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的飲食習俗

2021-01-09 百度經驗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這一天不同的國家有各自的習俗。中元節是我國最大的「鬼節」,每個地方中元節的飲食習俗都不同,或吃瀨粉、或吃鴨子,或吃「餃餅」,總之,七月十五鬼節的飲食習俗似乎有點「神秘」哦。

吃瀨粉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吃鴨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吃粗茶淡飯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掐嘴節」,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

吃扁食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吃「餃餅」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卷的食物。

相關焦點

  • 中元節又叫鬼節?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是怎麼由來的?中元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也是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日(誕辰),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 「七月半,鬼門開」,中元節是個什麼節日?老祖宗留下哪些習俗呢
    今年的中元節馬上就要到了,相信不少地方的馬路上,又多了一些燒紙錢和元寶的人。「鬼節」一詞成了中元節的代名詞。那麼這個節日究竟是怎樣來的?又有哪些習俗呢?中元節的由來中國傳統節日中有三個「元」節,分別是上元節,中元和下元節。
  •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時間:2020-09-02 13:46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說到中元節,不少地區都稱之為鬼節,因為帶有鬼字,所以有著一些讓人覺得恐怖的色彩,傳統的中元節習俗主要是祭祀,祭奠已故的親人,所以有些禁忌是不能做的,那麼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每年的農曆七   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 中元節只知道祭祀?舊時這其實是個娛樂性濃厚的喜慶之日
    一般人都認為中元節是一個佛教節日,其實中元節是中國特有的一個儒釋道雜糅的節令。中元節源於佛教的盂蘭盆會,所以佛教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最早是在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由梁朝的開國皇帝、篤信佛教的梁武帝創辦。盂蘭盆會因一部名為《盂蘭盆經》的佛典而來。
  • 中元節的夜晚不用怕,曲江池的夜景告訴你什麼叫火樹銀花
    中元節◇傳◇統◇節◇日◇時間不知不覺走到了九月每月的伊始>一個總伴隨著「鬼節」這樣的別稱的節日其實傳統意義的中元節有著很多美好的含義跟太陽哥一起「漲姿勢」吧~中元節傳統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
  • 祝君歡樂中元節
    農曆七月半,民間俗稱鬼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在中國很多地方,七月半都有祭祖的習俗。近年以來,也不知從哪颳起的歪風,這個節、那個節都被宣傳不能說「快樂」;其實,古人過節都很歡樂——「日日是好日,時時都歡樂」才是民俗、才是傳統。
  • 關於中元節,如何用英語表述
    整理:梵星小小吖/橄欖綠的聖域 今天是農曆七月半,也是傳統中元節。在漢族民間文化中,中元節與清明、寒衣並稱三大鬼節。 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其中體現得最為明顯的則是中國傳統節日在全世界的流行。特別是傳統春節對於全世界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節日,正在成為一項國際性的節日。但西方人對於七月半——中元節似乎了解的並不多。
  • 今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什麼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嗎
    今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什麼節今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
  • 用英文談中元節的五大禁忌!膽小勿入~
    今天是農曆七月半,也就是傳說中的鬼節,也叫中元節或盂盆蘭節,人們要掃墓,燒香,以緬懷祖先。相信大家從學習英語以來就有介紹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經歷,可介紹了那麼多次,你有介紹過中元節嗎?你知道「中元節」用英文怎麼說嗎?還不知道如何說的童靴趕緊看過來!
  • 中元節:那些關於祭祀亡故親人的傳說、忌諱、文化和意義!
    記得小些時候,字遊君老家還有一種習俗,進入農曆七月,有新亡人的,就開始設靈壇,早晚燒紙敬香供祭品,直到七月十三。關於南方中元節在七月十四過,可有著這麼一則傳說:大約在宋代,北方中原地區戰亂不休,在敵人將攻打之際,一批漢族人決定向南奔逃,就在舉族遷徙之際,如何把祖宗們都帶走,就成了個難題。祖宗亡魂回歸齊聚,無非在過年春節、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這四個祭祀先祖的節日。
  • 農曆七月十五眾中元節,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鬼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七月半,是我國的中元節,俗稱為「鬼節」,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舉行盂蘭盆會的日子。那麼鬼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節,你知道嗎?「鬼節」由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 民俗|中元節就是滿街燒紙?它其實很有文化!
    民俗|中元節就是滿街燒紙?它其實很有文化!中元節的由來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在佛教中,中元節又被稱為「盂蘭盆會」。它不僅擁有佛教的宗教信仰,還有著我國道教的本土文化。
  • 檳榔——深植於人們的飲食、習俗甚至醫藥領域之中
    但大多數人對檳榔的藥用價值卻了解甚少,更不知檳榔傳承千年,圍繞其所衍生的飲食、習俗。在醫藥領域,檳榔是四大南藥之一,文藝的講,檳榔乃是一顆「治癒系」的小青果。檳榔入藥,古時候的醫學典籍就有記載,從性味、功能主治到炮製方法、注意事項等,均被醫學家們記錄了下來。魏晉時期的醫書上就記載著檳榔具有消食和驅蟲的藥用價值,唐代的藥書裡還普遍出現了檳榔防瘴氣的說法。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中國的傳統農曆節日主要有:(1)農曆正月初一:春節;(2)正月十五:元宵節;(3)二月初二:龍抬頭;(4)清明前一天:寒食節;(5)清明節;(6)三月初三:上巳節;(7)五月初五:端午節;(8)七月初七:七夕節;(9)七月十五:中元節;(10)八月十五:中秋節;(11)九月初九重陽節;(12)
  • 農曆7月15中元節,為什麼有「鬼節」之稱?晚上幾點不能出門?
    說起農曆七月十五,大家一定不陌生,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傳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關於節日基本的知識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兩個人真的細聊起來,「中元」究竟是什麼,「中元」和鬼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這個節日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主要風俗是什麼,恐怕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那現在咱就來聊聊 「中元節」的這些事。
  • 中元節畫鬼 書畫家筆下的鬼畫賞析
    中元節,又名「鬼節」,中國傳統節日。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不只是鬼節,既有祭祖祈福之意,也是道家三元之一,是中國傳統文化與民俗文化的遺產。中國畫家畫鬼同樣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有歷史記錄,早在韓非子生活的戰國時期,鬼神題材便出現於繪畫。
  • 中元節VS萬聖節:東西方分別搞的是什麼鬼?
    農曆七月十五,是道教文化中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裡的盂蘭節。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又稱「鬼節」、「七月半」等,「中元」的名字起於北魏,是道教的說法。根據古書記載,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 中元節的早上,我目睹了一件很恐怖的事
    日本鬼節還有咱們中國的中元節這麼多不同地區的人們居然都有類似習俗
  • 貴州貴陽:中元節老人燒紙昏迷倒進火坑,結果真的是揪心
    貴州貴陽:中元節老人燒紙昏迷倒進火坑,結果真的是揪心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是追懷先人和懷念逝去故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