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反「掃蕩」,27歲張國華行事老練,團長評價:做事如下棋

2020-12-25 騰訊網

【開國中將張國華26】

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爆發。在敵軍瘋狂進攻下,一些根據地變成遊擊區,一些遊擊區變成敵佔區。面對嚴峻的鬥爭形勢,新四軍軍部重建,隨即將全軍擴編為7個師和1個獨立旅,共9萬餘人,繼續堅持華中敵後抗日鬥爭。八路軍的一批部隊和幹部調歸新四軍。八路軍第5縱隊、第4縱隊分別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第4師,第115師教1旅、教5旅分別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第7旅和新四軍獨立旅。

【1940年,八路軍黃河支隊在湖西(左起張國華、戴潤生、鄧克明、楊尚儒、郭影秋、李東潮、歐陽文、李貞乾、匡斌)】

鄧克明上任115師教4旅旅長不久,就面臨馮子固、黃體潤部與日軍相呼應,瘋狂對駐十字河地區八路軍進行「掃蕩」的嚴重形勢。而馮子固、黃體潤是八路軍的統戰對象,到底該打不該打?他一時難以定奪,於是找旅政委張國華商量對策。

張國華早有考慮,便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頑軍企圖控制十字河地區,咱們不妨讓他們長長記性!」

鄧克明恍然大悟,說:「難怪你在十字河地區補充了兵力,戰略思維超前,佩服!」

為確保對十字河地區的掌控,教4旅在教3旅第9團和山東軍區部隊一部(駐微山湖東),分路遠距離奔襲十字河以東頑軍盤踞地區,展開了討頑戰鬥。八路軍迅速穿插、分割,先後殲滅了李橋、七堡頑軍馮子固的教導團,俘敵團長以下300餘人,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140餘支。繼而在大劉莊東面地區設伏,僅經1個小時的戰鬥,就全殲馮子固部主力張開月團500餘人。馮子固、黃體潤部連遭打擊,只好求助於日軍。

一天夜裡,張國華、鄧克明剛在作戰室的簡易行軍床上躺下,一陣急促的鈴聲響起,他們猛地躍起身來:「有情況!」這一條件反射是連續20天「反掃蕩」形成的。

離電話最近的副旅長楊尚儒連忙拿起電話:「什麼,駐陳新莊的第3營遭到日偽軍突襲?多少人?」

敵人火力很強,日軍三四百人加偽軍一部,大概1000餘人……」第11團團長匡斌在電話另一端報告。

張國華明白,此時敵人「掃蕩」頻繁,負責軍事的旅長必須留在總指揮所,於是說:「鄧旅長,我帶人前去支援。」

「先頂住,調集遊擊隊!我們馬上前來支援!」楊尚儒在電話中傳達了鄧克明、張國華的指示。

日軍300餘人分乘15輛汽車、3輛坦克,偽軍分散兩側保護,集中大炮轟擊村莊前沿陣地,強行佔領八路軍外圍溝壕。匡斌團長率領第3營指戰員和附近遊擊隊頑強抵抗,仍不能改變敵眾我寡造成的被動局面。危急時刻,張國華、楊尚儒率領增援部隊趕到了,村莊上下殺聲四起。但是,日偽軍仍然有恃無恐,負隅頑抗。

張國華將第10團1營及特務連部署在張堤口掩護主力,命令集中火力猛烈向密集之敵射擊,炮火噴吐的一條條火龍在敵軍陣地開了花,戰場態勢發生變化。張國華隨即調整戰鬥部署,指揮部隊乘勢對敵軍前後左右夾攻,激戰9個小時,敵軍被拖得疲憊不堪,銳氣大減。張國華見時機成熟,率部發起衝鋒,指戰員如猛虎下山勢不可當,擊斃敵指揮官山崎三郎,敵士氣頓挫。是役,擊毀日軍汽車3輛坦克1輛,斃傷日偽軍200餘人。第3營營長王傑善、副營長陳傳富、副教導員姚友山等70餘人犧牲。

