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6個寒氣「入口」!沒捂好的人冬天更易生病

2020-12-17 生活小時訊

12月7日開始,我國各地進入大雪節氣,意味著此時冷空氣愈加猛烈,溫度也越來越低,同時也是頻頻降雪的時節。

天氣越來越冷,我們常常會被囑咐:「別著涼了」「別受風」,這些涼氣、寒氣到底從哪裡來,如何侵襲人體?

實際上,人體有些部位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受寒,更需要大家細心呵護。權威專家,教你捂好身體上的寒氣「入口」,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寒氣招來一身「病」

困擾我們的「寒氣」到底是什麼,又從何而來?

寒氣產生的原因有兩個:

外因:如寒冷、淋雨、出汗吹風等,會使外界環境中的寒氣影響人體。內因:如常吃生冷食物損傷脾胃陽氣,導致寒從內生。受寒之後,一般表現為身體某些部位的疼痛、關節活動困難,怕冷,易腹瀉、感冒,身體乏累,睡眠和食慾變差等。

渾身發抖

冷風一吹,全身肌肉會緊繃起來。冷覺感受器興奮,傳入體溫調節中樞,會引起骨骼肌不自主的節律性收縮,目的是把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緩解寒冷。這在醫學上稱為「戰慄性產熱」。在寒風中冷得跺腳,也是基於此原理的本能反應。

身體末梢冰冷

外界溫度過低時,更多血液會流向身體中心,給重要臟器供應氧氣和養分,手指、腳趾、耳朵等末梢部位就會因為血流減少而感覺寒冷。

流清鼻涕

正常人每天分泌數百毫升鼻涕,它們會順著鼻黏膜纖毛運動的方向,流向鼻後孔,再到咽部,另有一部分蒸發或乾結了,因此平時不會有鼻涕流下來。但當冷空氣進入鼻腔,毛細血管收縮,纖毛運動減弱,就會出現流清鼻涕或鼻孔黏液現象。這屬於鼻子對冷空氣敏感的一種自我保護性反射。

心臟負擔加重

在寒冷時,為給身體供應能量,心率會增加,心臟的耗氧量和工作負荷也會增大。低溫時血液更黏稠,流速更慢,則進一步加重心臟負擔。一旦遭受寒冷刺激,冠狀動脈易收縮痙攣、血壓升高,原有心血管基礎病變的患者可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胃縮成一團

受涼時,胃部肌肉、血管會收縮,發生胃痙攣,像抽筋一樣。如果此時吃生、冷、硬食物或難以消化的大魚大肉,更易給胃帶來負擔。

關節僵直

寒冷會導致肌肉收縮,血運和滑液分泌減少,關節周圍組織(包括肌肉、韌帶等)順應性變差,很多人會感覺肌肉酸痛、關節發僵、關節炎疼痛加重。

情緒低落

有些人在冬季會出現情緒低落、沒有活力、容易發怒等表現,這被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症」。

人體有6個寒氣「入口」

人體有6個部位最不扛冷,如果不「捂」好,寒邪易乘虛而入,使安靜潛藏於體內的陽氣隨之外洩,出現「冬病」。

1、頭部

寒邪來襲,可謂「首當其衝」。頭部為諸陽之會,若頭部受寒,陽氣特別容易散失。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頭部受寒血管收縮,易引起血壓飆升或大腦供血不足而發生腦卒中。

建議:天氣寒冷時出門,一定要戴一頂保暖性較好的帽子。

2、頸部

中醫素有「風從項後入」的說法,因為頸部有3個以「風」命名的重要穴位,分別是風池穴、風門穴和風府穴,是風邪最易入侵的門戶。脖子受涼易引發落枕、感冒。

建議:在寒風瑟瑟的冬季,脖子上圍一條厚實的圍巾,可把風邪擋在體外。

3、後背

背部是督脈循行的地方,督脈為陽脈之海,主一身之陽氣,調節陽經氣血運行,其內連臟腑,外絡肢節,溝通裡外,從而把陽氣輸送到身體各部位,發揮溫煦機體,抵禦外邪的功能。背部不但不能受寒,還是溫經散寒的重要部位。

建議:冬天可以在室內穿件薄衣服曬曬背,或外出時加件羽絨背心,讓身體更保暖。

4、肚臍

肚臍是胎兒從媽媽身上吸取營養的通道,也是出生後腹壁最後閉合之處,為「先天之結蒂,後天之氣舍」。肚臍附近的腹腔中除了結腸,還有子宮等女性生殖器官。若肚臍受風寒侵襲,不但會使脾胃受寒,女性還容易痛經。

建議:穿條高腰內褲或長褲,冬天別穿太短的上衣,有助腰腹部保暖。

5、膝關節

膝關節外只有一層皮膚包裹,沒有豐厚的脂肪和肌肉保護,血液供應較少,所以對溫度和溼度都非常敏感。膝關節受寒易發生退行性變化,出現疼痛、屈伸不利等問題。

建議:一定要穿秋褲,必要時可加個保暖護膝。

6、腳

雙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陽氣達到此處已經難以溫煦肢節,所以中醫有「寒從足下起」的說法。如果雙腳長時間受涼,不但容易長凍瘡,還可引發感冒、痛經、腹痛等問題。

