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改旅後快速形成戰鬥力 去年曾在4200米高原實現重裝空投

2021-01-1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文/王煜】央視5月7日的《軍事報導》,報導了空軍空降兵某部改旅以來堅持訓練、作風優良,快速形成戰鬥力的事跡。在這部名為《空軍空降兵 全域能降 降之能打》的專題視頻報導中,不僅展現了空降兵某部改旅後快速投入訓練的場景,還對去年8月的該部的全裝重裝高原空降演習進行了詳細報導。

部分設備無法播放視頻請點擊這裡觀看


改革後的空降兵某旅,對照實戰化標準、堅持訓戰一致的原則,在訓練中,按照作戰單元進行要素編組,改革傳統建制

4月下旬,空降兵部隊改革調整剛一到位,他們就全流程、整建制組織所屬4個戰備營進行空降演練,數百名官兵連續完成10多個跳傘課目。報導中出現的第一位空降兵某旅的中校參謀長,曾任原空15軍某機械化傘兵營營長、原空15軍某師軍訓處副處長等職,曾多次指揮機械化傘降合成營進行聯合作戰演習,並帶隊參加過2015「空降排」國際軍事技能競賽。現在,「黃繼光連」所在的原空15軍某師某機械化團,已經改編為空降兵某旅,至少下轄4個空降合成營,聯合作戰能力和任務靈活性大大提升。


在另一個空降旅開展的集群傘降訓練中,他們將以往尾門單路離機變為雙路離機,大大提升了傘降效率

敢為人先的勇氣、探索創新的銳氣,是空降兵部隊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上圖是今年年初,另一個機械化空降團進行空降革新試訓的一幕。在集群傘降訓練中,他們將以往尾門單路離機變為雙路離機,這意味著單位時間內飛機空投效率成倍提升,但是同時跳傘風險性也成倍增加。該部的中校參謀長此前曾任原空15軍某師「上甘嶺特功八連」連長、原空15軍某師機械化團團長等職,在去年還指揮了該團的實兵戰術演練。到今年4月,該團和另一個團的餘部也改編成了空降兵某旅,同樣下轄機械化空降合成營,持續作戰能力和一線戰鬥力量大大增強。


空降兵全地形車「三連投」瞬間

重裝空投,是衡量空降兵戰場機動和火力打擊能力的重要指標。去年秋天,他們組織部隊進駐西北高原,在海拔4200米地域首次成功實施全地形車、某型火箭炮與空降兵戰車混裝混投,進一步推進部隊全疆域空降作戰進程。這是空降兵首次進行傘兵合成營高原空降及奪控要點演習,多架伊爾-76運輸機以三件連投方式投放多輛傘兵戰車、火箭炮、高機動越野車裝備,以及數百名傘兵。傘兵部隊在著地後迅速收攏並實施奪控要點演習。


小巧輕便、廉價可靠的「山貓」系列全地形車,給了空降兵部隊實現落地摩託化的機會


空降兵部隊裝備到合成營一級的12管107毫米自行火箭炮


傘兵落地後迅速收攏裝備,檢查戰車


在傘兵戰車支援下進行拔點作戰

此次演練中,作為空降兵編制改革試點的某合成營綜合運用速射迫擊炮、火箭炮、防空飛彈、空降戰車、反坦克飛彈等十餘種火器,對「敵」暗堡、裝甲車、直升機等近30餘個目標實施火力打擊,有效地檢驗了多型火器在高原地域的作戰效能。合成營在指揮員的精確指揮下,各作戰單元密切協同配合,完成了對敵阻擊、開闢通路、火力支援、兵力轉移等多個課目,發揮了體系作戰效能,也為今年年初的空降兵旅營制改革的方向奠定了基礎。


重裝空投,是衡量空降兵戰場機動和火力打擊能力的重要指標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空降兵的旅營體制改革是空降兵部隊聯合作戰能力的「戰力倍增器」。新型空降合成營包括搭載「山貓」全地形車的摩託化步兵連、搭載03式傘兵戰車的裝甲步兵連、火箭炮和速射迫擊炮分隊,此外還有可攜式防空飛彈分隊和反坦克飛彈分隊。儘管從編制人數來看,新型空降合成營比空降團要少,但合成營裝備齊全,具備完整的聯合作戰能力,靈活性大大增強。

在奪島登陸作戰環境下,通過混成裝載方式,在高強度作戰、運輸機本身面臨風險的情況下,可以確保每架次空投都能送去一批具備完整作戰能力的小規模部隊,而2~3個合成營在旅一級高級戰術兵團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共同投入作戰,其綜合作戰效能也超過了原來的空降團。


