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女子接「網購平臺客服電話」後,一步步落入陷阱被詐騙30餘萬元

2021-01-20 騰訊網

張女士的轉帳信息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王新昌實習生普春蘭

網購後,接到自稱是網購平臺客服的電話,能準確說出顧客姓名、商品價格、訂單號等信息,您會相信這個「客服」嗎?近日,鄭州市民張女士非常苦惱,她在唯品會官方APP上網購了一套女童套裝後,被騙走了30餘萬元,令人痛心的是,其中有5萬是借唄借款,17萬餘元是快貸貸款。她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圈套,又是誰洩露了她的訂單詳情?

講述:詐騙嫌疑人掌握訂單所有信息

張女士介紹,12月15日,她接到一個歸屬地顯示上海的手機號(1339109××××)打來的電話。「對方是一個男士,自稱是唯品會客服人員,核實了我10月份一個女童套裝訂單,把單號、品牌、價錢等信息說得很準確,他說這套商品有顧客投訴小孩穿後起紅疹,公司要召回,讓我申請退款。」張女士說。

這位男士加了張女士的QQ號,發給她一個二維碼,張女士掃了掃,顯示無法進群。「我當時說太麻煩了,沒多少錢,不退了,對方說很簡單,不會操作的話,讓手機設置共享屏幕;我按照他的步驟,先進入支付寶、找理賠圖標,但是沒找到理賠圖標,他讓我點借唄、借了5萬元,借的錢到了我自己的銀行卡上,還讓我登錄銀行APP查詢,這時候手機網絡有延時,他說是帳戶被鎖定了,需要解鎖。」張女士說。

手機延時期間,詐騙嫌疑人已經將張女士的5萬元轉走,張女士慌了,為了能挽回損失,她根據對方指引的「解鎖」方法,在建行APP上申請了173997元快貸,連同建行卡餘額83407元都被詐騙嫌疑人轉走了,此時,張女士一共被轉走了307404元。記者查詢轉帳信息,發現錢被轉給了一個叫「陳旭」的個人銀行卡。

進展:唯品會稱不排除不法分子竊取了信息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鄭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已受理該案,案件仍在偵辦中。

那麼張女士的訂單詳情,是如何被洩露的呢?記者撥打唯品會官方客服了解情況。客服人員表示,「不排除不法分子,通過不法手段竊取(客戶)信息」。至於是否還有其他顧客反映被詐騙的情況,該客服人員表示不清楚,不掌握。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搜索發現,網購後客戶因信息洩露被詐騙的案例很多。

比如:據新浪財經報導,合肥蔡女士接到自稱唯品會客服電話,聲稱誤將她設置成了平臺代理,取消的話需要配合銀行操作。在對方引導下,她3小時內15次共轉帳67萬。

說法:電商網站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明確,網絡運營者應當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洩露、毀損、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洩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客戶信息洩露引起的詐騙,電商平臺對此有責任嗎?消費者如何挽回損失或避免類似悲劇?對此,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呂悠律師認為,電商網購平臺要承擔保護客戶信息的責任,客戶信息洩露一方面可能是電商網站存在伺服器漏洞,客戶信息被不法分子盜取;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中能接觸到客戶信息的工作人員、賣家或者物流配送也有可能將客戶信息轉賣出去。工商部門等相關管理部門也應進行行政調查,公安機關應刑事立案偵查。除了詐騙分子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外,如果是電商平臺內部人員洩露客戶信息,則涉案員工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如果電商網站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對網購消費者還應該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相關焦點

