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ghuram Rajan:必須小心股市泡沫給市場造成更大的破壞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在上海舉行,主題為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傑出金融學教授、印度央行原行長Raghuram Rajan在論壇上發表演講。

Raghuram Rajan

Raghuram Rajan表示,當前令人擔心的問題是進一步封鎖會對經濟活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當前的封鎖並不像春天的封鎖那些那樣一刀切。目前政府已經學會了一方面保持企業正常運營,一面讓人們減少移動。但是,確實經濟活動還是受到了一些幹擾,美國明年第一季度可能會是增長很低、甚至是負增長的一個季度。大量儲蓄有待釋放,今年的可支配收入非常高,因為政府的轉移支付將一步步成為開支。因此,無需擔心總需求,關鍵是讓經濟重回正軌。

當然,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即:西方國家的公共債務是否過高?發達國家的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接近二戰後水平,也就是二十世紀的最高水平。這一次的不同之處在於,利息支付,或者說利息支付佔GDP的比率非常低,事實上,即使債務上升,利息還在下降。而且自2000年初以來,政府債務的期限在延長。

「這難道意味著政府繼續增大開支無需引起人們的擔心嗎?不,這意味著政府確實有一些開支的餘地,意味著本來應該居高不下的債務佔GDP的水平現在因為低利率水平而僅是略微升高了一些,但同樣,債務可持續性取決於人們對市場的信心。」他說。

債務最終需要償還,為了允許市場繼續為債務提供融資,債務真的不能超過某個水平。這個水平比以前有所提高,這是因為利率降低了。究竟這個水平在何高度?這是一個你不想去測試的問題。因為許多新興市場都知道,當你企圖測試債務的最高水平時,你會遇到麻煩。

在美國會看到更多的私人部門陷入困境嗎?Raghuram Rajan指出,今年美國企業的破產申請已經是去年的兩倍,但是美國小企業的破產申請卻有所下降。這是因為這些企業獲得了一些基本保護,比如暫停付款。房東不可以因為房客暫停支付房租而驅逐房客,但是,可能在年底,付款開始恢復,監管寬容消失,小公司不得不尋找出路。此時你可能會看到破產申請增加。

更寬泛的問題是,由於政府對企業和家庭都給予了巨大支持,目前很難知道企業和家庭真正的受傷程度。很可能公司的槓桿水平以及受傷程度都很高,並將在中期表現出來。隨著經濟復甦,這可能是傷痕出現的最好時機,因為隨著經濟復甦,可能會比較容易處理傷痕,但同樣,這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此時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實體經濟的傷痕是否會蔓延到金融部門,因為對於美國和其他工業化國家而言,金融部門的崩潰加上疫情給實體經濟帶來的問題將真正是雪上加霜。

Raghuram Rajan稱,到目前為止,美國銀行業看起來資本充足,特別是大型貨幣中心銀行,地區性銀行可能會隨著中小企業陷入困境而承擔更多的貸款損失,但是,最近幾天真正令人擔憂的更多的是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尤其是股票市場,但是,其他金融市場,包括信貸市場最近一直非常活躍。在某種程度上下波動相當大。實際上市場近期一直是向上波動,而不是向下波動,在某種程度上,令人擔憂的是集中頭寸的槓桿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這些問題在影子金融系統中不斷加劇。當然,中期而言,美國以外的地區也會出現問題。同樣,銀行系統對這些問題的風險敞口相對較小,但有人擔心,從中期來看,這些金融部門的問題可能會更大。

關於如何才能獲得可持續的、公平的增長?Raghuram Rajan指出,眾所周知,經濟增長在過去的20年裡是通過大量的貨幣和財政刺激來實現的。如何才能恢復可持續增長?有一些問題無法真正遏制。一個就是老齡化。西方經濟體正在經歷老齡化,美國的老齡化程度低於其他國家,但這一點很難改變。

不平等正在加劇,事實上,這場疫情加劇了這種不平等。窮人的消費傾向要高得多,而他們的收入跟不上消費,而且富人的收入增長更快時,整體消費傾向就會下降,因此,更高的不平等意味著更少的可持續需求。這時更多需求就需要通過給入不敷出的人提供放貸來支撐,這就造成了自身的脆弱性。因此,為了獲得可持續的增長,美國真的必須把重點放在提升落後人群的能力上。

