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土崩瓦解後,九大總督都去了哪裡,他們結局如何?

2020-12-14 騰訊網

俗話說:「樹倒猢猻散」,清朝土崩瓦解後,朝廷的各方大員也自謀出路。在上篇文章中,爆史君給大家介紹了直隸總督張鎮芳、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兩江總督張勳、兩廣總督張鳴岐的結局,今天再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其他五位總督的下落。

溥儀劇照

第五位:湖廣總督瑞澂。瑞澂本名博爾濟吉特·瑞澂,出身滿洲鑲黃旗,蒙古族。他的爺爺是大學士琦善,父親是黑龍江將軍恭鏜。他在年少時是京城出了名的紈絝,與勞子喬、岑春煊並稱「京城三惡少」,可謂臭名遠揚。靠著祖先的蒙蔭,瑞澂步入了仕途,而他也開始改邪歸正,還幹出了一定的成績。

擔任江蘇巡撫期間,瑞澂欣賞並培植了後來的國民黨元老戴季陶。同時,他與張騫等立憲派首腦,載澤等掌權派大臣保持著密切的關係,聲名鵲起。1910年,瑞澂升任湖廣總督,與錫良等十八省督撫致電軍機處,請速開國會,成立責任內閣。1911年,瑞澂被清廷任命為修建川漢鐵路的總辦。

瑞澂

四川保路運動開始後,瑞澂調遣湖北軍隊到川鄂邊境,準備進軍四川,並殺害和逮捕多名革命黨人。武昌起義爆發後,瑞澂棄城而逃。他先是逃到了上海,聽說清政府欲治他的罪,又逃到日本。清政府滅亡後,瑞澂回到上海,於1915年病逝於上海。

第六位:閩浙總督松壽。松壽是滿洲正白旗人,也是靠著祖上的蒙蔭入仕。先後擔任過山東按察使、江蘇巡撫、河南巡撫等職。光緒三十三年起,松壽開始擔任閩浙總督一職。辛亥革命爆發後,福建省內的革命軍起義,要求松壽交出政權,但松壽卻食古不化,偏要頑抗到底。後來革命黨和新軍擊潰旗兵,松壽兵敗後吞金自殺。

松壽

第七位:四川總督趙爾豐。趙爾豐乃是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的弟弟,在山西靜樂、永濟等地擔任知縣時,受到山西巡撫錫良賞識。錫良調任四川總督時,趙爾豐也隨之前往四川任職。後來清朝駐藏大臣鳳全被殺,趙爾豐被調任建昌道,奉命平息當地的土司叛亂。西康地方土司叛亂被平定後,開始在西康實行改土歸流的政策。

趙爾豐

1911年,原四川總督趙爾巽調任東三省總督後,趙爾豐接任四川總督一職。在保路運動中,趙爾豐血腥鎮壓了革命黨人。此次事件也被認為是辛亥革命爆發的導火線,趙爾豐也因此事被免去四川總督一職。辛亥革命後,四川官紳召開代表大會,宣布脫離北京政府獨立。而趙爾豐在被尹昌衡誘騙交出軍權後,也被處死。他也是辛亥革命中唯一被處死的總督。

第八位:雲貴總督李經羲。李經羲是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李鴻章的侄子。1909年,李經羲升任雲貴總督。在任期間,李經羲開辦雲南講武堂,併兼任講武堂總辦。他曾公開對外表示:「雲貴總督可以不做,但講武堂不能不辦。」但令李經羲沒有想到的是,他開講武堂培養的人才,全成了推翻清王朝的重要將領。

李經羲

辛亥革命後,李經羲被蔡鍔禮送出境。袁世凱稱帝時,封其與徐世昌、趙爾巽、張謇為「嵩山四友」。袁世凱死後,李經羲避居天津。1925年9月18日,李經羲在上海病逝,享年65歲。

長庚

第九位:陝甘總督長庚。長庚出身滿洲正黃旗,是伊爾根覺羅氏,歷任伊犁副都統、駐藏大臣、伊犁將軍等職。宣統元年,長庚遷任陝甘總督。三年後,爆發了武昌起義,很快陝西也點燃了革命的烽火。清帝溥儀遜位的消息傳出後,長庚將陝甘總督的大印交給布政使趙惟熙離開官場,四年後去世。他也是九大總督中最識時務的人,且安享晚年。

