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賣國條約後萬念俱灰,陸徵祥到歐洲遁入空門,死前伸三指念故國

2020-12-14 說書人國師

在一些專家學者的眼裡,近代外交史上背鍋俠不少,不少人認為籤訂《辛丑條約》、《馬關條約》的李鴻章就是個典型例子,最知名的那句話莫過於「最難寫的就是自己的名字」這句臺詞,這其中也有很大的爭議。但是今天咱們說的這位,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真正的背鍋俠且沒有任何的疑問——籤訂了「二十一條」的陸徵祥。

這大哥人生經歷過於傳奇,一開始兢兢業業搞外交,結果被袁世凱叫出來頂缸,毀了職業生涯,心灰意冷去歐洲遁入空門,做起了修道士,到二戰時期還跟比利時人一同對抗納粹,我們不得不詳細說說他的人生經歷。

二十一條籤約現場

提起陸徵祥,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籤訂的喪權辱國《二十一條》,更有甚者還將其稱為「賣國賊」「漢奸走狗」。但其實當時的情況錯綜複雜,袁世凱當政,政局混亂,陸徵祥被臨時啟用(臨時叫出去頂缸),在談判會議上盡己所能為中國爭取最大利益,但時局所致,又怎能撼動大樹?被臨危受命的陸徵祥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大麻煩,而這一籤也成為了他一生最大的汙點。

陸徵祥其人書生氣十足,有些不合時宜的天真和善良,這種性格的人在民國那個政治混亂的年代註定是要演悲劇的。在一個不良的政治環境裡,這樣的書卷氣只能使他成為野心家的炮灰,成為派系傾軋的最大受害者。

所以,他不但實現不了治國強國的理想,還往往客觀上做了野心家的幫閒、幫兇。例如袁世凱稱帝期間他也曾迫於無奈短暫的出任國務卿。在任期間最令他痛心的還是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準確來說是籤署了《中日民四條約》,陸在和日談判期間極力爭取,最終二十一條只籤署了10條左右,許多問題擱置)。

帥氣的德式鬍子

1915年,日本駐華公使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袁世凱召開緊急會議,組織談判成員,但當時的外交總長孫寶琦才能有限(被袁世凱痛罵了一頓),並未爭取到具體條約的談判,於是臨時啟用陸徵祥作為外交總長,想盡辦法拖延時間尋求解決方法爭取相應的利益,但當時內憂外患,國家兵力積弱,與日本開戰無異於以卵擊石,加上內戰,民眾已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而一心復闢帝制的袁世凱已經有犧牲國家和民眾的意願對陸徵祥不斷施壓。一面是步步緊逼的日本代表團,一面是狼子野心的袁世凱,腹背受敵的陸徵祥只好籤字。《二十一條》籤字後,陸徵祥感到身心俱瘁,他對袁世凱說:「我籤了字,也籤了自己的死案了。」短短十三字足以表達當時陸徵祥的無奈和痛心。這次經歷也直接導致了1945年接受採訪的陸徵祥對未來國情而提出的簡短著名之警語:「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可謂是字字泣血。

陸徵祥從小就對外語十分感興趣,這為他以後走上外交職業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畢業於上海廣方言館,後進入同文館求學,主攻外文方面,對俄語尤為精通。他曾與清朝駐俄、德、奧、荷四國欽差大臣許景澄在駐俄使館任翻譯,自此期間認識了他的夫人培德女士,陸徵祥對培德一見鍾情,不顧使館反對,於1899年結婚。隨後一直在外交界服務。

從駐俄大使任所返國後應邀出任外交總長,將清代「外務部」改為外交部。陸徵祥主掌外交期間,奠定了中國外交現代化的基礎,推動外交制度機構現代化。他努力說服袁世凱同意廢除清代外務人員「保舉制」任用辦法,禁止他部向外交部「疏通」人事。

晚清時期的陸徵祥

此外他還另訂《外交官領事官任用暫行章程》,將所有人員重新依照專業考核,凡無外語外事專業者不予授職,袁世凱侄兒也因此離任,導致當時一些想要塞進外交部的世家子弟人人都要背後罵他幾句才能舒心。

這樣的一番大換血使得那些尸位素餐之人紛紛被罷免,整個外交部的面貌和工作氛圍煥然一新。他費心組建起民國的外交部,創建了民國外交人才培養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當年挑選的六十名青年已有三人任大使、十四人任公使了,為中國這一「弱國」爭取到較多

