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綜藝沒落了,記憶裡那些通告藝人們——我們遠走的青春啊!

2020-12-15 笑侃影視劇

已然4年啦!

2016年1月天天追的《康熙來了》停播,同年,另一檔我也在追的《今晚誰當家》,也同樣熄燈散夥。

就是那一年,小編突然對臺灣綜藝失去了熱情,不再追其他的臺灣綜藝,哪怕是曾經喜歡尚未完結的《國光幫幫忙》,《一袋女王》。

蔡康永在一次採訪時曾說過: 你會長大,所以,《康熙來了》可不打算陪你一輩子,千萬不要讓我們陪你一輩子,去找更廣闊的世界。

誠然,曾經懵懂無知的我們也已人到中年,深知是個人活著都不容易的年紀。也終於理解那些通告藝人嬉笑怒罵,光鮮亮麗之後的艱辛,卑微,不易。

有時懷念那些熟悉的通告藝人,就會偶爾去看看接檔康熙的《小明星大跟班》。赫然發現,四年時間,那些康熙,今晚,王牌大間諜,國光裡的經常出現的面孔已然成為前浪的前浪,竟然冒出了很多新通告藝人。

四年,臺灣經濟壓力下低成本的製作,臺灣大批電視人來到我們內地打工,曾經輝煌,原創性很強的臺灣綜藝已然落寞。

對於我們而言,緬懷曾經的康熙,今晚……都是一種對於過去青春歲月的懷念。即使後期這些綜藝話題重複,嘉賓重複,創新疲乏,主持倦怠,也不會影響我們天天晚上坐電腦前侯著它,隨著那些熟悉的通告藝人的嬉笑怒罵,譁寵取寵而發自肺腑的開懷大笑。

這更多的是種慣性的嗜好,是種守候多年的情懷。

《康熙來了》從開播時採訪的李敖,連戰,馬英九……名人大腕,小S的無釐頭,蔡康永暗藏的辛辣,亮眼的收視率,奠定了人們心中,它是臺灣第一綜藝節目。

小S
小S,蔡康永

《今晚誰當家》知名度稍遜,可能在臺灣當地更紅。黃金五嫂開啟的夫妻兩性話題,家長裡短,婆媽妯娌,仿佛身邊天天見面的三姑六婆,只是她們的話題更辛辣,更火爆。

主持人律師謝震武,知性作家吳淡如的組合開始讓人眼前一亮。然而節目屬性在那,主持人的身份抬頭貌似沒啥用武之地,吳在節目後期全然不見所謂知性優雅,鏡頭多次捕捉到的都是撇嘴白眼,也是忘了表情管理; 謝雖笑意盈盈掌控全場,但言辭也頗刻薄犀利。後期兩人主持有了嫌隙,也許吳可能意識到這節目無形中過度傷害了她知性女作家的身份,以至於後期幡然請辭,哪怕謝苦苦支撐,也免不了熄燈的結局,也是不爭的事實。

很多臺灣通告藝人都是在上了《康熙來了》後開創了演藝事業的新高峰,火遍我們內地。

同樣,《今晚》也讓第一代黃金五嫂賺得盆滿缽滿也是當時的現象級事件。當年的大嫂僅憑講述家長裡短的故事上遍臺灣各大綜藝,商業代言不斷。

吳淡如,謝震武

甚至一度臺灣的通告藝人裡的浪子們都去結婚,靠著老婆孩子話題繼續營業。

今天咱們就來閒侃幾位讓小編印象深刻的通告藝人:

1.景行廳男孩,有名無實,一時興起組合的男團。

團名本是諷刺,景行廳本是臺灣的殯儀館,三人竟然出了EP《萬人迷》,四十多歲的三個老男孩蹭一波熱度之餘,也有意搶當年的尾牙市場。

梁赫群是綜藝節目製作人,《今晚》就是他的手筆。

趙正平本是偉忠哥團隊的製作人,脾氣不小。

他們兩人上康熙聊幕後,不想一個言語風趣,表情彆扭,一個言行似黑幫大佬,竟然意外走紅幕前。

至於林智賢,哎,從來都是小透明,也許真想認真經營這個團隊的只有他。

可惜兩大哥帶著他這小弟玩一波熱度而已。

就如同後面爆出的兩大哥的醜聞,猝不及防讓大家蒙圈:梁的兩女爭一夫,趙的私生子。

即使醜聞層出不窮,也不影響這兩位在娛樂圈的行走,只能說荒腔走板的臺灣娛樂如同它的光怪陸離的政治形態,時不時讓人捧腹。

說到這,不得不誇獎這幾年我們內地相關政府部門對於劣質藝人的封殺措施還是挺好的。

畢竟這不僅事關娛樂圈,也事關整個社會的風氣,尤其青少年。

只能說:這兩位真的臺前幕後都精彩。

景行廳

2.Makiyo,丁小芹

為什麼把她們兩放一起講?因為她們都屬於Makiyo創立的M幫,並且都屬於自己作死自己,可惜!