參考資料:《清史稿》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後,鎮守一方的九大總督結局如何?有人發達有人落寞
    眾所周知,清朝是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由清政府統一對國家進行管理。儘管皇帝是最高統治者,但他一個人畢竟精力有限。為了幫助他更好地管理國家,朝廷便會選拔一些人才管理地方。這些封疆大吏,通常便是總督。而在清朝滅亡前夕,中國共有九大總督。在溥儀退位後,這些人又是何結局呢?
  • 清朝九大末代總督結局,有人經商當了富豪,有人投敵做了漢奸
    袁世凱倒臺後,張鎮芳失去了靠山,便又逐漸脫離政壇,改為經商,成為了當時中國有名的富豪。1933年,張鎮芳去世,享年70歲。不得不說,張鎮芳這樣的結局,在九大末代總督裡面,算是比較好的了。東三省總督東三省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裡面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東三省作為清朝八旗故地,在清軍入關之後,長期實行封閉式管理。
  • 清朝為什麼在武昌起義爆發後5個月內就土崩瓦解?原來這才是真相!
    此時距離1911年10月10日晚爆發的武昌起義僅4個月零2天,也就是說,清朝在武昌起義爆發後的第5個月就土崩瓦解了。 如果仔細研究,其實不難發現,清朝之所以會在短短5個月內便土崩瓦解,溥儀退位只是表象,這六點才是關鍵。
  • 新中國成立後,民國權傾天下的四大家族,都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新中國成立後,民國權傾天下的四大家族,都去了哪裡,結局如何?文▏小先生說起民國四大家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分別是蔣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陳果夫、陳立夫家族,當時可以說他們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命脈,有言道「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財」,他們當時風光無限,權傾天下,無惡不作,百姓對之恨之入骨,在偉大的毛主席英明帶領下推翻了他們,並且建立了人人平等的新中國,使全國人民站了起來,那麼不可一世的四大家族,如今結局如何吶
  • 清朝總督和提督哪個地位高,權勢大?
    清朝的總督清朝一共設置了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東三省總督和陝甘總督,這九大總督都是負責地方行政和軍務的。另外還有一種總督是負責專門事務的,如河道總督和漕運總督。清朝的這九大總督除了四川總督僅執掌四川一省外,其他八個總督都執掌著幾省的軍政大權,可謂是位高權重。在其中有兩位權勢最重,一是直隸總督,二是兩江總督。
  • 清朝八大總督的差距,直隸總督搶不上,雲貴總督卻沒人願意當
    封建時代,人們對權力的追求比較嚴肅,為了追求權力,他們會不擇手段。清代曾設八司,它們都是皇帝的近臣,都有一定的權力,但八司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直隸州的總督是擠破了頭也搶不到的職位,雲貴總督則是沒人願意當的。清政府在1636年建立,歷時三百餘年,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由少數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王朝。
  • 法國不勝而勝,清政府不敗而敗,清法戰爭的結局該如何解讀?
    但問題是戰爭就是戰爭,只要打了就勢必會有個精準的結論不是嗎,贏就是贏,輸就是輸,為何清法戰爭結束後卻得出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結論呢?這個結局又該如何正確的解讀。於此同時,由於福建水師以及南洋水師也早在馬尾一戰中幾乎全軍覆沒,無法再次出海作戰,直接導致臺灣、澎湖也被法軍所佔領封鎖,全靠陸地兵力在苦苦堅守,隨時都有淪陷的可能。所以這個階段其實也等同於是互有輸贏,法軍進不來,清軍出不去。
  • 進擊的巨人135話細節解析2:歷代九大巨人繼承者死後去了哪裡
    今天為大家解析巨人漫畫135話第2個重要細節,歷代九大巨人的出現代表著以往犧牲掉的繼承者他們死後都去了哪裡?始祖尤彌爾出現同樣這也不得不讓人跟九大巨人聯繫到一起,尤彌爾再次召喚了歷代的九大巨人與兵長等人對抗,而這些九大巨人與始祖尤彌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閉著眼睛。
  • 總督和巡撫本來都是臨時性職務,後成為定製,雙方互相制約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督撫這個詞,這個詞說的就是總督和巡撫。總督這一職務最早起始於明朝,是一個臨時性的編制,由中央部級官員以上的人員擔任,因事而設立,事情完結,總督這個職務也就沒有了。譬如,于謙在瓦剌俘獲明英宗圍攻北京時,于謙任兵部尚書、總督京師防務,全權負責北京的防禦工作,統帥大軍22萬,當地官員都受他管轄,權力非常大。
  • 明朝滅亡後,錦衣衛都去哪裡了?
    但是,明朝滅亡之後,錦衣衛的結局令人唏噓。當李自成的大軍猛攻北京城時,已經年屆七旬的錦衣衛南堂指揮同知李若璉,死守崇文門。他率領忠於崇禎皇帝的錦衣衛,與大順軍的精銳們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一時間,崇文門口屍枕狼藉,血流成河。