「美國的第三個增長來源是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當然,擺脫疫情的中國正在經歷強勁增長,但是,許多其他新興市場,像拉美、南亞,如印度一樣,增長速度會大大放緩,疫情之後增長也會更慢,因為這些國家也是傷痕累累、負債重重。全球化、去全球化也給這些國家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他說。

他表示,增長的一個源泉是生產力。更大的困境和更多的監管可能會降低企業的生產力,但是疫情也帶來了一系列重要的反向作用。為了應對疫情,許多公司重新配置了工作流程,努力提高效率和生產力。例如:在疫情中,餐廳會增加外賣業務,為此,就不需要那麼多服務員。這可能是餐廳服務更加高效的方式。同樣,越來越多的人會使用網購,會在家工作。如今,人們完全在家工作。

而且還利用技術在全國範圍內將業務推廣到經濟活動很少的地區,從而減少不平等現象。有效地利用技術可以有多種方法,必須把重點放在做好這件事上。

如果真的做到了這一點,也許復甦可以更強勁,這就引出了最後一個問題,鑑於美國經濟將傷痕累累,為什麼美國股市會創歷史新高?

他表示,美國有幾個季度增長不佳,但由於利率水平較低,這應該會影響股價的貼現值,因此股價可以保持在相當高的水平。這是最顯而易見的觀點。

第二種觀點是最大的版塊,也就是那些在股票市場上有代表性的板塊,例如科技和醫療等成長型板塊將會表現良好。最近成長型股票和價值股之間出現巨大差異,成長型股票的漲幅相當大,而價值股卻沒有出現這樣的漲幅。這反映出,這些板塊的成長型公司,特別是大型公司,將會非常有利可圖,而股票市場正是如此貼現的。

與前兩個因素相關的第三個因素是,央行不僅承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低利率,而且一旦市場受到驚嚇,央行還表現出救市的意願。

這三個因素基本上把所有投資者都推入了市場。

Raghuram Rajan指出,市場有一種錯失良機的恐懼。特別是作為一名基金經理,如果你不入市,你的表現會看起來很糟糕。有一種感覺是,每當股市大幅下挫時,央行都會回來幫忙。因此,有一種觀點認為,人們應該在股市下跌時買入。第三,除了美國股票,其他你還有什麼可以買的。除了美國股市,你還能去哪裡呢?再一次,相對表現評估使人們認為除了投資美國股市,他們也別無選擇。現在,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口袋裡有錢。一些投資者試圖進行投機。所有這些都產生了一定的泡沫。因此,如果有一個重大擔憂的話,那就是市場現在有一些泡沫。在某種程度上,這些都是央行利用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後果。未來必須小心股市泡沫給市場造成更大的脆弱性和破壞。

最後,Raghuram Rajan稱,疫苗上市暗示著我們走到隧道的盡頭,進入疫情之後的世界。奔向隧道盡頭的旅程上仍然充滿了重大的不確定性,包括疫苗推出的速度和過程,以及公司的生死存亡。在此之前,貨幣政策更有可能傾向於寬鬆,財政政策更有可能傾向於支持,但金融風險可能會在政策逆轉的時候增大,所以美國仍然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