此時的陸徵祥有了心愛之人相伴,而且職業生涯也異常的順利,他為之嘔心瀝血的外交部前途大好,蒸蒸日上,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來到這裡準備大施拳腳,可謂是春風得意,不但這一切都在籤訂《二十一條》後戛然而止。

籤訂條約後,國內國外罵聲一片,陸徵祥作為外交總長更是首當其衝,當時被人人喊打的「鹿曹獐」中的「鹿」就是指的「陸徵祥」。在這種情況下陸徵祥也無顏回國見江東父老,於是申請了駐瑞士公使,和妻子一道離去。(其實現在教科書對於陸的評價也挺公允,提到五四運動的賣國賊也說是曹章二人,畢竟陸不算親日派)

陸徵祥妻子培德

但是好景不長,他的妻子培德本就比他歲數大22歲。1926年4月26日,培德先走一步,在瑞士去世,當時任中國駐瑞士公使的陸徵祥馬上辭去公職為夫人守喪。次年,他送夫人靈柩回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1927年7月5日,他進了本篤會的聖安德魯修道院,行過發終身願禮後成為正式修道士,後升為司鐸。

自他發願進了修道院後,世俗的一切似乎都離他遠去了。但是,陸徵祥並未忘記災難深重的「祖國」。抗戰爆發後,他利用在當地所主辦的報紙,以及到歐洲各地發表演講,介紹中國軍民浴血奮戰的情況,呼籲歐洲各國人民支持中國的抗戰大業。

培德在歐洲的修道院時期

他在以「木蘭」為筆名的文章中寫道:「我們中國正在為捍衛世界的文明而戰,……為了那些慘死於日軍屠刀下的無辜中國百姓,請別買日本商品,因為你們所付出的這些錢很快會被日本人變成槍炮來殺戮中國的婦女、兒童和老人……」

1940年5月,希特勒的德軍佔領了比利時,陸徵祥所在的聖安德諾修道院也被德軍充做了軍營,包括陸徵祥在內的修道士全部被趕出了修道院,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吃喝都成問題,但陸徵祥依然不放棄希望,他利用自己為數不多的財產捐贈買來糧食贈與周圍的比利時人民,安慰飽受戰爭苦楚而惶惶不安的幼童,並開始利用傳教的方式反抗納粹對比利時的佔領。

陸徵祥不顧納粹蓋世太保的騷擾和威脅,堅持到比利時各地發表演說,給深受戰亂之苦的比利時人民帶來心靈上的慰藉。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第登陸,陸徵祥利用組織信眾禱告的機會,向尚不知情的比利時民眾通報了一個激動人心的信息——「比利時的解放為時不遠了!」這一傳播給瀕臨崩潰的比利時人民帶來了希望,讓他們熬過了黎明前的黑暗。

二戰結束後,為了嘉獎陸徵祥虔誠的宗教信仰和不畏納粹強權的精神,羅馬教皇親自任命他為聖安德隱修院名譽院長。1949年1月,他已病重。修道院的院長南文主教去看望他,對他說:「中國佔去了你一半的心。」他無力說話,卻伸出三根手指。南文明白了,說:「中國佔去了你四分之三的心。」他疲倦地笑了笑,不久病逝,享年78歲。

陸徵祥26歲時

陸徵祥前後半生涇渭分明,在最意氣風發的年紀出任外交總長,改革外交機制,建立外交人才培養體系,為現代化外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培養出眾多優秀的外交家,一時風頭無兩。後期卻因為政治時局無奈背鍋,籤訂了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不堪良心的譴責,寄居他鄉,從而後半生都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可謂是成也時局敗也時局。

