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熱評|樓市走出至暗時刻 房企仍難言樂觀

2020-12-03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評論員 薛暉

4月8日,武漢「解封」。隨著這個房產「零成交」城市逐漸恢復正常經濟生活,中國房地產市場也走出了至暗時刻。

地產人的朋友圈正不斷播撒各種「好消息」:從深圳的二千萬級豪宅半天賣54套,到上海、杭州土拍市場「小陽春」,再到銀行下調房貸利率。所有這些信息都在暗示樓市正在加速回暖,似乎又到出手抄底的時候了。

筆者認為,樓市的確已走出最慘澹時期,但卻是乍暖還寒。即便是半天賣出54套豪宅的深圳,也難掩推盤量少,總成交量平平的事實。對於絕大多數城市而言,無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3月的成交量仍低於去年同期,只是環比今年2月有所回升罷了。

地產人鼓譟市場加速回暖有點給自己撐腰打氣的意味,因為大家都清楚今年會很難。截至4月7日已公布2019年年報的124家房企,平均銷售額增速較2018年明顯放緩。其中50家房企全口徑銷售規模總額同比增幅為17.6%,較2018年下降了19.8個百分點。屋漏偏逢連夜雨,原本希望在2020年「扳回一城」的房企,又逢新冠肺炎疫情,一季度銷量遭遇滑鐵盧。近日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榜單,年度銷售目標完成率僅為12.41%。

回想一年前萬科高喊「活下去」之際,業界很多人還在嘲笑譏諷。而當萬科年報正式披露時,人們才意識到就連「領頭羊」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活下去」不再是萬科的矯情,而是擺在所有房企面前的大難題。一方面,銷售受到疫情影響而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償債高峰卻在悄然而至。數據顯示,2019年房企需償付債務總金額約5000億元,2020年增至7500億元,而2021年高達1萬億元。顯然,償債增速遠高於銷售額增速。賣房難,催債緊,這就是房企當下面臨的現狀。

近兩年房企的生存壓力逐漸加大,即便萬科不喊「活下去」,也會有其他頭部企業道出類似危機感。今年的特殊在於,全球疫情將原本的生死考驗提前了。

面對危機,有兩種心態。第一種心態是等,等待疫情之後市場出現V型反轉,重新回到黃金時代。在地產圈之外,亦有財經評論者預言,疫後的消費會「報復性反彈」。然而,當人們看到歐美主要經濟體如多米諾骨牌般紛紛倒下,原本樂觀的預期就變得悲觀起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近日撰文稱,我們恐怕回不到從前了——本次疫情將深遠改變世界。後疫情時代,人們將重新評估資產,重估經濟增長,重估未來。如果是這樣,房產和房產股的價值都將被重估。

後一種心態是變——既然舊格局一去不返,那就只能主動求變。自恆大打響線上賣房第一槍,已有數百家房企跟進,就連網絡帶貨女王薇婭也被房企請來賣公寓。傳統的房地產營銷方式正在經歷顛覆性改變。

