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來了停播2年 臺灣搞笑藝人今何在?

2021-01-20 第一製片人

2016年1月14日,臺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在播放完最後一集後正式停播,兩年來,儘管視頻更新表中沉寂無聲,但「康熙粉」卻在用不同的方式讓節目延續。比如:製作了無數通告藝人的合輯、以某種主題、年份進行視頻匯總,或者把當今蔡康永和小S的新綜藝、新面孔強行加上「康熙」的標籤...他們如此可愛的行為都出自對節目的愛和記憶

在華文節目中,從來沒有一檔節目能讓觀眾如此留戀,這就促使很多人在思考,這個節目究竟為何這麼火?

也許談話類節目定位是火的根基,直接對話是讓我們了解別人隱私最直接的途徑,符合人性中對窺私慾的需求,其次是知性的蔡康永和被他讚美「千年一遇」的小S極致的主持功力,最後我想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部分明星來到這裡都解放了一部分天性,大膽吐露心聲,遠離了「藝術人生」式的人設需求,這和日本音樂訪談節目《HEY!HEY!HEY! 》很像,但康熙有它更加獨特之處,那就是這裡面的主咖有時也有經常當做綠葉的搞笑藝人,你會覺得在這個由故事構成的世界中,他們才是這個節目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陳漢典、沈玉琳、小甜甜、曹西平、趙正平、小鍾、梁赫群...這些名字是康熙停播後最清晰和值得回味的記憶。

這一期,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

1

趙正平自己都沒想過能當藝人。

上個世紀90年代,他入行初期在臺灣同德傳播有限公司擔任執行助理,這家公司就是經典電視劇《家有仙妻》的製作方,十幾年裡,趙正平擔任過導演、執行製作、製片經理、製片人。如此具有豐富電視製作經驗的電視人突然在2007年決定不幹了。

「領完年終獎就走人,想擺個小攤子,賣鹽酥雞去。」

這一年他39歲。人到中年他想做點「不太趕」的事情,要是回到18年前重新選擇,他說殺了自己都不會選擇當電視人。趙正平給媒體描述了臺灣電視人的工作狀態:每天窩在公司裡,連過節都在公司。

07到09年是趙正平事業飛鴻騰達的3年,頭一年,他登上綜藝節目《國光幫幫忙》後人氣暴增,08年,在他的倡議下,他和另外兩位成員梁鶴群、林智賢組成「景行廳男孩」,這個組合主打無釐頭搞笑,同時也在這一年,他登上了康熙來了,有了自己的人設——扛把子,並因此人設而被內地人熟知。

「扛把子」是江湖黑話,意思就是一個團體的老大,在香港黑社會的影片當中,會經常聽到誰誰是「扛把子」,惹不起。不過,趙正平成為康熙來了中的「槓把子」是觀眾對他的調侃,在這個節目裡,趙正平放了很多「狠話」,曾對小S說:你個子矮,一肚子拐;對女嘉賓大聲苛責,表情嗔怒,交流稍有不慎便會發脾氣,每次都很衝很大,不過呢,這個「槓把子」又很虛,一旦他發怒,小S就繼續調侃,最後就不了了之了,憤怒的極限是屈服?趙正平每一次都輸給小S,觀眾看在眼裡樂在臉上爽在心中,憤怒野獸和機智美女的搭配,蔡康永竟顯得有點多餘了。

於是,趙正平逐漸有了知名度,他這樣給媒體說:「那幾年,突然覺得自己像個角兒。」

「也正因為自己像個角兒,我才一路走到現在。」聽他講如此稍有停頓的話,會覺得很不自信,其實他是真的不自信。41歲的趙正平有過這樣的困惑:自己年紀大,出道晚,走藝人這路還行不行?這時你肯定會想當藝人多好,萬眾矚目,在路上被認出是一種享受,關鍵還賺錢啊!

你錯了,這是明星,不是藝人,嚴謹的講不是通告藝人的生活,當藝人多好適用於小S,不太適用於「趙正平們」。據說,趙正平原來月收入6萬多元,現在只能從零開始,沒通告就不掙錢,還要搭錢,壓力大到求神拜佛,找三太子幫忙,趙正平曾說當時給自己設定了3個月的目標,沒作品就回家改賣涼麵。

他又改賣涼麵了...