討頑戰鬥持續到2月中旬,張國華、鄧克明帶領教4旅連克劉新莊、劉樓、劉碼頭、師後樓、趙莊、蔣莊、周堂、舊城集等敵軍據點。2月14日戰役結束,共殲敵近千人,其中斃傷日軍160餘人。

1941年春,豐沛頑軍3000餘人再次向十字河地區進犯。第115師命令教4旅組織反擊,並命令教2旅由東向西配合作戰,以打通湖西地區與山東魯南115師師部和山東分局的聯繫。張國華、鄧克明率領第10團、11團、分區獨立團在楊董莊、蘇莊、劉大莊等地殲滅頑軍790餘人,把馮子固部趕出了沛縣縣城。張國華還在豐縣創辦了軍事流動性質的豐北流動高小,除在各村經常轉移進行教學外,還開展了抗日宣傳活動。

根據地其他村莊也紛紛效仿這一做法,相繼開辦了一些抗日小學,到1942年,入學人數達3000餘人。

3月初至5月中旬,魯西南頑軍朱世勤部幾個團及土匪朱啟周部先後向單東南根據地發動3次進攻,均遭到了教4放的迎頭痛擊。不久,山東沈鴻烈部的海軍陸戰隊一部由魯南竄至豐縣東北大聖集,被教4旅第10團擊潰,其殘部也被逐出湖西地區。

反「掃蕩」鬥爭中,教4旅不知不覺熬過了青黃不接的春荒季節,青紗帳終於拔地而起,齊魯大地又成了八路軍遊擊隊的天下。

頑偽不肯善罷甘休,企圖加大攻勢,拿下湖西。

「敵人準備從史集、魚臺兩端修築豐縣到魚臺的公路了。」匡斌把第11團偵察到的情報向張國華報告。

張國華皺了皺眉頭,說道:「沛南、豐南、銅北、蕭北魚臺大部先後淪陷,魚北、金北、單西也危在旦夕,剩下的湖西已經壓縮在金(鄉)南、豐縣以北、單縣以東的狹小地帶。湖西萬萬丟不得!要想辦法破壞敵人的修路計劃,通知沿線村莊的地下黨組織和遊擊隊做好準備。」

「是!」匡斌轉身正要離去,又被張國華叫住了:「敵人肯定會強迫群眾來修路,我們要想一個萬全之策,避免老百姓無謂的流血犧牲。

經過戰爭的洗禮,27歲的張國華行事已經相當老練,用匡斌的話說,即:「張政委做事如同下棋,眼觀整個棋盤,走一步,後面的幾步棋都想到了,不得不叫人似服。」

張國華

果真,日偽軍進村四處抓人修路。由於當地抗日武裝早有準備,組織群眾分散離村,村莊裡的人所剩無幾,一小部分被強迫來修路的群眾則故意拖延。當敵人晚上返回據點後,遊擊隊的同志掩護群眾挖溝破壞。敵人的築路工程進展緩慢,最後計劃破產。

1941年7月7日,奉上級指示,魯西和冀魯豫兩邊區合併為冀魯豫邊區,湖西地區由魯西劃歸山東分局直接領導。8月,成武等縣會道門發動暴亂,湖西形勢驟然緊張起來。張國華應湖西區委領導之邀,與旅長鄧克明、新任參謀長匡斌趕往區委。區委書記潘復生已召集組織部長陳璞如、宣傳部長郝中士、統戰部長兼軍事部長郭影秋、民運部長鹿渠清等人在會議室等候。

一落座,潘復生便急切地說:「老百姓要求我們嚴懲會道門,與會道門的信眾劍拔弩張,請張政委、鄧旅長來共商對策。」

張國華把一張手繪的簡易地圖鋪在會議桌上,向大家介紹說:「據掌握的情況看,紅槍會以曹馬集西南的黃莊、楊家莊、王家樓等村為中心,串聯曹馬集南北50多個村,欺騙裹挾5000多人暴亂,還包圍了金鄉縣抗日組織,殺害工作人員。昨天,單縣杆子會將湖西幹校外出執行任務的兩名偵察員殺害,並向住蔡溜的湖西幹校攻擊,匡參謀長帶領學校幹部、學生和警衛連防守勸阻,杆子會頭目和夾雜在群眾中的偽軍開槍打殺了10餘名學生……」

