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熟粒滿,軟糯彈牙!華東師大在崇明橫沙種「幸福生態米」大獲豐收

2020-12-05 瀟湘晨報

改良田裡滿目金黃,稻浪飄香,沉甸甸的谷穗壓彎了稻稈……今天,華東師大官宣,該校科研團隊在崇明橫沙島改良土壤上孕育的「幸福生態米」稻熟粒滿。

「這大米煮出來,軟糯彈牙!」領銜科學家鄧泓自豪地說,「近30畝改良效果明顯的示範地,平均畝產超過800斤,收穫稻穀約25000斤。」

「幸福生態米」是華東師大在促淤圈圍區開展土壤改良研究的科研成果,改良田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比對照田增產最高達到128%。

和對口黨建結對幫扶單位橫沙東浜村村民慶祝豐收

生態修復土壤孕育活性

橫沙東灘圈圍總面積約16萬畝,是崇明生態島建設和農業發展的重要儲備資源,但這些新生陸地的土壤來源於河口淤泥,質地偏沙性,土壤的有機質及養分較低,並存在一定程度的鹽漬化問題,急需尋求快速的改良方案。

華東師大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鄧泓副教授領銜的生態修復創新團隊通過實施改良方案,提升試驗田土壤肥力,使土壤的孕育活性逐漸恢復,且病蟲害的發生程度輕,農藥的使用量少。

在改良示範中,他們還設計了農田排水的稻田內循環,將面源汙染轉化為稻米生產的養分,為減少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提供了綠色解決方案。收穫的稻米經過權威機構檢測,未檢出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遠低於我國食品安全限值。

▼左為對照田,右為改良田

7月18日

9月18日

11月4日

通過科技提升農田土壤質量和農業產出是我國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

從去年開始,這支曾獲得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的創新團隊在上海市科委和崇明高峰學科的支持下,聯合上海市建設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務中心、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市土地儲備中心,在橫沙開展鹽鹼土壤的改良示範,通過有機肥、新型礦物質提取液和微生物菌劑的聯合作用實現橫沙圈圍區新生土壤的快速改良,取得了初步成效。

由達良俊、鄧泓、陳雪初、宋坤、周小奇、張秋卓等組成的中青年科學家團隊,接連獲得上海市教委IV類高峰學科「島嶼大氣與生態」2019年重點研發項目,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幸福之花」先導研究基金項目的支持。

改良田長勢明顯優於對照田

今年6月起,團隊開展了新一輪的示範研究,希望通過比較不同土壤改良劑的改良效果,以篩選出成本更低、質量更好的改良方案。

研究中設置了5種改良方案,共改良土地35畝,同時設置了5畝對照田,試驗的稻米品種也選擇了上海居民偏愛的粳稻。 6月12日,完成翻地、平整、施肥等前期工作;6月17日,播種水稻;6月底至10月底,耕作種植、田間管理、周期採樣……

2020年9月18日水稻植株對比

2020年11月4日水稻植株對比 在改良過程中,研究人員對水稻生長、葉片葉綠素含量及土壤的pH值、鹽漬化程度和各類酶活性等指標的變化進行連續監測,並將在實驗結束後進一步比較土壤的肥力水平和生態質量。

「直觀可見的是,改良田水稻長勢明顯優於對照田。不同配方之間也有顯著差異。通過土壤改良,水稻單位面積產量相對於未改良對照田土壤,提高了16%—128%。」鄧泓說,改良田種植的水稻,莖、葉更為挺拔茂盛,株形明顯優於對照田,且稻穗下垂,穗粒更為飽滿。

在經濟和民生需求中體現科研價值

「收穫沉甸甸的稻穀,豐收景象真讓人興奮。」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劉婕表示,科研團隊不僅在生態環境基礎科研領域顯山露水,也越來越多地在經濟和民生需求中體現價值。

這片改良示範地由崇明東浜村村民們協作種植。據劉婕介紹,橫沙東浜村是華東師大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科技處與崇明區對口黨建結對幫扶單位,該村毗鄰示範樣地,土壤改良項目的實施得到了村委會的支持,黨建引領科研產業合作,也讓學生們一下子就扎進了田間地頭。