Makiyo原本S幫小妹,靠著小S,暴露的穿著,大膽的言論,經常上康熙,並且當年的出場費1萬多,堪比A咖。也許錢賺的太容易,這位小姐也是隨遇而安過頭,不認真規劃自己的藝人生涯,每天泡吧混的爛醉,白天就在各種訪談類綜藝節目露臉。

她的前半生真的算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後來酒醉爆踢計程車司機,醜聞被爆後大濃妝開新聞發布會,各種推卸,路人緣盡毀,之後經歷馬媽病重逝世,賣了馬媽就給她的套房,混到網上賣保養品,境遇令人唏噓。

Makiyo,丫子,湘琴
Makiyo

但她想比她的塑料姐妹花——丁小芹的經歷更是小巫見大巫,畢竟丁的作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丁小芹算不得多紅,因為M幫,Makiyo經常帶著她和丫子上康熙,靠著頻繁露臉,頗為日系的穿搭,混了個時尚教主的名頭,也算小紅過那麼一陣。

丁小芹當紅時
丁小芹

後來,她與日本天王級樂團X Japan的吉他手Sugizo談了短暫的戀愛,畫風突變,各種醜聞頻報:倒賣假包假鞋,被生意搭檔寄法院催債函,拖著行李箱被房東趕出住處,最後到內地開視訊直播,被網友罵慘,被Makiyo催債。

丁小芹
丁小芹

現在兩人友情破裂,曾經兩人在臺灣也算火過,如今都淪落成這步田地,還要在對方落魄時互撕,只能說人生無常,風水輪流轉。

3.郭世倫

不帥,沒才藝,在早期的偶像劇裡演過n號路人,在一眾通告藝人裡也算不上B咖,不過憑藉和先上車後補票的妻子nina在《今晚》裡頻繁露臉,也算小紅了那麼一陣。

看著他們從新婚,秀恩愛,離婚,離婚後互撕,一路走來,只覺得鏡頭前的假面夫妻真的很多,如邵昕和婷婷。

可惜,郭鏡頭前的深情,大方,在離婚時都淪為笑料,被爆出家暴賭博吸毒菜花,最後落得妻離子散,自己在墾丁大街賣東西度日。

郭世倫和nina
郭世倫
邵昕和婷婷

邵昕和婷婷這對愛演夫婦,本就不是尋常人。邵人設有錢大老闆,結果被妻子在《王牌大賤碟》爆出不給家用,孩子花費都一毛不拔。事後男方直接搬走,和小三出雙入對。曾經秀的多恩愛,後來撕的就有多狗血。

如社會觀察家,荒繆大師——沈玉琳,和FBI談戀愛的蔣偉文……說著說著他們信了自己,笑了的我們信了他們,這就是通告藝人們的魅力吧……嬉笑怒罵間讓你捧腹大笑,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

年少時不懂通告藝人們的艱辛,懂得時我們也已人到中年。

臺灣綜藝沒落了,懷念記憶裡那些通告藝人們——我們遠走的青春啊!