在4200米的高原上,03式傘兵戰車落地機動

原空15軍擁有2個空降師和1個空降教導師,只有6個空降團的應急機動力量,計18個單一的傘兵營(個別實現了機械化)。經過這輪旅營制改革,空降兵很可能擴充到6個空降旅,計24個半機械化、半摩託化的空降合成營,再加上直屬的特戰旅、航空旅(配合其他部隊發展空中突擊部隊)和支援旅,空降軍的應急機動力量和聯合作戰能力大為充實,戰鬥力空前提高。經過60多年建設發展,空降兵已由成立初期的「一人一具傘一桿槍」,發展成為多專業合成、全時域作戰、具備重裝空投能力的「空中集團軍」。

戰歌如雷,馬達怒吼,英勇的空降兵深入敵後。傘花閃銀光,滿腔怒火仇,為祖國為人民,神兵天降去戰鬥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運-20首次高原重裝空投,「胖妞」2020年漸入佳境[圖]
    近日運-20在解放軍某王牌部隊的實戰訓練中,首次完成高原重裝空投,此舉意味著我空降兵部隊在高原地區已具備很強的機動能力,防護和火力也得到大幅提升,隨時可以進行大範圍的實戰化重裝突擊。「高原重裝空投難度非常大」從央視軍事公布的畫面來看,這次運-20連續空投多件重型裝備,裝備著陸後上百名傘兵以「三門四路」離機方式離機,精準平穩著陸,快速實現人裝結合。此次空投的是多門107毫米多管火箭炮。該炮最大射程約8千米,具有重量輕、火力猛等特點,是空降兵等快速反應部隊的重要支援武器之一。
  • 解放軍重裝空投訓上高原,彰顯列印硬實力
    ▲重型裝備空投 近日,據央視新聞網報導,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組織了編隊重裝空投訓練,中國運-9飛機在600米的高空空投下了近10輛戰車,全部達到了預期效果
  • 繼空降兵之後,中國76集團軍重型合成旅,也抵達4200米雪域高原
    根據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在前段時間的報導,我們得知,雖然現如今西北戈壁灘的溫度已經達到了35攝氏度,而雪域高原的溫度卻已經達到了零下9攝氏度,然而這依舊沒有能夠改變我國軍人們的訓練熱情。曾經,我國空降兵某部只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將7000多名官兵,以及數百臺裝備,運送到了雪域高原上面。
  • 揭秘中國空降兵:從一人一具傘一桿槍到空中集團軍
    目前,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列裝數量不斷增加,已穩步形成戰力,曾因大型運輸機數量匱乏難以實現「重裝化」的中國空降兵部隊,正向著合成化、重裝化程度更高,機動性、快速響應能力更強的方向發展。  軍內分析人士表示,從新空降兵部隊實行全旅化編成來看,未來空降兵部隊各作戰旅會更加專業化和模塊化。在支援部隊的配合下,每個旅都是一個獨立戰役單元,向獨立承擔一場戰役規模空降作戰的方向轉變。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空降兵70年發展建設紀實
    編制的改變不僅是人數,而且是裝備建設、人員素質、戰術戰法的綜合提升,以及空運、空投和空降等空降兵核心軍事能力的全面提高。  小興安嶺雪山老林空降、廣西熱帶原始森林野戰生存、海拔4600米喀喇崑崙山高原試訓、人跡罕至的南海孤島實兵演訓。
  • 空降兵加速轉型成為合成「飛行軍」
    負責接裝工作的助理員楊亮介紹,作為新型信息化裝甲裝備,該車戰略機動能力強、火力打擊能力精、綜合防護性能優,適用於我軍主力機型進行空運空投,能與裝備空降兵的另一款履帶裝甲戰車配合使用,「它的列裝並形成戰鬥力,將填補空降兵在輪式裝甲裝備方面的空白,也標誌著空降兵『空中機械化』『信息化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 解放軍空降兵加速轉型成為合成「飛行軍」
    負責接裝工作的助理員楊亮介紹,作為新型信息化裝甲裝備,該車戰略機動能力強、火力打擊能力精、綜合防護性能優,適用於我軍主力機型進行空運空投,能與裝備空降兵的另一款履帶裝甲戰車配合使用,「它的列裝並形成戰鬥力,將填補空降兵在輪式裝甲裝備方面的空白,也標誌著空降兵『空中機械化』『信息化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 印度「特種邊境部隊」頻現,西藏軍區特戰旅首次成建制空降高原!
    宋忠平解釋稱,比起陸地的兵力機動,在高原地帶傘降、機降,這種方式更適合於快速投送兵力。戰時,通過空降投送兵力的任務區域,可以是衝突地區,也可投送到對手的後方,截斷對方的退路。根據不同的戰術,通過傘降的方式投送兵力,可在戰鬥中實現快速穿插搶佔戰場制高點,通過迂迴的方式截斷對方的退路等戰術目標。
