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大火是抗戰期間發生在長沙的一場大火。這場大火的起因,是因為國軍感覺自己守不住長沙城,於是蔣介石決定讓日軍得到一座空城,從而制定了焚燒長沙的計劃。不過這個計劃在實施之前,出現了一系列偶然的因素導致這場大火失去了控制,最終日軍沒有攻進城,反而國軍自己先把長沙城給毀了。
導致長沙90%以上的建築被燒毀,3萬多百姓喪命於這場大火之中。蔣介石一把火讓長沙這座城市倒退了百年,成為二戰期間毀壞最嚴重的城市之一,直接與廣島、長崎等城市並列。
蔣介石為什麼會喪心病狂要焚毀長沙?這和當時的戰事有非常大的關係。一九三八年,10月13日之前,江西九江淪陷後,日軍從中獲得了大量的物資,隨後廣州、武漢又相繼淪陷,均又得到了大量的補給。
特別是武漢,南京淪陷後,國民政府的部分機構全部遷到了武漢,可以說武漢當時是政治、軍事、經濟的中心地帶。所以,日本人想一舉拿下武漢,從而徹底結束這場戰爭。
不過日本人小看了中國人的抗日決心。武漢淪陷後,大量的難民和政府機關,湧入了長沙。而長沙作為當時上海和南京的後方,積累了大量的戰略物資。1938年11月8日,嶽陽和臨湘失守,中日兩軍對峙新牆河,長沙危在旦夕。
蔣介石當時也沒有想守長沙的意思,於是痛下決心燒掉長沙,只不過這個後果影響力太大,蔣介石為了平息民憤,穩定軍心,最終處分了幾個高官,並且處決了三個當事人來當替罪羊,那麼這三個比較倒黴的傢伙都有誰呢?
第一個是當時的長沙警備司令酆悌,這個人在國軍中的資歷還是蠻深的,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生,並且還是復興會十三太保之一。
當時的復興會,就是蔣介石私人特務組織,裡面的成員都是黃埔系的精英軍人,蔣介石心腹中的心腹,像胡宗南、戴笠等等人,都是十三太保之一,可見酆悌當時在蔣介石心中地位還是蠻高的。
既然是蔣介石的心腹,老蔣為什麼要把他當替罪羊處決呢?其實很簡單,他失寵是因為做了很多讓蔣介石憤怒的事情,比如在412政變中,故意縱容部下秘密放走,已經被拘留的周公,後又派人刺殺過老蔣的親信張群。所以文夕大火,只不過是老蔣殺他的一個藉口而已,沒有這場大火,相信蔣介石也會找其他的原因把這個不忠心的人給除了。
一同被處決的另外兩位,一個是當時的湖南省會警察局局長文重孚,他也是蔣介石的嫡傳門生,畢業黃埔第3期,參加過東徵和北伐戰役,在這次事故中,老蔣以未奉命令,放棄職守罪槍斃了。另外一個是警備二團團長徐昆,他是長沙放火計劃的執行人員,是中央訓練團出來的將領。
事發後,在法庭上他一口咬定,他所有的命令都是執行了警備司令部的命令,而警備司令酆悌則指著對方,玩忽職守從而導致這場大火發生。最初這三個人,都被判了若干年的有期徒刑。但是陳誠對這個結果非常不滿,主張嚴懲。最終審判官拿不定主,把結果直接呈給了蔣介石。蔣介石大筆一揮,三個人全部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