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曾經一度掌控了網際網路信息的入口,「有事情、百度一下」,成為一代人的行為習慣。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尤其是社交媒體的興起,百度的信息掌控優勢被大大削弱,信息獲取的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微信、微博、頭條都在分散百度的流量,百度似乎有點沒落了。
這次疫情正在改變人們獲取信息的習慣。人們需要了解最新疫情的數據和新聞,需要了解自己周圍的感染情況,需要求證各種或真或假的疫情信息,這些使用搜尋引擎比社交媒體更加方便。人們從被動的信息閱覽開始投入到主動的搜索中,百度又重新回到視野中心。
疫情讓人們更需要權威信息,但權威媒體的來源分散,而且及時性略有欠缺,而社交媒體上的信息則預控混雜,而且容易產生「信息繭房」,不斷強化人們的偏見。這個時候,人們就會主動選擇搜索主動求證信息的真實性。疫情防控期間,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主動搜索量出現激增,只是在百度平臺上,這個詞的日均搜索瀏覽就高達10億人次。
而搜索背後呈現的民生真實訴求,也讓搜索和民意呈現出一種「共振」現象,這樣也有利於政府和企業能夠做出科學決策。除了搜索之外,百度還在地圖、智能外呼、AI測溫、無人車、機器人方面做了很多和疫情相關的嘗試,為疫情防控做出了貢獻。
01
搜索為何能反應真實民意?
在疫情發展的不同階段,人們搜索的關鍵詞是不同的,這些詞反映了不同階段的民意。
百度搜索指數顯示,疫情爆發初期,野味成為第一搜索熱詞。隨著時間推移,「口罩」、「酒精」等搜索增多,而疫區「心理疏導」、「咽喉痛」搜索量激增74倍。隨著復工開學臨近,「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復工」等關鍵詞指數暴漲,這些都能反映人們的關切。
隨著疫情席捲全球,谷歌搜索同樣呈現出與疫情相關的關鍵詞搜索趨勢,谷歌3月份最熱的10個關鍵詞分別是冠狀病毒、來蘇爾消毒液(Lysol)、易腐爛食品(Perishable foods)、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取消行程(Cancel trip)、索拉諾縣(Solano County)、食肉(Carnivorous)、狗冠狀病毒(Dog coronavirus)、鬍鬚(Beards)、電影《傳染病》(Contagion)。
各種網際網路媒體都在關注疫情,為何只有搜索能探測民意與輿論走向?
最主要的原因是,搜索大數據能收集到海量的、具備分析價值的真實用戶的意願與行為。各種關於疫情的雖然媒體很多,包括新聞資訊平臺,短視頻平臺以及社交媒體,但上面的信息魚龍混雜。在「眾聲喧譁」的背後,大量無用的社交信息充斥,聒噪中夾雜著水軍與機器的操縱,信息過載成為常態,它並不能真實的反應用戶需求與獲得真實民意反饋。
相對社交媒體的「眾聲喧譁」,搜索的背後是大量的用戶主動求證行為,用戶此時在搜什麼,反映了用戶在想什麼,這些數據反映了人們的關切點,能更準確、及時地反應用戶真實意願。與此同時,百度可以通過「搜索+信息流」的模式,以及「百度指數」等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手段,將有價值的信息從不斷增長的海量數據中提取出來,提高信息的準確性。
在疫情防控期間,平均每天有超10億人次通過百度搜索了解疫情,這帶動了更多的搜索內容維度,能反應更多的社會與經濟問題的細節。比如說,在百度的搜索大數據報告中,顯示部分線下產業受疫情影響嚴重,旅遊業首當其衝,其次是酒店業、裝修行業以及房地產行業。
正是因為搜尋引擎的關鍵詞能反應民意,很多權威媒體也會用百度熱搜的關鍵詞來確定報導方向。百度搜索指數呈現的每一次索的熱度曲線,都幾乎精準揭示了線下民眾的需求與關注,可以說是它是疫情下社會心態、社會問題、輿論動態的承載器與晴雨表。
利用百度大數據,可以篩選出全民關注的輿情與民意走勢,給予地方政府或機構作為決策參考,為輿論民調與民情的把控提供可行的觀察方向與視角。百度大數據還可以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數據樣本,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制定因地制宜的本土性方案。
搜索像一面鏡子,能映照出民眾最迫切的需求,而通過對民意的洞察,可以提供一定的數據決策價值,輸出給地方政府與機構、民眾所用,起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價值。
02
用權威信息來闢謠和消除恐慌
疫情之下,另外一個現象就是謠言滿天飛,增加了公眾的焦慮和恐慌。
疫情剛發生時,就傳出「抽菸的人不易感染」、「鹽水漱口、燻醋能預防感染」、「政府安排飛機撒藥」等謠言,隨著復工開學時間臨近,有關各地封城、封路、限行的謠言也紛至沓來,還有多各種社交媒體對疫情數據的質疑,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眾恐慌。