相關焦點

  • 晚清名臣李鴻章籤下了一堆賣國條約,學者:敬其之才,悲其之遇
    辛丑疊恨終嘔命,至死屈身背罵名。 這首詩,可是說是對李鴻章一生的評價,背負千古罵名,皆因籤訂多條不平等喪權辱國的條約,可是弱國無外交,又有什麼辦法呢? 如今看來,李鴻章只是體制的背鍋俠,而他所作為,卻最能代表中國在19世紀的挫折和努力。
  • 從建設軍事基地到監獄,美國為什麼對關塔那摩情有獨鍾?
    從哥倫布登陸美洲大陸開始,他的殖民擴張之手越伸越長,最終控制了加勒比海及南美大部分地區。可是誰能想到,同為老牌帝國主義的英國居然管束不了自己的「奴隸」,他們扛起長槍短炮趕走了奴役自己數百年的英國人,最終讓西班牙稱霸南美的美夢破滅。
  • 她是民國第一女殺手,人稱玫瑰女俠,袁世凱差點死在她的手上
    良弼被炸傷左腿,並未即死,救治了兩日,還做了截肢手術,但終於傷重身亡。臨死前,良弼嘆言:「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良弼死前,袁世凱推薦過一個中醫給他治療,良弼之死,袁世凱也逃脫不了嫌疑,良弼是革命黨和袁世凱都想除掉的人物)紅羅廠事件後,沒了良弼的清王朝再難支持,半個月後,清宣統帝下詔退位。
  • 若在牢獄枷鎖之中淨心定慮存念《玉皇經》冤枉自伸即得解脫
    冤結,通常指人由於宿世所犯之罪而導致的各種人際冤懟,進而引起陰間冢訟、幽魂遭難、陽世受報、人鬼之間結縛纏綿。解冤釋結,簡單地說即是化解冤枉,打開心結。《玉皇經》,全稱《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簡稱《皇經》或《玉經》,是道教常誦的三部大經之一,經文主要是元始天尊演說玉皇修道的故事及誦念玉帝經咒之功德果報。
  • 中國最有血性的王朝:亡國之前,還打的世界強國海軍籤下投降條約
    但是在我國歷史上就有著這麼一個最有血性的王朝,在亡國之前,還打得世界強國海軍不得不籤下投降條約,它是哪個朝代呢? 有了海上實力的荷蘭,立即開始了對四處建立殖民地和貿易據點的徵途,尤其是在1602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後,這種勢頭更為猖獗。1624年,他們的觸手終於伸到了中國的附近,在澎湖悄悄地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企圖以此為跳板。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紅樓終歸是一夢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投胎到家政的妹妹賈敏和妹夫林如海膝下,即林黛玉。絳珠仙草是由神瑛侍者日日澆灌甘露而化成人形的,因此她決定用自己的眼淚來報答神瑛侍者的恩德。林黛玉後來失去雙親,寄居在賈府,與賈寶玉互生情愫,無奈緣分所定,最終無法結為伴侶,只能用一生的眼淚來償還前世所欠,最後淚盡人亡。
  • 南京條約籤訂前湧現出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是每個中國人都...
    英軍見後都嚇了一跳。他們一起向葛雲飛開槍。葛雲飛身中四十多槍,壯烈殉國。據說葛雲飛死的時候手裡還緊握著軍刀,左眼掙得很大。一副死不瞑目的模樣! 當葛雲飛的靈柩抬回故鄉的時候大家怕他母親受不了都紛紛勸導他的母親。但是讓大家沒想到的是他的母親卻說了一句:有種!這才是我的兒子!道光流著眼淚看完了奏報!
  • 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現代主權國家的誕生
    1648年5月到10月間,歐洲各國在德國的威斯特伐利亞地區籤訂了一系列條約。這些條約統稱《威斯特伐利亞條約》。 《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的籤訂標誌著歐洲一系列宗教戰爭的結束。哈布斯堡王朝及其天主教盟友與新教勢力(瑞典、丹麥、荷蘭和神聖羅馬帝國各邦)和盟友法國之間的三十年戰爭就此結束。
  • 段祺瑞籤條約讓日本倒虧了3億?事情真相不簡單
    最近網絡熱議段祺瑞籤的「西原借款條約「,說此條約籤訂居然讓中國倒賺3.2億日圓,以此替北洋軍閥段祺瑞洗白。這件事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強迫中國籤署二十一條的大隈政權倒臺了,取而代之的寺內正毅內閣,任命西原龜三為首相顧問和對華特使。曾長期留法的寺內正毅早在二十一條提出之際,就曾含淚痛罵其 「永遠破壞東洋和平」,使中日變成德法一樣的世仇,上臺後在充分反省中日交惡的基礎上提出的新對華政策。新的對華政策源於西原龜三在一九一八年撰寫的國家社會主義改革宣言 經濟立國策 。
  • 敲開國門的第一個不公平條約《南京條約》,到底有多大的影響?