「半年來,我記錄著水稻從種子到穗粒的每一個生長階段,每一道田埂我都用腳步來丈量。」2019級專業碩士陳思南在鄧泓的指導下全程參與了研究,也以此作為她的論文主題。陳思南至今記得第一次下田採土樣,弄得滿身是泥。

如今看到原本貧瘠的土地變成金色的稻田,作為這個項目的記錄者和參與者,她感到很欣喜,「尤其是嘗到自己參與的試驗田種出來的米飯時,滿心都是甜絲絲的成就感。」

>

明年,研究團隊將應用自主研發的促植物生長的微生物菌劑,結合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在橫沙新生地開展進一步的改良研究,形成華東師大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土壤改良產品和改良方案。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學者河口新生陸地種出「幸福生態米」 改良田產量最高增產達128%
    科研團隊和對口黨建結對幫扶單位橫沙東浜村村民慶祝豐收。華東師大供圖中新網上海11月19日電 (陳靜 田波瀾)總面積約16萬畝的橫沙東灘圈圍是崇明生態島建設和農業發展的重要儲備資源。當下,改良田裡滿目金黃,稻浪飄香,沉甸甸的谷穗壓彎了稻稈……記者看到,科研團隊在崇明橫沙島改良土壤上孕育出的「幸福生態米」稻熟粒滿。改良田裡滿目金黃,稻浪飄香。華東師大供圖據悉,鄧泓副教授領銜的生態修復創新團隊通過實施改良方案,提升試驗田土壤肥力,使土壤的孕育活性逐漸恢復,且病蟲害的發生程度輕,農藥的使用量少。「這大米煮出來,軟糯彈牙!」
  • 對接社會需求,生態改良土壤——致公黨上海市委黨員科技成果獲得多...
    研究城市水土汙染和生態修復的鄧泓,在華東師範大學確定了服務崇明的學科發展戰略後,決定參與在崇明生態島的土壤保護和修復的科研項目,對接社會需求,轉化科研成果,為大眾服務,並把目標放在了崇明島橫沙東灘。橫沙東灘有總面積約16萬畝的促淤圈圍新生土地,這些新生陸地的土壤來源於河口淤泥,質地偏沙性,土壤的有機質及養分較低,並存在一定程度的鹽漬化問題,急需尋求快速的改良方案。
  • 崇明島立足生態、順應潮流,開創綠色發展新格局
    伴隨著2020年接近尾聲,回顧崇明島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時,崇明島的「十四五」規劃也確定了崇明島的未來5年的發展方向。在過去的5年裡,崇明島培育發展了大數據、電商直播、生態康養等新業態。
  • 用這食物炒肉片清淡味美,粒粒軟糯Q彈,營養下飯也可健脾養胃
    大家好,歡迎來到餘甘果蜜的廚房,快樂下廚,幸福你我他,記得好好吃飯喲。用這食物炒肉片清淡味美,粒粒軟糯Q彈,營養下飯也可健脾養胃。口感粒粒Q彈,軟糯爽口,肉片也鹹鮮下飯,味美下飯清淡有營養,健脾養胃的健康小炒。關於孩子的健康飲食,和胃養脾,應避免過分刺激性,過冷或過於辛辣,這道清淡小炒就很不錯,主要的兩種食材是雞頭米和瘦肉片。雞頭米,也稱為雞頭果、雁頭,是新鮮的芡實,它是菜也是藥,常搭配於湯料之中,小編從小隻認識幹品雞頭米,也就是芡實,新鮮的雞頭米甘甜軟糯,炒食也是不錯的選擇。
  • 大米選擇稻花香還是選擇長粒香更好?
    但喜歡吃米飯的朋友不一定對大米有很深的了解,就如長粒香和稻花香,大家經常搞混淆,傻傻分不清。那麼長粒香和稻花香有什麼區別呢?首先這兩種米都是東北大米,但卻是兩個種類。稻花香是黑龍江五常市種植的一種水稻。五常稻花香大米是黑龍江粳稻的一種,是五常市獨有的精品大米,做飯時會散發特殊的清香,該種大米因其米香濃鬱、口感上綿軟略粘,回味清甜而享譽全國。
  • 蘇州:魚米之鄉「稻」出新故事 「稻+N」實現「一地多收」