鹿渠清憤怒地問:「怎麼不還擊?」

匡斌回答說:「張政委和鄧旅長特別囑咐,不能開槍。」

嘈雜的議論聲一時淹沒了會場,鄧克明連忙解釋說:「張政委考慮到敵人和群眾混雜在一起,怕誤傷到群眾,一旦誤傷群眾正好給敵人提供造謠惑眾的新藉口,所以下令我們的官兵一律不許開槍。」

張國華接著說:「我們的幹部、戰士、學生流血犧牲,我們十分心痛。但是,我們不能傷了不明真相的群眾。因為廣大群眾是人民戰爭的基礎,是抗日軍隊賴以生存的條件。當前,我們必須做好被蠱惑群眾的思想工作,要他們相信黨的政策,分清敵友,為打擊敵人做好準備。我們不打則已,要打則必須徹底解決問題。請大家相信,會道門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張國華、鄧克明一席話,使大家冷靜清醒了許多,決定採取瓦解和打擊雙管齊下的方針,迅速平息暴亂。

教4旅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經過五天七夜的戰鬥和政治攻勢,瓦解了會道門。然後又乘勝追擊,擊潰了朱世勤部主力。

1941年9月13日,山東分局發出關於湖西工作的指示,決定「湖西軍政委員會由潘復生、鄧克明、張國華、胡芸生、李貞乾5人組成」。正當這時,頑軍于學忠部5000餘人越過隴海路,向湖西侵犯。

對頑軍的侵犯早在預料之中,但湖西區被「蠶食」的速度還是令張國華吃驚。他清楚,被「蠶食」、切割為小塊分散的根據地和遊擊區,與日偽頑佔領區形成犬牙交錯的局面,搞不好就會重現根據地淪陷的慘劇。而平定亂局,最根本的就是要穩定局勢、協調各方的利益。於是,張國華針對湖西區形勢,緊鑼密鼓地進行斡旋:第一,緊急通知所屬部隊,做好群眾工作,深入發動群眾,發揮群眾的抗日積極性,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樹立同敵偽頑長期鬥爭的思想;第二,特邀愛國士紳、商人,請他們協助做好統一戰線工作,爭取其他各方實力派;第三,加強黨的各級組織建設;第四,也是最難的一環,是加強對敵偽軍的瓦解工作,爭取一些中間力量,孤立一些、打擊一些。

張國華、鄧克明帶領部隊分別在孔莊、高房莊、黃岡集展開了截擊于學忠部的戰鬥。教4旅和湖西抗日武裝經過一天一夜的戰鬥,大獲全勝,滿載而歸。指戰員們背著、扛著、挎著繳獲來的各種武器裝備,興高採烈。張國華談笑風生地對大家說:「青固集追擊戰我們雖然急行軍30公裡,疲勞睏乏,但斃敵200多,俘敵700多,繳獲槍枝500餘支,子彈數十萬發,機槍35挺,外加戰馬數十匹,值得呀!看于學忠再敢到我們湖西來?看蔣氏再做什麼白日夢?」大家開心地笑了。

緊接著,張國華又率領教4旅一部,會同教3旅、教7旅,在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員楊得志的統一指揮下,對向巨(野)南中心區進犯的孫良誠、高樹勳部進行反擊,確保邊區南部走廊安全。

隨著抗日武裝力量和黨群組織的不斷發展壯大,所需給養經費越來越多,張國華感到,單純依靠就地籌款籌糧辦法不但不能滿足需要,而且加重活動地區人民的負擔。取得鄧克明等領導的支持後,他鄭重地向湖西軍政委員會提出:「停止軍隊和黨政機關在湖西根據地自行籌款,一律由政府統一徵收,廢除『紅白條』制度,採用糧票領糧制,對公糧實行統一徵收,分戶保管,統一支用,以避免損失。」

