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有一種甜:錢多、事少、離家近

2020-12-15 文刀職場

職場有一種甜,叫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真的有這種理想工作嗎?對,每個人都可以有,只要你用心---文刀

大家都羨慕的工作

小張家住浦東,工作在浦西,每天公交轉地鐵上下班,通勤時間3小時以上。

他工作五年,工資17000,還算不錯。工作方面,小張沒有其他的追求,就想安安穩穩的做一個上班族。

我們倆認識3年多了,我勸過他多次,最好換一個離家近一些的公司上班,他有各種顧慮,一直沒有行動。

一年前,小張公司領導變動,他適應不了新領導,於是萌生了換工作的想法。

他打電話問我:換工作,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他本意沒考慮區域,隨機投簡歷。

我提醒他:上下班路上三小時,價值不菲,以他目前的工資算,相當於一小時一百多,三個多小時,一天400沒有了。

在我的建議下,最終他找到了新工作,工資25000,比原來多了8000,最關鍵的是:公司離他家,只有2公裡多,騎自行車5分鐘,工作量還比上家工作少。

他真的找到了,大家羨慕的工作:錢多,事兒少,離家近。

為什麼工作要,錢多,事兒少,離家近

工作離家近,有很多好處,首先,會節省出很多時間,小張換了工作後,每天直接多出了三個小時的時間。

多出的時間,他可以把工作做的更好,還有時間多陪陪家人。

時間富裕了,還有很多看不見的好處,比如,工作精力更加充沛,進而工作效率提升。

還有,家庭關係更加和諧,幸福感增強,多種綜合因素的提高,都會反哺工作與收入。

目前他的月收入,已經達到三萬多,又上了一個臺階。

他是怎麼找到,這份讓人羨慕的工作的

他原本是急匆匆地,到處投簡歷,找人脈介紹。後來,在我的勸說下,他改變了策略。

我給他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先忍耐當前的領導,慢慢地尋找合適的工作;

第二,工作地點,以家附近五公裡內定位,其他地方,堅決不投遞簡歷;

第三,先篩選附近公司的,優質工作機會,修改完善自己的簡歷,突出與之相匹配的能力;

在找工作的期間,通過閱讀、鍛鍊,針對性提升與之相對應的能力,如果能去面試,自然應對自如,不僅提高面試成功率,還可以提升工資溢價的能力。

第四,由於附近合適的工作機會少,優質工作機會,要多次投遞。

因為,人事未必能查看到所有簡歷,很多簡歷投出後,之所以石沉大海,並不是因為不合適,而是根本就沒被看到。

三個月後,小張在同一家公司,投遞了第六次簡歷後,終於接到了,對方的面試邀請電話。

這也正是目前,他上班的公司,工資25000,比原來多了八千,工作內容,比上家公司還少了。

他在接到面試通知前,對於該崗位所看重的能力,有過針對性的學習和聯繫,因此,接到面試通知後,面試很從容和自信,最終順利通過。

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的工作,不是不能實現,對大部分人來說,按照以上我列出的幾點方法,都可以順利實現。

