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最堵的一座大橋,創亞洲主橋橋面最寬紀錄,卻因堵車全國知名

2020-12-19 悠然旅遊夢

到重慶後,人們所想的只有兩點,第一,重慶重慶重慶的確有非常美味的美食馳名全國;第二,重慶交通重慶,人們稱它為「山城」,所以在城市重慶交通很不方便之前,為了讓重慶得到更大的發展,人們都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克服了修路的困難,重慶境內的交通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隨著重慶的不斷發展,重慶的人口也無法增加,目前重慶市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

這麼多人居住在重慶,交通壓力劇增,是可以與重慶其他城市相比較的特殊地方,它可以促進區域間的往來,方便聯絡人們的外出,方便重慶長江的上遊,境內長江的支流橫跨陵江市內,重慶很久以前就跨江修築了通道,現在重慶也興建了不少長江大橋,可是,隨著重慶的發展,這些大橋的交通壓力越來越大,交通阻塞在重慶是常見的場景,重慶許多大橋的交通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可是你知道重慶最擁擠的長江大橋是什麼地方嗎,最擁擠的大橋是「重慶嘉華大橋」。

重慶嘉陵江大橋跨過嘉陵江的大橋作為長期以來它是南北聯絡發展的重要據點,當初這座大橋深受人們歡迎,2004年底開工建設,2007年正式通車大橋當初設想,香暉大橋的交通壓力較大,建設規模較大,橋面上雙向8車道8車道重慶也不多見,大橋橋面寬37米,亞洲橋創下橋面最寬紀錄。

當初的想法雖然很好,但由於過於低估重慶已成為發展的樞紐,因此,位於重慶的很多地方都必須經過這裡,因此,雖然有往返8車道,橋也很寬,但現在大橋雜亂狀況仍很嚴重,因此本報記者在駕車時儘量避開該大橋,雖然作為重慶最堵的大橋,在亞洲主橋的面積上創下最高紀錄,但因交通堵塞而聞名全國,在重慶嘉華大橋上,大家都有過堵車的經歷。