針對日偽發行聯合銀行紙票,禁止使用中央票的經濟封鎖,張國華發動大家與日偽鬥智鬥勇,展開了經濟鬥爭。他安排人喬裝打扮在外購買了油印機,在根據地發行「抗鈔」(也稱「邊幣」),並在湖西抗日機構、專署、行署設立了財政、糧食、貿易、交通等部門,規定糧食、棉花等為禁運物資,並想方設法從敵佔區購進醫藥、文具、布匹、槍枝、彈藥等軍需品。

1941年12月8日,日本空軍偷襲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日寇為把中國變為擴大侵略的後方基地,一方面加緊對抗日根據地軍事進攻和經濟封鎖,另一方面對蔣軍頑固派加強了軍事逼降並極力擴大偽軍,以彌補其兵力不足。

蔣軍頑固派看到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初期法西斯力量暫時得勢,因而更加緊推行消極抗戰政策。蔣氏集團一面調動數十萬大軍包圍、封鎖陝甘寧邊區和敵後解放區,一面指使、慫恿大批高級將領率部投敵,採取所謂「曲線救國」的辦法,配合日偽軍對解放區進攻。由於蔣軍隊大批投敵,以致偽軍的數量急劇增加。他們在山東抗日根據地控制公路6900公裡,建立據點3700個,使抗日根據地面積由3.6萬平方公裡縮小到2.54萬平方公裡,人口由1200餘萬人減為750萬人。

12月底,湖西召開緊急會議,傳達上級指示。張國華在第一時間向教4旅官兵作了傳達,指出:「鑑於根據地受到很大損害,1942年的中心任務在於積蓄力量,恢復元氣,發展經濟,發展民運,鞏固內部,實施精兵簡政,訓練幹部,發展敵佔區工作……」他號召湖西軍民咬緊牙關,度過今後兩年最困難的鬥爭階段。

按照有關指示精神,教4旅從12月下旬開始進行精簡整編,精簡重點在團以下單位,第10團由3個營縮編為2個營,第11團縮編為5個步兵連的小團。編餘幹部除輸送一部以加強地方武裝外,其餘集中到教導隊和新建的陸軍中學進行培養以保存骨幹。

針對一些編餘幹部不願脫離部隊的問題,張國華要求各級政治機關做好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他強調指出:「我們在湖西還處於劣勢,與敵力量對比是1:2,對頑是1:4。利用湖西遊擊區開展敵後工作十分重要。今後的工作要從發動群眾做起,統戰工作要從聯絡做起,要加強部隊與地方黨的團結,要動員各方面力量進行反奸細鬥爭。」

思想疙瘩解開後,各遊擊支隊在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積極投入各項中心任務,他們深入群眾,發展黨組織,到接敵區運用靈活的遊擊戰術打擊敵偽。

1942年春、夏兩季,日偽軍從北面封鎖、壓迫湖西根據地,切斷湖西與魯西的聯繫。4月11日,日軍6000餘人合圍微山湖微山島。鐵道遊擊隊、微湖大隊、嶧縣大隊和駐島的機關、民兵武裝五六百人與敵激戰,斃敵300餘人,然後突圍轉移。敵軍在湖西根據地外圍分區「掃蕩」的同時,還集結相當兵力,深入到根據地內,在金魚路、金單路、魚城至十字河,佔領重要村鎮,修築新據點、碉堡,並以此為支點,構成縱橫交錯的公路網,並沿線修築封鎖溝,對湖西根據地進行分割封鎖,還不斷派遣特務打入湖西根據地造謠破壞、刺探軍情,企圖用頻繁的「掃蕩」逐步推進「蠶食」政策,以縮小乃至摧毀我根據地。為了保護群眾的糧食,不被日偽搶走,張國華在收麥前就把各村的村長、保長,包括漢奸都「請」到湖中心一個地方集中,等麥子收完,老百姓藏好糧食後,再把這些人放出來。

為打破敵軍的分割封鎖,迎擊敵軍的「掃蕩」,張國華堅持以主力、地方武裝、群眾武裝三位一體全力對敵,堅決打擊深入根據地進行破壞之敵。他一方面組織民眾破路挖溝,把所有道路挖成深3米、寬2米的溝道,使日偽的汽車、坦克的活動難以施展;一方面組織小部隊伏擊、截擊據點之敵,使敵日夜不得安寧。

