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的李白,縱有千秋萬歲名,畢竟寂寞身後事

2020-12-14 果爸愛文化

果爸小啟:

李白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才華橫溢,又狂放不羈,寫下了許多光照千古的詩歌名篇,贏得世人好評如潮,韓愈、杜甫等紛紛交口讚譽,湧現大批卓越詩篇。

采石磯,原名牛渚磯,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東岸,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較狹,形勢險要,自古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鎮。相傳采石磯為李白醉酒捉月溺亡之處,今有太白樓、捉月亭等古蹟。

李白死後,初葬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遷葬青山,今安徽馬鞍山南採石山下採石鎮,猶存詩仙墓址。古往今來,過往詩人到此多有吟詠,魚目混珠,泥沙俱下,當然也不乏膾炙人口的佳作。

今天,就請大家隨果爸一起,雲遊李白墓,重溫歷代文人墨客們對一代詩仙的評價。

杜甫: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飲中八仙歌》(唐)杜甫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飲中八仙歌》,是杜甫描寫當時活躍在唐朝文學藝術界的八位「酒仙」的詩歌,其中有「四明狂客」賀知章、草書達人張旭,當然詩仙李白不可或缺。

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是中國詩壇泰山北鬥級別的雙子星座,他倆一共有過3三次相會。

在744年的時候,杜甫和李白第一次相遇,那時杜甫32歲,李白43歲,兩人相差11歲。

當時的李白已經名揚天下,而杜甫在詩壇還只是嶄露頭角。在杜甫與李白相遇之前,杜甫不僅早就聽聞過李白大名,而且熟讀過李白很多的詩句。杜甫第一次見李白,大有如今粉絲見青春偶像的激動。

杜甫保存至今的詩歌作品中,跟李白有關的,共15首,其中多數作品充滿了對李白其人的真摯思念和對李白詩歌藝術的熱烈讚美。

比如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韻》:「」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又比如杜甫《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還比如《不見》 :「不見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 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 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 頭白好歸來。」

不過,李白保存至今的詩歌作品中,跟杜甫有關的,不過區區四首,思念與讚美的沒有杜甫對李白那麼多,讚美之詞更是付諸闕如。

李白之所以沒有和杜甫「禮尚往來」,並不是李白與杜甫「文人相輕」,應該是他的詩歌大量散失的緣故。

白居易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李白墓》(唐)白居易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這首七言詩《李白墓》約作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28歲,在宣州(今安徽宣城)。白居易所見,當是範傳正未遷葬時的舊墓。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八月至元和十四年(819年)三月,時值白居易左遷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時期。

就任江州司馬期間,白居易創作了千古流芳的《琵琶行》。也是在此期間,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範傳正,根據李白的遺願把李白墓從龍山遷至青山。

這首詩的大意是:採石江邊有一座埋著大詩人李白的墳墓,圍繞墳地的野草向著天邊肆意蔓延。可嘆默默靜置於這荒蕪高墳深穴中的枯骨,曾經留有驚天動地的詩文。但凡是詩人,大多命運多舛,然而其中失意落魄的,沒有一個超過李白。

此詩採用七律變體形式,六句包孕豐富,感慨深沉,言有盡而意無窮。

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調張籍》(唐)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對李白和杜甫的才華推崇備至。

李白和杜甫的詩歌成就,在韓愈生活時期,盛行王維、孟浩然和元稹、白居易詩風的中唐時期,往往不被重視,甚至還受到一些人的貶損。

韓愈在這首詩中,熱情地讚美李白和杜甫的詩文,表現出高度傾慕之情。在對李、杜詩歌的評價問題上,韓愈要比同時的人高明許多。  

《調張籍》,意為調侃、戲謔張籍之意。張籍雖然遠不及韓愈名聲大震,但他和韓愈是志同道合的生死之交。

張籍(768--830),字文昌,貞元十四年(798)進士,歷官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終國子司業。

張籍最有名的詩是《秋思》:「」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調張籍》全詩較長,可分為三段。前六句為第一段。韓愈對李、杜詩篇作出了極高的評價,並譏斥「群兒」抵毀前輩是多麼無知可笑。

韓愈基於詩人的惺惺相惜和提倡「古文運動」宣揚自己文學主張的需要,所以會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梅之煥: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題李太白墓》(明)梅之煥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梅之煥(1575年—1641年)黃州府麻城人,字彬父,號長公、信天居士,梅國禎侄。

梅之煥有文才,能騎射,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明朝崇禎初,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有靖邊功。

