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原阻擊戰,63軍官兵撤離陣地的時候,只剩下一條褲衩

2020-12-05 新歷史

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之後,志願軍和美國軍隊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的戰鬥,雙方對彼此的戰略戰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志願軍後勤補給方面存在的困難也被美軍掌握,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根據志願軍的作戰特點,得知志願軍的糧食彈藥補給只夠維持七天的時間,於是在第五次戰役後期的時候,聯合國軍的美英軍主力組織了大量以坦克,裝甲車為主的先遣隊,在飛機的掩護下,對志願軍發動反攻,同時命令空軍大規模轟炸志願軍後方基地,給志願軍各部隊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志願軍當時在撤退的時候,由於美英軍的裝甲部隊行動迅速,發生了嚴重的混亂,志願軍60軍180師幾乎全軍覆沒。最後彭德懷和李奇微都把目光盯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那就是鐵原。鐵原地區鐵路縱橫,是通往三八線最便捷的交通樞紐,也是通往志願軍的後勤補給基地,志願軍的物資和後方機關,當時也正在從這裡後撤,前線陸續退下來的部隊,也都紛紛向鐵原地區靠攏,他們需要在這裡獲得補給,然後建立一條新的戰略性防線。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觀察鐵原地區的衛星地圖,就會發現,鐵原緊鄰三八線,地形以山區和丘陵為主,往北則是一馬平川,這裡也正是最適合聯合國軍機械化部隊行動的地區,如果被敵人搶先佔領鐵原,那到了平原地帶,志願軍的兩條腿不可能跑得過美軍的汽車輪子,聯合國軍會利用他們絕對優勢的飛機大炮對志願軍進行合圍追擊,那時候會造成不可想像的後果。

1951年5月27日,美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率領美騎1師、美25師、英28旅、英29旅五萬多人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逼近鐵原20公裡處,範弗裡特指揮部隊快速推進,就是為了拿下鐵原,斷我志願軍將士回撤的退路。在後撤大軍命懸一線的時候,彭德懷下令19兵團63軍守住鐵原,63軍接到命令後立刻開赴鐵原。

1951年5月30日凌晨時分,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在一個小時內,向鐵原志願軍的陣地上傾瀉了多達4000多噸的炮彈。美軍最開始打的是地形險要的187師陣地,但是在看到地勢過於險要後,轉而對蔡長元率領的189師陣地發動猛烈的進攻。此戰中,蔡長元一改往日集中優勢兵力的特點,將副師級幹部派到下面各團中,將副團級幹部派到各營中,還將全師化為200個多單位,分散到戰場的各個地方,讓範弗裡特的大炮找不到重點的方向轟炸。

蔡長元的做法讓美軍的火力優勢大大減輕,美軍不得不憑藉優勢兵力和猛烈的炮火,陷入耗時耗力的"拔釘子"的戰鬥中。雙方激戰三天三夜,189師由於傷亡慘重,不得不撤下陣地,188師接替了189師的陣地。張英輝的188師6月3日接替189師進入陣地,他發現鐵原城有原韓軍留下的許多戰壕和防炮洞,於是他命令部隊把所有的戰壕全部挖通,改造成了縱橫交錯的塹壕防禦網,美軍的坦克裝甲車在這些塹壕中損失慘重,先後有100多輛美軍的坦克裝甲車被志願軍擊毀,張英輝還組織大量的狙擊手,對美軍重要目標和軍官展開射殺,也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等到187師接替陣地的時候,陣地被打的就剩下了一小塊,防禦工事也被炸得千瘡百孔。187師師長徐信知道無論如何也守不住了,但是這位膽大的師長做出了讓軍長傅崇碧都十分吃驚的決定,那就是對美軍進行反擊。在前一陣的戰鬥中,63軍有一個炮兵團和一個火箭炮營一直沒有用,一是怕被美軍空襲,不敢用,二是因為彈藥量太少,傅崇碧為了支持徐信的行動,把炮兵力量全部拉了出來。

由於63軍在和美軍作戰的過程中沒有用過炮兵,所以美軍以為63軍沒有炮兵,也就沒有做防炮準備。63軍的炮兵在凌晨兩點,對美軍陣地展開了猛烈的炮擊,一口氣把所有炮彈都打出去了,引爆的美軍彈藥庫比志願軍的炮火還要猛烈。志願軍的步兵還沒等炮火準備結束,就衝出了陣地,美軍一口氣後退了30多裡,很多美軍連衣服都沒穿好就趕緊跑,嚇得三天都沒有反應過來。

187師的反擊結束後,63軍官兵撤離了陣地,當各部隊撤下來的時候,大部分戰士只剩下了一條褲衩和一支彈倉空空的步槍。彭德懷親自趕去看望63軍將士,他眼眶溼潤地說:「祖國感謝你們,我彭德懷感謝你們。我要向祖國,向黨中央,向毛主席匯報,你們是真正的鐵軍。」整個鐵原阻擊戰,63軍三個師和軍直屬隊共擊斃擊傷俘虜聯合國軍21654人,63軍三萬名官兵也打的就剩下一萬餘人。