在反封鎖、反分割鬥爭中,由張國華倡導群眾武裝組建的自衛團發揮了重要作用。自衛團不但站崗放哨,維護地方治安,還積極配合主力和地方武裝開展遊擊戰。一天傍晚,張國華接到縣自衛團報告,萊河一帶有500多偽軍搶老百姓的糧食。第二天拂曉,他帶領縣自衛團和周樓區中隊在大霧的掩護下從李大樓出發前往萊河,指揮縣自衛團兩個連和鄉分隊從李菜園向西在二郎廟設伏,區中隊從李菜園向北在張灣東邊小河設伏,並派少量兵力誘敵進入伏擊圈內。戰鬥進行至下午6時,敵人一部被消滅,其餘狼狽逃竄。

1942年1月至4月份全區新編成中隊、小隊的遊擊武裝達74個,許多村建立自衛團。由於自衛團的鞏固發展,也充實加強了地方武裝,使地方武裝擴大488人。4個月時間,自衛團配合地方武裝進行大小戰鬥84次,斃傷敵偽不計其數。

這一時期,張國華獨當一面領導湖西根據地對敵、偽、頑的鬥爭,環境的複雜性、鬥爭的艱巨性、鬥爭形式的多樣性,對他都是很好的鍛鍊。他迫切希望能有一個系統學習提高理論水平的機會。