相關焦點

  • 996提前財務自由 or 錢少事少離家近的工作,要怎麼選……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 然後工作太忙了就沒去 現在有兩個選擇擺在你的面前 996,都市白領,月入過萬 錢少,事少,離家近 你會選哪份工作呢?
  • 在工作中「錢多事少離家近」,你是怎麼理解的?
    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想要找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事情,這其實就是大家的一個心聲。要是工作時拿得錢多,做的事情又輕鬆,還能走路回家,這是多麼讓人感到幸福的事情,覺得公司午覺睡得不舒服,還可以回家睡午覺,甚至給孩子做了午飯再去公司上班,這樣的工作還能多拿錢,你覺得不是好工作嗎?
  • 這三類工作事少錢多離家近,卻並不適合剛畢業的年輕人,儘快辭職
    如今在進入社會工作後,有很多大學生和年輕人並沒有工作經驗和求職的經驗,所以大家其實也想找一份有前途,上限高的崗位,而絕大部分的年輕人也都認為自己如果能夠有一份工作事少錢多離家近,那麼這份工作崗位上有類似的標籤,還是比較羨慕的,這也是每個員工的心之所向,但是並不是所有工作都能夠保證大學生有比較好的發展
  • 事少錢多離家近?找到理想工作上班2個月後,我卻辭職了
    很多人會用一個網絡段子回應:事少錢多離家近。(故事來源於粉絲)2018年,畢業兩年的我辭職待業,打算找一份相對輕鬆的工作。過往兩年的辛苦和奮鬥讓我心生倦怠,疲憊不堪。關於理想工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標尺,但是,往往沒有人能夠找到最理想的工作,所謂「錢多事少離家近」不過是一句笑話,沒有一個人可以不勞而獲,除非你是繼承。而一個人生來就是奮鬥的。奮鬥不息,生命不止。讓一個人宛如死水一般沉寂,估計這輩子也就如此了。
  • 事少錢多離家近,好工作該怎麼找?這些優勢你至少要佔一樣!
    作為打工人,如果可以選擇的話,相信事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會是大多數人的夢想。然而但凡是這類好工作,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勝任的。那麼想要找到這類工作,需要什麼樣的素養?優路教育提醒大家,站在企業的角度上,有這幾點優勢的員工,自然更受歡迎。
  • 真正舒適的工作,絕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
    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因為很多人可能覺得舒適的工作,無非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但實際上,這種工作是不存在的。錢多、事少、離家近這三個條件綜合起來,最後得到的結果很可能是下面這樣:當我們去判斷一個工作是否「舒適」,絕不是膚淺地從物質條件上來下評判,也絕不能盯住當下這一個時間節點來判斷,而是要拉長到一個人整個職業生涯的前、中、後期來綜合分析。
  • 「晴耕雨讀」活少錢多離家近的就是好工作嗎?
    活少錢多離家近的就是好工作嗎?引:三年前我在一家IT公司做測試工作,一年後有個機會轉到開發崗位,在跟HR溝通時,她問了我兩個問題,如何看待現在的工作?轉到新崗位就一定會優秀嗎?當時,我給不出答案,只是內心有個要做改變的念頭。
  • 最理想的工作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你可能還是太天真了!
    我有個朋友大學畢業後在國企工作,是那種大家都很羨慕的人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但過了沒多久吧,她開始討厭每天起來上班,在單位裡也不怎麼跟人交往,甚至連周末都不是很願意出去逛街,覺得離單位近有壓力。每次只要一到周日晚上,一想到第二天早上又要一早起來上班,她常常就會失眠。
  • 今年真的還會有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好工作嗎?
    今年真的還會有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好工作嗎?近日覓職人才網的運營在後臺大數據顯示,寧波待業人數21%左右。沒工作的或者想換工作的人真的不少。這麼多人沒有工作什麼原因呢?當然這些因素對城市的企業就會有不少的壓力。破產的中小企業也不在少數。寧波企業為了能活下來,等待覆蘇。普遍選擇的都是,降薪、裁員等粗暴的方式。6月份的時候就有小夥伴給大牙吐槽,今年生意太難了。自己辦公室寫字樓一層10家公司。現在8家已經人去樓空,剩下的2家也是舉步艱難。
  • 錢多事少離家近?說說最理想的工作應該長啥樣?
    這並不突然,阿K早就受夠了那家公司,雖然薪水尚可,可比起加班時長,卻還是讓他覺得沒賺夠本,更不堪忍受的是接近兩小時的通勤,這幾乎榨盡了他僅剩不多的空閒。記得阿K入職那家公司時,剛畢業的他拿著遠超同齡人的工資,在一次聚會上,他說,找工作就得找薪水高的,最好天天加班,賺得多就是好工作,言語之間頗有幾分得意。