在這裡要問大家一件事情,假如你突然無預警的爆紅,會做些什麼?身邊的朋友可能跟你有一樣的想法,他們理智得說要趁勢做大麵包,進行自我包裝和宣傳。我問怎樣做大?他們有的無語,有的不知所云,但有十幾年電視製作經驗的趙正平明白,爆紅的機會極其難得,錯過就沒了,他也想做大做強,並用製作的理念包裝了自己,比如上面所提到「景行廳男孩」——一群長相一般的大叔團。

當初「景行廳男孩」之所以能成軍,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趙正平雷厲風行的性格。他不僅策劃組合的風格和各自定位,甚至還會指導成員梁赫群和林智賢要如何去表現,他這樣說為何該組合在當時非常受歡迎。

「觀眾長期看包裝的主持人和藝人沒什麼新鮮感了。我們敢打敢罵,但同時也有軟的一面。他們覺得很新鮮,不會為了節目效果而做節目,這種東西觀眾都能看出來。」

不過,他也調侃:我們這幾號人早個三五年肯定是被電視臺封殺的。但現在隨著網絡的發達,觀眾的視野廣了,所以我們剛好搭了一個順風車。

趙正平成了那幾年從幕後成功轉型做藝人的典型。後來人紛紛效仿,誕生了很多顏值不高僅憑搞笑才華徵服觀眾的綜藝小咖。當然更多的是沒走出來的,以及想要走這一條路的新新人類。

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路子,省去了一開始當藝人無人問津的風險,而且還能打份工掙一份錢,臺灣剛畢業的大學生小A就想成為像趙正平式的轉型藝人,由於缺少經驗,他想一開始就進入綜藝節目組當導演,而《康熙來了》是他夢想中的地方。他說大部分康熙的編導都是從其他節目調過來的,幾乎不怎麼招大學生,但不是沒有機會,臺灣那邊的招聘主要渠道只有一個,那就是人力銀行,統一的招聘網站,康熙來了所屬的中天電視臺會進行統一的招聘,然後再分配到各個節目,但是直達康熙的機會比較少。

在小A眼裡,搞笑藝人趙正平、梁赫群、沈玉琳等都是他的偶像,還有一些不太出名的。他說,當然要先成為一個出色的導演,然後再憑藉自己搞笑的底蘊轉型,成為趙沈的時候我差不多也就三四十歲了吧!

其實,小A說的並非是太樂觀,而是真的很常見,比如《康熙來了》2013年10月2日那期,主題就是「幕後做久了,明星就是你!」,裡面的嘉賓陳為民、阿本、宏都拉斯都曾是綜藝節目的編導,而讓內地熟悉的陳為民更是歌手黃小琥的「伯樂」,他曾多次來內地錄節目,也是從幕後轉向藝人的範本。不過,節目導演頂替藝人錄節目是常有的事,但做到有特色被別人記住那就太難了。

2

康熙停播後,當家主持蔡康永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內地,除了成為《奇葩說》固定導師外,自己也做起了一檔美食節目——男子甜點俱樂部,節目中蔡康永的身份是店長,他帶領著六位型男甜點師經營俱樂部,並最終選出一位志同道合的甜點師,作為甜點店合伙人。12月6日是節目的最後一期,蔡康永沒有邀請明星嘉賓助陣,而是想到了和「康熙團」一起錄製,陳漢典是「康熙團」的一名「熟臉」成員。

他回顧當天錄製的細節,稱一到康永哥的地盤,就莫名想一直站著,還在猶豫這次真的要坐著聊嗎?

節目讓嘉賓拿出一張最值得回憶的照片時,陳漢典拿出了一張康熙錄製現場兩位主持人的側面照偷拍,左邊是陳漢典的背影,他說這是《康熙來了》錄製的最後一期,他最喜歡那段快樂的時光,接著蔡康永便「指揮」他端盤子,這時陳漢典額外激動。其實「端盤子」是個小梗,康熙來了最後一期,蔡康永就因為「端盤子」而留下複雜的淚水。

蔡康永說對陳漢典很內疚,每次錄製美食單元,他都會看到漢典在現場為來賓端盤子,蔡哭著說,見到後內心是心疼與不舍,稱「漢典每次讓人家吃,自己一口卻沒有吃到,你應該讓服務生端盤子」。

陳漢典在《康熙來了》擔任8年的綠葉,模仿起家,經常在節目中扮醜,為此有人還批評過他醜化別人,一個網友解釋的有道理,其實陳漢典「扮醜」是一種諧星文化,是基於自嘲的,陳漢典並沒醜化任何人,只是醜化他自己來愉悅觀眾,很多被模仿的嘉賓比如ELLa、林志玲、範瑋琪等也並不會覺得有多麼丟臉,從模仿中是能感覺到善意的。

此外,陳漢典在節目中常遭小S蔡康永的調侃、嘲諷,當然這是節目「笑果」需要,蔡康永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解釋:如果我們不調侃他,他就一個鏡頭都沒有了,往深處說,就沒有今天娛樂圈的地位,他並不抗拒,甚至是願意和感激,我想他腦子和我一樣清楚。

蔡康永說得很對,陳漢典十分感激康熙,他告訴我們目前自己的事業重心確實在大陸,在小s一人撐起的綜藝《姐姐好餓》裡,康熙三人分別後再合體,陳漢典「欣喜若狂」,把從此見面形容「好像又要跟爸爸媽媽見面的感覺。」