19428月,上級批准張國華赴延安學習。交接好工作後,他懷著喜悅的心情動身,路過冀南軍區時,向冀南軍區政委宋任窮(12月兼冀南區委書記)匯報了工作。11月中下旬的一天,正當張國華準備通過同蒲路封鎖線時,突然接到八路軍總部的通知,要求他到即將重新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第4軍分區任政委。張國華雖然有一些遺憾,但堅決服從組織的決定,立即返回冀魯豫地區。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八路軍改編,張國華派到戰士劇社任職,第一件棘手事:換軍帽
    八路軍下轄3個師,均由紅軍三個方面軍和陝北紅軍改編:紅一方面軍和陝南紅軍第74師等部改編為115師;紅二方面軍和陝北紅軍第27、28軍等部改編為120師;紅四方面軍和陝北紅軍第29、30軍等部改編為129師。
  • 著名的八路軍688團,副團長名震天下,為何團長無人知曉?
    從688團走出了不少的開國將領,韓先楚就是其中一位,他名震天下,是八路軍獨當一面的軍事指揮員,在建國後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不過韓先楚只是688團的副團長,團長是陳錦繡,相對而言,陳錦繡的大名估計沒人聽過。
  • 心性沉穩、行事老練,容易站穩腳跟的星座,往往能成為人上人
    文 | 老 妖在這個浮誇又世俗的年代,只有個性成熟、行事圓滑老練的人才能夠站穩腳跟,但生活往往並不能夠皆是如意,只有經歷過許多坎坷、磨難,才能夠一步一步成為佼佼者。那麼,哪些星座容易獲得成功呢?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摩羯座:行事成熟摩羯座的人個性成熟,行為老練,在做事情之前,會羅列出各種會發生的狀況,避免出現無法預計的事情,他們向來老謀深算
  • 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第685團團長是楊得志,3個營的營長是誰
    第685團下轄3個營,這3個營的營長是誰?後來如何了?1931年12月,劉德明參加寧都起義後加入紅五軍,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和長徵,紅軍到達陝北後擔任過紅二師四團團長。1937年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劉德明任第115師第343旅第686團第一營營長,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和午城、井溝等戰鬥。1940年8月,劉德明參加了百團大戰,後調任晉西北軍區第八軍分區副司令員。
  • 抗日戰場中國軍隊最兇惡的兩個敵人「北岡村,南橫山」
    在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給中國軍隊造成嚴重損失,並且欠下中國人民血債最多的兩個日軍將領,正確評價應該是「北岡村,南橫山」,也就是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以及直屬派遣軍指揮的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兩個人都堪稱罪行累累。
  • 讓岡村寧次頭疼的八路軍將領,曾幹掉天皇表弟,如不犧牲可評中將
    岡村寧次在百團大戰後,是日軍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指揮日軍對八路軍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瘋狂地大掃蕩。有一位讓岡村寧次頭疼的八路軍將領,曾經幹掉天皇表弟,如不犧牲可評中將。他的名字叫包森。1937年包森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抗戰爆發後被派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獨立一師工作。1938年6月包森率40多人到冀東,在河北興隆一帶開闢抗日遊擊區。1940年他率部到達盤山,開闢了盤山抗日根據地。
  • 20多歲就能當團長?真實抗戰中,八路軍團長們大都很年輕
    這些部隊都是由紅軍主力改編的,而當時的紅軍是一支非常年輕化的隊伍,總部及師旅首長以30多歲的居多,如115師師長林彪當時只有30歲,115師政治部副主任蕭華只有21歲。>120師教導團團長彭紹輝,當時31歲;769團團長陳錫聯,當時22歲;770團團長張才幹,當時26歲;771團團長徐深吉,當時27歲;772團團長葉成煥,當時23歲;129師教導團團長張賢約,當時26
  • 紅色膠東之英雄兒女丨抗日烈士宋子良
    他就是山東縱隊第五支隊第14團副團長(代團長)宋子良。 宋子良,1914年出生於榮成市虎山鎮北寨子後村。這個不足300戶的小村在革命戰爭年代犧牲了12名烈士,其中,宋幹卿、宋子良、宋振國三位烈士被稱為「宋氏三傑」。 1933年,中共早期地下黨員宋玉光受黨組織的派遣,回到家鄉北寨子後村任私塾教長,以辦學為掩護開展黨的地下工作。
  • 著名的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第1任團長是誰?後來怎樣了?
