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中國CEO炮轟增程式;保時捷為什麼不走國產化?

2020-12-19 騰訊網

特斯拉能否實現「江湖救急」?

整理 | 鄒帥

「卡門內參」是未來汽車日報的周更欄目,為您梳理出行領域本周值得關注的商業新聞。以下是本周9月7日-9月11日)值得關注的公司和商業新聞:

大眾中國CEO炮轟增程式,李想隔空喊話

一場關於增程式電動車的技術路線「大論戰」,再度被推向臺前。近日,大眾汽車中國CEO馮思翰一改往日風格,公開點名「增程式」,他認為站在環保的角度,增程式電動車並不是好的解決方案。雖然馮思翰並未直接點名,但以增程式為代表的新造車公司理想不可避免的成為其暗指的對象。 面對又一次突如其來的質疑,9月9日,李想在朋友圈和微博直接回應馮思瀚的判斷,並隔空喊話,願意和同級別的奧迪Q7 PHEV對比能耗,「用數據說話」。

毋庸置疑,對於車企而言,口舌爭論並不是判定勝負的關鍵。對於大眾來說,大象轉身仍需面對各種考驗。當裡程不再讓用戶焦慮,增程式還能否成為理想ONE的護城河,仍有待市場的驗證。

延伸閱讀:大眾中國CEO炮轟增程式,李想隔空喊話:願意和奧迪Q7比能耗

一則傳聞「燒掉」寧德時代400億市值

一則市場傳言,讓巨頭寧德時代在兩天時間內,市值蒸發超過400億元。9月7日,關於「寧德時代即將放棄811電池,將內部研發重心轉向523體系」的傳聞在業界掀起軒然大波。而高鎳的811電池與生俱來的不穩定標籤則成為其放棄811電池的有力「證據」。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的變化牽一髮而動全身。手握最硬核的動力電池技術和供給無疑是其核心競爭力,而關於這個市場的爭奪正變得愈發激烈。在傳聞與真相的裹挾中,寧德時代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

延伸閱讀:一則傳聞「燒掉」400億市值,寧德時代的軟肋出現了?

「摩託之王」力帆夢碎汽車圈

「鴛鴦工廠是力帆之前的乘用車生產基地,年產能10萬輛,力帆X70等車型便在這裡生產。去年2月,為緩解危機,力帆把這塊地賣了。」前力帆員工劉滿陽接受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採訪時感慨,「今年3-4月,鴛鴦工廠被拆除,如今到處都是廢墟,令人唏噓。」

如同鴛鴦工廠最後的宿命,力帆如今「命懸一線」。官方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力帆淨虧損同比擴大173.99%至25.95億元;傳統乘用車銷量僅978輛,同比暴跌95.29%。因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今年8月,力帆控股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進行司法重整,並表示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延伸閱讀:「摩託之王」夢碎汽車圈:尹明善終究不是李書福

保時捷為什麼不走國產化?

同樣都是在中國「國產化」,特斯拉這邊高歌猛進,它的對手之一、盈利能力超強的保時捷卻三番兩次極力否認。 8月底有消息稱,保時捷將考慮在海南進行本土化生產,原因傳得有鼻子有眼:在海南自貿區組裝售賣可以免稅,保時捷可能選擇以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進行國產。

不過,官方依舊以那個冰冷的答案回應:沒有國產計劃。保時捷「被國產」,這不是第一次,想必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押注電動化的保時捷,未來或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國產化,或許並非全無可能。

延伸閱讀:保時捷真的不想「國產化」嗎?

蔚來總裁秦力洪:高端電動車配備單電機就是耍流氓

9月10日,秦力洪在蔚來汽車南京XPT工廠的XPT電驅動分享會上,闡述了自己關於高端電動車電機的見解。南京XPT工廠被蔚來第54號員工、XPT CEO曾澍湘稱為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電機工廠」。

「高端電動車配備單電機就是耍流氓。」在蔚來總裁秦力洪眼中,高端電動車的動力總成至少要滿足三個標準:雙電機、永磁+感應組合以及不斷兼容前沿科技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蔚來總裁秦力洪:同年齡的蔚來比特斯拉更優秀

軟體付費才是車企的未來?