「真的很感激這個節目,沒有康熙我算什麼啊?」

在康熙的歲月中,陳漢典也多次去其他電視臺錄節目,和吳宗憲主次《綜藝大熱門》,成為了真正的主持人,有一次,小S說陳漢典現在咖位大了,我們有點請不起了,後來他也經常調侃,在康熙呆久了自然會熬成主持人。

對於來內地錄節目,陳漢典也遭遇過一些困難,她曾在接受我們採訪時稱:有些東北話會出現一語雙關,講話的口音會很好玩,這個我是沒有辦法去抓到。

為此,他舉了個例子,在康熙盛典演唱會中,他高喊要玩波浪舞,然後說123耶,就跑了,因為節奏太快。大家根本沒聽清楚,然後就啥?波浪舞?他們沒聽懂,其實在內地叫人浪舞,所以我就一直這樣跑,然後跑到很後面,大家都是呆呆的看著我,很尷尬。

此外,還有同行之間的小摩擦,有時什麼都不說,但觀眾都明白。

除了男子甜點俱樂部,以「康熙團」的名義徵戰內地綜藝圈的搞笑藝人接觸過不少的「同行」,比如汪涵主持的《火星情報局》中的內地搞笑藝人。在這裡,他們見識了不一樣的環境,有了一些複雜的心情。

3

蔡康永曾在多個場合說:世界是由故事組成的。

2010年,他來北京在中央美術學院進行演講,談到了故事重要性, 並稱康熙來了表面上看是一個談話節目,其實是一個聽故事的節目。「每個嘉賓都會講一些發生在自己身上匪夷所思的事情,我們雖然不能辨別真偽,有可能是把別人的故事拿到自己身上說,或者有的故事沒那麼厲害,然後嘉賓添油加醋。但不管怎樣,聽故事至關重要。」

他舉了例子,在康熙你會聽見感人的故事,某人和爸爸20年不相認,終於有一天化解了兩人之間的矛盾,也可以是一個無聊到有的女生上廁所不敢坐在別人坐過的馬桶上,方便的時候喜歡懸空把兩隻腳踩在馬桶環上,稍有不慎會滑倒,整個人栽倒馬桶裡,大家哈哈一樂,50分鐘的節目就過去了。蔡康永說過,自己每一份主持的工作,都是把一個故事從虛無中抓出來。在此之前,這個故事或許不存在頭尾、不存在樂趣、不存在道德或者鼓勵人的力量,而我作為主持人,就要像魔術師把兔子從帽子裡抓出來一樣把故事抓出來。經過我這裡,這個故事可以讓你笑著或是哭著度過一小時,可以讓你得到力量,或者得到啟發,比如說,你要去土耳其旅行了,這個故事教給你方法。

這件事總是有意義的。

十幾年的康熙來了提供了無數有趣的故事,比如,沈玉琳爆料潘若迪竟然與保姆一起泡澡,最終導致保姆憤然離開,沈玉琳曾給老婆在家門口下跪,見到別人說自己在找隱形眼鏡,儘管這裡面大部分在鬼扯,但故事好笑,那一期的收視率創當月新高。以至於內地觀眾對潘老師的印象就是「愛泡澡」。

藝人小甜甜也是經常參加臺灣綜藝節目,憑藉「傻大姐」的諧星形象成為幾個節目的固定班底,她直言康熙來了是她變美的見證者,是她人生前進的動力。

小甜甜原名叫張可昀,以諧星身份出道,她圓滾滾的身材及爽朗個性令觀眾印象深刻。記憶中,她就是那個整天被小S吐槽,但依然大方又樂觀的小胖妞。在康熙來了某期節目中,她破天荒的表演起難度極高的鋼管舞,全程既性感又勵志,但無奈最終結尾以整個人「襲倒」隊友慘澹收場,一名伴舞還疑似受傷。

康熙來了對於她而言是一段成長的經歷,她對我們說,來內地錄節目,當別人介紹自己是康熙藝人時,感到很自豪,「因為這十年來康熙成就了我,也因為康熙,讓跟著看康熙長大的人認識我喜歡我或討厭我,這像是一張屬於我的證件照,證明自己是誰!

在她在第一次聽到康熙停播的時,小甜甜非常傷心,「一開始我希望它只是個玩笑,但當確定是真的時候有一種像是,爸爸媽媽聚集了家裡所有的孩子,跟我們說我們家房子要賣掉了,未來你們要靠你們自己的力量好好活下去喔!」

此外,除了搞笑藝人本身的故事外,以小甜甜上的「卸妝」主題節目成為了康熙一道「綜藝大餐」,人們總是想看到屏幕前廣告裡的美女素顏長什麼樣,不少女明星都在小S和蔡康永的面前裸臉素顏,這其中便包括金鐘視後林依晨,林志穎的老婆陳若儀等,有的女星卸了妝依舊清新亮麗,而有些女星則慘不忍睹,所以上康熙卸妝著實需要很大的勇氣!此外,還有經典的「道歉大會」「禮物交換」等。