    那麼688團隊第1任團長是誰呢?688團組建後,他的第一任團長其實是陳錦繡,陳錦繡是河南人,1911年出生,1930年陳錦繡就加入了紅軍,參加了很多反圍剿的戰爭,經驗豐富,到了陝北後,為了鞏固根據的安全,又先後參加了很多次的的保衛戰役,通過實戰的洗禮,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事指揮官,先後擔任團長、師長
  • 清河區建立三位一體的武裝力量,大挖抗日溝改造平原地形
    軍區(軍分區)的基本任務是按照建立主力部隊、地方武裝與民兵(包括自衛團等)三位一體的武裝力量的指導思想,統一對當地地方武裝和民兵的領導指揮,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執行群眾性、分散性、地方性遊擊戰爭的方針,整理與擴大自衛團,發展遊擊小組,實行根據地的戒嚴,如站崗放哨,盤查行人,建立情報網,嚴防奸細活動和偵察敵人情報;空舍清野,改造房屋和地形(如挖「抗日溝」等),反「
  • 建國前病逝的我軍十大名將,如不犧牲將獲得什麼軍銜
    第五次反「圍剿」開始不久任紅九軍團軍團長。率部參加廣昌保衛戰。長徵時最出名的就是帶領九軍團作為疑兵冒充中央紅軍主力和敵人主力兜圈子,被譽為神行太保。抗日戰爭時期,羅炳輝到新四軍工作,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司令員、第五支隊司令員、新四軍第二師副師長,在淮南根據地創立了專門對付日軍掃蕩的梅花樁戰術。
  • 李林:讓敵人聞風喪膽的華僑抗日女英雄,24歲犧牲時已懷胎三月
    二、抗日女戰士入黨不久,李林決定投筆從戎,到抗日鬥爭的前線去。1936年10月,我黨派薄一波等同志去太原,和閻錫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抗日統一戰線關係,接辦了山西抗日犧牲救國同盟會(簡稱「犧盟會」),開展抗日救亡工作。
  • 差點被埋沒了的大捷:擊斃敵師團長,該師團戰後被撤銷
    其原因很簡單:兵敗將殞——其師團長直接被我軍擊斃。那麼,這個師團的師團長是誰呢?他又是怎麼被擊斃的呢?這個人,名叫沼田德重,是一個來自地獄的惡魔。惡魔沼田德重出生於1887年,自小發有「宏願」,在他臟腑的日記本裡,赫然記:「我有一個宏偉的目標,我希望我70歲生日之前,能玩弄1萬名女性,而且都是處女,這無疑將是一個偉大數字!」
  • 八路軍團長,符合「二八五七團」,31歲孑然一身,彭紹輝著急
    時年31歲的頓星雲,是賀龍的老部下,也是120師中公認最能打仗的團長。抗戰之初,715團在他的率領下,轉戰條件最為艱苦的晉西北,半年時間打了50多仗,為八路軍粉碎日軍春季大掃蕩立下了汗馬功勞,老百姓把這支隊伍便乾脆叫做「頓團」。
  • 「我的團長」原型系抗日名將洪行 曾血戰滇西
    「我的團長」原型人物系抗日名將洪行 昔日「戰神」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洪行將軍「夜夜殺敵」血戰滇西 《法制周報》首席記者 朱春先 文/圖 在騰衝一帶老百姓的家裡,洪行將軍的牌位,至今仍並列於「天地宗親師」,以「戰神」的名號受到當地群眾的最高禮遇。
  • 同樣是抗日神劇,《抗日奇俠》備受爭議,憑啥燕雙鷹卻好評如潮?
    同樣是抗日神劇,《抗日奇俠》備受爭議,憑啥燕雙鷹卻好評如潮?說起抗日劇,很多小夥伴肯定會想起《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永不磨滅的番號》等經典,每一部都百看不厭,或者是《抗日奇俠》《箭在弦上》和《燕雙鷹》這些「抗日神劇」,然而,同樣是抗日神劇,《抗日奇俠》備受爭議,憑啥燕雙鷹卻好評如潮?
  • 1942岡村寧次大掃蕩,八路軍損失慘重,城門樓上掛我軍司令人頭
    貧苦出身的他,在17歲的時候依然參兵,曾經在戰場上救過賀龍的命。每當賀龍回憶起常德善的時候,常常誇讚他是個有勇有謀的戰士,在冀中任八分區司令員時,會指揮,又聰明,深得戰士們的喜愛。當年的老人們再提起常德善的時候,就忍不住淚水:"多好的人啊!"
  • 全殲印度王牌旅,張國華僅用一天,從此被印軍敬稱為「雪域戰神」
    毛主席立即將時任西藏軍區司令員的張國華中將,召喚到了北京。 張國華,15歲就加入紅軍。從長徵到抗日再到解放戰爭,張國華在一場場慘烈的戰鬥中成長,逐漸由一個小兵成為一軍之長。解放戰爭期間,他所指揮的18軍歷經74場戰鬥,從長江下遊一直打到了川藏邊境。1950年,張國華又奉命率部入藏,並在昌都大破西藏上層貴族的反抗,促進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 115師五大主力團團長,建國後被授予何銜,擔任何職
    取得了平型關大捷,隨後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開闢山東抗日根據地。在八年全國抗日戰爭中,第115師殲滅日偽軍35萬人,自身發展到27萬餘人。 115師能打、敢打離不開各級指戰員的指揮,特別是團一級的戰術指揮。而作為115師五大主力團的685團、686團、687團、688團、獨立團更是尖刀,今天,筆者就來聊一聊115師五大主力團團長。
  • 共軍抗日八年斃敵851人?紅旗文稿:有人想消解中共合法性
    共軍百團大戰斃敵302人;平型關大捷斃敵167人;38年晉察冀秋季反圍攻斃敵39人;39年冀南春季反掃蕩斃敵37人;39年冀中冬季反掃蕩斃敵27人;40年春季反掃蕩斃敵11人;115師陸房突圍斃敵16人。共擊斃日寇599人,加上小戰鬥,合計被共軍殺死851人。死者都有姓名年齡、家鄉,部隊、死亡地點、被誰所殺詳細記錄。」這則微博一出臺,諸多實名網絡大V爭相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