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上戰場只攜帶彈匣,為啥老兵看到卻笑了?浪費力氣

2021-01-12 迷彩前沿

導語:新兵上戰場只攜帶彈匣,為啥老兵看到卻笑了?浪費力氣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士兵到前線作戰,必須得備好足夠的子彈,畢竟有充足的彈藥才能保持火力壓制,消滅更多的敵人,所以帶夠彈匣很關鍵。不過現實中,命中敵人很難,依照現代槍械的射速來推算,最少5萬發子彈才能命中一名敵人,轉化率很低。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戰場打的是壓制力,跟電影完全不同。

雙方陣地相隔的距離很遠,打起來的話不可能說用最標準的射擊動作,都是躲在掩體裡拿著槍械朝著敵人大致的方向射擊的,依靠亂彈來傷人。因此在射擊的時候,採取的是點射或者是三連發射擊,只要保持子彈密度即可,其他的要求沒有那麼多,所以子彈消耗很大。那麼既然如此,上戰場帶多少彈匣合適?

新兵首次實戰的時候,只帶彈匣別的東西不要,老兵看到後都笑了,因為這是屬於浪費力氣的表現,別人一看就覺得是菜鳥。通常士兵們帶的彈匣都在5-7個之間,按照每個30發子彈計算,也就是150-210發子彈,可能看似很少,但足夠打一場戰役,多出來的空間則是用來裝各種物品。

包括像醫療用品、繃帶、光學儀器等,有這些東西輔助才能夠實現全方位作戰,應對任何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假設只帶彈匣的話,影響移動敏捷度不說,受傷只能忍著,沒有任何工具應急,屆時只能等死。這顯然是不符合實戰宗旨的,所以老兵會嘲笑新兵就是如此,在身上掛滿彈匣就是浪費力氣。

目前現代化戰爭,打的就是一個效率問題,短時間殲滅敵人越多,那麼取勝的機率也就越大,戰爭結束速度也會加快。雖然說大部分情況,都是由大型的熱武器主導,但是槍械依然是士兵手中最趁手的武器,用好很關鍵,防身保命全靠槍械,故而平均絕對不可忽視對經驗的積累。

由此可見,一個小小的攜帶彈匣數量問題,會產生這麼嚴重的後果。當然具體也得看實際情況來定,軍隊打仗講究是靈活性,什麼類型的戰爭就用什麼樣的模式,故而攜帶東西的數量也是不固定的,要是急行軍的話,基本都是輕裝上陣,物品越少越好。