  • 接個電話竟落入連環詐騙,不到三小時被騙10萬,「現在想想,都是套路」
    7月10日,市民曹女士向華商報、二三裡資訊反映,她既沒有點擊不明來路的連結,也沒有登錄對方提供的網站,只是接了個電話就被騙了。「我聽從騙子的指令自己把銀行卡的五萬元轉了過去,同時還在騙子的引導下又貸款五萬元也轉給了騙子,結果被騙10萬元。」
  • 銀川一女士被騙走九萬元!她是這樣落入陷阱的……
    銀川一女士被騙走九萬元!她是這樣落入陷阱的…… 2020-12-29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冒充客服打「解綁VIP」電話,日照一女子被騙……
    「我是某某網購平臺客服經理,由於操作失誤,您被列入我們的VIP代理商了(會員)…「我是某某網購平臺客服,您之前在我店鋪買的東西出現質量問題,現將給您退款...」假如接到這種電話,您可一定要警惕,這正是近期的詐騙套路。近期日照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已接到多起冒充網購平臺客服、聲稱操作失誤、客服退款的詐騙警情。
  • 騙子冒充網購平臺客服詐騙江門女子32萬,所幸報警及時
    「真是太感謝警察同志了,要不是你們及時幫助,我辛苦攢下的32萬元就被騙走了!」市民黃女士回想起前不久遭遇的網絡電信詐騙仍然心有餘悸,所幸民警幫助緊急止付,避免遭受損失。近日,黃女士為臺山市公安局鬥山派出所民警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 警惕「95」號段詐騙 有人接完電話被騙走近30萬元
    但是,近年來,不少公司租用「95」號段號碼撥打營銷騷擾電話,甚至有人還掉進了詐騙團夥布下的陷阱。日前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江蘇南通警方成功破獲全國首例利用「95」號段實施詐騙的案件,涉案金額高達2200多萬元。
  • 「熱心客服」致電退款?「假面騙子」實施詐騙!
    「網購達人」聽了是不是很心動?別心動,更別行動!東麗警方帶你劃重點防詐騙萬一遇到可是要考的�� �� ��案件還原網購時代,冒充店鋪客服利用訂單異常、產品質量等問題實施退款詐騙,迷惑性極大。日前,本市東麗區一女子就因此損失了近5萬元……神秘客服來電 開通「借唄」享雙倍退款「您好!
  • 反電詐真實案例:揭秘冒充淘寶客服詐騙騙局
    淘寶客服在我們大家一般的認識中,是解決我們購物疑問,售前售後等問題的中間人。但是不法分子卻利用我們對淘寶客服的信任去冒充淘寶客服退款進行詐騙。
  • 安徽一女子網購37元小夜燈被騙13萬 「客服」稱檯燈會爆炸……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網購。然而,騙子們也瞄準了這一「商機」,冒充網店客服進行詐騙。近日,六安的何女士就遇到了假客服,被騙了13萬元。何女士說,今年五一那天,她在淘寶上買了個小夜燈。一個多月後,一個自稱是網店客服的女子打電話過來,說小夜燈有質量問題,要退款並對她進行賠償。
  • 以高薪誘騙女子落入「美容貸」騙局 北京警方打掉多個詐騙團夥刑拘...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魯暢)年輕女子應聘時被承諾月薪8萬元但需要整容,申請美容貸款後卻發現工作「打了水漂」……記者25日從北京市公安局機動偵查總隊獲悉,北京警方近期針對「招工美容貸」詐騙團夥展開打擊,截至目前打掉團夥10餘個,刑事拘留涉案嫌疑人123名。
  • 長沙一男子想囤頭盔賺差價 不料落入「空手套白狼」陷阱
    瞄上交管熱點,騙子打起「頭盔」主意借交通整治囤貨賺差價,不料落入「空手套白狼」陷阱 警方提醒:買頭盔去正規渠道華聲在線5月27日訊 近段時間,騎行頭盔在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裡頻繁露臉對方通過微信和電話聯繫,稱手上有大批頭盔,貨源充足。劉偉查看對方朋友圈,發現其發布了不少配有「一手貨源」、「在工廠盯貨」、「今天發貨」,「明天漲價」等內容的視頻,感覺對方還算靠譜,約定35元一個的價格,定了3萬個頭盔,總貨款為105萬元。為了保險起見,對方主動提出先付總貨款的30%作為定金,待發貨後,再全部付清。
  • 陽朔女子落入「網上刷單」陷阱被騙24萬元!