建議:穿上保暖且透氣性良好的襪子和厚實的鞋,還可用熱水泡腳。

5個好習慣趕走寒氣

天氣漸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採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人體。

1、順時令

多吃時令蔬果,如蘋果、蘿蔔、白菜等。一日三餐要有規律,早餐重營養,午餐要吃好、吃飽,晚餐宜清淡、易於消化。

2、曬太陽

午後太陽當頭之時,曬20分鐘左右,傍晚時分則可以背對陽光曬後背,最好是邊曬邊拍打按摩,有助調理五臟氣血。

3、邁開腿

「動則生陽」,陽氣足,寒溼就容易排出。可以選擇天氣暖和的時候到公園慢跑、散步、騎車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鐘。

4、少熬夜

熬夜的人大都會有類似的感受:時間越晚,越容易感到手腳冰涼、渾身發冷、腦子不聽使喚,這其實就是熬夜內耗氣血,寒邪趁虛入侵人體,導致經絡阻塞的表現。

因此,冬季更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傷身。建議作息調整為「早臥晚起」,如果時間允許,躺到陽光照耀時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陽氣受到擾動。

5、控情緒

越是冬季越要把控好情緒,特別是中老年人,要保持好心情,用恰當的方式宣洩情緒。

相關焦點

  • 睡覺時,女性的雙腳總是冰涼,捂也捂不熱,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冬天的到來,最令人頭疼的問題是什麼?自然是睡覺的時候,雙腳一直都是冰涼的,尤其是一些女性,睡覺的時候,怎麼捂都捂不熱,一個晚上都睡不好覺,總是需要熱水袋,或者還是其他的加熱東西,才能夠感覺到溫暖。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該如何緩解?一起來了解一下。
  • 病不離寒:寒氣「入侵」的3大危害,那麼冬天如何暖身體?
    在中醫眼中,寒氣生百病,奉勸大家在冬天一定不能因為要風度而不要溫度,以免寒氣上身,給身體帶來不適。東漢時候的醫聖張仲景著有《傷寒論》,他就特別地指出:眾生很多病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寒氣。1、代謝減慢、手腳冰涼寒氣是一種陰邪,最容易損傷人的陽氣。而陽氣是生命的能量之源,正常的生命活動都需要陽氣的推動。一旦寒氣損傷了陽氣,就會造成溫煦的「柴草」和正常生理活動的「動力」不足。
  • 病從寒中來,「寒氣」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教你「避免」寒氣入體!
    寒氣一詞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道什麼意思,如果身體中有寒氣的話,很容易引發多種疾病,許多疾病都是由寒氣引發的,我國有句古話,「體內有寒,百病生」,所以說一定要時刻注意身體中的寒氣,否則很容易影響深遠禍害無窮。
  • 冬天怕冷的人吃什麼食物好 怕冷的人怎麼調理身體
    冬天已經來了,氣溫一天比一天低,對於怕冷的朋友們來說,簡直像是災難,其實怕冷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調理的,比如吃一些溫補的食物,那麼冬天怕冷的人吃什麼食物好?怕冷怎麼調理身體?下面來看看吧。冬天怕冷的人吃什麼食物好1、產熱食物產熱食物往往是指含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比較豐富的食物,比如主食、含少量糖分的甜食、豆製品、奶類等。這些食物都能為機體功能,增加機體的產熱能力,改善畏寒怕冷的症狀。但如果長期大量攝入這類食物可能會引起長胖,因此愛美人士要認真考慮喲。
  • 病從寒中來,衰從寒中起:冬天「暖」好身體,可從3個方面下手
    「醫生,我最近感覺好虛弱,手腳冰涼,下肢無力,夜尿多,是怎麼回事?」看著眼前這位正瑟瑟發抖,在大冬天穿著短裙、露臍裝的「時髦女性」,我的心中有了答案。給她把了脈詢問情況後,結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她這是寒氣重導致。
  • 春天孩子易咳嗽生病,吃什麼好得快?醫生:這一物別碰,沒營養!
    冬春換季時節,乍暖還寒,氣溫變化不定,孩子的身體各個系統都還沒發育完善,免疫力低,適應不了溫度忽高忽低的天氣,很容易受涼,導致咳嗽感冒。春天風也很大,而且是花粉傳播季節,柳絮也即將開始飛揚,這對孩子的呼吸系統更是一個挑戰。
  • 男性陽氣快「乾涸」,身體大多會有6個表現,如果你沒有,那恭喜了
    一、 男性的陽氣快「乾涸」,身體大多會有6個表現,如果你沒有,那恭喜了1、 非常怕冷假如男性身體中的陽氣不足,會使血液循環流動速度降低,從而容易導致血管堵塞,手腳冰冷的問題,因此就算穿上厚厚的衣服身體也會感到非常冷。
  • 為什麼到了冬天,有的女生手和腳老是冰冰的,而身體卻是溫暖的?