帶給我們快樂的同時,12年的康熙也看到了許多可愛的藝人離開這個世界,在節目最後的時光裡,康熙做了一期「那些人陪伴康熙走過12年」的回憶主題,這是康熙也是臺灣綜藝節目第一次做關於去世人的主題,那一期,我們看到了肥姐沈殿霞、歡歡等藝人帶給我們的歡樂,還有堅強的「可米小子」安鈞璨,直到最後一刻才告訴身邊的人自己糟糕的身體狀況,讓擔心他的人減少痛苦的時光,這一切,正式康熙帶給我們人性的溫情,亦是故事給我們的感動。

既然蔡康永說道自己是一個喜歡故事的人,那為什麼想要離開這個節目呢?除對個人事業的規劃外,康熙來了的經營狀況和節目創新都給了主持人和導演組很大壓力,13年後,就有人採訪那些曾經追節目的人,問有多久沒看康熙了?大部分回答節目平庸了不少,一個藝人的故事上遍所有相似節目,同質化嚴重,沈玉琳說節目應該見好就收,在最璀璨的時候留下一個漂亮的身影。

此外,蔡康永也指出了背後的問題,他稱臺灣有規定,電視節目只能冠名不能賣廣告,否則就會罰錢,已經逼到電視人就是要用收視率去要廣告。康永哥以播新聞舉例:當播國際新聞時比不上播美食節目收視率高,如果有醉漢在和警察吵架,那麼收視又會更高,所以唯收視率是圖的情況下,不得已走上「彎路」。

4

早前,臺灣的綜藝節目曾經報導過吳宗憲闖內地的處境,說憲哥可以放下「臺灣綜藝天王」的身份接受各種被整,要不被噴霧、要不就做伏地挺身,甚至有一次直接被扔進了水裡,狼狽不堪的樣子讓人心疼。

07年的時候,內地綜藝不景氣,各種節目組紛紛學習臺灣綜藝的製作經驗,那時的吳宗憲已是如日中天。《周末樂翻天》是陝西衛視邀請吳宗憲打造的一個節目,是他第一次來內地做當家主持,該節目打開了內地觀眾新世界的大門,綜藝開始變得有笑料了。

如今,內地綜藝遍地開花,資金資源都是大手筆,加上蔡康永所講的走上「彎路」,臺灣搞笑藝人進軍內地似乎變成唯一正確的道路。

當藝人小甜甜被問道目前的事業重心是在內地嗎?她不假思索的說道:是的!

她說:這幾年在大陸無論拍戲錄影主持或上真人秀,結交了很多好朋友,更習慣喜歡內地的工作模式!此外,小甜甜仍然藏有「康熙情結」,稱因為現在康永哥S姐也大多在內地,要是跟康熙合體在這裡的機率比較大。

對比臺灣綜藝的不同,小甜甜說道:錄製內地的綜藝節目有非常多浩大的工作團隊,每個細節都非常注重,而且錄影時每次都被照顧的超好,每一個的鏡頭細節也因為每個鏡頭專注一個藝人所以不會漏掉任何畫面,再來就是外景真人秀,找的演員陣容和去的地方都是需要一些大成本,這是跟臺灣差異比較大的!

此外,高酬勞更是吸引港臺藝人的地方,據說,沈玉琳在內地的主持費是「用一箱一箱在領」,光是一場的酬勞,就是在臺灣主持34場的總和,大約是500萬元左右,同時吳宗憲的價碼更高,光是一個真人秀製作方就開出1300萬元人民幣。

不過要拿到1300萬元的酬勞也要有相對的犧牲,沈玉琳說該真人秀錄製時間長達1個月,也就是說,如果吳宗憲接下了該節目,臺灣的主持工作勢必得請假1個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是吳宗憲在金鐘獎頒獎典禮上的講話,他在做評委時甚至說不讓一些無聊的節目入圍,「創意不足、娛樂沒有、知識不夠的節目,為何讓你入?電視確實是用錢去堆砌的節目。」

就這樣,擁有專業娛樂精神的臺灣搞笑藝人都進軍內地了,不過,在大勢所趨下,這裡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7年,「康熙團」一眾名嘴沈玉琳、曹西平、陳為民、瑤瑤、郭彥甫加盟《火星情報局》,現場陳為民、曹西平等紛紛爆料自己早年遇到的「奇葩」前輩,陳為民表示曾遇到前輩借講戲狂扇自己巴掌;瑤瑤不僅吐槽潘若迪曾經編造自己洗澡到一半停電沒水,打電話向他求助的事情,澄清表示根本沒有停水停電這回事,更大膽爆料「他在康熙講的故事百分之八十是假的」。

曹西平在一開場就火力全開,表示自己的口頭禪是「你不喜歡看到我,我更不想看到你,醜八怪」,楊迪則在節目最後漂亮反擊「獲得笑點最多的就是我這個醜八怪,鏡頭給到我」,霸氣十足;