    近日,陽朔縣公安局經縝密分析、多警種連續作戰,橫跨兩省,遠赴安徽、江西等地,歷時10天,行程5000餘公裡,成功破獲一起網絡刷單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追回被騙資金24萬餘元,為全縣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攻堅行動再添新戰果。2020年7月10日,王女士火急火燎地來到陽朔縣公安局陽朔鎮派出所報案,稱其在網絡平臺上參與兼職刷單被騙,被騙金額共計24餘萬元。
  • ...虛假宣傳受罰;網購女子被「售後」騙17萬元;電商平臺禁售電子菸
    美特斯邦威虛假宣傳受罰;網購女子被「售後」騙17萬元;電商平臺禁售電子菸 2020-11-05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郯城一女子被騙了13萬餘元!
    郯城縣真實案例 購物退款詐騙 2020年12月19日,郯城縣公安局勝利派出所接到轄區王女士報警,稱被他人詐騙。據了解,王女士在某短視頻直播間購買了一宗商品後,接到一通陌生來電。
  • 桂林女子接到「上海警察」電話,不轉帳就會被抓!
    2020年8月30日,荔城鎮胡女士收到一條陌生人添加好友的信息,對方自稱是某網貸客服經理,問胡某是否需要貸款。胡女士沒有多想就說想貸款2萬元。對方發了一個二維碼過來讓胡女士掃碼下載了一個貸款軟體,填寫好個人信息後,對方就以加入會員可以快速放款為由讓胡女士轉了899元會員費。
  • 政法周榜|雙十一網購需謹慎 警惕詐騙新套路
    @石家莊公安網絡發言人:雙十一網購需謹慎 警惕詐騙新套路 今年的「雙11」已提早拉開帷幕,這個時期不僅是網購的高峰期,也是騙子實施詐騙的高發期。網購陷阱多樣且隱蔽,新型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石家莊公安網絡發言人」特別製作了「買買買防騙指南」九宮格,以手繪漫畫的形式,預先為「剁手黨」劃出防騙重點。
  • 女子「加個公眾號」被騙三萬元!新型網絡詐騙套路來了!
    網購方便了你我他,但是卻有一群人盯上了熱愛網購的你,那就是詐騙分子!詐騙分子冒充電商物流客服實施網絡詐騙,你可要小心了!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正文共:784 字閱讀時間:3 分鐘題圖:資料圖稿源:微觀來賓ID:weiglb「當時,我剛好有個快遞沒有收到,所以沒有多想就相信了...」家住興賓區小平陽鎮的覃女士回憶說,當時她接到一個陌生電話
  • 浙江一女子打著高息回報幌子,詐騙30名親友6700餘萬元,親舅舅被騙...
    文/江心「我不知道借那麼多錢是犯法的,從來沒想過要去詐騙他們。」剛滿50歲的盧音一直試圖混淆「借」和「騙」的概念,把自己洗白。短短四五年間,她虛構投資項目,騙取30名被害人共計6700餘萬元人民幣。半年後,盧音在電話裡「報喜」。蘇傑庚絲毫沒有懷疑,他又轉了58萬元給她。2016年,盧音聲稱賺了好幾十萬元,鼓勵他繼續投錢。至2018年8月,她累計從蘇傑庚處騙得1500餘萬元。眼看著錢像滾雪球一樣多起來,盧音的欲望越來越大,尋找目標的「嗅覺」也越來越靈敏。
  • 電信詐騙又有新套路 套取「支付寶備用金」詐騙
    您網購貨品有質量問題,請先開通支付寶備用金,給您退款!」……當心了,這很有可能是詐騙分子精心設計的陷阱。 近日,在廣州市舉辦的反電信詐騙宣傳活動上,反詐中心民警通過近期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案例揭開電信詐騙常見套路,提醒廣大市民群眾遠離電信詐騙。
  • 電信詐騙又有新套路 套取「支付寶備用金」詐騙
    「您網購貨品有質量問題,請先開通支付寶備用金,給您退款!」……當心了,這很有可能是詐騙分子精心設計的陷阱。 近日,在廣州市舉辦的反電信詐騙宣傳活動上,反詐中心民警通過近期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案例揭開電信詐騙常見套路,提醒廣大市民群眾遠離電信詐騙。
  • 女子接客服電話一連說了6個驗證碼,結果銀行卡被刷走5萬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國桐購物網站海量、便捷,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心儀的物品,因此網購成為時下很多人的主要消費方式。可是,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要提防各式各樣的陷阱。這不,菏澤開發區的李女士網購了一個奶嘴,就掉進「客服」精心編織的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