清兵入關,梅之煥奉詔入衛。至京後期,溫體仁以舊怨令落職候勘。後得復官,但終不召。

梅之煥與唐朝邊塞詩人王之渙「齊名」,王之渙僅存詩5首,卻在群星璀璨的唐朝詩壇佔據一席之地。

梅之煥生活的年代雖然近了很多,但即使在寂寞的明朝詩壇也幾乎沒有什麼名氣,《題李太白墓》是他唯一存世之作,卻寫得別開生面,對那些自不量力又沽名釣譽的人予以無情嘲諷。

這首詩的大意是:長江邊上的采石磯有一代詩仙李白的墳墓,因為李白的名氣大而使人人都知道。可是經過李白墓的人,都喜歡附庸風雅、故意賣弄,在詩仙的墳頭刻自己寫的詩,簡直就是在班門弄斧。

趙翼: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詩論》(清)趙翼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趙翼是清朝著名詩評家,《詩論》是其著名的作品。他這樣說是因為清代很多人作詩只是一味模仿古人,沒有新意,所以提倡創新。

李杜詩篇固然很好,不過太多模仿,當然就不新鮮了,這並不是貶低李白杜甫。趙翼只是拿過來做例子,批評當時模仿成癮的詩風罷了。

果爸思詩: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詩聖杜甫的《夢李白》,幾乎是一語成戕。

不管李白生前是如何才高八鬥,也不管李白的詩作是如何驚天地泣鬼神,曲終人散、人走茶涼,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結局。