相關焦點

  • 新兵上戰場拼命裝彈匣,為啥老兵看見卻笑了?原因很簡單
    導語:新兵上戰場拼命裝彈匣,為啥老兵看見卻笑了?原因很簡單在古代的戰場上,一般士兵都會拿著冷兵器出現,畢竟當時的製造武器水平遠遠沒有現在這麼先進。如今是一個新時代,上戰場拿的東西除了槍,要麼就是子彈,還有一些其它必需品。比如說食物、水、醫療藥品、其它相關設施、裝備等等,我們發現,新兵在上戰場時總會拼命裝備上大量的彈匣,這讓老兵看見了之後,忍不住翹起嘴角笑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 打仗的時候,為啥新兵瘋狂帶彈藥,老兵卻絕不會這麼做?
    為了增加安全感,新兵們大多會拼命增加彈藥的攜帶量。據說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中有個新兵,精神緊張到了極限,一有空就找地方補充彈藥,一直裝了幾十個彈夾。最後美軍只能將他撤出戰場,派出心理醫生對他專門進行了幹預治療。在我們看來,上戰場多帶點子彈也是無可厚非的。戰場上彈藥消耗量巨大,一旦彈藥用完了,那手中的武器就變成了燒火棍。然而,攜帶彈藥也要量力而行。
  • 單兵攜帶21個彈匣?
    不過,領到新槍的陸戰隊員們卻笑不出來。因為美軍要求M27 IAR射手要參考機槍射手的攜彈量,最少攜帶16個彈匣,最好能攜帶21個。現實中,基本沒有幾個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會攜帶如此多的彈匣,他們要麼把彈匣扔在車上,要麼讓別人幫忙攜帶。原因很簡單,背不動。事實上,士兵攜帶的彈藥數量都經過精密計算,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帶得多、背不動,作戰用不完還浪費。
  • 彈匣用完會直接扔掉嗎?遇上此種情況,才知道彈匣的重要性
    隨著現代化戰爭的不斷升級,戰場上子彈的消耗量也越來越大,很多國家即使處於和平年代,也會儲存大量的子彈,因為誰也無法肯定,戰爭會在何時爆發。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用黃銅造子彈,但我國用的卻是鋼,如此一來便能節省大量的黃銅資源,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子彈的成本。
  • 為啥都說部隊夥食好?比飯店如何?老兵:吃過一次就永遠忘不了!
    為啥都說部隊夥食好?比飯店如何?老兵:吃過一次就永遠忘不了!相信很多人都會好奇部隊裡的飯菜好不好吃?比外面飯店如何?很多想去當兵的小夥子家長也最擔心的是孩子能不能吃飽,雖然當兵艱苦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夥食完全不用擔心,很多老兵退伍後最懷念也就是部隊的夥食了,在外面飯店都吃不到的味道,只要吃過一次,就永遠忘不了!現在國家經濟水平提高了,當然不會吝嗇對軍隊的夥食安排,畢竟只有讓戰士們吃飽了才有力氣訓練,才能更好地戰鬥。
  • 老兵以欺負新兵為樂,新兵直接拿著機槍掃射,10名長官斃命
    但不管是處於何種情況下,新入伍的人都會擔心遇到被老兵欺負的情況,畢竟軍隊也算是一個微型社會,資歷以及職位差異依舊存在。所以社會上似乎一直都流傳著新兵會被老兵欺負的傳言,而這種事情也曾真實存在於各國軍隊中。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有一名新兵被老兵欺負後發狂,憤怒之下拿起機槍衝進指揮部,10名長官無一倖免。
  • 彈匣子彈數該如何知道?老兵們教你一訣竅,一下子就能明白
    不過在遊戲中其畫面會顯示出彈匣的數量還有多少,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玩家們更換彈匣的時間,每當槍裡的子彈不是滿狀態的情況下,遊戲玩家們確實能夠還算從容的去更換彈匣,來將子彈填滿。不過現實中的戰場上可就沒有這麼好運氣了。
  • 為啥霰彈槍多用管式彈倉,而非彈匣供彈
    可以看到霰彈就是比手槍彈步槍彈直徑粗的多,12號霰彈口徑18.5mm,加上殼體的話直徑20mm,這尺寸要塞彈匣就顯得很不划算了。但不是說沒有比方說Saiga 12、莫斯博格590M,甚至還有95的海外兄弟LA-K12也是彈匣式無託霰彈槍,我們就管他叫95噴子吧...然而95噴用這個看起來很標準的彈匣容量只有5發,Saiga 12用那麼大的一個彈匣才8發。
  • 新兵入伍被老兵欺,忍無可忍後持槍怒掃,9名班長當場倒地
    當時,阿富汗戰場的鬥爭早已結束,等待駐軍的只有滿目蒼夷的大地和人煙罕至的自然景觀。 為了豐富單調、漫長的駐軍生活,老兵們想著法子在新兵身上找樂子,當然這個樂子一般都是無傷大雅的"人文關懷"。一般老兵們都會叫新兵們幫自己做手上的活,最多也就是讓新兵們跳個舞、唱個曲讓大家開心片刻。
  • 彈匣為何不能隨意丟棄?有大作用,軍人們甚至拿它救命
    別看我們現在生活環境如此美好,那都是因為有人替我們擋住了危險,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在各個場所我們都能看到「軍人優先」的字樣。這和走後門沒關係,因為他們值得被優先對待。 看過很多記錄視頻,我們能發現軍人們在執行任務時,從來不會將彈匣丟掉,就算彈匣內沒有一顆子彈也不準丟,為什麼要制定這樣一個規定呢?軍人們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在執行任務時,所有人的裝備都要隨身攜帶,他們並不會隨意丟棄任何一樣武器。