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居安思危者,亦敢為天下先。疫情全球蔓延,考驗著所有房企的危機意識和應變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樓市又火了?背後殘酷另一面:房企分化嚴重,中小房企或將逐步退出?
    導讀:6月,樓市「入夏」。以深圳樓市為代表的部分城市已經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這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一季度和4月被壓抑的需求釋放,此外,6月各地落地人才引進等政策,也為樓市帶來利好。以深圳樓市為代表的部分城市已經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新房、二手房6月環比繼續上漲。主流房企基本都收穫了疫情以來的銷售新高。不只是銷售市場,6月深圳、武漢等城市土拍市場也刷新了今年單月賣地收入紀錄。這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一季度和4月被壓抑的需求釋放,此外,6月各地落地人才引進等政策,也為樓市帶來利好。
  • 2020樓市收官房地產行業在巨大挑戰中走出完美「V型」反轉
    12月31日, 2021「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在上海新靜安體育中心如期而至。2020年,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給全球經濟帶來諸多的不確定性,中國房地產行業仍然在艱難的環境中,走出完美的「V型」反轉。
  • 2021年,樓市七大預測,每一條都是重磅!
    為了應對突發狀況,央媽開閘放水,兩次下調LPR利率,讓中國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而各地從年初放鬆樓市調控,到下半年收緊調控,出現360度反轉......種種表現,用「活久見」來形容都不為過。那麼,如何總結2020年樓市?2021年樓市又將怎麼走?
  • 生意社:需求不足之下 有機矽DMC後市難言樂觀
    但大部分工廠現有DMC庫存依舊低位,因此廠家報價維持堅挺者居多,隨後8日,市場再經小幅回調至均價17466元/噸。目前,有機矽DMC主流出廠報價在17000-17800元/噸,小部分高端報價在18000元/噸,但市場交投氣氛不佳,新單成交稀少。
  • 樓市不再「裸奔」,保消費而不是保房價,對房企做到「仁至義盡」
    樓市不再「裸奔",經濟的支柱地位已變成消費。 在前幾天23部門聯合發布的促進消費的文件中,關於樓市的信息隻字未提。這充分表明房地產這個曾經的經濟支柱地位已徹底動搖,消費才是經濟發展轉型後的主力軍。
  • 萬中龍領跑半年樓市 六大關鍵詞道破瀋陽房企業績真相!
    乘風破浪的不止有姐姐們,還有2020年上半年瀋陽樓市。7月初,年中數據如約而至,「期中考試」已交上答卷。榜單有四份,長長一大溜兒,看得人眼花繚亂,分別以房企、樓盤、區域、板塊,四大方面排列,專業性十足。今天咱就不在這裡炮製鴻篇巨製了,就單拎出房企榜單來說叨說叨。
  • 回望2020·區域樓市|深圳賣出了近5年最多的房子 宅地供應量超過往...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導,715調控前,深圳二手成交創新高,達21317套,但調控政策頒布後的8月,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滑,深圳樓市新房供應爆發,衍生出了打新、代持等樓市熱相。二手成交「過山車式」創新高在疫情和調控政策雙重影響下,深圳的二手房成交能走出獨立行情,超出大多數業內人士意料。據深房中協統計,2020年深圳二手房網籤(含自助)120295套,同比增長17.3%。如剔除自助網籤的部分,2020年網籤量更是創下近五年新高。
  • 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房企正在加速分化
    而從房企2020年1月至4月的銷售數據來看,也可以初步判定樓市小陽春即將到來。只是,在這個春天裡,房企之間的分化也更明顯了。 沒成想2020年的突發衛生事件導致經濟停擺,樓市自然也不能偏安一隅,場面一度陷入混亂。 在那混亂的兩個月裡,拼的就是「地主」家的餘糧了,能耗就能贏。 但是房企由於自身的特質,高負債與高風險並存,真能耗得下去的並不多,一層層耗下來,剩到最後的一定是頭部房企。
  • 剛剛又一個樓市新政被下架!2020樓市主旋律定了……
    注意這是全國首個公開要求銀行降首付的樓市政策。政策要點如下:1、降低商品房預售門檻,投資25%即可申請;2、土地招拍掛保證金降低至20%,出讓金可1年內分期付;3、各銀行要積極爭取降低首套住房貸款比例政策;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40萬提至50萬(2020年6月30日止);4、疫情防控期,市本級公租房租金減半;寶雞