相關焦點

  • 為何投資泰鬥都看衰股市?美股泡沫可能已經出現
    摘要 【為何投資泰鬥都看衰股市?美股泡沫可能已經出現】截至最新收盤,美國股市的市盈率水平已經來到了13年高位。最近他再度發聲,川普是「自信的騙子」,破壞美國民主制度,警告在11月大選之前,川普「仍然非常危險」,因為他將不惜一切保住權力。與此同時,他還表示,美股目前處在自「二戰」以來最嚴峻的時刻,並且表示自己不會參與目前的美股。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位投資界的泰鬥巴菲特雖然沒有說話,但其行動亦表明,對股市並不看好。
  • Raghuram Raja談拜登政府施政:由溫和派組成,將不會再由推特發布政策
    因此,有一種觀點認為,人們應該在股市下跌時買入。另外,除了美國股票,其他你還有什麼可以買的。除了美國股市,你還能去哪裡呢?再一次,相對表現評估使人們認為除了投資美國股市,他們也別無選擇。現在,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口袋裡有錢。一些投資者試圖進行投機。所有這些都產生了一定的泡沫。因此,如果我有一個重大擔憂的話,那就是市場現在有一些泡沫。
  • 股市:小心,白酒或現巨頂,證券行情開始啟動?
    小心,白酒或現巨頂,證券行情開始啟動?1,上回說到現在的證券在低位,證券要漲起來接替白酒的行情,股市大牛才會有基礎,證券最近的表現是不錯,但昨日的證券表現是很差,只有證券帶著創業板和上證的大漲才會讓大牛漲下去,看好證券後面的行情,若證券再不漲,靠著白酒拉起來,小心後面的危機。
  • 華爾街投資官:確實處於泡沫之中但不要指望泡沫會很快破滅
    貝爾指出,所謂的「FAANG」科技股已經佔了美國股市的20%左右,考慮到美國股市的全球規模,這五大科技股佔摩根史坦利國際世界指數(MSCI World Index)的12%。「只有一小部分股票表現旺盛。這當然是泡沫區域,」Bell補充道。
  • 前橋水分析師:不僅比特幣存在泡沫,法定貨幣是更大的泡沫
    2017年12月,Howard Wang寫了一篇題為《什麼導致了資產泡沫》的文章,拋出了下面的圖表,就在文章發表幾天後,比特幣價格見頂,並且在2017年一年內下跌了85%。現在,他認為比特幣的泡沫似乎又回歸了,但這一次他卻沒有信心稱比特幣的價格已見頂了。
  • 傳奇災難預言家再警告:股市已呈現「史詩級泡沫」
    來源:匯商ForexpressJeremy Grantham國際知名逆向投資者、曾準確預言過去兩次特大危機、被媒體譽為「傳奇災難預言家」的GMO資產管理創始人Jeremy Grantham(傑裡米·格蘭瑟姆)再度發出警告,認為股市目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史詩級泡沫」。
  • 金融大佬:「瘋狂的」股市讓人想起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前夕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億萬富翁投資者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周二表示,目前的股市讓人想起1999年牛市後期,市場大漲,最終以網際網路泡沫破滅而告終。在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前,股市曾在2000年達到頂峰。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2000年初接近5000點,然後下跌了數千點,壓垮了投資者。
  • 馬拉松資本在2015年高點的預言:中國股市正在巨大的泡沫中
    在這篇報告中,馬拉松資本鮮明指出了中國股市的上漲背後來自場外配資,並且以上海電氣為例,這家公司在A股市場的估值遠超港股市場的估值,顯示出了背後的定價不理性。馬拉松資本也認為,這是一次巨大的泡沫,可惜我們許多人看到都太晚了。。。
  • 「商品大王」羅傑斯:短期內無熊市,中國和日本股市已現泡沫
    在市場身經百戰,賺進無數桶金的「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日期在接受《巴隆周刊》專訪時表示,全球各國央行向貨幣體系注入了太多資金,因此短期內不太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熊市。美國市場部分領域正形成泡沫,不過許多部分還沒有,因此他認為這次股市反彈或者會持續一段時間。被問及投資者應怎樣辨別哪些市場領域出現了泡沫,他說,部分股市及國家(如中國及日本)已經開始出現泡沫,但在美國則未見任何一個領域出現了完全的泡沫。反而全世界的債券市場都是泡沫,但沒有特定一個股票市場出現完全的泡沫。