相關焦點

  • 鐵原阻擊戰,63軍戰士用自己的生命掩護兄弟部隊撤離
    而當時有一個佔領要地,鐵原,如果此地被美軍佔領,那麼我們剩餘沒有撤退的志願軍部隊就會陷入被包圍的困境,而美軍的李奇微自然也知道這件事情,當時的彭老總直接派遣63軍回防鐵原,而且得到的命令是鐵原不管多困難,必須在鐵原堅守半個月。63軍軍長正是我們熟知的傅崇碧將軍。
  • 鐵原阻擊戰,就算63軍打光,也要死守到底!
    第五次戰役中,為了阻止美軍對我軍的合圍,彭總電令十九兵團,命其「死守鐵原15至20天。」於是,63軍官兵即將展開激烈的抵抗之戰。傅崇碧當時35歲,是個年輕的指揮官。當他收到命令時,他非常興奮。半個多世紀後,有人形容鐵原阻擊戰的用詞令人毛骨悚然:鐵在燒。至於這場抵抗戰,美軍一直以為是手到擒來,輪流攻擊志願軍。第63軍有187、188和189個師,約2.5萬人。聯軍人數高達5萬。有130多門炮,近200輛坦克。這是一場敵我懸殊的戰鬥。戰後不到三天,189師損失慘重,就連通訊員和廚師也攜帶武器奔赴戰場。
  • 鐵原阻擊戰實力懸殊,疲憊之師63軍為何能贏?網友:戰術太奇特
    其中最經典的一戰當屬鐵原阻擊戰! 187師作為63軍最後的預備隊,參加了鐵原阻擊戰,運用逆向思維發起了不可能的反擊,一舉扭轉戰局。 此時距彭總下達的阻擊期限還有一周時間,美軍一直在不斷突破,63軍手裡只剩下了最後的預備隊187師,而187師能投入作戰的全部兵力也只有一個團。 師長徐信趕到預定地點接防時才發現,經過多日的鏖戰,志願軍現在甚至連一塊完整的陣地都沒有了。
  • 鐵原阻擊戰:我軍認識到韓戰是現代戰爭,通過換裝形成對峙
    在鐵原寬達25公裡的正面上,志願軍63軍擋住了美軍4個主力師1600門火炮、400輛坦克還有天上數百架飛機整整10天的猛攻。志願軍總司令彭老總要用63軍阻擊換來的時間建立了三道防線並調集兵力準備待敵人進入38線以北後,再次進行大規模反擊。
  • 志願軍63軍血戰鐵原,曾孤軍抗擊十個國家軍隊,圓滿完成阻擊任務
    五次戰役第二階段戰鬥結束後,美軍發起了猛烈的反擊,志願軍戰場形勢急轉直下,整個戰線岌岌可危,為了阻擋聯合國軍的凌厲攻勢,志願軍第63軍在鐵原城進行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死阻擊。彭老總所下達的命令原話是這樣的:「就算把63軍全部打光,也要堅守鐵原15天至20天」志願軍在堅守陣地然而想要完成這次艱巨的作戰任務談何容易
  • 血戰鐵原:63軍戰兵僅餘3000,傷亡9成,563團仍敢一戰
    此役之後,63軍24000殘兵以傷亡萬餘人的代價遲滯50000美軍13天,殺傷美軍萬餘!戰後統計入朝時齊裝滿員的63軍,此時戰兵已不足3000,其他的都是後勤和指揮部人員!鐵原阻擊戰是五次戰役之中最重要的阻擊戰,63軍的悲壯絲毫不遜色於38軍。
  • 鐵原阻擊戰,美軍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使佔據全面優勢,中國人的骨頭也...
    5月30日,第63軍進入陣地,他們將面對與敵血戰最殘酷的13個日日夜夜。 為了突破鐵原,美軍每天集結大量飛機、火炮轟擊志願軍陣地,森林被全部燒毀,地面也被凝固汽油彈燃起的大火燒焦。數裡之外看鐵原,半邊天空都變成了紅色。根據這番景象,央視在半個多世紀後拍成了紀錄片《鐵在燒》,講述的就是第63軍的鐵原戰紀。
  • 致敬抗美援朝戰鬥英雄②|王應邦:鐵原阻擊鑄軍魂 滿腔熱血報家國
    鐵原阻擊戰 「鐵軍」鑄軍魂在抗美援朝作戰中第一階段,王應邦參加了第四次戰役(1951年1月27日——4月21日),第五次戰役(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在抗美援朝第二階段,他參加了1951年夏秋防禦作戰(1951年6月11日-12月3日),1952年春夏季鞏固陣地與反轟炸反細菌戰(1951年12月-1952年8月),1952年秋季有限目的的進攻與上甘嶺戰役
  • 鐵原阻擊戰中8勇士激戰6小時,殲敵100餘人,彈盡後集體跳崖
    鐵原阻擊戰,傅崇碧將軍率領第63軍2.4萬餘將士浴血奮戰13晝夜,成功擋住了範弗裡特指揮的美軍4.7萬餘人的進攻,為全局部署調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但這場阻擊戰,打得異常艱苦和慘烈。自從突破臨津江以來,63軍已經連續作戰一個多月,武器裝備給養供應嚴重不足,物資損耗和減員相當嚴重。
  • 鐵原阻擊戰:志願軍188師採用地道戰,40多人打垮美軍加強團!
