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電影頻道聯合百度推出「智感超清」項目 如何助力老片修復? 時長:08:00 來源: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 如今,一個真正的傳媒行業弄潮兒,一定會關注這四個字——「智感超清」。「智感超清」是智能編碼、感官增強、超解析度和高清晰度這四項技術的簡稱。它們面向視頻處理領域,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代表了視頻時代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無限追求。
11月17日,電影頻道與百度合作的"智感超清聯合項目"舉行了啟動儀式。雙方將共同打造智、感、超、清解決方案,在技術輸出、版權等領域深入合作,以提高廣電媒體、視頻生產者的工作效率,提供更加清晰絢麗畫面質量,提升用戶的視頻體驗。
那麼,電影頻道作為國家級專業媒體將如何與百度強強聯手?又將如何助力老片修復?本期《今日影評》特別邀請百度視覺技術部總監丁二銳,一起聊聊人工智慧與老片修復。
Part.1
電影頻道與「智感超清」聯合修復老片,這太酷了!
近年來,視頻行業發展飛速。對從業者的要求從分發視頻逐漸演變到生產一個好的視頻。而生產好視頻,第一個階段就是降低生產的門檻,此時,「智感超清」就應運而生。
例如,普通用戶拍攝視頻時容易手抖,也很容易納入環境中不相干的畫面,此時「去抖動」就可以讓畫面更加穩定,智能摳圖與填補技術能讓用戶像一個資深的修圖專家那樣處理自己的視頻,而插幀技術則幫助生日吹蠟燭等精彩鏡頭變得更加順滑。
技術層面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文化傳承。因為,每個影像作品所拍攝的都是所處時代的精神。我們是否能感受到父母那個時代的脈搏?我們的孩子能否感受到我們小時候的歡樂?「這不僅僅在技術上是件很酷的事情,更有文化價值」,丁二銳說,「感染大眾的影片是不會過時的!」
2018年彼得傑克遜執導的戰爭題材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就從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BBC等機構收集了數百小時的一戰原始素材,重新進行膠片修復、插幀、上色、剪輯等一系列工作,利用技術為我們還原了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士兵的日常生活。去年的電影《決勝時刻》,將經過修復的開國大典彩色高清畫面首次呈現在大銀幕上,片尾珍貴的4分鐘彩色紀實影像還原了很多細節,也被觀眾稱為本片的最大驚喜。
對於電影頻道而言,「智感超清」的價值還在於電影修復。2007年起,電影頻道就開始了電影修復工作,至今已經修復了上千部電影,包括《地道戰》《閃閃的紅星》《四渡赤水》等大批經典電影。
而電影的人工修復工作量太大,修復質量上也有很多因素需要保證,「單幀圖像修復後感官要好,多幀圖像連續播放的時候不能有突變」。過去的數字修復往往包括「粗修-精修-調色」這三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人工的重度參與。如今,AI修複試圖從已經修好的數據中學習資深專家的經驗,自主定位視頻畫面中的躁斑、劃痕、抖動,然後自動復原重建,同時保持色調的時序一致性。此時,「工作人員就有更多的精力從藝術審美角度去把控修復的質量,而不是埋頭去做枯燥的重複勞動」。
Part.2
「智感超清」在發展,會代替人工修復嗎?
「我個人覺得不會」,丁二銳直言。「『智能超清』的發展反而會促進人和AI和諧發展,從而達到新的高度,因為兩者是互補的。目前AI更容易替代重複性的,確定性的任務,主要用於提升效率,而人則更擅長創造類的事情。」
實際統計發現,使用AI修復+人工,修復一部電影的時間可以縮短四分之三,成本可以減少一半。百度AI「智感超清「系統能幫助修復團隊完成大量的基礎性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但與此同時,「修舊如舊」還是需要一種匠心精神。
因為,美和意圖是主觀感受,AI修復可能會忽略一些細節而造成畫面變形,這需要更高的專業敏感度來發現這些紕漏。在上色過程中,也不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人工做大量對於影片時代背景和導演意圖的研究,才能確保更好的還原。
當舊電影加上新工種,擁抱新技術的同時也將吸引更多有興趣的年輕人加入到行業中來。
有了好的工具,更多人會有更多精力放在創作和創作上,就會有更多的高價值修複數據出現。這個時候「智感超清」又有更多數據可以學習,進而成為更好用的工具。周而復始,不斷迭代。最後,有了AI加持之後,修復師的職業產生了升華,就像《我在故宮修文物》,不是簡簡單單的修復,我們在雕刻時光,傳承歷史,重塑經典,感染時代。
這次的「智感超清」項目不僅僅針對老片修復,還有高清轉超清的升級,「讓你在家庭中就能感受到電影院的效果」,丁二銳說,「一旦這種技術大範圍應用,就能夠把普通片源提升到4K甚至8K的體驗,片源多了,用戶的選擇也就會更多」。
「這一次的合作,我們非常感謝電影頻道,電影頻道花費了很多精力來做老片修復的工作,電影頻道願意把這些數據分享出來,對文化的傳承、社會的精神面貌都有非常積極重要的作用。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電影頻道擁抱新技術的敏銳嗅覺。」
文/東東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