相關焦點

  • 59歲通告藝人羅霈穎,曾自稱「我就是豪門」,如今獨自陳屍工作室
    這些臺灣通告藝人曾一度伴隨著我們的青春,如今卻一個個湮沒在記憶的長河中。那些熟悉的通告藝人如今內地真人秀盛行,臺灣綜藝漸漸沒落。可早在十年前,臺灣綜藝非常火,節目聊天尺度大,通告藝人敢拼敢言。其中上過《康熙來了》,我們熟悉的歡歡、安鈞璨、高以翔、劉真、羅霈穎……歡歡,小虎隊的師姐,《懷玉公主》中扮演成瑩,曾自曝被蔣勤勤插足婚姻。2014年6月1日,因多年抑鬱症,在家中燒炭自殺身亡,年僅43歲。安鈞璨,安以軒的乾弟弟。
  • 為什麼曾經輝煌一時的臺灣青春偶像劇,現在漸漸走向沒落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臺灣偶像就已經開始慢慢沒落了,以前那種白馬王子愛上我,又或者是灰姑娘愛上我的電視劇,現在根本就不存在了,而臺灣女生的那種黏黏的口音,現在也幾乎聽不到了。而出現越來越多的是內地興起的電視劇,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臺灣偶像劇開始沒落了呢?
  • 康熙來了停播2年 臺灣搞笑藝人今何在?
    比如:製作了無數通告藝人的合輯、以某種主題、年份進行視頻匯總,或者把當今蔡康永和小S的新綜藝、新面孔強行加上「康熙」的標籤...他們如此可愛的行為都出自對節目的愛和記憶在華文節目中,從來沒有一檔節目能讓觀眾如此留戀,這就促使很多人在思考,這個節目究竟為何這麼火?
  • 在臺灣她一個人撐起綜藝,藝人們都哪去了,臺灣娛樂明星為何衰落
    說到綜藝,相信很多人都看,因為在這類節目中,一般都能看到偶像不為人知的一面。當今有很多人喜歡看綜藝,但臺灣省的綜藝節目卻在慢慢走下坡路。以前臺灣的綜藝節目還是很有名氣的,很多人都喜歡看。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臺灣明星來到大陸,許多臺灣的綜藝節目已經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不過,臺灣有一位女明星,她絕對是電視收視冠軍。她的名字叫翁子涵。
  • 《康熙來了》嘉賓「羅妹妹」去世,曾經活躍的藝人們,還記得誰?
    8月3日晚,中國臺灣59歲藝人羅霈穎被發現去世,引起《康熙來了》的老粉絲唏噓,這個消息可是迅速在網上炸開了鍋,上了熱搜。內地網友認識「羅妹妹」,就是通過蔡康永和小S主持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網友們為此唏噓,大炳、安鈞璨、歡歡、劉真……好幾位在《康熙來了》認識的藝人都離開了,「羅妹妹走了,自從沒了《康熙來了》,臺灣綜藝圈就好像在我生活裡徹底失聯了。」《康熙來了》《播出12年,停播4年,這些讓內地粉絲熟悉的綜藝咖,也與停播的《康熙》一樣,漸漸成為回憶中的一部分。
  • 臺灣綜藝節目預算緊張 一集製作費最多僅10萬元
    10年前,蔡康永和小S第一次進棚錄完影,他們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可不可以不錄了」,蔡康永說「這是因為布景太爛了」,時間來不及就先拿倉庫裡的東西拼一下,「我看到都傻掉了,好可怕。」  在製作經費只是內地大型綜藝節目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情況下,臺灣寶島還是出品了《康熙來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一眾傑出綜藝節目。
  • 節節敗退的臺灣「綜藝咖」: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會打
    吳宗憲曾說過:「臺灣這樣一個小地方,有100多個電視臺。而臺灣的電視,又是靠綜藝在撐著。如果沒有了綜藝節目,電視臺也就垮臺了。」老牌綜藝天王高凌風更是不客氣的說:「臺灣綜藝領先大陸二十年!」但「盛極而衰」,尤其是近十年間,我們發現大批的臺灣綜藝咖選擇「北上撈金」。
  • 綜藝老去,情懷不老,那些翻滾在記憶裡的「老綜藝」
    現如今綜藝潮狂起,親子觀察類、戀愛觀察類、夫妻生活類、搞笑互動類、選秀出道類,都說興衰更替,既然有綜藝興起,就一定有綜藝走向衰敗。無論是大家吐槽詬病的《極限挑戰》還是《跑男》,亦或是不吭不響的《快樂大本營》,它們似乎都在做最後的準備。
  • 《五糧液·我們有歌》校園時光不復還,民謠曲裡聽青春
    本期主題「青春飄落的音符」中,記憶中的校園歌者成為主角,從臺灣聽到內地,感受他們是如何把音符化作書寫夢想的文字。DJ馮喬還會以音樂人的身份,首次分享青年時期創作歷程。《五糧液·我們有歌》邀請您,聆聽那些不復時光中的青春夢想!
  • 綜藝女王陶晶瑩「失業」兩年,說出臺灣綜藝沒落的真相,夠直白!
    跟她境遇差不多的還有臺灣的綜藝天王吳宗憲,而小S和蔡康永這對金牌搭檔,《康熙來了》停播之後,在臺灣也已經沒有常駐節目了,工作的重心都轉到了內地。陶子的主持風格非常的「潑辣怪」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收穫了很多的粉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臺灣的各類綜藝節目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反過來,這幾年我們內地的綜藝節目反倒越來越好,超強的陣容,炫酷的舞美讓臺灣的網友羨慕不已。