    虎門銷煙後,持續了兩年多的鴉片戰爭開始了,也是這場敗仗,這也讓清朝政府在英國侵略者的武力脅迫下籤下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公平條約——《南京條約》 。這也為後面的侵略者打開了最後的大門。《南京條約》不僅讓清朝政府賠償了大量的錢財,還對他們開放了上海,廣州,寧波,廈門,福州,這五個城市的通商口岸,並且還割讓了我們的寶島香港。第二年,清朝政府又在美法政府的武力脅迫下,籤下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也正是這些條約破壞了我們中國領土完整與司法、關稅等主權。
  • 人生最大的兩種悲劇:躊躇滿志或萬念俱灰
    萬念俱灰火燒完的半生化作灰燼路過的人用腳踩入泥裡前赴後繼流連咫尺之地還奢望一生可成半句詩熱情了大半生憑何勇氣給人講過哭過留下什麼意思萬念俱灰再去領會 怎都不對難道傷痛 愛心可抵藥水生生世世 是是非非還在半空漂浮著沒法歸位恰似寒風中飄零的葉子來來去去全由不得自己發憤為了有理由撐到死
  • 臭名昭著大漢奸:賣國51年,幫日本培養大量間諜,死前說自己值了
    後來,因接連兩次毫無意外的科舉落榜後,劉雨田深感仕途受阻,於是整日在家鄉遊手好閒,甚至欺行霸市,做起了街頭流氓。但沒曾想,這個流氓並沒有因此而卻步,他還在醞釀更大的禍患。不久後,中日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晚清陸海兩軍都兵敗如山倒。見證日本逆襲的劉雨田為現實所震驚,於是他便想著通過巴結日本人,來實現自己人生的「騰飛」。
  • 釋新聞|英國脫歐之際,法德籤合作新約誓當「價值捍衛者」
    這一條約標誌著二戰後法德兩國的徹底和解,成為歐洲大陸兩個大國「仇敵變睦鄰、化幹戈為玉帛、世代友好」的歷史宣言和象徵。2018年是法德籤署《愛麗舍宮條約》55周年,馬克龍和默克爾曾在巴黎舉行會晤,並就制定新的友好條約達成一致。
  • 1689年的尼布楚條約,如何成就康熙和彼得大帝?30年後證明太明智
    後來隨著社會等級的分化,穿著華美的動物皮毛逐漸成為歐洲貴族的一種時尚,這促使皮毛價格不斷上漲,皮草商人的利潤空間巨大。 看準了這塊蛋糕的沙皇,一方面用「免稅」作為誘餌,促使哥薩克騎兵和商人向西徵服未知的西伯利亞,同時又統一將這些人掠奪的皮毛運往歐洲,從中賺取巨額利差。
  • 再次「退群」:美國宣布半年後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加深美歐關係裂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布魯塞爾5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歐盟記者 鞠輝)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在6個月後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歐洲盟友國家紛紛對此表示「遺憾」,並在承諾繼續履約的同時敦促美方「三思而行」。
  • 俄羅斯宣布將退出《中導條約》
    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表示,他將讓俄羅斯退出冷戰時期籤署的一項核武器控制條約。前一天,川普政府說到做到,以莫斯科有違反條約之嫌為由宣布暫停遵守該條約。我們的美國夥伴們已宣布暫停遵守該條約,因此我們也將暫停。」《中導條約》禁止部署射程500公裡至5500公裡之間從地面發射的飛彈。分析人士警告說,放棄這項軍控條約可能會使部署在歐洲的飛彈增加並威脅到歐盟各國。
  • 《凡爾登條約》的締結,法蘭克王國如何一分為三,成就西歐各國
    然而不久後,國王路易重新復位,與三個兒子達成暫時的和解,但對於幼子查理更為疼愛,查理隨後也得到了更多的封地,這更引起洛泰爾兄弟的不滿,不久又發生反叛,但此次反叛並沒有成功,反而使得國王路易將法蘭克的大片土地都分給了查理,這也奠定了查理在加洛林家族中的地位和未來西法蘭克王國的基礎。
  • 克林德之死:《辛丑條約》第一款,隱藏的120年之久的未解之謎!
    他的死又跟中國歷史有何關係,竟能放在《辛丑條約》第一款裡呢?1899年夏,德皇威廉二世任命克林德為駐華公使,此時正值清朝末年,社會動蕩,民生凋敝,德皇的安排肯定有他的深意。最重要的是,克林德18歲時就來中國當翻譯,漢語說的那叫一個頂呱呱,是駐華公使的不二人選。讓德皇沒預料到的是,克林德剛剛上任一年,就慘遭殺身之禍。
  • 他是韋小寶原型,代表清朝出使俄國,與女王在床榻上籤下條約
    在金庸老先生的筆下,韋小寶逃難到俄羅斯,偶遇了索菲亞公主,並且把明朝時期留下的火槍製造教給了公主,幫助她奪得了政權,同時獲得了她的芳心。 而在《簷曝雜記》中,主要就是講述了託碩此人英俊非凡,代表清朝出使俄國,談判和平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