    希望的田野上,激蕩著豐收的喜悅。  9月5日,蘇州大部分稻田依舊翠綠一片。太倉市璜涇鎮新聯村,種糧大戶嚴建良家的新米已經包裝上市。  新大米,新品種,新種法,新理念。一方最常見的稻田,正在「稻」出一個個新故事。  這是蘇州在鄉村振興中,提升土地「含金量」、增強農民「幸福感」的智慧擔當,也是探路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真實寫照。
  • 酥香軟糯、酸甜鹹香!腸粉、燒麥、蝦餃……嘆地道老廣風味!
    鳳爪軟軟糯糯,滷到骨都有味,輕輕吮一下肉就下來了,好好味!- 恰到好處的炒牛河,太難得 -廣州人對炒牛河,有種無法自拔的迷戀。牛河上桌冒熱氣,牛肉大塊厚實,每條粉都色、味均勻,不膩不粘,飽滿彈潤。- 薑汁雞湯小籠包,不小心就流汁 -雞肉熬出的高湯包了滿兜,皮薄餡足,很適合嘗鮮。挑破一個小口,細細吹涼再吮吸湯汁;豪放派就一口一個,享受爆汁的快感。吃的時候,小心會飈汁哦!
  • 海南日報數字報-山蘭稻奏響黎家豐收曲
    創新活動載體  分享山蘭豐收喜悅  慶豐收、長桌宴、載歌舞、品美食……11月10日,2018白沙「啦奧門」豐收節啟幕首日,一系列精彩紛呈的互動體驗活動,讓眾多嘉賓、遊客與當地黎族群眾沉浸在一片歡樂海洋裡。  「『啦奧門』在黎族語言裡寓意著『吃新米,慶豐收』。」
  • 雪媚娘,軟軟糯糯,白白胖胖
    雪媚娘By 一米陽光612原料:糯米粉、玉米澱粉、純牛奶、安佳無鹽黃油、白糖、淡奶油、細砂糖、奧利奧餅乾、熟糯米粉。第12步、取一份沾上乾粉,乾粉是用糯米粉炒熟的。第13步、然後擀成面片。第14步、放上一點兒奧利奧餅乾碎,擠上一些奶油再放點兒餅乾碎。第15步、收好收口。第16步、收口朝下稍微整圓放入紙託。
  • 風情芒市:九月豐收季,芒市稻香飄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棵子。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走在田埂上,徐徐微風,帶來稻香清新的氣息,遠遠望去,金黃色的稻田連成一片,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不錯那是稻熟,田園中到處瀰漫著稻香的氣息,以及傣鄉人民那忙碌的場景。
  • 3.8女神節到了,教你做紅糖小丸子,香甜軟糯
    做一道簡單又美味的小吃,用糯米麵做丸子,用紅糖裹汁,香甜軟糯的口感如同女人柔軟包容的內心,剔透的琥珀色正是它迷人的裝點。可愛溫暖,養顏補血,與這節日十分相襯。別忘了,給自己做一碗!3、鍋裡燒熱開水,放入小丸子煮至熟。撈出後,過一下冷開水,這樣可去掉丸子表面的粘連。4、小鍋裡重新加入少許清水,放入紅糖或者紅糖塊煮開。紅糖的量根據自己的喜好放。
  • 上海種出了比日本「越光米」更好的大米,還有這些好吃的大米品牌
    米粒大小均勻,顏色透明,「賣相」比大名鼎鼎的日本越光米還漂亮。吃一口,又糯又香,回味微甘,難怪有市民評價說「白飯好吃,冷飯也好吃」。該品種於2017年通過上海市審定,今年通過國家審定,可大範圍種植推廣。
  • 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用來做早餐,醇香軟糯,女人春天要多吃
    桂花酒釀小圓子,想要爽滑彈牙,只要多加一步,醇香軟糯吃不夠酒釀是我們江南的傳統小吃,是用蒸熟的糯米經過發酵而製成的,營養豐富,含有多種胺基酸和維生素,易被人體吸收,並有補血養顏之作用,是江南人從小吃到大的一道甜品。
  • 神農緣沈少平 培育出"豐森緣"芭茅稻 守護舌尖上的健康
