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記者來到本溪市溪湖區本鋼1號高爐舊址。看到這座百年前的工業遺址經過一年多的搶險加固和防腐修繕,呈現了一種獨有的重金屬工業風,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凸顯滄桑之美。
本溪湖工業遺產群,始建於1905年,2013年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包括本鋼一鐵廠舊址(含1號煉鐵高爐、煉焦爐、洗煤樓)、本鋼二電冷卻塔及發電車間,本溪湖煤鐵公司和公司事務所舊址(小紅樓大白樓)、本溪煤礦中央大斜井(含肉丘墳)、彩屯煤礦豎井、本溪湖火車站、日本大倉喜八郎遺發冢、張作霖別墅,以及大量的歷史設備。
由於本溪湖工業遺產群屬於工業遺產,生產百年,停產時有的遺址損毀較為嚴重,本溪市在遼寧省的支持下,自2014年向國家申報保護工程項目,先後有3項搶險加固項目、3項修繕項目、1項消防項目獲得批覆,獲得國家文物保護資金5000餘萬元,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抓緊對各個項目進行搶救式修復。
本鋼一號高爐爐體高60餘米,始建於1914年,在當時是一座東北最先時的煉鐵高爐。1949年恢復生產後為共和國建設做出貢獻,期間經歷12次大修和改建,1981年,在冶金部重點鋼鐵企業高爐競賽評比中榮獲「紅旗高爐」稱號,2008年正式關閉。修繕工程自2018年11月開工至2020年11月,基本完成搶險加固和除鏽防腐項目。2020年主要進行的是共計12層的鋼結構加固、四個熱風爐的鋼結構加固,土建外立面和室內的修繕,高爐12個層面的除鏽防腐噴漆,4個熱風爐的除鏽防腐噴漆。
本鋼二電廠的冷卻塔和發電車間,始建於1936年。 2016年申報搶險加固項目並獲得國家文物局批覆。工程自2019年7月開工至2020年11月,全部完成冷卻塔人字柱加固、發電車間缺失16個鋼立柱和20餘個鋼梁的恢復、室內牆體的加固以及屋面防水項目。目前,正在進行門窗的安裝。
二電冷卻塔
發電車間內景。
此外,本溪湖煤鐵公司及事務所舊址修繕、肉丘墳修繕在本月16日通過最終驗收。張作霖別墅修繕、本溪湖煤鐵公司(小紅樓)及事務所舊址(大白樓)消防工程也基本完成了有關工作。
【來源:遼寧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