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鎮海區打造全國首個住宅類老舊小區採用「網際網路+智能報警型白蟻監測控制裝置」應用項目,智能監控系統顯示點位報警,鎮海區白蟻防治所工作人員就可將白蟻裝置挖出查看,確保做到精準施治。
港城花園小區建於90年代,按照當時建築施工規範,無需實施白蟻新建預防工程,近年來,不少低層住戶發現小區內有白蟻出沒,後經白蟻防治部門消殺後情況得以控制。由於綠化帶內的蟻害未得到根本性解決,這3年該小區蟻害情況開始嚴重起來,累計66戶居民報警家中遭到白蟻入侵。
今年9月,為有效推進老舊小區白蟻危害治理工作,鎮海區白蟻防治所積極與區住房和建設交通局物業管理中心、屬地街道及社區開展工作聯動,在港城花園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因地制宜推行白蟻危害綜合治理項目,即在老舊小區改造完成之際,全方位地實施智能自動型白蟻監控裝置的安裝監測,通過對房屋建築周邊綠化帶安裝埋設智能報警型的白蟻監控裝置,監測白蟻的取食、活動情況。目前,該小區共安裝智能報警型監控裝置177套,根據白蟻危害輕重等分別監測控制著38幢建築物的周邊。
由浙江壩地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白蟻智能監控裝置分為外殼、餌料、觸發器、傳感器、傳輸網關5個模塊,當白蟻取食裝置內的餌料後,裝置自動向裝有監測軟體的手機或電腦即時發送白蟻侵害信息。採用這種「綠色無損害白蟻綜合治理」方式,通過智能化監測控制系統精確定位精準施藥,施藥量可比常規減少95%,最大限度控制蟻害造成的損失。
如今,工作人員巡查回訪時,只需打開手機進行實時監測,就能隨時掌握到每幢建築物的白蟻危害情況。結合白蟻滅治報案大數據收集和日常白蟻危害普查發現,鎮海區很多老舊小區都有不同程度的白蟻危害情況,下步該所將在老舊小區中逐步推行白蟻防治監控,利用智能監測裝置上傳的數據進行分析,對不同蟻類、不同區域、不同危害對象、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建築年代、不同建築結構的蟻害採取不同的防治方案,做到精準施治。(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供稿 編輯 蔡璟瑾)
【來源: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