對此,有網友稱看出了康熙藝人和內地藝人的區別,正面看前者的綜藝感好,節目本身是一個搞笑的節目,但內地藝人總感覺在看汪涵的「臉色」接話,康熙藝人則和主持人打成一片,呈現出放鬆自然的搞笑狀態,不過也有人指出,臺灣綜藝人很放得開,什麼都敢說,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我想網友們都把問題極端化了,但臺灣綜藝的尺度確實比內地大這是一個客觀事實,曾經臺灣主持人陶晶瑩在上《魯豫有約》時就把這個事情放大了很多,陶晶瑩讚美老公很帥,屁股很翹,場下頓時掌聲一片,她似乎有點不解,魯豫解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掌聲,稱在內地,很少有女孩在屏幕前說我老公的屁股怎麼樣。

對此,小甜甜說適應和學習是最重要的,「還是要看人跟性質,如果就我而言我知道我不漂亮,身材不好,也沒有很厲害的才藝,但我可以拼命努力做任何別不肯做不想做不願意做的一些表演或效果,縱使很危險縱使會傷痕累累,我都覺得就算是死在我最愛的舞臺上也是對得起自己!」

5

謝依霖或許是最成功的康熙搞笑藝人。

這位曾經的Hold住姐因為一段「一秒變格格」的現場耍寶大火,這段表演與很早以前小S在金曲獎唱rap很相似,現場小s自創健身歌,跟著節奏大搖大擺,現場氣氛超嗨,一句「我就是徐老師!」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謝依霖說那段表演對她的啟發很大。

15年,因小S騎腳踏車摔車受傷告假1個月,製作單位找來Hold住姐主持,因題材有趣,收視飆到1.02,約22萬5000多人收看。而Hold住姐能適時插話,表現平穩,獲網友肯定。

郭敬明電影《小時代》讓謝依霖真正在內地開花,謝依霖飾演的唐宛如夠搞笑又不讓人感到煩膩。在《四大名助》裡,孟非總會拿她的長相說事兒,謝依霖被說急了,就表演個「怒髮衝冠」或一個「威脅」的眼神。錄過無數真人秀的hold住姐學會了如何調整心態「我不是最漂亮,我不是最苗條,但是我愛我自己的樣子,也要活出自己最快樂的樣子」。

小S是她的榜樣,外界經常拿她和自己做比較,謝依霖稱:我們的個性、性格都還是蠻不同的。我比較像個女漢子,路子比較野,小S就是比較優雅,比較有氣質。至於對自己「扮醜」的感受,她說:人在江湖混,哪能不挨刀呀?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都可以消化。至於扮醜,我就是在扮醜,你講我醜,那不是在罵我,我都扮醜了你還不覺得我醜,那才失敗呢。

這種看法和小甜甜「就算是死在我最愛的舞臺上,也是對得起自己」是一樣的,而諧星本身就應該具有這樣一種心態。

除了對自己綜藝風格的強烈認知,臺灣藝人納豆給了我們另一種印象,一個萌萌的小胖子,搞笑時並不是很拼,卻也能在康熙中爆紅,並且走進內地觀眾的視野,相對於前輩賣力的演出,這個胖子的搞笑技能是「悶騷」。

納豆自曝主持的時候難免會有很多女孩子跳性感舞蹈,曾產生過很多「生理反應」,有時造型師給我的褲子勒很近,我只能把一隻腳踩在旁邊的梯子上。不多見的悶騷型搞笑藝人在康熙反而是個寶貝,小s經常拿他的感情生活開涮,而他與陳漢典和阿雅組成的「雅典娜」似乎正在向「康熙」發出接班挑戰。

如此沒有「威脅性」的納豆多次入圍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還憑藉《一路順風》入圍第53屆金馬獎最佳男配。

出演幾部電影的小甜甜也憧憬過「得獎」的時刻,對於搞笑藝人來說,這就好比變成金鳳凰一般,但她似乎表示不想給自己太大壓力,另外自己要學的實在太多了,她稱綜藝的話最喜歡真人秀,最喜歡一群人大家長時間相處,在一起的感覺真的很棒! 對於最喜歡的內地藝人是誰?小甜甜說是陳學冬,她想感謝他,「因為我的第一檔戲劇就是跟他合作我們相處了很長的時間,他非常照顧我,對我很好也教我很多東西,殺青以後聯絡互動也都覺得他好溫暖。」

以上走出來的藝人事業正往良性發展,而一些熟悉的康熙面孔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在做什麼了,比如小S的閨蜜川島茉樹代Makiyo、丫子。

早前,Makiyo與日本友人在搭計程車時與司機發生爭執,將司機打成重傷後揚長而去引來網友一片炮轟。Makiyo與該友人召開記者會時態度強硬,還反指司機吃豆腐。直到視頻曝光,顯示在友人對司機林某進行毆打之後,Makiyo用高跟鞋狠踹了已經奄奄一息的司機一腳,後來被人拉開,但Makiyo卻又繞回去,再次用高跟鞋踹了司機一腳!!