大家對這個城市有什麼樣的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從一座橋認識一座城,在千廝門大橋,飽覽重慶兩岸一江的絕美夜色
    除了山城和霧城,重慶還有「橋城」之稱,嘉陵江和長江上的許多橋梁,就像這座城市的血液,把兩河四岸連接在一起,其中最紅的是橫跨嘉陵江的錢西門橋,如果你剛到重慶,想了解這座城市,建議你先在橋上走一走。千四門大橋上橋面為雙向四車道城市高速公路和人行道,下橋面連接輕軌,線路長1600多米,主橋長700多米,這也是一座任性的橋,你知道嗎?在今年十一國慶假期期間,它被改造成觀景臺,汽車被禁止進入,雖然交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你能想到一個城市有勇氣關閉一座橋,讓遊客更好地欣賞一個城市的美麗嗎?重慶做到了,千四門大橋也做到了,令人讚嘆。
  • 重慶成「全國第一堵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很多人可能認為城市越發達人口越多,交通越擁擠, 但是,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度的排名相對較低,特別是在上海,排名全國第十,那麼,全國第一座堵城是哪個呢?就是重慶了!生活在重慶主城區的小夥伴一定有很深的感觸, 重慶市真的很堵車,特別是早上高峰和晚上高峰時,完全不好走,重慶市內最堵車的是解放軍、觀音橋、南坪、三峽廣場等幾大商圈,有黃花園大橋、嘉陵江大橋、嘉華大橋、鵝公巖大橋等幾座大橋,當然,也有進出幾個大商圈的幾條幹線道路。
  • 重慶很遺憾的一座大橋,投資上億元,為何卻只能通地鐵?
    如果要評選重慶主城最美的跨江大橋,鵝公巖大橋和軌道橋一定會位列其中,這兩座造型和風格極為相似的姊妹橋,橫跨長江兩岸,串聯起九龍坡和南岸,成為了山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有不少市民,把他們親切地稱為鵝公巖和鵝母巖。
  • 武漢是當之無愧的橋都,規模、數量都超過重慶主城區,非常了不起
    再加上後官湖特大橋、嚴西湖大橋、東湖隧道、南湖大橋、墨水湖大橋、太子湖大橋、東湖光谷大橋、岱家山大橋等大橋,超過了30座。重慶主城區的兩江大橋,目前是29座。如果你要將整個重慶8.2萬平方公裡都算上,那我也沒有辦法。以一個省比一個市,顯然不公平。再說規模。武漢江面比重慶寬得多,所以長江大橋比重慶的長大得多。即便是正橋最短的武漢長江大橋,也有1156米。
  • 渣土車撞向大橋斜拉索 20噸砂石傾瀉橋面(圖)
    一輛裝載著20多噸砂石的渣土車側翻後,衝開護欄,將主橋上的一根斜拉索撞得「皮開肉綻」。斜拉索與橋面連接處的鋼製託盤被撞變形,數個螺栓崩落,有的落在下層鐵路。  除此之外,傾斜在橋面上的20多噸砂石,使得青山往漢口方面的單邊橋面通行受阻,引發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大堵車。
  • 黃桷坪大橋終於開工了!主城還有一堆大橋在建,告別「堵城」有望
    網友:紅巖村和曾家巖大橋等建成,預計2021年主城交通好轉根據高德地圖第三季度數據統計,重慶第三季度平均車速為每小時23.32公裡,成為全國最堵城市。重慶堵車(圖源網絡)雖然每天上下班都在堵車中度過,但還是有不少樂觀的人對重慶交通充滿期待。有網友在論壇發帖稱,2021年上半年,預計重慶中心城區交通會得到一定程度好轉。
  • 「橋都」重慶的暢通之橋為何變為擁堵之橋的局部微觀分析?
    曾幾何時,重慶不知不覺從全國有名的「霧都」變成了「橋都」。橋已經成為重慶人每天必須經過的路,成為重慶人過江的主要通道。朝天門的索道已經成為景點和老一輩重慶人的美好記憶,而成百上千座跨越長江、嘉陵江的大橋成為新的風景,有的橋儼然已經成為火熱的網紅景點,比如毗鄰洪崖洞的千廝門大橋,橋已經成為重慶和重慶人的驕傲。不過,作為每天上班的重慶人心中也有一個關於橋的痛,就是開車逢橋必堵。過橋堵其實大家都知道,因為橋就是一個不可改變的瓶頸路段。
  • 重慶的橋,連接現在與未來
    重慶有10000多座大大小小的橋梁,包括1000座以上跨江大橋,10項主跨世界之最。在橋梁的數量上,在橋梁設計的創新上,重慶如果說自己是第二,沒有誰敢說自己是第一。且讓我們走向重慶的橋。一、千廝門嘉陵江大橋
  • 漢江最寬鋼鐵「彩虹」合龍 江漢七橋明年5月前通車
    湖北日報訊 (記者戴輝、通訊員劉佩婭、餘婭娟) 漢江上再添一座漂亮的鋼鐵「彩虹」。11月26日,礄口漢江段拐彎處,距離江面100多米的高空上,隨著合龍口最後一顆定位銷軸打入,杆件對接誤差不超過2毫米,標誌著武漢江漢七橋工程主拱順利合龍。
  • 在貴州發現一座紅色的橋,走進一看是鴨池河大橋
    在貴州省的清鎮市與黔西縣交界的鴨池河發現有一座紅色的橋梁,從遠處望去非常雄偉壯觀。走進一看這橋的橋牌寫有」鴨池河大橋「,這是一座橫跨鴨池江的大橋,據了解這座大橋全長1450米,寬28米,塔高243.2米,橋面距離鴨池江有434米,在世界的橋梁高度至今排名第五。