當人們擔心「蘋果顛覆諾基亞」的故事在智能汽車領域上演,面對這場汽車圈的大變革,各家都爭當成為下一個蘋果。2020年2月,特斯拉股價即將突破1000美元,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公開寫道,十年內,智能汽車會有多家市值在1000億美元至1萬億美元以上的公司,特斯拉、蘋果都是非常有力的選手,小鵬汽車也會努力早日到達。

8月27日,根據財新報導,小鵬汽車成功登陸紐交所後,何小鵬曾表示,明年將探索軟體收費。一邊是特斯拉憑藉付費軟體賺得盆滿缽滿,另一邊對於車企們來說,當賣車的毛利率不斷下降,尋找新的盈利空間已迫在眉睫。

延伸閱讀:「賣車」不如「賣軟體」,軟體付費才是未來?

電池日馬斯克可能曝光的底牌與大招

幾經周折的電池日即將來臨,從馬斯克近期不斷透露的消息來看,特斯拉似乎已經做好準備「放大招」。 全生命周期續航裡程達到160萬公裡(100萬英裡)的「百萬英裡電池」、新型鋰離子電池、官方邀請函上出現的神秘符號等,每一項都足夠重磅。

在不按常理出牌、極具顛覆性的馬斯克的世界裡,其口中「最激動人心」的內容應不止於此,不過這些猜想和底牌將也在不久後的電池日上得到滿足。

延伸閱讀:電池日一波三折即將開幕,馬斯克可能曝光的底牌與大招

昔日新能源汽車銷冠今日「最慘」?

近日,北汽新能源公布了8月份的產銷快報,其中8月銷量僅為2132輛,去年同期則達到了10705輛,1-8月累計銷量同比下滑達78.68%至18841輛。銷量跌幅近8成的北汽新能源,被市場遠遠地甩在身後。

經歷了早期的野蠻生長後,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後半程。對於北汽新能源來說,轉型之路顯然並不好走,擺脫B端出行市場縮水的桎梏,尋求私人用戶市場的增長,能夠避免起大早趕晚集的尷尬嗎?

延伸閱讀:北汽新能源:2019年銷冠,2020年「最慘」?

莊莉對話奧迪前CTO,特斯拉是新的阿里巴巴?

「軟體定義汽車」這一記響鞭打在了每一個身處汽車產業鏈的企業身上。特斯拉用10年的時間完成了市值超越,德國車企不得不承認「錯失良機,落後於人」已成既定事實。

血色將至,未來5年大眾計劃投入600億歐元,寶馬計劃投入300億歐元,傳統巨頭開始組建萬人以上的軟體工程師團隊,以期跟上汽車軟體發展的步伐。但奧迪前首席技術官、天使投資人Peter Mertens對此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軟體開發不在人數而在人才質量」,扁平化團隊才足夠靈活敏捷。

延伸閱讀:莊莉對話奧迪前CTO:特斯拉像汽車業阿里巴巴,軟體開發不用搞人海戰術

品牌上下齊飛,為了走量,吉利拼了?

9月7日,吉利汽車披露銷量公告,今年8月,吉利汽車銷量為11.34萬輛(包含領克品牌銷量),同比增長約12%,環比增長約8%。今年前8個月,吉利汽車的總銷量為74.91萬輛,同比減少11%,完成2020年全年經修訂銷量目標132萬輛的57%。

與此同時,9月6日晚,領克06正式上市。對于吉利汽車而言,攜帶沃爾沃基因的領克品牌承擔著「品牌向上」的使命,不過隨著領克家族又推出價格最低的領克06,其品牌似乎在下一盤不一樣的棋。「品牌向上十年功,向下十分鐘」,除了業界廣為流傳的這句總結,面對車市寒冬,「品牌向下」能為自主品牌的銷量向上注入新的活力嗎?

延伸閱讀:豪華車價格下探自主衝高更難,為了走量,吉利拼了?

中國製造Model 3「江湖救急」,將出口歐洲及亞洲

9月11日,彭博社報導稱,特斯拉計劃開始將中國製造的汽車運往歐洲和亞洲。今年上半年以來,特斯拉的激烈攻勢未能在歐洲奏效。據歐洲汽車新聞報導稱,今年7月,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正逐漸失去領先優勢,處於「崩潰」狀態。今年上半年,雷諾佐伊(Zoe)更是超過特斯拉的Model 3,成為歐洲最暢銷的電動汽車。

在柏林工廠投產之前,將中國上海工廠生產的汽車銷往亞洲其他國家和歐洲似乎是個不錯的「救急」辦法。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特斯拉8月份在中國的終端銷量達到1.18萬輛。

延伸閱讀:中國製造Model 3出口歐洲及亞洲,能否實現「江湖救急」?