而同作為康熙藝人的湘瑩和丫子雖然沒有參與打人,卻對好友Makiyo打人的行為袖手旁觀,不僅沒有及時報警和搶救傷者,反而還攔下另一輛計程車,四人一起逃離現場。一審宣判,法官裁定Makiyo和友寄雄輝犯普通傷害罪,Makiyo被判服刑10個月,緩刑3年;湘瑩和丫子雖然未被起訴,但演藝事業已受到嚴重影響。

像Makiyo這樣的日本女生在康熙很吃香,甜美可愛,是男粉絲的福利,此外,有很多長相漂亮的女藝人也都把上康熙當做解決婚姻問題的平臺,在這裡可以憑藉才藝找一個收入不菲的老公,儘管有的人很矜持。在去年一年,張克帆、王思佳、趙正平通通邁入了婚姻殿堂。

而在康熙停播前就已經結婚的通告女藝人,大多選擇徹底回歸家庭。藝人嚴立婷幾乎沒了蹤跡,除了在社交網站上更新動態。據悉,黃小柔在生完二胎後逐漸淡出,現在選擇開潮裝店。

參加過康熙錄製的KK告訴我們康熙藝人的通告費雖然是按咖位計算,但總體不是很高,像丫子前期就以新人身份來的差不多200元左右,有很多新人為了能夠露臉都是免費的,有報導稱對於那些有點咖位的藝人,雖然一個月有20天都在上節目,也不過只有1萬多的收入,不過,他們用來保養、買衣服,做造型,甚至是整容的錢都需要自己來承擔,還有的比較忙碌的藝人還自掏腰包僱助理,同時,KK稱其實這些錄製康熙的藝人大部分都是當地人,也就是臺北人,他們一般都住在家裡,大部分沒通告了就會接校園的活兒,比如晚會主持等,因為上電視露過臉,也算個咖啦。

整體計算下來,這些藝人的最終收入並不高。

通告藝人宋新妮早前與吳宗憲鬧過緋聞,被稱「新憲嫂」,憑著該頭銜,就有很多內地衛視的節目、廣告找她,費用比臺灣多好幾倍。他在接受採訪時稱:這一切都要感謝憲哥,因為他,讓我在大陸提高知名度,上通告的酬勞有好幾萬元新臺幣。

由於整體收入不高,花錢的地方卻比普通人多,因此通告藝人在吃穿用等方面都極其節約,不少人除了上節目還做一些小生意,混得好的找個門面賣衣服,開飯館,藝人小call則是選擇去「臺灣動批市場」西門町擺地攤,出售自己的二手物品,而且還是固定時間出現,小call曾出過全裸寫真集,因此上過不少綜藝節目,但她稱:擺地攤讓自己的收入增加了三分之一。

