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餐10元左右 蘇州雙塔街道裡河社區老人吃飯不再難

2021-01-09 媒體大搜索

雙塔街道裡河社區的老年食堂從5月起試運營,7月已經正式開放啦。在這裡,居民只要花10元左右,就能吃到不僅乾淨衛生,而且菜品種類豐富的午餐和晚餐。

社區食堂,以服務生活不能自理、孤寡、獨居、空巢等老人為重點,面向社區居民,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進行市場化運作,政府給予一定補貼,吸納社區居民就業,為老年人就近提供優質、價廉、衛生、便利的餐飲服務。

食堂每日提供午餐和晚餐,對所有居民開放。午餐提供一大葷、一小葷、一蔬菜、一湯,午餐會員10元/餐,非會員15元/餐。晚餐提供一大葷、一蔬菜、一湯,晚餐會員8元/餐,非會員10元/餐。目前,平均每天約有150多位居民前來用餐。

「社區食堂」食材統一配送,透明廚房,吃得放心。除了提供中、晚餐,還有家政清潔、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等服務,讓裡河社區的老人基本能就地、就近得到便捷的居家生活服務,實現老人們家門口養老的夢想。【看蘇州專稿 文/李羽佳】

相關焦點

  • 姑蘇區雙塔街道:「益」起打造幸福家園
    「不僅在物業管理方面,今年以來,雙塔街道在『3+N』基層治理模式的基礎上,堅持黨建引領,升級打造了『子城益家』服務品牌,切實發揮社區黨組織、物業、居民和業委會等主體作用,形成治理合力,讓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益處。」雙塔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孫強生說。
  • 雙塔街道四社區評上星級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近日,從蘇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傳來好消息,雙塔街道4個社區被評為星級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其中,裡河社區被評為五星級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姑蘇區共4個五星級),二郎巷社區被評為四星級,網師巷社區、葑溪社區被評為三星級。
  • 雙塔街道有10個社區網站
    「不要小瞧了社區網站。有了它,我們的工作比以往更高效。」 唐家巷社區書記陸濤介紹說。日前,雙塔街道辦事處轄區的10個社區全部開通了網站。社區網站開通之後,每天由社區裡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管理更新,能圍繞居民生活的各方面做出全方位的信息發布,更好地為轄區居民提供服務。網站整合多方資源,面向社區居民提供屬地化、全方位的便民、利民綜合信息服務。
  • 雙塔街道各社區進入「開工模式」,精彩活動暖意濃
    姑蘇區雙塔街道各社區的社工們,迅速進入「工作模式」。他們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與居民互動,送上新春祝福。  昨天是立春節氣,蘇州人有立春吃春卷「咬春」的習俗。當天,雙塔街道二郎巷社區熱心居民許其珠特意將自己做的春卷送到社區,請社區工作人員一起來「咬春」。「吃春卷就是『咬春』,寓意著迎接春天的來臨。」
  • 社區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深度觀察)
    「只需10元,就有一葷一素。」「60歲以上老年人吃飯可以打八折。」「下樓就能吃飯,一日三餐不重樣。」…………近年來,不少居民小區漸漸興起了一種服務居民的社區食堂。「建這個食堂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老年人吃飯問題,不以營利為目的。」社區負責人康保蘭說。10年前,上流佳苑社區還是一個城中村。2011年,舊村治理改造完成後,村子變社區,環境好了、空間大了、社區集體經濟也逐步發展壯大。不過,一些民生問題也隨之而來。
  • 社區小食堂:面積不大但用餐便利 有效解決周邊居民就餐問題
    社區小食堂,承載民生大文章,未來發展潛力很大。專家認為,今後既需要政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也需要社區食堂堅持市場化方式更高效地運營,科學穩妥地把這件民生實事辦好。「只需10元,就有一葷一素。」「60歲以上老年人吃飯可以打八折。」
  • ...關於進一步推廣社區食堂模式,解決社區老人就餐難的建議
    2011年起,區屬企業集團的「光明村」和「小紹興」成立老年配餐公司,向全區10個街道統一配送8元價格的老年餐。據統計,目前全區有送餐或集中就餐需求的老人6.7萬人,但全區每日供應的老年餐的數量約為3000份,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建議,黃浦區可以進一步構建和推廣社區食堂模式,實現就近供餐和社會化合格供應商提供助餐的分級助餐模式。
  • 長春社區開設助老餐廳 探索解決老人「吃飯難」
    12月7日,位於長春市綠園區青欣路66號的「印跡·我的年代」社區助老餐廳,受到老人們的交口稱讚。工作人員為老人打飯 張瑤 攝「以前每天為了這頓午飯,簡直愁死人啊。一會兒要想買啥菜,一會兒要想弄什麼吃的,關鍵弄了半天也只能吃幾口,剩下很多,又不停地吃剩菜,哪兒有啥子營養嘛。」
  • 雙塔街道開展送法進社區活動
    在近日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上,姑蘇區雙塔街道人大工委聯合市司法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雙塔分局、律師事務所、街道司法所在市民健身中心廣場開展送法進社區教育活動,並由著名律師為居民一對一詳細解答就財產糾紛與消費糾紛調解、遺囑設立、民事訴訟、食品安全、維權諮詢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
  • 長沙一社區為高齡老人開設暖心廚房,7元兩頓飯5年未漲價
