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火爆、運價飛漲,中國外運「危中求機」|滬市質量行

2020-12-18 第一財經

出口數據持續超預期,「運價飛漲」、「一箱難求」,是今年以來貨運市場的真實寫照。

數據顯示,6月至今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已上漲超過30%,美西等熱門航線運價漲幅甚至在50%以上。全球航空貨運運價自年初至8月底平均增幅達到48%,其中亞太地區運價增幅最高,達到76%。

與運價同步飛漲的,是物流貨運板塊的股價,這其中也包括中國外運(601598.SH)。

中國外運A股股價整個二季度都在3.2元附近低位波動,不過,進入7月份之後迅速啟動,並在之後的5個月中迭創新高,11月23日一度觸及漲停,股價上衝至5.16元/股,相比低點累計漲幅超過60%。進入12月以來股價有所調整,12月7日中國外運股價報收於4.85元/股。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整個產業鏈、供應鏈是一次大考,特別是短期內物流供應鏈端的海運運力、空運運力和陸地運輸都面臨了極大挑戰。」中國外運董事會秘書李世礎近日在「滬市公司質量行」活動中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稱,年初以來,國際航空市場運力嚴重不足,運價飛漲。

李世礎還表示,為確保供應鏈不斷鏈,在特殊時期為客戶提供穩定的物流服務,中國外運於2020年2月7日率先開通了全行業第一架「客改貨」包機。

供需缺口仍大

受疫情影響,今年投資、消費都受到明顯衝擊,但出口數據一枝獨秀。第三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8.88萬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出口達到5萬億元,增長10.2%,逆轉了一二季度進出口負增長的趨勢。

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最新數據,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其中,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貿易順差3.22萬億元,增加24.6%。

出口的快速回升也帶動中國外運經營業績的加速回升。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11.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也達到了20.81億元。

第三季度中國外運實現歸母淨利潤8.66億,同比增幅超過40%。

記者從中國外運獲悉,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班班次減少,貨運運力一度不足,不少國內航空公司對客機進行改裝,來承擔貨運任務。但是考慮到成本、適改性等原因,能實現「客改貨」畢竟是少數,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運力緊張的問題。航空運力的緊張,也使得今年上半年國際航空運價出現了大幅上漲。

「中國外貿發展的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大,預計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隨著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持續推進,相信我國經濟發展和外貿進出口企穩向好勢頭將繼續鞏固。」李世礎告訴記者。

據介紹,目前客機運力還未恢復,國際航空運力整體仍有缺口,預計未來國際航線的運價還有上漲空間。

地緣風險影響幾何

加大投入、提前布局,使得中國外運在第三季度實現利潤較大幅度增長。但是,作為主要服務進出口業務的物流貨運企業,地緣政治帶來的整體國際貿易波動會對中國外運的部分業務帶來一定的影響。

「國際地緣政治關係變化對於公司業務有一定影響,因為中國外運是為中國及全球製造業和貿易商提供物流服務。但從目前看,中國進出口在第三季度保持正向增長,中國到歐洲、中國到美國的整體貿易量處於穩定的健康狀態,近期海運、空運運價均在上漲。」李世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短期內其他國家無法取代中國製造業強勁的動力和韌性,特別是受疫情影響,在目前階段,中國的製造業在全球範圍內是恢復最快的。

在他看來,物流業一定是圍繞貿易流向、貨物流向配置資源,而中國外運也在進行風險防範,在高風險地區不會配置太多重資產資源,而採用設置網點、通過代理網絡委託海外合作夥伴等方式搭建海外能力。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般貿易出口貨量有所下降,中國外運的海運代理業務量同比下降,不過隨著第二、三季度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國製造業整體恢復較快,加之海外疫情加劇產生大量抗疫物資和生活必需品需求,帶動中國出口貨量增長,公司海運代理業務量第三季度增速已轉負為正。

李世礎告訴記者,受益於公司提前布局和打造航空運力通道,今年公司空運代理業務通過空運包機包板包艙形式鎖定部分運力,實現了逆勢增長;同時,受益於疫情期間海運、空運運力需求轉移,今年公司鐵路代理業務也實現了逆勢增長。

不過,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因美元貶值以及白俄盧布貶值產生的匯兌損失,也對公司利潤形成了一定比例的侵蝕。前三季度,中國外運財務費用4.27億元,同比增長174.06%。而單看第三季度,財務費用就有2.41億元,這一數據在去年同期僅為3088萬元。