    幾乎處於彈盡糧絕的多個志願軍主力兵團陷入了被分割包圍的險境,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果斷決定:「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63軍在鐵原阻擊「聯合國軍」15天的時間,以確保志願軍主力部隊的安全後撤。」5月30日,鐵原阻擊戰正式打響。
  • 鐵原阻擊戰,63軍2萬人所剩無幾,彭老總涉險出迎
    在抗美援朝期間,讓我軍損失慘重的除了上甘嶺戰役,就是著名地鐵原阻擊戰。 當時負責阻擊的是第63軍,其軍長傅崇碧後來回憶稱:"彭老總一天五次來電,命令必須死守鐵原"。63軍因此死傷無數,兵力幾乎被打完,終於經過13天的抵抗,成功堅守住陣地,殲敵2萬餘人。
  • 硬撼十國聯軍,63軍血戰鐵原,用2.2萬人換得數十萬志願軍生還
    63軍兩萬四千人,他們要在正面寬度達到25公裡的陣地上,和十國聯軍五萬部隊作戰,其中美軍4個整師,聯軍擁有1600門各種火炮,坦克300多輛,從裝備人數以及地勢來看,這完全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彭德懷下的是鐵令,鐵原必須守住,63軍至少要抵擋十國聯軍15到20天,不然根本救不出那數十萬志願軍。
  • 血戰鐵原:187師上演絕地反擊,喀秋莎怒吼嘶鳴,把美軍打怕了
    1951年的夏季,志願軍鐵原阻擊戰進入最關鍵時期。在這場關乎志願軍命運的慘烈戰鬥中,63軍187師上演了一場精彩的絕對反擊,其還用喀秋莎火箭炮在夜間怒吼嘶鳴,把美軍直接給打怕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187師在鐵原阻擊戰中的精彩表現。
  • 他在鐵原阻擊戰中,打出了被稱為奇蹟的戰損比,因此獲得了特等功
    作為戰鬥英雄的郭恩志,在抗美援朝的戰鬥中,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第五次的鐵原阻擊戰中,帶人在打退了敵人十五次的攻勢,並以傷亡十六人的代價,就造成了美軍八百多的傷亡人數,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個奇蹟一樣的戰損比。
  • 由此翻開志願軍63軍最悲壯的一頁
    天下起了大雨,大雨磅礴,山路泥濘,傅崇碧這個時候接到了兵團發來的急電,竟然是讓疲憊至極的63軍接替65軍的防務,在鐵原到鏈川一帶展開防禦,阻擊敵人。鐵原位於朝鮮半島中部,極其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地方,這裡有一大片開闊地,密集的鐵路公路在這裡交匯,如果美軍從這裡突破,那么正在向北轉移的志願軍,將面臨毀滅性的危險。
  • 鐵原血戰13天,志願軍戰術開花,美軍陣地一片火海,老兵:鐵在燒
    鐵原阻擊戰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第五次戰役期間。其實,在抗美援朝的戰史裡,鐵原阻擊戰並不是最激烈的戰鬥,上甘嶺戰役、龍源裡阻擊戰相對來說都要更激烈。但是,鐵原阻擊戰中志願軍展現出來的出神入化的戰術,讓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徹底領教了什麼叫輕步兵的巔峰。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丨鐵原之戰
    在第五次戰役中,小城鐵原打了一場至關重要的阻擊戰,這裡還誕生了一個軍事名詞:範弗裡特彈藥量。與之對應的,是志願軍面對突破火力極限的進攻,抵抗到底,毫不畏縮。一小時傾瀉四千噸炮彈 美軍卻13天未攻下鐵原小城鐵原,是三八線中部連接漢城與平壤的交通樞紐。第五次戰役進行到1951年5月下旬時,雙方都將目光投向了鐵原。
  • 韓戰:志願軍189師幾乎打光,2營在種子山陣地全軍覆沒
    正當朱彪為了如何才能攻下種子山而舉棋不定的時候,前線偵察兵前來匯報:「有一條戰壕可以通向種子山陣地的山頂」。原來那條戰壕就是之前189師為了阻擊「聯合國軍」的追擊而挖掘的,後來由於戰爭的突然打響,挖了一半的戰壕工事被被迫廢棄,如今正好可以派上了用場。
  • 戰史丨奇蹟!志願軍半個連阻擊美軍加強團6晝夜,打出16:800傷亡比
    不過,如果說半個連的志願軍能成功阻擊美軍1個加強團6晝夜,最終竟然還能全身而退,是不是聽起來像是神話?不過您還甭不信,這事還真在著名的鐵原阻擊戰中發生過。創造出這一令人不可思議奇蹟的,是志願軍第63軍188師563團3營8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