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中其實體現出大多數人選工作重點要考慮的2個因素。一個是工資待遇,一個是工作地點。我們先分開來討論。
一、工作距離對工作選擇的影響
中國人都有安土重遷的思想。無論是出於傳統觀念束縛,還是出於照顧家庭的需要都希望能找到離家近的工作。
而當前就業條件分布的地域差距,導致很多人背井離鄉,向著一二線大城市或南方經濟發達地區找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衝擊了原有的地域觀念,這也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同時由於現在通信技術的發達,早已經不是當年李清照送別夫君,不知何時能見那種愁苦無處宣洩的時代。其實對於那些思想受到束縛的人來說,真正走出去了,這一點重鄉情節就會逐漸淡去。
而另一個影響因素照顧家庭的因素對大多數人來講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不能因為工作連家也不要了,家庭才是最終的歸宿。但其實這並不衝突,當前交通手段如此發達,飛機高鐵一天能到達全國。如果工作本身就不是在本地,需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那其實差500公裡並不算多遠的距離,無非是多做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因此地域限制與距離因素並不能作為影響人選擇工作的主要因素。
二、工資水平對工作選擇的影響
相較於地域限制,工資待遇這一要素對人選擇工作的影響更加重要。因為一方面,一個人從事的工作,能得到多少報酬是他本身做這件工作價值的體現。也就是說收入高的工作相較於那些收入低的工作更能體現你本身的價值。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社會人,面臨著方方面面的生存壓力,自然需要有更高的工資使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2000塊錢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增加。
因此相較於前面所說的增加500公裡的距離而言,增加這2000塊錢更有吸引力。
三、其他影響工作選擇的因素
前面提到的兩個因素是題主比較關心的兩個因素。這裡再講一講,除了上面說到的因素,還有哪些影響著人們的選擇。
1.發展前景
想工作不光要看一開始給你開出多少錢,還要看今後發展前景如何,有的工廠年輕人進去拿2200,幹到60歲退休的老師傅才拿3800,那像這樣的工作就沒有什麼潛力。
同時還要看這個行業今後的發展水平,比如高速收費員,工資不低,但可以預見的未來不久的時間內,大量高速收費員將被ETC取代從而導致下崗。這種看不到未來發展的行業也不能選。
2.工作環境
工作環境包括身體環境和心理環境,如果一項工作需要以犧牲健康為代價,那這樣的工作給再多錢也不能去,比如大量接觸粉塵卻防護不到位的工廠等。同理,如果這個單位整體工作氛圍不好,內部勾心鬥角,員工在裡面幹得並不順心。那這樣的工作也不如不去。
我同學小朱在選工作的時候。一家愛立信,一家海爾。海爾公司就要比愛立信高一些,但裡面工作經常996,周末還要加班。通過前期實習了解,裡面的員工幹得都非常累。如果不是跳槽難,很多人都想一走了之,那這樣的企業氛圍就不如愛立信鬆散高效的工作環境更令人舒心。因此最後他選擇了愛立信。
3.其他福利待遇
除了工資待遇,其他福利同樣重要,也需要認真比對。五險一金這自然不需要多講,除此之外還有年終獎,有的公司工資是一部分,年終獎開得比工資更高。甚至去年傳出某IT公司開出100個月的年終獎。
此外還有通訊費、交通費、物業費、住房補貼等各類補助,以及帶薪休假、公費旅遊、度假療養等其他福利待遇。這些都是選擇工作時需要考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