空,白雲悠悠,誰會將書信寄來?融情於景,情景交融,讀完便能感受到詞人的情感以及詩的意境。宋詞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精彩的句子,充滿詩情畫意,具有唯美深刻的意蘊,從中為孩子起的名字必定是精妙絕倫、朗朗上口。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雲中誰寄錦書來?——津冀甘三地學子書信傳情
    &nbsp&nbsp&nbsp&nbsp雲中誰寄錦書來&nbsp&nbsp&nbsp&nbsp——津冀甘三地學子書信傳情&nbsp&nbsp&nbsp&nbsp山川有界,情誼無邊。
  • 雲中誰寄錦書來,非念子安,莫念……你
    江湖之大,誰寄錦書?」幽谷笛音喚歸人,莫念淚眼問花,花不語……十年江湖飄,伊人守春闈。「初入江湖,便為江湖之人。他們都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莫念,我忘不了你,一直都在從未離開。我要名揚天下,那時風風光光娶你入門。子安」一任闌幹伊獨倚,試看錦書心頭痛,一壺老酒惹人醉。反反覆覆從天亮到日暮,試看一遍又一遍,仿佛淚眼婆娑裡子安隱隱在月光初現。人若不圓,月敢雙全?
  • 三木秉鳳: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幸運!幸運!我們生活在中國偉大盛世即將來臨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偉岸與盛大非是昔日漢唐康乾所能比擬!反顧近一百五十年來中國是在國家汙辱、民族恥辱、文化自卑、內外戰爭不絕於世中走出來的,是在東西方文化與文明的艱澀碰撞中走出來的,然而歷史的發展猶如波浪翻滾,浪谷沉淪多低那麼浪峰就衝擊多高!由此可見中國未來的盛世至少在二百年以上,而這次中國盛世尚未開始!因為美國還未做到讓位中國的準備。 中國的百年歷史既豐富多彩又充滿世界傳奇!
  •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鳥兒傳書的典故出處,分別是「青鳥傳書」和「鴻雁傳書」,其傳說都出現在漢代,「青鳥」和「鴻雁」都很古老,而且還神奇而玄乎。「青鳥傳書」中的「青鳥」,在上古奇書《山海經》中,這青鳥共有三隻,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是天地之間的使者。傳說漢武帝在承華殿齋戒時,一隻青色的鳥從西方飛來,停在宮殿前面。
  • 李清照寫愁很著名的一首詞,開頭14字成千古名句,至今無法模仿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詞是詞人自身情感的宣洩,水到渠成的句子是模仿不來的,正如李白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看《四個春天》
    燕子有來有去,恰似所有生命形式;時間也在父母的歌聲中溫柔地流轉,繚繞出一個中國式知識分子家庭富有情趣的生活狀態圖景。初聞該紀錄片,就深覺有一種詩意氤氳在裡面,或來源於觀者本人對拍攝地貴州之鄉土人情執著的嚮往,或是導演細碎的剪輯形式。
  • 誰言相思無處訴?《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詞賞/文瀾珊
    都說相思千般苦,如何描述,來看看我們的千古第一才女,是怎麼表達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 ] 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