不過,一想到西門町高高的廣告牌上掛著小call性感肖像,底下是她擺地攤的情景,就覺得有那麼一點點不可思議。

相關焦點

  • 《康熙來了》嘉賓「羅妹妹」去世,曾經活躍的藝人們,還記得誰?
    8月3日晚,中國臺灣59歲藝人羅霈穎被發現去世,引起《康熙來了》的老粉絲唏噓,這個消息可是迅速在網上炸開了鍋,上了熱搜。內地網友認識「羅妹妹」,就是通過蔡康永和小S主持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網友們為此唏噓,大炳、安鈞璨、歡歡、劉真……好幾位在《康熙來了》認識的藝人都離開了,「羅妹妹走了,自從沒了《康熙來了》,臺灣綜藝圈就好像在我生活裡徹底失聯了。」《康熙來了》《播出12年,停播4年,這些讓內地粉絲熟悉的綜藝咖,也與停播的《康熙》一樣,漸漸成為回憶中的一部分。
  • 已經停播的那些年你追過的綜藝節目,你還記得多少
    2.陽光快車道再來帶大家回顧一檔小編小時候第二超愛的節目——《陽光快車道》,該節目於2000年初在山東衛視播出,2008年停播,由小編很喜歡的一位主持人大冰,還有劉敏主持的。3.我愛記歌詞再來帶大家回顧一檔歌唱類綜藝節目——《我愛記歌詞》,由華少和朱丹主持,於2007年在浙江衛視播出。該節目採取全民K歌、不設門檻的方式,規則簡單到只有一條,只要能唱對歌詞即可,不比歌喉,不比舞臺表現,不拼顏值,就比誰的記性好,只要能唱對規定的歌詞就算贏。
  • 懷念《康熙》快5個年頭,那些沒心沒肺的瞬間還時時湧上心頭!
    時至今日,筆者依舊在想,這檔錄製超過3000集,採訪嘉賓超過2萬名,堅持了12年的王牌綜藝真的只有停播這一條路了嗎?而說到帶給我們最多歡樂的嘉賓,就不得不提趙正平、沈玉琳那批通告藝人班底了,因為他們為節目貢獻了足夠多的搞笑段落,才讓節目熠熠生輝。搞笑藝人趙正平,人稱趙哥,圈子裡都知道他的脾氣是出了名的臭,可到了小S這邊也是完全沒辦法。因為身形有些胖,下巴跟脖子肉有很厚,生氣的時候又喜歡歪著頭,小S就直接說他像蟾蜍。
  • 臺灣綜藝沒落了,記憶裡那些通告藝人們——我們遠走的青春啊!
    2016年1月天天追的《康熙來了》停播,同年,另一檔我也在追的《今晚誰當家》,也同樣熄燈散夥。就是那一年,小編突然對臺灣綜藝失去了熱情,不再追其他的臺灣綜藝,哪怕是曾經喜歡尚未完結的《國光幫幫忙》,《一袋女王》。
  • 娛樂到底 臺灣經典節目《康熙來了》的生存之道
    在臺灣,或許沒有哪個綜藝節目會比《康熙來了》更有號召力。這個以談話為主要內容的電視節目,在今年一月已「年滿」十歲。憑藉獨特創意和鮮明風格,《康熙來了》也成為大陸民眾認識臺灣娛樂文化的窗口。獨特組合 產生奇妙效應《康熙來了》製作人、有著「臺灣綜藝教父」之稱的王偉忠介紹,2004年,他希望在晚間10點檔打造出一檔「奇怪」的節目,想把娛樂圈的奇人怪事用一種不同的角度呈現出來。「康永是個很會說話的知識分子,小S就是機靈古怪的雙子座,兩個人的搭配正好非常奇怪,符合當時節目的構思。」
  • 劉真、高以翔,在《康熙來了》裡陪我們下飯的那些人,都走了
    著急爭辯又爭不過,拿小s沒辦法,但是也還是軟軟的臺灣腔的時候,覺得,天吶這個人是真的溫柔啊。還有「交換禮物」單元,有些嘉賓只是想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交換出去而已,而劉真是真誠地帶了價格很貴非常好的禮物來交換。高以翔
  • 當看懂《康熙來了》裡的娛樂圈大戲時_鳳凰網
    在停播4年後,劉真的離開又把大家的視線帶回了《康熙來了》,無論是被小S猛虧尬舞,還是提到珍藏的舞衣和鞋子時閃閃發光的雙眼,記錄下的都是曾無比鮮活的她。告別康熙4年後的我,也已年紀見長,再回味康熙12年,才發現它竟是個人生的輪迴場。12年來,康熙聊遍了打屁八卦婚喪嫁娶,主動或被動地記錄了無數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有我們看見的大哭大笑,也有我們看不見的大喜大悲。有多少逢場作戲,就有多少假戲真做;有多少劍拔弩張,就有多少暗流湧動。不等步入人生中場,誰又能說真正讀懂了康熙呢?
  • 小S忍N年揭《康熙來了》停播幕後 吳姍儒抖:我退出演藝圈好了
    記者林彥君/臺北報導炎亞綸和吳姍儒(Sandy)日前上蔡康永與小S主持的《花花萬物2》,Sandy被蔡康永和小S虧:「搶到的果實好吃嗎?」原來在2016年《康熙來了》停播後,該時段接檔的節目就是吳宗憲與Sandy主持的《小明星大跟班》,面對蔡康永和小S輪翻逼問,讓Sandy幽默說:「退出演藝圈好了!」吳姍儒和炎亞綸上節目。
  • 這四位有梗的搞笑藝人,嘴巴都很碎,最後一位很誇張
    如今電視綜藝節目繁多,真人秀崛起,很多諧星、搞笑藝人都有機會上節目,展示自己的幽默能力。我們很多人以為只要是諧星,上節目就會讓人搞笑,其實錯了,很多諧星、搞笑藝人是需要排練的,不適合現場臨時發揮,即所謂能現場接梗、鋪梗和拋梗。
  • 為了讓你見鬼,臺灣靈異綜藝豁出去了