一代詩仙,斯人已逝,其卓越詩篇,永放光芒。

相關焦點

  •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杜甫贈與李白的詩句,又何嘗不是自贈?
    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交誼深厚。杜詩中就有十多首詩詠李白,對李白的才能和生平給予高度評價。唐乾元元年(758),李白因永王璘案被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杜甫得知後,日夜惦念,積思成夢,遂作《夢李白二首》,以表達他對李白的同情、懷念,同時對李白的無辜受牽連發出無限的憤慨。
  • 2020年新年獻詞:千秋萬歲名 寂寞身後事
    先說對語言文字的認知拓展,在我很多年前的論文裡我對文字的定義是:信息跨越時空傳遞的載體。今天聽一位大德講課,說語言和文字是一種信息傳輸協議。這個就跟網際網路很相關了,網絡協議是計算機網絡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的集合。
  • 千秋萬歲名 寂寞身後事 ──送別錢鍾書先生
    想寫一副輓聯別在上面,臨時想不出詞兒來,湊了兩句"萬流失倚依,百代仰宗師",可能是陳三立詩裡的句子,雖然文字拙直,但是錢先生 是當得起的。  第二天一早,又因為《胡繩全書》出版,我應邀參加發行式,那可真是冠蓋雲集,社科院大院裡都叫小汽車給塞滿了。
  • 今日大雪,聊聊大雪節氣有關的古詩詞,李白壓軸!
    這裡給大家盤點一下含有雪的古詩詞,一起領略一下古代文人騷客的淡雅情懷。1.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李白人生最後一首詩,非常經典的墓志銘,他的大鵬精神了解嗎?
    李白,無疑是唐代最耀眼的詩人之一,但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中,最耀眼的詩人之一。據說他是太白金星下凡,因此便有了太白的字。李白深受莊子《逍遙遊》的影響,把自己看成是那扶搖直上九萬裡的大鵬鳥。大鵬鳥,是自由和豪邁的象徵,更代表了有遠大的抱負。
  • 李白與杜甫超乎常人的深厚友誼,我猜你不知道
    李白與杜甫並稱「大李杜」,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按常理兩個人是競爭的關係,畢竟「自古文人相輕」,但是,李白和杜甫有著遠超平常人的深厚友誼。只是這些杜甫都不知道,他還以為李白在流放途中,隨時有性命之憂,以至於他一連三夜都夢到李白,嚇得他還以為李白出事了,是李白的魂魄前來與自己訴說苦腸,告別。這些情況我們可以從杜甫的《夢李白》二首詩中看出。
  • 古詩詞裡的南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古詩詞裡的南昌,其山水人物,其風土人情,又是怎麼一番景象呢?李白: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曆落青雲士。《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唐) 李白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訟庭無事羅眾賓,杳然如在丹青裡。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此詩作於天寶十四載(755年)詩仙李白遊當塗時。當塗,唐屬江南東道宣州,今為安徽馬鞍山市屬縣。762年一代詩仙李白酒後捉月溺水而亡,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
  • 把現代語翻譯古詩詞,格調真高!
    今天小笙要和大家一些擁有現代語意思的古詩詞!1.現代文:你算老幾?古詩詞: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2.現代文:我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古詩詞: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5.現代文:我不在乎名聲!古詩詞: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6.現代文:我不會屈服的,老子不怕你!
  • 千古文人俠客夢——15句寫劍的霸氣古詩詞,講述詩人的劍膽琴心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空前絕後的文學高峰。在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劍」的意象不得不提。從詩仙李白的仗劍江湖到王昌齡的邊塞烽煙,古代文人一路霸氣不止,劍嘯長虹。中國文人的劍氣,不僅流淌在古詩詞中,還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自古以來,李白、辛棄疾、蘇軾等文人不僅有出仕濟世的夢想,他們也都有一個非常相似的大夢,就是仗劍江湖的俠客夢。
  • 古詩詞裡的漢陽:知音故裡,山高水長
    此後,縣名多次更改。隋大業二年(606年),依「山南水北為陽」之意,首次定名漢陽縣。明成化初漢水改道後,漢陽城雖處漢水以南,但仍沿用漢陽名。漢陽的歷史源遠流長,漢陽的故事感人肺腑,漢陽的詩歌膾炙人口。有道是:「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的很多詩,寫的都和酒有關,這首《醉題王漢陽廳》摸不如此。值得指出的是,李白和漢陽也很有緣分,他所創作僅在題目中點出「漢陽」的詩就在10首以上。王漢陽,生平不詳,只知道是一位姓王的漢陽縣令,和李白頗有交情,他多次出現在李白的詩裡。
  • 古詩詞裡的洛陽,繁華落盡,思親懷鄉
    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一共寫了321首詩,絕大多數是山水田園詩。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山水詩的集大成者。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孟浩然是王維的先行者。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杜甫到底有多喜歡李白?看看他們在一起的日子
    當然了那時候的李白已經名揚天下,杜甫還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咖,知道他名字的人並不多。他們相見的時候,相約在了魯城(今山東曲阜)的一間客棧裡。他們喝了酒,杜甫對李白仰慕已久,今日見了偶像,異常的開心。他們談詩,喝酒,忘掉了所有的不快,只為今朝有酒今朝醉。
  • 李白最膾炙人口的48首古詩詞!你都會背嗎?
    李白最膾炙人口的48首古詩詞!你都會背嗎?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30. 行路難·其一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 李白的一首《俠客行》,成就了多少「中國風」?
    2020剛開年,時下大熱的某網遊請來「頂流」藝人吳亦凡,打造了一首「李白英雄主打歌」,就叫《俠客行》。 只見李白在屬於他的漫畫形象裡,變成了高鼻梁、尖下巴、髮型炫酷的翩翩少年,左手持劍藏於背後,右手舉著吳亦凡做封面的專輯,歌名還是他的一首詩。 吳亦凡的《俠客行》留給聽眾評判。
  • 20句最有氣勢的古詩詞經典名句,讀完必熱血沸騰
    二十首氣勢磅礴的古詩詞,節選最有氣勢的名句。認真讀完不熱血沸騰都難。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李賀《致酒行》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古詩詞裡的佛山,古色古香,雋永雅致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詩詞裡的佛山,古香古色,雋永雅致,別有一番韻味。杜甫:野館濃花發,春帆細雨來。《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 (唐)杜甫冠冕通南極,文章落上臺。崔侍御,即崔成甫,李白的好友。曾任校書郎、攝監察御史,後因事被貶職到湘陰(今屬湖南)。李白現存酬贈崔侍御的詩有11首,除個別詩篇以外,大部分詩篇都寫到崔侍御的不幸遭遇。崔成甫因涉韋監一案,天寶五年(746年)被貶湘陰,後至金陵(今江蘇南京)見李白,創作《贈李十二》,詩曰:「我是瀟湘放逐臣,君辭明主漢江濱。
  • 古詩詞裡的南京,六朝古都,一夢方休
    李白的送別詩,描寫友情真摯,卻從不悲悲戚戚,比如《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等等,都寫得歡暢明快,這首詩也是如此。詩仙李白寫過很多與金陵有關的古詩詞,除了這首古風,還有李白為數不多的七律、作於天寶六年(747年)的《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 央視秋晚裡,這些古詩詞和洛陽有關
    詩詞文章,既是河洛大地的文化積澱之一,又是中國傳統文化裡最鮮活的血液。在中秋這個極富意蘊的傳統節日裡,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用優美的詩詞來傳遞情感。在這場全球華人共同的中秋盛典中,有不少和洛陽有關的古詩詞,不僅飽含著濃濃的中國風,也讓這臺晚會增添了厚重與韻味。 洛報融媒記者為您盤點這些央視秋晚上出現的和洛陽有關的古詩詞,讓我們在這些古詩詞中,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 詩仙李白的「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可能我們理解錯了
    公元752年,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經八年了,雲遊四方時與好友岑夫子相約前往穎陽山居中的丹丘生家裡做客。知道李白酷愛喝酒,主人丹丘生自然安排了酒宴為好朋友接風。鬥酒詩百篇的李白,在與好朋友的對酌中寫出了名流千古的《將進酒》。詩作中的「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