消除謠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知識普及和信息透明,讓權威機構的發聲能傳遞出去。為此另一方面,百度上線闢謠專區,依託於百家號平臺和各類權威信息渠道,構建起了一道拒絕謠言和恐慌情緒的信息壁壘。
截至4月8日,百度官方產出精準闢謠內容累計觸達用戶6億人次,各類媒體和政務機構帳號在百家號平臺上發布的疫情相關內容累計閱讀量也超過百億。比如百度1月26日發布的闢謠內容《北京、廣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將封城?|百度闢謠》短期內閱讀量暴漲,達到了很好的闢謠效果。
除了闢謠之外,百度通過提供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知識,讓用戶更全面了解疫情信息。
比如,百度App上線新冠肺炎智能自測工具,利用百度AI和大數據技術,通過學習國家衛健委最新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並結合百萬份在線諮詢案例,可對用戶目前身體狀態進行智能分析,測試出「新冠肺炎」感染的可能性,並給出相應建議。
同時,百度「問醫生」針對湖北地區以及溫州、重慶等10個疫情嚴重的城市提供覆蓋全科室病症的7*24小時免費諮詢服務,緩解疫區醫護重負,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截至4月8日,百度「問醫生」免費服務通道頁面訪問量破8億,累計諮詢量近4300萬次,最高單日諮詢量超85萬次,並且還在不斷增長中。
百度地圖上線了200餘個城市的「疫情小區」地圖,顯示出當前所在城市的疫情場所個數、距離1公裡內的疫情點個數、距離3公裡內的疫情點個數,以及最近的疫情點名稱和該疫情點人流聚集地等實時信息簡報,方便用戶快速了解周邊疫情情況,及時做好防疫工作。
信息的厚度決定了樣本的豐富程度與全面性、權威性,可以對事件的成因機制與動態脈絡做更好地把控。比如百度針對搜索關鍵詞在對事件脈絡、謠言鑑別等做梳理之外,也能對病毒解釋、病因、就醫、治療、產業防疫、用戶心理等諸多方面提供權威知識與對應方案。
百度在包括知道、百科、文庫等知識內容方面積累了超10億條優質內容。這三大產品和中國科協、中國抗癌協會、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等 7000多家權威機構建立合作,並先後投資果殼、知乎等頭部優質垂類內容,內容品質大大增加。
03
利用AI助力企業復工
2月中旬以後,很多企業都會面臨復工的問題,這個時候百度利用AI系統,一方面知道企業的復工,一面助力中小企業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
比如說對廣東省的開工關注度進行大數據分析,百度大數據發現,開工關注度較高的行業是金融、機械、電子電氣與紡織業,這意味著這些製造業領域對復工的訴求更高。
百度還通過「免費開放AI技術、幫助傳統企業線上化轉型、全方位營銷賦能」等一系列措施,助力中小企業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
針對國家安全復工的要求,中國石油集團技術支持單位中油瑞飛在百度飛槳團隊的協助下,短短數天內完成了AI口罩檢測的升級、優化和應用,識別準確率可達到96.5%以上,為企業安全復工構建起一道人工智慧防線。
《新聞聯播》對百度用智能質檢技術幫助企業在疫情期安全運行的報導
而在用工難問題上,江蘇省常州市的精研科技運用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在疫情期實現安全運行,這為其他製造企業帶來了新思路。精研科技的精密零部件製造車間雖然沒幾個人,但生產一直沒停,通過智能雲技術搭建的智能質檢系統,十臺無人值守的智能化檢測設備24小時工作,比人工檢測效率提升近10倍。
不僅如此,智能化的運作方式還能最大限度幫助企業開源節流,比如,百度智能雲推出的智能電費優化服務可以幫助製造類企業在零投入、零成本、零維護、零風險的情況下節省基本電費,並免費幫助企業逐步構建綜合能源管理系統,減少人員日常用能抄錄成本、指導工廠合理用能以達到真正的降本增效目的。
百度Apollo及生態合作夥伴亦在全國各地為企業員工順利復工復產「開路」。百度Apollo的自動駕駛小巴阿波龍已在廈門金龍廠區變身送餐員,為員工進行快餐配送服務,避免了不必要的人與人接觸。百度Apollo攜手新石器推出的無人車,也在武漢高校隔離點,深圳廣州兩地醫院、區政府大院、保稅區,上海張江人工智慧島等地進行消殺作業,避免了人類此刻從事高危作業的風險性。
百度Apollo宣布將免費開放低速微型車套件及自動駕駛雲服務,加速自動駕駛產品應用,聯手生態夥伴,馳援疫情防控。為了讓更多無人車力量加入馳援疫情防控,百度Apollo已於2月10日宣布對服務疫情的企業免費開放低速微型車套件及自動駕駛雲服務,加速自動駕駛產品應用,聯手生態夥伴,支援疫情防控。
百度地圖疫情期出行管控消息聚合頁(來源:百度地圖)