    ▲徐若瑄在《康熙來了》中分享靈異遭遇(有興趣的可以搜索徐若瑄4701事件) | 來源:《康熙來了》  被嚇到了?呵,這只是臺式鬼故事的冰山一角。所以臺灣這個地方真有這麼「陰」嗎?  part.1  為了讓你信有鬼,臺灣靈異綜藝豁出去了  臺灣的靈異綜藝有多少「鬼」?  就這麼說吧,不少人慫膽小又愛找刺激的朋友們,都是把臺灣的某些綜藝當恐怖片看的。為什麼臺灣藝人日常撞鬼?
  • 貴圈|康熙二人組《花花萬物》再就業:市場環境變了,往日情懷卻在延續
    自從2015年10月,蔡康永宣布告別熱播12年的《康熙來了》,小S隨後表示「和康永哥共進退」以來,二人陸續北上,各自發展。蔡康永遊走在各平臺的綜藝節目中,風生水起,但始終找不到主場;小S獨挑大梁的脫口秀《姐姐好餓》,兩季豆瓣評分都低於6.0,「尷尬」「用力過猛」的吐槽聲不絕於耳。
  • 在日本,搞笑藝人吃得開
    如今比較常見的搞笑藝人出演方式是參加電視節目中的答題競猜活動,不管回答對錯,搞笑藝人和主持人都想方設法活躍氣氛。此外,搞笑藝人出演娛樂新聞類節目,盡情分析明星八卦,活躍氣氛。有些搞笑藝人以誇張又生動的方式模仿某位明星,給觀眾帶來歡樂。只要提到日本搞笑藝人,一定少不了渡邊直美。
  • 夢多:雖然我是日本人 但我是臺灣藝人
    「雖然我是日本人,但我是臺灣藝人。」已在臺灣演藝圈發展10年的夢多(大谷主水)來自日本九州,他總是在節目中展現出過人的效果,在眾多外國人的節目中成為最亮眼的藝人之一,即便起先無法接受被定位成搞笑的藝人,但也因「被看到」之後,打開了全方面的演藝之路。
  • 臺灣藝人劉真去世享年44歲
    時光網訊據臺媒報導,中國臺灣藝人劉真在搶救33天後,於3月22日晚10點左右搶救無效去世,終年44歲。她在2月初接受心臟手術,中途突然心跳停止,裝置葉克膜做生死搏鬥,之後又改裝心室輔助器等待換心,但狀況不佳,傳聞曾出現腦出血,並多次進行開顱手術。劉真在臺灣有「國標女王」之稱,因綜藝節目《康熙來了》為內地觀眾所認識。她還客串出演過《貞觀之治》《問君能有幾多愁》等影視劇。
  • 邰智源與郭子幹《康熙來了》虧金鐘 歐弟莎莎敲金鐘(圖)
    徐熙娣故意對邰智源頻頻咳嗽,邰軟腳想逃跑,郭子幹看得呵呵大笑邰智源、郭子幹26日率領《全民大新聞》的「模王軍團」成員無尊、大根、林軒、Bebe上中天《康熙來了》做宣傳,邰智源大跳騎馬舞《大新聞》24日首播後,延續《全民最大黨》收視水準,已連9年都入圍金鐘的《全民》系列節目,今年沒入圍,在10連霸前止步,邰智源搞笑說:「9這個數字很好,節目才會長長久久!」「金鐘遺珠」邰智源與郭子幹昨上《康熙來了》節目,表態今年《全民最大黨》成員確定缺席金鐘獎,還預言今年會場肯定冷清,郭子幹透露:「可惜了,少了30幾名免費觀眾叫囂、鼓掌,我們根本是最大的臨時演員。」
  • 臺媒:「天然獨」世代走上舞臺 但臺灣從未擺脫「中國」
    2020年3月30日,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病逝,一些臺灣年輕網民在臉書上留下不甚好聽的評語。在臺灣小青年看來,郝柏村「太國民黨」。外省、高級軍官、不夠具備「進步價值」之素養。而後江啟臣終於表示了,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正值壯年的江啟臣,是國民黨青壯勢力代表,身負「如何拉近年輕世代與國民黨距離」之責,甚至有媒體直接以「江啟臣能否擺脫國民黨『親中』路線」為題。回首過往,中國國民黨,從主導抗戰、到撤退臺灣,從經濟奇蹟、再到連自身定位都左支右絀,活生生演繹了「才過二十年,卻仿佛一世紀」。
  • 盛極一時的臺灣綜藝,也難免落寞謝幕
    盛極一時的臺灣綜藝,也難免落寞謝幕隨著內地綜藝節目的崛起,尤其是一些真人秀節目的製作機制越來越完善,觀眾們的口味也一點點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期初是微小的,但經過幾年十幾年的改變後,再回過頭來看觀眾們接受的和喜歡的已經有了非常大的變化。
  • 節節敗退的臺灣「綜藝咖」: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會打
    把時間軸撥回到千禧年,沒人會質疑臺灣綜藝「龍頭老大」的位置。綜藝節目的興起和蓬勃,催生了寶島娛樂圈中有名的「三王一後」主持天團——張菲、胡瓜、吳宗憲和張小燕。《康熙來了》《大學生了沒》等一批兼具收視和話題的綜藝節目,更是讓臺灣綜藝迎來巔峰。
  • 臺灣街頭藝人的追夢之旅
    經專業人士指導,2007年他獲得臺灣溜溜球大賽冠軍,2014年創造金氏世界紀錄,曾受邀參加大陸電視節目,在極小眾的領域闖出一條表演路。  楊元慶和其他小學生一樣,年幼時深受溜溜球吸引。為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刻苦訓練每一個招式,常常手被繩子磨出血都沒有知覺。直到2007年他獲得臺灣溜溜球大賽冠軍,父親依然認為他「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