  • 五峰山長江大橋創七項世界紀錄 這座高鐵橋「高」在何處
    五峰山長江大橋全長6.4公裡,上層為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裡,下層為四線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50公裡。作為世界上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刷新了七項世界紀錄,其中有著諸多揚州元素。為什麼是懸索橋?
  • 黃河上最寬的大橋——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主橋合龍!
    來源:中交二航局 10月15日 由中交二航局負責施工的 黃河上最寬的大橋 山東濟南鳳凰黃河大橋
  • 鵝公巖,重慶率先脫單的大橋
    「師傅,去袁家崗」「要過鵝公巖大橋哦,堵得很喲現在」如果你不是重慶人,一定不理解重慶人民為何談鵝公巖大橋色變。堵車現在似乎已經成為了鵝公巖大橋的代名詞。因為一座鵝公巖大橋,讓兩區的經濟、人口、貿易流動更加緊密頻繁。鵝公巖大橋雖然常年擁堵,但是也承載了千千萬萬重慶人的生活。
  • 中國唯一的「橋都」:有1.4萬座橋,創17項世界之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全國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特別是在橋梁建設方面,一座座「中國智造」的橋刷新著世界橋梁史記錄。重慶作為長江邊的山城,橋梁對城市的交通起著重要作用。重慶橋梁的數量、規模、技術水平和影響力強,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無疑是最出色的。早在2005年,茅以升橋梁委員會認定重慶為中國唯一的「橋都」。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遊地區。境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山地面積佔了76%。在重慶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因重慶坡地較多,故有「山城」之稱。
  • 有多個世界之最還有諾貝爾獎和吉尼斯紀錄
    立交從上到下,第一層是連接朝天門大橋與慈母山隧道的"三橫線」快速幹道,第二層是機場專用高速匝道,第三、四層分布著各條匝道,最底層是彈子石至廣陽島道路。因此,黃桷灣立交也被喻為重慶主城最大、最複雜、功能最強大的"樞紐型」立交。航拍廣東南沙大橋緩解珠江口兩岸繁忙交通,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通新動脈。
  • 武漢和重慶,誰才是真正的橋都?重慶橋多,但武漢是建橋之都
    武漢和重慶,到底誰才是橋都呢?之前,重慶被一個協會認定為唯一的橋都。重慶是一座山成,而且嘉陵江和長江在此相遇,形成了兩江四岸的城市格局。長江沿線,兩江四岸比較顯著的,一個是上海,黃浦江匯入長江。一個是武漢,漢江匯入長江。
  • 重慶主城最「低調」的軌道橋:高家花園大橋,連接沙坪垻與江北
    作為兩江環抱的「橋都」,重慶市內有不止一座跨江軌道橋,比較熟悉重慶的人會地數出東水門大橋、千廝門大橋、朝天門大橋、鵝公巖大橋與菜園壩大橋五座大橋。但這並非全部。在沙坪垻區與江北區之間的嘉陵江上,同樣有一座樣貌不凡的雙塔斜拉索大橋,它的兩端連接著高家花園以及石馬河片區,340米的極長跨徑令它超越渝中半島江段上的所有大橋。它就是環線過江的重要通道,時常被大家忽略的高家花園大橋。
  • 蘇州在建一座大橋,橋面總寬達47米,雙向8車道,設計時速60千米
    蘇州是江蘇一座非常有名的城市,經濟穩居江蘇第一位,而在其境內卻有這樣一個獨特的存在,這個地方就是勝浦,位於蘇州工業園區最東部,為什麼說它獨特呢,是因為這個地區三面環水,交通非常不方便
  • 南宋時期建造的一座海港石橋,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真的嗎?
    自宋元至明朝,是泉州最輝煌的時刻,萬舸爭流,百朝來拜,號稱東方第一大港,市區內文物古蹟眾多。離開泉州市,南下經田安大橋,沿泉州灣騎行,走沿海大通道,過深滬灣,圍頭村(當年炮擊金門島的主陣地)再北上,為的就想看是一座橋。對,它就是安平橋,號稱古代海港第一長橋。
  • 日本最陡拉麵橋「江島大橋」,近90度超斜橋面像通往天空
    提到日本島根縣,除了代表的出雲大社外,還有一處必去景點就是有日本第一拉麵橋之稱的「江島大橋」,該橋梁連接島根縣松江市與鳥取縣境港市,從松江市那一側看去,傾斜陡峭的橋面幾乎垂直天際,成為橫跨島根縣與鳥取縣的代表景點。不過江島大橋為什麼又稱為拉麵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