推動數位化轉型

「『國家有需,外運必達』是中國外運肩負的央企使命」。李世礎先生告訴記者。上半年,為保障防疫物資運輸,中國外運包機348架次,開行國際班列670列,馳援全球70餘個國家和地區。

不過,疫情衝擊、跨境電商崛起、客戶關係改變等因素影響之下,要想真正做到「必達」,中國外運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本次疫情加速了物流企業傳統運營模式的變革。」李世礎告訴記者,客戶對物流服務的確定性更加敏感,需要同時保障運力和時效;很多客戶不能到現場實現交付,數位化信息平臺、線上交易平臺需求提升;客戶對全程供應鏈服務的要求更高。

作為一家總資產超過650億的中國物流旗艦企業,「轉型」並不容易。

據他介紹,在數位化轉型方面,中國外運將全面推進數位化轉型規劃落地,將數位化轉型與質效提升有機結合,加大對三大業務板塊轉型賦能作用和大運營體系的建設。在智慧物流發展方面,將繼續做好技術應用推廣,助力降本增效和智能化運營。在創新體制機制方面,將重點提升產品策劃與管理能力、技術研發與應用能力;繼續加大科研投入,在物流新技術領域發掘創新投資項目;繼續完善創新機制,激發內部創新活力。

數據顯示,中國外運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到8400萬元,同比增長259.79%,主要用於數位化建設,加大信息系統研發投入。

今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對包括央企在內的上市公司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此,李世礎表示,中國外運將通過創新驅動和數位化賦能加快轉型升級,打造「整合、開放、共享、協同」的供應鏈物流生態圈,助力全球供應鏈穩定和國際國內雙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

他還表示,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併購重組主渠道作用,促進內生式增長與外延式增長協同發展。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工具,兼顧發展需要和市場狀況優化融資安排。