    隨著氣溫下降,手腳開始變涼,無力,感冒也時有發生,尤其是女性朋友,因為女性的新陳代謝不如男性強,身體產生的熱量較少,同時女性外周血管的血液循環不像男性那麼順暢,所以女性下半身的寒冷更明顯,尤其是在冬天,往往會有冰冷的手和腳,身體仍然是溫暖的。
  • 男性的陽氣即將「乾涸」,往往身體有6個表現,看看你有沒有
    怎麼才能夠讓男性變得更加有魅力,也更有利於身體健康?中醫認為養腎就是養陽氣,因為男性的腎裡面含有精,這裡的精是身體裡面必不可少的一種能量,這種能量可以轉化為腎氣,提供人足夠的精力。二、男性的陽氣如果出現不足,身體往往有6個表現,若一個不佔,祝賀1、腹瀉腹痛男性陽氣不足大多會出現很多腸道的疾病,尤其是經常性熬夜或者吃一些冰鎮的食物之後就會出現腹瀉的症狀,甚至排洩的時候也會出現沒有消化的食物,這足以說明男性的腸胃功能已經出現嚴重的問題,
  • 冬天再這樣洗澡 = 生病+短命!
    此外,長時間泡澡人容易疲勞,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建議:一般淋浴 10~15 分鐘完全足夠了,就算是泡澡,最好也不要超過 20 分鐘。誤區4:洗澡過於頻繁很多人認為洗澡越勤,身體才會越乾淨。但隨著冬天的來臨,皮膚也變得越來越乾燥脆弱,皮膚瘙癢也容易盯上這些「勤洗澡族」。
  • 氣溫驟降,想讓孩子遠離生病,寶媽要「捂緊」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
    好在真真的各種提前預防降低了孩子的生病機率,尤其是冬季之前寶寶經常到了冬天就各種生病,今年她早早就給孩子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各種保暖的小東西全部買回來了,這不眼看著深冬來臨,氣溫驟降,真真更害怕孩子生病了,所以就開始給孩子每天裡三層外三層過得像個粽子一樣。
  • 天冷了,這些身體器官最容易生病!千萬別忽略這五件事
    天冷了,這些身體器官最容易生病!做好5點,身體更健康!01每天喝好三杯水每天飲水最好在1500毫升左右,而其中最好包括這樣三杯水:▼ 睡前半小時喝半杯溫水晚上臨睡前喝一小杯水,能夠補充人在睡眠過程中因為出汗、呼吸而損失的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喝多影響睡眠,200毫升白開水較為理想。
  • 冬天裸睡更暖和?穿衣服跟裸睡,哪個更好?
    很多人有裸睡這個習慣,真的會更暖和嗎?僅僅是一種感覺,還是真有科學道理呢?不過在此要提醒一下老年人、小孩子、孕婦和生病的人等,由於身體素質和其它因素的影響,在冬天裸睡要因人而異。在冬季寒冷的夜晚如何越睡越暖和呢?同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 冬天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孩子流鼻血、一上學就生病怎麼辦?
    冬天喝好暖冬方,提高孩子免疫力冬天,是孩子最愛生病的季節。很多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給孩子提高免疫力。提高免疫力,關鍵點不在於給孩子吃多少高營養的食物,或者吃補益的方劑,而在於如何順應天時,讓這件事變輕鬆,而不是幫倒忙。
  • 愛吃這10種食物的人,少生病,易長壽
    體弱生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 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小米很有道理。
  • 寶寶發燒別再捂汗啦!用 3 個錯誤方法,難怪寶寶感冒好不了
    大家好,我是糖媽。冬天是寶寶感冒發燒的高發期,昨天有寶媽留言問:寶寶發燒,多穿衣服捂汗有用嗎?千萬別,刻意給正在發燒的寶寶捂汗,不僅沒用反而可能導致孩子脫水,症狀更嚴重了。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寶寶發燒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哦~寶寶感冒,千萬別這麼做1.
  • 冬天如何更持久地進行戶外野釣,這裡有幾個小技巧分享給釣魚人……
    冬天來了,氣溫急劇下降,戶外又颳風又下雨,下雪的,依然沒能阻擋釣魚人的熱情!甚至我看到視頻裡有釣友冬天下大雨不撐傘釣魚!而且不止一個…好多個,這是什麼精神?神經大條…天冷,小魚不鬧窩我知道,但是魚體不活躍,狂拉機會也沒那麼多呀。
  • 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時間:2020-12-18 00: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1、運動。很多人現在或是因為忙碌而沒有辦法運動,或者是因為懶惰而沒有運動,這就不能排汗,體內的溼氣自然就沒有辦法排出來,溼氣就會在我們的身體裡聚集啦。我們要多運動眯著眼不僅可以排汗,還可以鍛鍊我們的身體。    原標題;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1、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