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漫#
文丨安小辰
現在有一些動漫的配音是方言,不得不承認,加入方言後,有些動漫會變得更有意思,還記得當初趙露那句「卡禿嚕皮了」被多少人轉發、留言。
帶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加入動漫會給動漫增加一些亮點,角色的塑造總有地方性,如果是一個四川人,平常發言的時候就應該說四川話,如果你是一個重慶人,就應該說重慶話。
目前我們所知道的大部分動漫配音,都是標準的普通話,其實在動漫中加上地方方言,有很多好處。
01暗示角色背景
在不知道一個角色背景的時候,他說話的口音就很容易暴露自己,例如他平翹舌分不分,就可以猜他是南方地區還是西南地區的?
方言用得好,就可以自己猜測這個人來自哪裡?
不用過多的暗示角色的背景,特別是當這個角色不那麼重要的事,不用花費太多篇幅就可以從茫茫人海中判斷他來自哪裡?所以說方言用得好是十分有用處的。
就算是一個重要角色,也可以從他的口音中在一開始沒有介紹角色背景的時候,就提前探知道他的背景,以及習俗什麼的。
02豐富語言
我們平常用的普通話,為了語言的簡便性,刪掉了很多不必要的詞彙,像是意思相近的詞彙,或者是語氣相似的詞彙,都會簡便的合成一個詞。
普通話作為一個在公眾場所使用廣泛的話,有大量刪改無可厚非,可是用在一個需要高度表達的動漫題材中,光是普通話實在是不夠表達,方言的加入是遲早的事。
國內地大物博,習俗更是多種多樣,語言是探索一個人最為便捷的方式,通過語言可以很快辨別出這個人的從小的生存環境,大的生活背景等等。若是單一想用普通話來表達,這需要大量的陳述,而且動漫的篇幅一直很小,很難去詳細地表達一個人的生活背景,方言的加入勢在必行。
03凸顯角色
說實話,普通話實在有些刻板,用來拉近關係的話,一般都是網絡語言,這也是沒有辦法,作為人造語言,普通話的出現就是為了便捷交談,談判之類的,是適用於公用場合和工作關係的談判利器。
動漫要表達一個角色,如果這個角色非常正直、嚴肅,用普通話其實沒有毛病,但現在很多動漫的角色都很接地氣,是有缺點的人物,也會罵人、說髒話。
過於激烈的語言都會被屏蔽,這時候就方言的好處了,什麼瓜兮兮,寶塞塞,也是在說人傻,但是不是平添了一些意味。
只要這部動漫好看,無論是使用方言還是普通話,觀眾都不會太在意,方言反而能夠讓我們更了解角色本身,更栩栩如生,仿佛他真的在那個地區生活過,而且不短時間。
《一人之下》的馮寶寶,聽她的口音就知道他肯定是一個四川人,雖然寶寶的身世到現在也沒有解開,但是根據她的口音,我們就能夠有一些大致的推測。
這種更加接地氣的動漫,當然很受歡迎,現在有幾部動漫它的主題曲就是地方方言歌曲。
第一部:《通靈妃》。《通靈妃》這部動漫雖然不太火,也算是小有名氣,那搞笑的畫面,吸引了很多人入坑,最不可思議的是它的主題曲,那麼鬼畜,小辰也就聽了個十遍八遍吧,真的是特別洗腦。
角色們個個化為蹦迪選手,個人覺得,跳的還不錯,應該不比真正蹦迪的人差。
這部動畫裡邊的方言更是層出不窮,東北話,河南話等,真的是為這部動漫長了好多流量,你敢信有一股霸道總裁範兒的男主角操著一口方言?
第二部:《一人之下》。一人之下的主題曲不用多說了吧?
「東邊的太陽那個亮喲,西邊下的那個雨,不知道妹妹那個心上人喲,哪時候歸來喲」。
每當想起《一人之下》的時候,這個主題曲就在小辰在腦海裡盤旋,真的是太魔鬼了。
再說動畫裡的方言,一口四川話的馮寶寶被多少人喜愛?《一人之下》的第三季馮寶寶不說方言了,有多少人表示傷心?
至少小辰是很不習慣,總感覺說普通話的寶兒姐,沒有那味兒了。不過還好的是,寶兒姐偶爾也會吐露出幾句方言。
小辰認為,應該在動漫中加入方言,不要擔心譁眾取寵,這反而能夠更加體現出題材,是編劇和大眾更加貼近,也使角色更加貼近大眾。
各位漫迷們,你們覺得應不應該在動漫中加入方言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