  • 胡浩:從「核心股」擠泡沫和「低價股」大波動說開去
    筆者認為,能夠平抑波動的必然是波動本身,資本市場應該豐富可以賺取波動率和泡沫擠壓的工具包括各類融券賣空、期權等,多空平衡、策略多樣化的股市更容易走慢牛快熊。回到投資本身,價值投資崇尚理性思考和不斷驗證的邏輯美,而趨勢投機追求簡單粗暴和殺伐決斷的快感。
  • Airbnb市值破千億美元,「大贏家」or「股市泡沫」?
    IPO 成績似乎推動了這兩家公司成為了疫情期間的「大贏家」,但股市泡沫的質疑也接踵而至。Airbnb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本周四,Airbnb執行長布萊恩·切斯基 (Brian Chesky) 出現在納斯達克時代廣場數字廣告牌上。
  • 誰引領了全球股市的絕地反擊
    在全球資本市場出現的先抑後揚行情中,股票市場的表現尤為突出。在各國央行向市場大量注入流動性的背景下,全球股市的總市值在2020年年終達到104萬億美元,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要知道,在2020年3月疫情全面暴發後,全球股票的總市值一度縮水至59萬億美元。   在疫情尚未結束、全球經濟復甦乏力之際,股市率先完成了V型反彈。
  • A股市場的遊戲規則是什麼?股市有陰謀,到底是誰攪亂中國股市?
    但殘酷的現實警示我們,中國整體經濟並沒有隨著股市大漲而好轉,接下來只能繼續靠印鈔票發股票來穩增長,當股市泡沫越吹越大,而經濟狀況又無法支撐股市價位時,美妙的「股市餡餅」最終會變成「股市深淵」,股民的下場就是跌入又一輪新的「龐氏騙局」之中。遊戲規則:零和遊戲,有人賺錢的同時,就必然有人虧錢。
  • 這是一個危險信號,泡沫即將被戳破!
    這是一個危險信號,泡沫即將被戳破!對美國刺激計劃的樂觀情緒重燃以及疫苗方面傳來的積極消息,推動本周美債收益率飆升,十年期美債收益率目前逼近1%關口。大摩本周稱,美國股市處於超買狀態,飆升之後面臨回調風險。
  • 邊風煒:市場正在經歷快速的泡沫釋放過程年底又一次撿便宜貨的時刻
    當下市場正在經歷快速的泡沫釋放過程,當然,當風險釋放達到一定程度,恐慌就會蔓延,屆時或許將是年底又一次撿便宜貨的時刻。本周市場連綿陰跌,個股的殺傷力開始加大,有人說是臨近年末,資金面壓力導致;有人說是仁東控股連續13個跌停造成的恐慌;也有人說是年報預告臨近,很多不及預期的公司開始主力出貨。
  • 美高資本.股市賺錢秘籍之股市的經濟學分析
    美高資本指出的現有股票價值決定理論難以驗證、制度安排影響租值消散以及股市泡沫理論模糊不清,不可以從好或壞那方面想,要從經濟理論研究方法上看。中國股市現象的經濟學分析  自從有了股票和股票市場以來,這市場中的諸多現象就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經濟學者。
  • 金融市場裡的泡沫
    "鬱金香泡沫"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當年荷蘭人喜歡鬱金香,還把鬱金香作為荷蘭的國花,人們對它的狂熱,導致鬱金香的價格噌噌噌往上飆,富人們也是在家種植稀有的鬱金香品種,以此來炫耀財富。當時荷蘭的一隻鬱金香的價格甚至超過了四頭公牛的價格。
  • 華爾街大空頭警告:比特幣和美股是巨型泡沫
    來源:火星財經原標題:華爾街大空頭警告:比特幣和美股是巨型泡沫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華爾街大空頭、投研機構Rosenberg Research創始人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警告投資者,當前的美股和比特幣是巨型泡沫。
  • 曹仁超:黑天鵝頻現 股市詭變難測
    許多道路已破壞、工廠無法生產,不少日本人求助無門。日本核電廠採用的鈾棒每支重400磅,一旦出事是很難控制的,反之新一代核電廠用的是鈾珠(把鈾造成桌球大小的珠,再以石墨外殼保護,外面充滿惰性的氦氣而非水。如出事,外殼便裂開自動停止核裂變,不似日式核電廠出事後鈾棒本身仍在加熱。新核電廠安全度高很多,只是建造費用亦昂貴許多。
  • 美股熔斷不是簡單的市場反應,或是更大事件的導火索
    美國、法國、義大利等歐美國家都沒把疫情太當回事,說到底這些當政者不是真的在考慮疫情會對社會、民眾帶來多大損害,而是擔心自己的政績,因為如果採取全面、嚴厲的防疫措施,會影響政治、經濟、社會運行,所以他們就安撫大眾,告訴他們沒事,只要自己多小心就行,結果疫情迅速發展起來;但等到這時,政客們再出來呼籲,普通民眾已經不信他們所講的話了,這些狀況會影響防疫措施的推行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