  • 為了讓你見鬼,臺灣靈異綜藝豁出去了
    part.1  為了讓你信有鬼,臺灣靈異綜藝豁出去了  臺灣的靈異綜藝有多少「鬼」?  就這麼說吧,不少人慫膽小又愛找刺激的朋友們,都是把臺灣的某些綜藝當恐怖片看的。為什麼臺灣藝人日常撞鬼?為什麼節目外景拍攝狀況連連?
  • 36歲「小鬼」黃鴻升意外離世,那些年熟悉的臺灣藝人又走了一位
    客廳的電視還開著,空調也沒關,浴室裡放好了洗澡水。好像他隨時都會從房間走出來,繼續過完這再平凡不過的一天。每一個新細節的曝光,似乎都是在提醒我們,生命可以有多無常。他今年才36歲,本可以有更多可能。喜歡看臺灣綜藝、偶像劇的人,對「小鬼」一定不陌生。
  • 臺灣綜藝節目照常播出
    在臺灣能復出,是因為對面娛樂圈底線低,對面藝人灑狗血無所謂的多了去了。羅志祥本身就不是靠人設在娛樂圈裡站穩腳跟的。羅志祥的粉絲還是有不少的,有不少人支持他復出。從業務的角度來說,羅志祥的業務能力確實過「硬」,唱跳主持演戲都有兩把刷子。
  • 臺灣電視節目,戲真的超多耶
    (突然臺灣腔)一般指人或事很誇張、很情緒化、很吸引注意、很戲精。   想想那些年看過的臺灣綜藝,再想想其他新聞政論電視劇……是不是想到了一堆戲精本精?   《康熙來了》《全民大悶鍋》《女人我最大》《國光幫幫忙》《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大學生了沒》……綜藝風格全都不拘小節,主持人犀利尖銳、口無遮攔,許多參演嘉賓也多是通告藝人,這類藝人以跑通告為主,在各個節目中摸爬滾打,自然鍛鍊得伶牙俐齒,渾身是梗。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五部臺灣偶像劇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五部臺灣偶像劇,現在重溫最後一部真想抽自己2001年到2010年是偶像劇輝煌的十年,各種好作品層出不窮,可以說這些臺灣偶像劇就是90後青春的記憶。現在臺灣偶像劇逐漸走向沒落,臺灣演員也轉型到大陸發展,再想看到當年的盛況也很困難。今天我們就來重溫小時候追過的五部臺灣偶像劇,有的還是很經典但是最後一部現在看起來只想抽自己。第一部《惡作劇之吻》。這部劇是由鄭元暢和林依晨主演的,蠢萌學渣戀上男神學霸的故事讓觀眾小鹿亂撞。
  • 小虎隊是許多人的青春記憶和美好回憶
    這個由吳奇隆、蘇有朋、陳志朋三名中國臺灣男子偶像組成的組合,1988年一出道就在亞洲嶄露頭角。有意思的是,之所以取名小虎隊,是因為當年18歲的體育生「霹靂虎」吳奇隆、17歲的舞蹈生「小帥虎」陳志朋、15歲的建中高材生「乖乖虎」蘇有朋三人為了組隊參加臺灣一檔娛樂節目,區別於女生隊名「小貓隊」。
  • 盛極一時的臺灣綜藝,也難免落寞謝幕
    盛極一時的臺灣綜藝,也難免落寞謝幕隨著內地綜藝節目的崛起,尤其是一些真人秀節目的製作機制越來越完善,觀眾們的口味也一點點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期初是微小的,但經過幾年十幾年的改變後,再回過頭來看觀眾們接受的和喜歡的已經有了非常大的變化。
  • 「搞笑藝人」選秀來了,庫存綜藝咖怎麼辦?
    來源:虎嗅網作者:糖果,頭圖來源:《王牌對王牌》在男團、女團選秀酣戰之際,搞笑藝人選拔賽低調開場。6月26日,綜藝《認真的嘎嘎們》先導片上線,亮出尋找「有趣綜藝新偶像」的口號。籤約出道,定製綜藝,跨界影視,還是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不過,注意力經濟支配下,相比新人如何衝出重圍,那些已經活躍在綜藝市場上的老面孔的未來之路,似乎更加牽動人心。他們讓觀眾又愛又恨——幾乎沒有人不會被沈騰、賈玲的包袱收服,在大張偉、郭麒麟的碎嘴中哭笑不得,但又很難忍受其霸屏各大綜藝帶來的審美疲勞。
  • 從20年前風靡全國到沒落,臺灣影視劇是如何把自己「玩壞」的?
    從2000年風靡內地到沒落,其實臺灣影視劇真正紅火的歲月,不超過15年,這十幾年中,臺灣影視劇到底是如何把自己「整沒」的呢?要知道臺灣影視劇怎麼沒的,我們首先得知道它怎麼來的。內地觀眾的熱情帶動了臺灣影視劇引入,2001年,《流星花園》播出。還記得小時候,周圍很多大人叫它「流氓電視劇」,這就很能反映出我們當時的影視劇狀況:單一、嚴肅,沒人談戀愛。更別提,這些影視劇中那些俊男美女,是多麼的吸引人的眼球。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臺灣偶像劇,為何一去不復返?
    然而近年來,曾經我們追過的臺灣偶像劇,為何一去不復返?臺灣偶像劇唯一留存在人們腦海中的也就是一些像「你們不要再打了」之類的搞笑梗。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曾經統治了一個時代的偶像劇走向了沒落,是誰殺死了臺灣偶像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