百度地圖除了AI大數據火力全開,近日還上線了「復工地圖」,將超市、商場、餐飲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場所的營業狀態、最新營業時間為用戶清晰展示出來,保障用戶準確出行,也為中小企業和商家線下帶客提供了精準時效信息。截至目前,「復工地圖」已完成對全國300餘城市的商超、餐飲、景區等多個類別近30萬地點的核驗。
一系列帶有百度鮮明AI特色的扶持動作,在助力中小企業當下智能節流、效率提升和面向未來AI化數位化轉型上發光發熱。讓一些即便看上去高深複雜的AI技術能力快速高效的落地並產生價值,也為企業用最新科技手段尋找發展突破點及武裝自己起到指引作用。
04
百度AI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其他應用
除了上面說到的一些技術之外,百度還利用其他AI技術來助力疫情防控
智能外呼
社區居民信息排查、快速摸清健康情況和流動情況是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重要措施。但社區住戶密集、流動大的狀況,讓人員較少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居委會等組織難以快速完成居民排查。百度智能外呼平臺具有批量一對一電話呼叫的領先能力,用AI機器人代替人工打電話,一秒可直呼1500個電話,比人工電話效率提高數百倍,還能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
目前,百度智能外呼平臺已經在北京海澱上地街道辦、陝西西安、延安、上海寶山、浙江溫州瑞安市、福建福州倉山區等十幾個地區投入使用。截至3月1日,外呼總量已超300萬次。智能外呼已在一些行業落地應用,如金融、銀行、教育等,未來可以廣泛應用於航空、旅遊、公共衛生、城市管理等領域。
AI測溫
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在火車站、機場需要對每一位乘客進行體溫檢測,減少人群交叉感染的風險。百度AI測溫系統以非接觸、無感知的方式,可靠、高效地解決了在公共場所人員高度聚集、高流動性情況下的體溫實時初篩檢測問題,有效降低了人員聚集造成的交叉感染風險,協助工作人員快速發現、識別體溫疑似異常人員,提高人工復檢效率。該系統還解決了因為佩戴口罩使面部識別特徵減少的難題。
目前已面向全國完成了清河火車站、數字北京大廈等數十處測溫場所的部署,覆蓋交通樞紐、行政機構、醫療機構、企業辦公及居住社區等眾多場景。截止2月底,百度AI測溫系統已在全國範圍內完成超過700萬人次的快速體溫監測。
未來可以應用在火車站、機場交通樞紐、體育場館等密集人群場所,比如奧運會比賽場館,還可以部署在醫院等醫療機構。
AI口罩檢測
基於百度飛槳上免費開源的業內首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可以準確地對未戴口罩以及錯誤佩戴口罩的情況進行識別和檢測。針對北京地鐵防疫需求,百度與北京地鐵合作開展AI口罩檢測方案落地應用。
未來AI口罩檢測方案除落地在醫院等醫療機構場所。還可以衍化功能落地在其他場景。比如在建築工地,可以檢測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在一些特定的具有危險工作場所,可以檢測是否穿戴安全服等。
疫情機器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醫院、社區、機場等公共場所出現測溫、消毒等安全防禦措施不足,人力不足且人員面臨高感染風險的問題,百度發揮人工智慧技術優勢,與東軟集團聯合打造了一套機器人抗疫解決方案,集信息採集、體溫監測、醫護助理、無接觸配送、消殺巡邏五大功能於一體,通過科技手段抗擊疫情,在醫院抗疫、企業復工、人員返程等場景中為人們提供安全保障。
智能諮詢助手
百度靈醫智惠推出的「智能諮詢助手」,包含常見問題解答、標準化預問診路徑、在線醫生諮詢輔助三大模塊,向在線健康諮詢平臺、政府疫情防控平臺、網際網路醫院等提供在線健康諮詢服務的平臺免費開放API接口,為第三方平臺的在線科普、諮詢服務提效。
疫情防控期間,相關的在線諮詢需求激增。實際上,但絕大多數公眾對醫生的諮詢問題較為基礎、重複,如「口罩應該怎麼佩戴」「新冠肺炎有哪些症狀」,通過智能交互等技術手段完全可以協助人工承接。一方面,能夠極大緩解在線諮詢平臺的人力壓力,另一方面,通過指導大眾做自我排查和居家隔離,能夠避免公眾在醫院的聚集,減少人群中交叉感染。
目前,智能諮詢助手已與東軟熙康、宜昌衛健委、左手醫生、浪潮、尚東數字谷等合作夥伴攜手,在掌上雲醫院app、愛健康app、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同煤總醫院、深圳龍崗人民醫院公眾號等上線,每日調用近萬次。
本案例摘自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讀懂數位化轉型》,這本書一共有18個企業案例,這篇文章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