  • 辛亥革命時期,清政府全國有多少軍隊,為什麼要用北洋軍隊呢?
    ,但問題在於,辛亥革命後不久,全國有15個省宣布獨立,僅憑袁世凱手上的6個鎮去鎮壓15個省的起義,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除了袁世凱的新軍,地方上的新軍情況又如何呢?其實已經被充滿了革命思想的新式軍官所掌握。在清朝末期,僅僅到日本留學的留學生就超過了8000人,這8000人中絕大多數都是學習的軍事,他們多在日本接觸了同盟會,接受了革命思想。這些人回國的時候正好就趕上了各地都要大規模地操練新軍,而各地要操練新軍就只能找那些人呢?
  • 進擊的巨人九大巨人分別是誰 九大巨人最後結局是什麼
    ­  《進擊的巨人第二季》正在熱播,那麼進擊的巨人九大巨人分別是誰?至今九大巨人已經出現了6個,他們分別是開鎧之巨人、超大型巨人、進擊的巨人、女巨人、獸之巨人、長臂巨人,剩下的三大巨人分別是誰?九大巨人最後結局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書摘丨《李鴻章傳》——擔任海軍與陸軍總督
    可是總理衙門不理會任何藉口,御史們一致地發出譴責和嘲諷聲,李鴻章被迫派出他的艦隊,讓它們去黃海海戰中碰碰運氣。天津機器局的每個歐洲人都很清楚,丁提督手下的艦長們膽小懦弱,再加上艦隻數量不夠,這些因素都意味著災難。這位勇猛卻無能的司令官也明白這一點,在他的建議下,李鴻章匆匆忙忙地讓在清政府裡工作的勇敢而忠誠的外國人作為他的人力資源。
  • 雍正稱帝後,「四爺黨」成員結局如何?
    但英雄遲暮,桓公晚年時,由於他的五子熱衷於爭權,連病重的老子齊桓公都無暇顧及。齊桓公被餓死後,兩個多月都無人給其發喪,遺體都生了蛆蟲。對於齊桓公的晚年慘況,康熙皇帝都不勝唏噓,擔心自己步齊桓公的後塵。康熙皇帝的擔心也是不無理由的。在他晚年時,發生的「九子奪嫡」,暗流洶湧,也搞得他心力交瘁。
  • 清朝的知府、道臺、提督、巡撫、總督,他們都是幾品官?
    清朝有很多的官職,不過最令人熟悉的還是知府,道臺,提督,巡撫,總督這些官職,不過對於幾個官職,有一部分人經常會把它們弄混,那麼這些官職分別都是幾品官呢?為什麼會這樣設立官職呢?說完了知府,來說一下知府的上級長官道臺,道臺這個官職是清朝獨有的,道臺這個官職是介於巡撫和總督以及知府之間的官職,道臺的官位品級是正四品,不過也有特殊的時候,在清朝時期駐外的道臺中二品和三品的也有,不過道臺這個官職一般都是同品級的官員兼任,這個官職的職責有時候分工也有所不同,有的時候作為專門負責督糧和糧儲道,也被稱為糧道,以及負責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等
  • 當六部九卿之首與九大封疆之首進行pk碰撞時你認為誰能勝出
    同樣的國之重臣,朝廷幹將,都是一等一的大人物,高官,那麼最顯赫的六部之首遇見最重要的九大封疆之首誰更牛批呢?要比誰更厲害,那我們分析它們各自的職權和品級。首先我們看下六部之首是吏部,主官為吏部尚書,九大封疆大吏之首則是直隸總督。
  • 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的五大巨頭都是誰,結局都如何?
    其實,孫中山的仙逝日期大家都知道,每年的植樹節那天嘛。 沒錯,孫中山先生仙逝的日期就是1925年3月12日,後來,這一天成為中華民國的植樹節,再後來又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植樹節。 孫中山是一代巨人,他仙逝後,誰來接班?有人說了,蔣介石呀。非也,蔣介石是搶班奪權。孫中山在世的時候,輪不到蔣介石,孫中山仙逝了,更加輪不到蔣介石。
  • 左宗棠擔任過的浙江巡撫和陝甘總督,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一方面,列強從海上襲來,迫使清政府打開國門、交出海關自主權,並且割地賠款;另一方面,沙俄等國直接由陸路前來,強行佔領了清王朝北部、西部的大量土地。 據統計,光是沙俄一國,就先後從清朝手中奪去了一百餘萬平方公裡的領土,這無疑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遺憾和不甘。
  • 日本戰敗後,中國百萬的漢奸去哪了,他們的結局又怎麼樣?
    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用日本人的走狗出賣國家,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真是太可惡了。據不完全統計,日本投降後,我國偽軍事叛徒的數量不超過200萬,這是非常驚人的,知道侵華日軍的數量也不算太多啊。當然也是日本這個國家的陰謀。日本小人也少,自然侵略我國就要靠這種賣國賊。這樣才能抽出更多的時間佔領更多的地方。因為日軍有這種賣國賊,妨礙了我國的抗戰進程。
  • 火影忍者:忍界大戰之後,那些尾獸們都去哪裡了?鳴人撿了大便宜
    大家都知道,當初鳴人和佐助進行了最後一場對決,鳴人靠著六道狐仙模式,和擁有九大尾獸力量的佐助打平,最終敗於嘴遁。那麼在第四次忍界大戰結束之後,這些強力的尾獸該如何安排,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勢必再次引起戰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尾獸們最終都去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