  • 幾小時內上高原!中國大批空降兵抵達西部邊境,網友:不跳傘嗎?
    熱點"地區的兵力和防禦就成為衡量軍隊戰鬥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國是一個國土面積廣大的國家,東西、南北之間的距離都在5000公裡以上,所以解放軍的戰略機動能力,也是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央視軍事欄目幾天前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駐湖北的解放軍某空降旅在接到命令後,僅用"幾個小時"就從湖北駐地千裡躍進,抵達位於青藏高原的集結地域。
  • 中國空降兵再添新利器,新型輪式空降戰車曝光
    空降兵,要的就是神兵天降,快速空降到戰場作戰,所以追求高度機動化,而具體到空降兵的裝備而言,那就是儘量輕量化。但是,如果空降兵僅配備輕武器的話,那就是「會飛的步兵」,即使降落到了戰場,一旦遇到有重火力的地面部隊,必將損失慘重。所以,空降兵還是少不了重火器。
  • 新型輪式裝甲車列裝中國空降兵,上千名官兵參與列陣
    另外,它的信息化程度也比較高,可以搭配我國的主力機型進行空中投射,能夠和之前裝備到空降兵的履帶式裝甲車進行搭配使用,綜合性能十分先進。按照計劃,一旦它順利投入使用,它將為空降兵在實戰中的快速部署,突襲等任務提供有力幫助。
  • 空降兵從「空中步兵」到「空中集團軍」再到「空中合成...
    作為新型信息化裝甲裝備,該車機動能力強、火力打擊能力精、綜合防護性能優,適用於我軍主力機型空運空投,填補了空降兵在輪式裝甲裝備方面的空白。組建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空降兵沿襲「一具傘、一桿槍」的輕裝模式,處於「空中步兵」的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隨著大型運輸機陸續列裝和人裝同降、重裝連投、帶彈空投等核心能力與技術連續突破,一批重型武器裝備經過更新換代和空投試驗列裝部隊,空降作戰力量結構也由單一兵種發展成為步兵、炮兵、裝甲兵、飛彈兵、航空兵等多種力量複合組成的「空中集團軍」。
  • 人類首次北極萬米跳傘,3架伊爾76空投俄軍精銳
    3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可以空投大約一個營的部隊,如此大規模而且是在北極地區的高空傘降確實還是相當罕見的。特別是在極地進行萬米高空的極限跳傘,這在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完成此類空降。因為通過飛機快速運輸,空降兵可以部署到戰場的任何地點,這意味著,空降兵可以用於突襲敵人最薄弱的陣地,也可以用於快速加強己方的薄弱防守,但是無論從那個方面而言,空降兵所面對的都是極為險惡的作戰環境,同時自身的武器裝備和火力又相對比較薄弱,因此必須要有絕對強悍的戰鬥力和作戰意志,才能夠在危險的戰局中支撐下來。
  • 傳承上甘嶺精神 提升部隊戰鬥力——記空降兵某部「上甘嶺特功八連」
    新華社武漢10月23日電題:傳承上甘嶺精神 提升部隊戰鬥力——記空降兵某部「上甘嶺特功八連」新華社記者張金娟2020年9月,塞北草原,一場空地一體奪控要點演練激烈進行。主攻任務又一次落在了「上甘嶺特功八連」——空降兵某機械化旅三營八連頭上。
  • 酷圖預警——給你一份空降兵的「浪漫」
    中國空降兵被譽為一個「浪漫」的兵種他們從機艙縱身躍出傘花在雲間次第綻放清晨的餘溫觸發著「朝陽」的升起還是藏在他們眼神中的「虎氣」從最小的伏地挺身就磨礪自己血性膽氣也可以是「一道槓」眼神裡的渴望期待著知識的灌輸與打贏的能量還是重裝空投
  • 多款高原武器亮相央視:重裝合成部隊,就是這麼霸氣側漏
    高原作戰是世界性難題,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作戰地域,重型武器的作戰性能會大大下降,以至於連基本的機動都很成問題。因此長期以來,高原作戰基本是以輕步兵為主,輔之以輕型火炮和輕型作戰車輛。這樣的作戰模式就容易將戰爭拉入到步兵搏殺的階段,對部隊的持續進攻能力和攻擊強度造成很大影響。
  • 空降兵某旅空投保障隊跨晝夜演練頻遇「突發情況」
    空降兵某旅空投保障隊帳篷裡地面積水,官兵們依靠充氣睡墊勉強入眠。「嘟嘟嘟……」急促的哨音劃破寂靜夜空,官兵們被驚醒,一些人在「突發情況」面前有些跟不上節奏。曾參加過「空降排」國際軍事比賽的中士李中生動作迅速,很快就完成緊急集合;上等兵吳金海儘管急得滿頭大汗,仍拖了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