相關焦點

  • 增程式的興衰
    會上,一向內斂低調的大眾中國區CEO馮思翰一改往日形象,在談及電動車的技術路線時對增程式技術顯得尤為不滿,馮思翰的用詞是:最糟糕、不環保、以及胡說八道——「增程式已經過時了,我們很早以前就嘗試過類似的路線。」 在座的媒體聽完一陣驚呼,當庭寫稿。儘管此言沒有明確點名,但大家都很清楚,此前市場上唯一主推增程式並對純電動破口大罵的也就只有李想了。
  • 增程式電動車陣營再添新兵 這一技術路線終於走通了?
    嵐圖FREE的發布,讓增程式技術路線再度成為全行業的關注焦點。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增程式技術路線後,現有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是否會被重塑?嵐圖汽車發布的增程式電動車有哪些特有優勢?是否會進一步攪動增程式電動車的市場?這一系列的問題,值得關注。
  • 增程式技術興衰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9月8日,大眾在成都辦了場媒體溝通會。會上,一向內斂低調的大眾中國區CEO馮思翰一改往日形象,在談及電動車的技術路線時對增程式技術顯得尤為不滿,馮思翰的用詞是:最糟糕、不環保、以及胡說八道——「增程式已經過時了,我們很早以前就嘗試過類似的路線。」 在座的媒體聽完一陣驚呼,當庭寫稿。
  • 文德恩辭去保時捷CEO職務 大眾法國分部遭搜查
    金融界美股訊: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18日,大眾汽車公司女發言人萊斯利·派爾提爾透露,在前執行長馬丁·文德恩宣布辭去該公司最大股東——保時捷汽車控股公司執行長的職務後,調查人員搜查了大眾旗下法國分公司的總部。
  • 嵐圖也來了 增程式電動車還有多大想像空間
    趕在2020年結束之前,增程式電動車的市場終於又要迎來另一位兄弟。經過數年市場的洗禮,增程式電動車的概念算不上陌生了。就在前不久,大眾汽車中國區CEO馮思翰博士還在一場媒體溝通會上對增程式的技術路線進行了一番令人印象深刻的吐槽。
  • 保時捷董事長發話:不會在中國鋪生產線了!網友:懸著的心放下了
    然而近日,保時捷董事長發話:不會在中國鋪生產線!網友:懸著的心放下了。 如果國產化,估計能講很多錢,這樣自己完成了買車的願望,與此同時,保時捷也能賣出更多的車子,藉此提升知名度以及市場份額,豈不兩全其美。
  • 保時捷家族力挺,大眾汽車集團CEO與監事會進行了表面處理
    大眾汽車德國《汽車周刊》報導稱,大眾汽車CEO就其失言向大眾監事會道歉,大眾大股東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介入爭議,支持diss。據悉,DIS和德國金屬工會主席、大眾汽車監事會副主席JrgHofmann表示希望延長工作合同,迪絲認為JrgHofmann向媒體披露了這一消息。大眾汽車大股東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於表示支持diss:「迪斯已經向整個監事會道歉了,我們將繼續支持他」。
  • 保時捷家族力挺,大眾集團CEO迪斯和監事會表面和解
    德國《汽車周刊》6月9日報導,大眾CEO迪斯為失言向大眾監事會道歉,大眾監事會接受迪斯道歉,大眾大股東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介入紛爭支持迪斯。據悉,迪斯與德國金屬工會主席、大眾監事會副主席Jrg Hofmann表達了希望延長工作合同的意願,迪斯認為,就是Jrg Hofmann將消息透露給了媒體。大眾大股東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6月9日表示了對迪斯的支持:「迪斯已經向整個監事會道歉了,我們將繼續支持他」。
  • 保時捷CEO將任大眾品牌負責人 解決ID3等量產問題
    據德國權威汽車雜誌《Auto Motor Und Sport》援引消息人士稱,大眾汽車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將提拔保時捷執行長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為大眾品牌負責人,這是該集團管理層大洗牌的一部分。
  • 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獲得大眾集團控股家族成員支持
    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獲得大眾集團控股家族成員支持近日,據路透社援引自德國《圖片報》(Bild)報導,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p)控股家族成員沃爾夫岡·保時捷(Wolfgang Porsche)和漢斯-米歇爾·皮耶希(Hans-Michel