    神農緣是國家「硒與大健康產業聯盟」的帶頭單位,受到中科院、農科院及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被全國綠色農業產業示範辦授予「全國綠色水稻種植試驗示範基地」。它產量高、每穗稻穀高達500粒以上,生長期長達160天;單季稻畝產達1300-1500斤,管理好可達1800-2200斤,神農緣公司布局的50個芭茅稻基地,一半以上收穫1800斤以上的好成績。比其它同育種期優質水稻高產10%- 15%。而且旱地可與油菜、花生、茶葉、玉米等農作物一起套種;水田,可以蛙、魚蝦共生,種養雙收。
  • 崇明2035總規獲批,跨行政區統籌發展「東平-海永-啟隆」城鎮圈
    不久前,市政府批覆《崇明區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7-2035)》,這是上海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覆後第一個完成批覆的區級2035總規。「世界級生態島」的建設目標,到2035年將基本實現,到2050年將全面完成,未來崇明將成為世界自然資源多樣性的重要保護地、鳥類的重要棲息地、長江生態環境大保護的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發展的先行區。 形成「五源多廊」生態格局在總體生態空間結構方面,崇明規劃形成「五源多廊」的格局。
  • 1碗糯米1碗面,教你做水煎包,金黃誘人,軟糯彈牙,一出鍋滿屋香
    發酵好的麵團製成面片,將面片包入餡料,放入平底鍋,淋水或麵漿煎熟,便做出了水煎包,外皮焦酥,內心暄軟,餡料豐富,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廣受食客們的喜愛。家裡有糯米的,除了包粽子外,不妨加上1碗麵粉,跟我一起做成水煎包。既有水煎包的焦香,又有糯米的軟糯彈牙,再加入各種應季的食材作為輔料,別有一番滋味。一出鍋滿屋香,家裡的小朋友一口氣就吃了3個。
  • 天一冷就愛吃它,黏糯Q彈,越嚼越香
    天一冷就愛啃大豬蹄子,黏糯Q彈,越嚼越香豬蹄這種食物做熟以後,浸滿入味的湯汁,軟糯勁道,只要一上手,那根本就是停不下來啊,咬一口,感覺吃了滿嘴的膠原蛋白,黏糯彈牙,大口咬,細細嚼,香!做法也簡單,把大豬蹄子處理一下,焯水去腥,丟進鍋裡放調料燉它個2小時,就等著撲鼻的香味出來吧~紅燒豬蹄材料:豬蹄2隻,大蔥1/2根,生薑2片,料酒,幹辣椒2個,八角2個,香葉2片,桂皮1個,冰糖10粒,老抽適量,生抽適量,啤酒1罐。
  • 「火山丼飯」,7種配料堆成山!嘴小的人別來!
    精選優質珍珠米,粒粒飽滿精選優質珍珠米,米香更濃鬱,口感更適合各位老廣。粒粒飽滿,吃起來彈牙軟糯~7種熟食刺身,滿足多重口感堆得滿滿的山形爆發丼,一片一片疊上去,7種熟食刺身,數下來居然有20+片左右,完全滿足肉食控星人!
  • ...軟糯芋圓、嫩滑桃膠、Q彈爆珠……滿滿一鍋6種料!甜到讓你尖叫!
    滿滿一鍋6種料,讓你一次吃過癮!永興茶餐廳坐標:荔灣區地鐵:黃沙站B口01顏值超高的廣式糖水網紅糖水撈火鍋火爆各網的糖水撈火鍋,在這兒,就能吃到!滿滿一鍋全是料,吃上一口就幸福感直線UP UP UP!桃膠潤滑 爆珠彈牙紅豆綿密 芋圓Q彈芒果香甜 仙草細嫩簡直就是甜品控的天堂!食材新鮮,份量實在,滿滿一口6種料,好吃的不得了!
  • 「身高」2.2米畝產突破一噸 水稻界奇葩成網紅——專訪巨型稻研發...
    相關報導:【抗洪·人物】 保村民「引洪灌園」損失600萬 9.5畝科研「姚明稻」被淹 「它比常規稻的生物量大50%以上,每畝可以增產15%到20%。試想,徜徉在兩米多高的水稻下,稻花飄香,金穗垂腰;腳下是一田清水,水裡遊著的是自然放養的魚、泥鰍、青蛙;頭頂是無人機監控生長、施肥、收割;富含蛋白質、身形頎長的稻杆被專用設備切條加工成優質牛羊飼料……屆時,一畝以巨型稻為核心的立體生態種養結合稻田的產出將達到四萬到十萬元,圓農民的種田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