  • 央行再次一錘定音樓市!房企不想看到的一幕出現,剛需好消息來了
    到了2019年下半年,央行開始嚴查違規資金流入樓市,這個對房地產行業的資金監管政策直接導致了房地產行業失去了大量的資金來源,從而導致了大量的房企開始出現資金緊張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房企們不得不開始了降價賣房。
  • 哈爾濱一周樓市關鍵詞:房企融資成本回升 專家建議關注綠色債券
    本周樓市關鍵詞: 房企融資成本回升 專家建議關注綠色債券 臨近年末,房企融資利率出現攀升跡象。
  • 經濟學者預測2021:中美關係無法回到曾經,樓市暗松明緊
    形勢並不樂觀,但也傳來一些好消息。比如,當美國頻頻退群時,中國和14個國家組建了新群——RCEP協定,一個不搞政治搞經貿的群。再比如,疫情年中國出現了兩個超預期——外貿超預期,外資超預期。不平凡的2020年,樓市也走出了不一般的路子。一場疫情,封鎖了經濟,隨後各地政府緊急「救市」,導致房地產出現了「疫後景氣」,率先走出上漲行情,6-7月份全國百城近80%房價上漲,隨之而來的是新一輪的樓市調控。被限的不僅是買房者,還有房企。
  • 四大房企銷售額均超20%,未來房地產業投資前景如何?
    以下這組數據可以清晰地表明,樓市在經過數月的寒冬之後,正逐步走向春天。 據顯示,我國的四大房企,碧桂園,融創中國,恆大與萬科,在7月份的銷售額均出現了20%以上的增長,碧桂園以27.5%的增長數據獨佔鰲頭。四大房企的銷售價格也呈現上漲態勢,其中恆大上漲幅度最高,平均每平方上漲446元;上漲幅度最低的碧桂園,平均每平方也漲了159元。
  • 北京樓市規模破萬億!三點變化值得深思
    時值初冬,北京樓市熱度不僅未降,反而顯露出反常的燥熱。無論是新房市場、還是二手房市場,自4月開始的成交升溫,樓市這把火始終未息,一路燒到了年尾。截止目前,北京新房商品住宅共成交4.3萬套,金額2691億元,全年有望接近3000億元,再創北京新房市場成交額新記錄。
  • 2021年的第一記樓市調控「大錘」落下!高槓桿買房玩不轉了?
    幸福裡APP一訊一評,解讀你關心的樓市動態:01 2021年的第一記樓市調控「大錘」落下了近日,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為房貸設置了「兩道紅線」,分別涉及「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
  • TOP20房企全年銷售考:僅2家提前「交卷」 另3家房企持續倒退
    距離全年結算周期越來越近,各大房企進入了業績收官期。近日,克而瑞等第三方數據分析機構陸續發布了各自的2020年房企銷售榜單,綜合榜單上TOP20房企的表現來看,部分提前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房企,已經開始為新一年備倉布局;而亦有房企繼續延續近年來的下滑趨勢,業績表現難達預期。
  • 每經21點丨劉強東最新內部信:回憶「至暗時刻」,明確未來發展兩大...
    每經編輯:郭鑫1丨寫在京東17歲:劉強東最新內部信回憶「至暗時刻」 明確未來發展兩大方向美東時間5月19日收盤時,京東集團(JD.US)股價報收54.26美元,總市值達793.91《方案》特別提出要堅持過「緊日子」思想和勤儉節約辦教育理念,嚴格執行項目管理相關規定,加強建設項目投資管控,嚴控超規模、超標準、超概算項目,嚴禁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嚴禁超標準建設豪華學校,確保每一筆教育經費都要用到刀刃上。
  • 藝術北京創始人董夢陽:藝術市場要同舟共濟走出「至暗時刻」
    同時我們也通過北京畫廊協會,幫助畫廊獲得政府的一些扶持政策,走出『至暗時刻』。」董夢陽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肆虐,一方面導致國外畫廊受旅行限制難以成行,不少參展機構缺席;另一方面給藝術北京能否如期舉辦蒙上陰影。「我們按照往年的節奏在籌備,可以說是『時刻準備著』,與參展方溝通好,如果遇到不可抗力就順延。」
  • 樓市回暖,股市畫門,幣市的春天什麼時候來
    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中國經濟逐步走上正軌,房企的融資環境持續向好發展,一季度由於疫情延後的購房需求在二三季度開始再現。近期,部份省市的房產調控加碼,或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市場需求,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預計下半年房企資金各項指標將繼續呈上行走勢。
  • 今天才是至暗時刻吧
    因為於大多數人來說,2020年都是一個至暗時刻。等過了這個地理學上的至暗時刻之後,是不是壓在我們大多數人頭上的那種心理上的至暗時刻也會隨之消弭。我甚至到現在都清晰地記得2020年春節後的那段日子,自己一個人囿於出租屋,吃著為數不多的所謂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