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新兵上戰場只攜帶彈匣,為啥老兵看到卻笑了?浪費力氣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士兵到前線作戰,必須得備好足夠的子彈,畢竟有充足的彈藥才能保持火力壓制,消滅更多的敵人,所以帶夠彈匣很關鍵。不過現實中,命中敵人很難,依照現代槍械的射速來推算,最少5萬發子彈才能命中一名敵人,轉化率很低。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戰場打的是壓制力,跟電影完全不同。
雙方陣地相隔的距離很遠,打起來的話不可能說用最標準的射擊動作,都是躲在掩體裡拿著槍械朝著敵人大致的方向射擊的,依靠亂彈來傷人。因此在射擊的時候,採取的是點射或者是三連發射擊,只要保持子彈密度即可,其他的要求沒有那麼多,所以子彈消耗很大。那麼既然如此,上戰場帶多少彈匣合適?
新兵首次實戰的時候,只帶彈匣別的東西不要,老兵看到後都笑了,因為這是屬於浪費力氣的表現,別人一看就覺得是菜鳥。通常士兵們帶的彈匣都在5-7個之間,按照每個30發子彈計算,也就是150-210發子彈,可能看似很少,但足夠打一場戰役,多出來的空間則是用來裝各種物品。
包括像醫療用品、繃帶、光學儀器等,有這些東西輔助才能夠實現全方位作戰,應對任何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假設只帶彈匣的話,影響移動敏捷度不說,受傷只能忍著,沒有任何工具應急,屆時只能等死。這顯然是不符合實戰宗旨的,所以老兵會嘲笑新兵就是如此,在身上掛滿彈匣就是浪費力氣。
目前現代化戰爭,打的就是一個效率問題,短時間殲滅敵人越多,那麼取勝的機率也就越大,戰爭結束速度也會加快。雖然說大部分情況,都是由大型的熱武器主導,但是槍械依然是士兵手中最趁手的武器,用好很關鍵,防身保命全靠槍械,故而平均絕對不可忽視對經驗的積累。
由此可見,一個小小的攜帶彈匣數量問題,會產生這麼嚴重的後果。當然具體也得看實際情況來定,軍隊打仗講究是靈活性,什麼類型的戰爭就用什麼樣的模式,故而攜帶東西的數量也是不固定的,要是急行軍的話,基本都是輕裝上陣,物品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