  • 新兵VS老兵!看他們擦出怎樣的火花?
    誰英雄誰好漢,訓練場上比比看,這是新兵與老兵的第一次比拼,到底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還是薑還是老的辣?讓我們拭目以待!新兵不服之二:引體向上第一輪險勝,新兵們的實力讓老兵們刮目相看,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來到單槓場地,新兵沈世達入伍前是體育專業大二學生,渾身肌肉疙瘩,老兵卻從容不迫,畢竟多年堅持三個一百的訓練,這些課目對於老兵來說都是小菜一碟,最終老兵餘二強以22個的成績領先新兵的21個。這一輪又是老兵險勝!
  • 子彈還沒打完就換彈匣,會有什麼後果?現代戰場可不是遊戲
    如果喜歡玩使命召喚系列的人都知道,在遊戲中打幾發子彈就要換上一個新的彈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應付戰場上隨時可能出現的敵人,此舉在遊戲中是很正常的,甚至可以說是每一個打使命召喚的老手都必備的技能,不過在現代戰場上子彈沒有打完就換新彈匣會有什麼後果呢?
  • 戰場上子彈打光後,能不能撿敵人的槍繼續戰鬥?老兵:不怕死就去
    戰場上子彈打光了怎麼辦?在二戰時期,大多數主力槍械都是栓動或半自動步槍,這個問題還沒有那麼突出。但到了現代戰場上,如果遇到戰況激烈時,一梭子步槍子彈可能分分鐘就被打光了。而一般情況下,一名士兵單次行動攜帶的彈匣數量最多也就5~6個。那這樣看來,戰場上打光子彈的情況的確需要引起重視。
  • 一個彈匣有多「重」
    (製圖:張曦)影片《戰狼2》中,吳剛飾演的老兵何建國單手換彈匣的動作給觀眾們留下深刻印象。在實戰中,該戰術動作能夠大幅壓縮火力間隔,提升射擊效率。讚嘆之餘,有軍迷發問,這是什麼彈匣?一個彈匣有多重?彈匣重量的問題不僅被熱心觀眾和軍迷所關注,更為世界各國軍隊所重視。一般來說,戰士們都希望彈匣既輕巧便攜又裝彈量高。然而,魚與熊掌通常不可兼得。
  • 老兵的期盼 新兵的方向——推薦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新兵白晨志外公的...
    原標題:老兵的期盼 新兵的方向——推薦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新兵白晨志外公的一封家書這封家書,不僅飽含了長輩對晚輩濃濃的關愛,而且蘊含著一名老兵對新兵的期盼與教誨,對白晨志個人觸動很大,同時在新兵營也產生積極反響,對於幫助新兵順利度過新訓期,儘快實現從地方青年到合格軍人的轉變,有一定的啟迪意義。徵得白晨志本人同意,現將這封家書推薦給《解放軍報》,希望能對新戰友的成長有所幫助。
  • 為啥裝填彈匣後,要往頭盔上敲一下?美軍士兵:保命要緊
    在二戰時期的戰場上,出現了很多的新武器。比如說自動突擊步槍,衝鋒鎗和通用機槍。甚至有原子彈和武裝直升飛機。美國雖然當時沒有參與到二戰前期的作戰之中,但卻一直在向其它國家販賣軍火,以此來獲得最大的利益。在這之後,世界格局發生了改變。
  • 新兵入伍,老兵退伍!關於老兵退役後的落戶,這3點要注意
    新兵的入伍往往是令人激動的,充滿著激情的。而反之,有了新兵入伍,就會有老兵退伍。老兵的退伍往往是充滿著悲傷的,因為戰友情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而軍人退役後回歸普通人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得先完成「落戶」。那關於老兵退役後的落戶,有哪些要注意的呢?這3點需要多多注意!其一,入伍前的戶口註銷證明材料不能少。
  • 退役不退「疫」,老兵似新兵
    退役不退「疫」,老兵似新兵 2020-02-13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蒙古消防老兵輪番打罵新兵事件屬實
    最新消息:【內蒙消防確認「老兵輪番打罵新兵」視頻屬實】經查,該視頻反映的事件發生於2012年6月份,地點確為內蒙古烏海市消防支隊烏達區二中隊,當事人確為該中隊士兵。新京報訊 (記者郭超)今天下午,微博上一條長達15分55秒的視頻被廣為流傳,視頻被命名為「內蒙古烏海市烏達區消防二中隊打新兵事件」。視頻中5個「新兵」被8個身著迷彩褲或制式短褲光著上身的人圍毆長達15分鐘。視頻中看到,5個身著制服的被打者在一間空房間裡「立正」站好,多次被打倒後再被要求站會原位。而打人者則對他們扇耳光、腳踹,甚至被用皮帶狠抽臉部。
  • 退伍老兵與入伍新兵火車站相遇,穿軍裝相互敬禮鼓勵!
    就在最近隨著當兵的報名和錄取很多青年都開始踏上軍旅的生涯,在9月15日的時候一群退伍老兵與新入伍的新兵在火車站進行相遇,當時全部都是身穿綠色的軍裝,在整個火車站裡面都形成了極其壯觀的畫面。根據老兵的介紹說:當時老兵去了以後許多新兵都在上午十點鐘烏魯木齊的火車站等候,第一批老兵大概最多有三百多人,老兵集合領完隊以後也是站在那裡等候,新兵有一個帶領的班幹部,對新兵說我們給老兵敬個禮吧,隨後所有的新兵全部起立給老兵敬禮,老兵看到以後也是全部站直,然後給新兵進行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