    「喜歡在這裡吃飯,像家」 長沙一社區為高齡老人開設暖心廚房,7元兩頓飯5年未漲價 瀟湘晨報記者 滿延坤 實習生 王開慧 唐莉獻長沙報導 「吃飯啦,吃飯啦……」10月22日,長沙天心區赤嶺路社區二機小區一廚房內飄出陣陣香味,54歲的侯利純拿著菜從廚房出來,屋內圍坐著6桌老人。這不是誰家裡,而是赤嶺路社區為二機小區「空巢老人」開設的「暖心廚房」,在這裡只要7元就能吃兩餐,且5年來從未漲價。
  • 22.衢州江山市雙塔街道周家青社區黨總支
    衢州江山市雙塔街道周家青社區位於市區西北端,成立於2007年6月,現有56個居民小區,在冊人口1635戶,3915人,其中黨員205人,設1個黨總支和4個黨支部。  近年來,社區黨總支以創先爭優為契機,圍繞「三推工程」,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一是推行「黨務公開陽光工程」。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濰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8月10日社區食堂試運營以來,截至目前,已經辦理老年就餐卡近5400張,日均服務1000餘人次,每天提供近50個品種的三餐餐食。社區食堂為何一開就火?滿足老人就餐需求是首要因素。截至今年8月底,濰坊街道戶籍老年人約3.18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33.8%左右,老齡化程度比較高而且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凸顯。
  • 煙臺芝罘區全面推開市民社區食堂建設
    市場運作、政府補助 保障老人、服務社區全力解決老年群體「吃飯難」芝罘區全面推開市民社區食堂建設讓老人吃得安心、吃得放心!近年來,我區多個社區建立了市民社區食堂,解決老年群體「吃飯難」的問題。作為具有公益屬性的餐飲服務項目,今年,依據毓璜頂街道翡翠社區食堂試點情況,在試點工作基礎上將在全區全面推開市民社區食堂建設。
  • 智能手環、地面巡邏……讓老人安心度暑,北京街道社區在行動
    資料圖,胡鐵湘 攝智能手環+地面巡邏按下報警鍵10分鐘就得到救援家住石景山區八角街道景陽東街第三社區的董阿姨已經70多歲了,右前臂、腰椎、胸椎都曾做過手術,眼下她一個人在家進行術後康復八角街道副主任明常紅介紹,「監測服務平臺設有6名坐席指揮人員和8名地面救援人員,坐席指揮人員24小時在崗實時監測,地面救援人員兩人一組、分為四組,對轄區進行全方位24小時巡邏,保證接到緊急救助信號可在10分鐘內到達現場。」
  • 關注| 天津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吃飯,還有補貼!
    為了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去年10月份天津市啟動「老人家食堂」的建設在全市16個區130個街鎮1565個社區試行老年人助餐服務在補貼方式上,堅持「補兩頭」通過補老人和補機構「雙補貼」的方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和運營老人家食堂,每一餐補給企業2元,同時,對本市戶籍8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本市戶籍60歲以上低保、低收入且照料等級為重度的老年人,每一餐補給老人3元。
  • 湖北宜昌一社區辦「晚霞食堂」破解居家老人就餐難
    湖北宜昌一社區辦「晚霞食堂」破解居家老人就餐難發布時間:2018年03月19日 11:46 來源:中國新聞網老人們在「晚霞食堂」就餐 楊冬君 攝  中新網宜昌3月19日電 (高然 楊冬君 宋文玥)湖北省宜昌市港務社區辦老人專屬「晚霞食堂」,以優質的食材、貼心的服務為轄區200多位老人提供放心的正餐,破解社區老人就餐難題,進一步滿足了社區老年人專業化
  • 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和普通社區食堂不同,這個食堂有點「潮」,按照不同功能劃分為「記憶」「相逢」「心傳」「家常」「牽手」「關愛」等區域,讓老人不但可重溫記憶中「小辰光」美食的味道,也可在時尚的烘焙間學習製作點心等。濰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8月10日社區食堂試運營以來,截至目前,已經辦理老年就餐卡近5400張,日均服務1000餘人次,每天提供近50個品種的三餐餐食。社區食堂為何一開就火?
  • 【地評線】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和普通社區食堂不同,這個食堂有點「潮」,按照不同功能劃分為「記憶」「相逢」「心傳」「家常」「牽手」「關愛」等區域,讓老人不但可重溫記憶中「小辰光」美食的味道,也可在時尚的烘焙間學習製作點心等。濰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8月10日社區食堂試運營以來,截至目前,已經辦理老年就餐卡近5400張,日均服務1000餘人次,每天提供近50個品種的三餐餐食。 社區食堂為何一開就火?
  • 「地評線」民生十為|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和普通社區食堂不同,這個食堂有點「潮」,按照不同功能劃分為「記憶」「相逢」「心傳」「家常」「牽手」「關愛」等區域,讓老人不但可重溫記憶中「小辰光」美食的味道,也可在時尚的烘焙間學習製作點心等。濰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8月10日社區食堂試運營以來,截至目前,已經辦理老年就餐卡近5400張,日均服務1000餘人次,每天提供近50個品種的三餐餐食。
  • 惠民行動暖人心丨雙塔社區居民直呼這個活動好
    社區滿頭銀髮的百歲老人李婆婆高興的說。為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弘揚志願者精神,體現社會公益力量對老人、弱勢群體的關愛,不斷增強社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12月24日,湘口街雙塔社區婦聯開展「溫情暖人心 惠民在行動」為主題的惠民服務活動,志願者暖心便民服務,在寒冷的冬天為居民增添了絲絲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