  • 大眾為什麼成了國民品牌?
    私營企業生產不出這麼便宜的車,就由納粹組織的「勞工陣線」來負責,1937年3月28日,「Gesellschaft zur V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olkswagens mbH」公司宣告成立,大眾汽車也就應運而生。 就我國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和捷達、帕薩特、邁騰還有帶字的輝騰等大眾旗下的汽車。
  • 大眾高層內鬥 CEO迪斯向監事會施壓
    來源: 驅動中國
  • 女子送保時捷去保養,底盤卻有大眾標誌,為何車主不怒反笑?
    大眾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個汽車品牌,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大眾就推出了桑塔納這款車型,並且迅速在國內火了起來。那個時候我國的經濟還不發達,人們的主要代步工具還是鳳凰牌自行車,所以能買得起大眾桑塔納的,都是當時非常有身份地位的土豪。時至今日,大眾也依然非常受歡迎。
  • 大眾集團CEO不再擔任大眾品牌CEO
    據德國《經理人》雜誌報導,迪斯日前向集團監事會申請延長自己的合同到2025年,卻遭到監事會和大眾汽車集團兩大股東——保時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的否定,令其在集團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原因則是大眾進入2020年以來一系列負面事件導致股東的不信任感。
  • 中國芯的雙面矛盾:梁孟松與國產化是反向路
    蔣尚義來了,梁孟松要走。眾人都在竭盡所能地「編織」著兩人過往的恩怨,以及「指責」中芯國際為什麼做出這樣的人事安排,忙著編故事與咎責,卻忘了最根本核心的問題。 中芯國際沒有忘記梁孟松這 1000 個日子以來的拼搏與貢獻,只是中國晶片產業前方的道路已經變了,而且是車頭車尾式的徹底轉彎。
  • 瘋狂的商務車,大眾T5換保時捷發動機
    幾年前有一位車迷,他的一輛大眾T1配上保時捷911發動機來到國內,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如果你知道T1模型的主體結構,你就知道它的實現難度有多大,那麼你能想像,如果保時捷帶著商用車上市會是什麼樣子嗎?或者你能想像一輛商用車搭載保時捷交換發動機的情景嗎?
  • 理想、嵐圖「增程式」賽道相逢,互送秋波還是互相較勁?
    12月21日,真鋰研究創始人墨柯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認為,增程式是電池技術還不足夠、充換電設施還不完善的情況下,由傳統燃油到純電動的一個過渡,其優點是緩解了裡程焦慮,但同時增程式不一定環保,以及依然還是有兩套動力系統,成本較高。在更早之前的8月,大眾集團中國高管就在公開場合直接表示增程式電動技術是「完全過時的技術」。
  • 「破圈」看汽車,增程式前景廣闊
    中國航天某所歷時十餘年開發的特種車輛測試結果表明,採用增程式純電驅動技術後,相比傳統機械驅動底盤,在動力方面0~60公裡加速時間縮短70%,最高車速提升50%,5%坡道測速提升60%,綜合行駛工況下百公裡油耗降低30%,車輛各項綜合使用性能均有顯著提升。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另一大特點,是不改變當前軍用油料保障供應體系,這對於其在軍用領域的推廣極具價值。
  • 嵐圖會成為藍圖嗎 未被市場認可增程式混動能否解決裡程焦慮
    東風嵐圖FREE為什麼要走別人不走的增程模式? 從產品角度看,東風嵐圖的首款量產車型嵐圖FREE未來會推出兩種動力形式,分別為增程式混合動力和純電,軸距達到2910mm,號稱可以完全解決裡程焦慮。 一來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二來也是所謂的換道超車思路使然,三來則是燃油車層面,東風汽車自主品牌的表現一直不佳,而東風汽車直屬的東風風神,更是個中最差,市場表現明顯不足於東風風行。 我國從2011年開始,針對新能源汽車有了大範圍,高金額的補貼。到2020年,我國針對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也基本降至為零,但新能源汽車市場卻大放異彩,正成為中國汽車市場中不可或缺,越來越大的市場。
  • 嵐圖會成為藍圖嗎 未被市場認可的增程式混動能否解決裡程焦慮
    東風嵐圖FREE為什麼要走別人不走的增程模式? 從產品角度看,東風嵐圖的首款量產車型嵐圖FREE未來會推出兩種動力形式,分別為增程式混合動力和純電,軸距達到2910mm,號稱可以完全解決裡程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