此外,中國外運還將繼續推進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建立健全長效激勵機制。

相關焦點

  • 【調研快報】中國外運接待招商證券等1家機構調研
    中國外運2020年12月01日發布消息,2020年10月30日公司接待招商證券等共1家機構調研,接待人員是資本運營部總經理助理李春陽。
  • 中國外運(601598)融資融券信息(12-07)
    中國外運(601598)2020-12-07融資融券信息顯示,中國外運中國外運融資融券詳細信息如下表:交易日期
  • 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紀錄,出口企業「一櫃難求」
    目前,中國外貿正面臨一場愈演愈烈的「貨櫃荒」,外貿復甦之下,中國出港貨輪紛紛滿載而去,然而返港貨櫃寥寥,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數據,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國內貨櫃嚴重短缺,以至於大量外貿工廠開始自行限產;而大量空置貨櫃卻在海外堆積如山,造成塞港。
  • 我們出口東西竟然沒箱子裝了?這到底該咋辦?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關於中國出口企業回暖的消息已經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了,然而在出口訂單回暖的過程中,我們又出現了貨櫃一箱難求的現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是怎麼出現出口東西竟然連箱子都沒了?一、貨櫃一箱難求?
  • 上海航運交易所:2020年6月份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分析報告
    受市場基本面總體改善帶動,多數航線運價回升,綜合指數反彈。6月,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840.88點,較上月平均上漲0.4%;反映即期市場的上海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6月平均值為972.63點,較上月平均上漲13.0%。
  • 疫情下,中國海運貿易或將引領經濟發展新潮!運價暴漲,要出的貨還...
    港口 中國出口首次實現2020年內正增長 1、進出口總值突破20萬億元人民幣,出口首次實現年內正增長。 出口貨量增勢繼續、運價暴漲、缺箱持續! 上海貨櫃貨運指數(SCFI)的綜合指數躍升至2012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在8月28日達到1,263.26,與4月24日(SCFI在今年的最低點)相比增長了54.4%。
  • 全球港口輪番缺箱運價高企 明年行情霧裡看花
    相比之下,中國(含香港)的港口停靠量已超去年水平,增幅高達4.1%。中國航運進出口率先復甦,根本因素在於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生產端率先恢復,有效彌補了全球因疫情衝擊造成的供給缺口,也支撐了出口的持續增長。
  • 航運空運供不應求 中歐班列迎來外運高峰
    受航運、空運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中歐班列迎來外運高峰。浙江義烏號稱中國外貿的風向標。截至12月4日,義新歐中歐班列今年共開行874列,共發運72140標箱,同比增長106.4%,目前還在滿負荷運行。中歐班列平臺運營方通過加開班列,新增線路緩解鐵運出口壓力。
  • 出貨注意,運價上漲,司機罷工!
    前8個月,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2.09萬億元,增長0.5%,佔中國外貿總值的60.3%,比去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此外,中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2.43萬億元,增長4.8%。其中,出口8285.5億元,增長7.8%;進口1.6萬億元,增長3.3%。貿易夥伴方面,對東協、歐盟和日本進出口增長,對美國進出口微降。
  • 海上絲路指數:市場處於嚴重缺箱 航線運價持續上漲
    上周,寧波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海上絲綢之路指數(簡稱「海上絲路指數」)之寧波出口貨櫃運價指數(NCFI)報收於1721.6點,較上一周上漲11.9%。21條航線指數中有17條航線上漲,4條航線下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主要港口中,14個港口運價上漲,3個港口運價下跌。
  • 11月出口大增21.1%,這些產品厲害了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趙白執南)海關總署7日公布,按美元計價,11月我國出口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進口1926.5億美元,同比增長4.5%。其中,出口增速創下2018年3月以來新高。
  • 國君宏觀 | 高運價和限電會成為經濟復甦的插曲嗎?
    原標題:國君宏觀 | 高運價和限電會成為經濟復甦的插曲嗎? 摘要 【國君宏觀: 高運價和限電會成為經濟復甦的插曲嗎?】
  • 【新聞觀察】中國外貿強勁復甦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刷月度紀錄
    央視網消息: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貿易強勁復甦 上海港碼頭上演「貨櫃荒」出口激增之下,出港貨輪幾乎滿載而去,港內裝貨的貨櫃卻供不應求,進而演變成「貨櫃荒」。往常是「箱等人」,眼下卻成了「人等箱」。相比去年,上海港碼頭目前空箱堆存下降了5成。
  •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藍星水滴IOT平臺
    1、企業簡況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外運」)成立於2002年11月20日,並於2003年2月13日在香港成功上市(H00598),是招商局集團控股的二級子公司和物流業務的統一運營平臺,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臺企業。
  • 中國外運(601598.SH):運易通擬實施增資擴股
    格隆匯12月23日丨中國外運(601598.SH)公布,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外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外運創科」)、深圳市招商局創新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招商創投」)、深圳必達企業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深圳必達」)及外運創科的全資子公司運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中國出口的醫療產品質量如何?
    作者:周家兵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中國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從醫療物資、醫護人員到診療技術等方面支援全球疫情嚴重國家,受到國際讚揚。最近有媒體曝出中國出口的個別醫療產品質量不合格問題,就此,我基於多年和醫療製造業打交道的經驗,想從生產製造「品控」角度下共四個維度,對中國出口的醫療產品做一個簡要的「質量分析報告」。
  • 危中求機,「美麗經濟」風景這邊獨好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圖集 危中求機,「美麗經濟」風景這邊獨好 「美麗盛會」如約而至,東方美谷逆勢飛揚邁向「世界化妝品之都」這是「特殊」時期舉辦的世界化妝品產業盛會繼第三屆進博會的圓滿精彩之後,如約而至的「美麗盛會」再一次讓世界感受率先復甦的中國經濟活力,更讓世界見證中國「敞開大門歡迎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的胸懷。危中求機,「風景這邊獨好」14日,奉賢五棵樹文化藝術中心內燈光璀璨,有朋遠來、高朋滿座。
  • 首發| 中國外運籤發首張House B/L區塊鏈電子提單
    近日,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重要客戶和海外代理企業,通過中國外運旗下公共物流電商平臺「運易通」(y2t.com)在線申領並成功籤出首張House B/L區塊鏈電子提單,這是中國外運作為國內首家基於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技術和創新的聯盟網絡,開出的第一張House B/L區塊鏈電子提單
  • 美線高運價引關注!HMM已完成投放12艘24000 TEU貨櫃船使用
    總部位於哥本哈根的sea intelligence的分析師報告稱,在上海貨櫃運價指數(SCFI)所衡量的9筆深海貨櫃交易中,有5筆交易顯示出創紀錄水平,而其它交易無論是在費率水平上,還是在增長速度上,都接近創紀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