  • 又開始糾結,到底選擇離家近,還是高薪?
    選擇是離家近還是強大?如果一個個人的專業品牌建立起來,這一切就不再是問題了。改掉思考的習慣管理學者美國管理學者華德士曾提出21世紀的生存法則是建立個人品牌。不僅企業和產品需要樹立品牌,個人也需要在工作場所樹立品牌。個人品牌在個人職業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 你覺得呢 有一份離家近的工作是什麼樣的感覺
    多一份空閒時間,多做一件事。公司離家近,那是無比幸福的,因為早晨可以晚起,下班可以早到家,這樣就閒出大量時間,幹其他的事情,做一頓豐盛的晚餐,可以出去健身跑步,每晚讀2個小時書,每天陪孩子多玩一會,時間充裕,還可以追追劇,釋放一下等等。
  • 工資8千離家遠,工資6千離家近,應該選哪一份工作好?
    選擇錢還是選擇離家近,相信這是很多人在選擇工作時最糾結的問題。家近工資少,家遠工資多,確實是不太好抉擇。下面就以這個網友為例來說說遇到這種問題究竟如何抉擇?「年後我在考慮換工作,一家工資8000元但是離家有點遠,另一家工資6300元離家近,好糾結,不知道選哪一份工作好。」這個問題其實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建議從以下兩點來做決定。
  • 為什麼我會選擇離家近薪水低的工作,而放棄離家遠薪水高的工作?
    一份工作是雙休,月薪3000元,離家較遠,每天上班需要花費1個小時的時間。另一份工作是單休,月薪2500元,離家較近,每天步行10分鐘就能到。珊珊覺得雙休工作的優勢就是,周末有充分的時間去做喜歡的事情,而且能很好地調整一下狀態,但是上下班太遠,時間成本有些高。而單休的工作雖然離家近,省掉了路上的時間,但是休息時間只有一天,她不知道該如何做出選擇。
  • 2021年國網公司最大的優點在於離家近,工作穩定
    國網最大的優點在於離家近,工作穩定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火電廠錢少三班倒離家近,水電廠錢多三班倒離家遠,核電廠錢多有輻射三班倒離家遠,風電光電還不成熟。國網最大的優點在於離家近,工作穩定,待遇中上。去乙方南瑞繼保,錢多出差也多,前些年流行去外企,如施耐德ABB西門子。此外也有一些小眾的機會:未來放開的售電公司,招聘電氣工程師的其他國企央企,選調生與人才引進考慮一下,碩士轉行碼農的不少,也有碩士搞電力電子去格力和美的。這位同學我看你骨骼清奇,有興趣來華為搞電源麼?
  • 辭職了二年,現在原領導叫我回去工作,且離家近,有必要回去嗎?
    小李是我同學,他說自己辭職二年了,現在原領導叫他回去工作,且離家近,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問我有必要回去嗎?你原來的公司離家近,這是多少職場人首選的條件呀,省了油費車費還有浪費有路上的時間,每天堵車是我們的惡夢,上班本來只有10分鐘的路程,但經常要提前一小時出發,就是怕堵車。二、你如果回原來公司崗位薪資如何?
  • 職場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有一種關係叫同事間的距離
    如果你看不懂職場間的同事關係,如何處理好之間的人際關係?很多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問我,我們如何才能觸摸到同事交往的法則,與各種類型的同事相處融洽。這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難有統一的答案,但能確定的是,絕對不想我嗎想像的簡單。
  •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如果有兩份工作,一份離家遠,但工資高;一份離家近,但工資低,你會選擇哪一份?」家住四線城市的朋友於蓉去年懷孕了。她在婆婆和丈夫的勸說下辭職,原因是她因懷孕激素引起嚴重嘔吐。從懷孕到哺乳,她休息了一年,現在她想回去工作。
  • 做二休五,錢少事少——工作的另一種可能
    前段時間讀了大原扁理的《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作者是日本人,目前在臺北郊區過著每周工作兩天,休息五天的生活。沒有完全與社會脫節,也沒有必須為工作付出全部精力。對我有些啟發。這樣努力的工作,沒有生活品質,居然還完全沒存下錢,當時脾氣不好,健康情況也不太好。而日本是比較固化的環境,他一個編外員工,繼續工作到五十、六十歲,也不能成為正式員工,收入也不會增加多少。作者有提到上班12小時時遇到的一個流浪大叔,感覺對他影響很大。
  • 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好工作的標準嗎?這樣的工作去哪找?
    我們經常會用別人的口中聽到這麼一個話題,「誰誰誰在外地上班,月入多少多少,誰誰誰又混得很好」往往聽到這樣的事情,我們嘴上不說,心裡還是挺羨慕的,畢竟賺的多,生活質量就高,生活得更加舒服,但如果真有一次機會是,小縣城,有編制,月薪4000,生活安逸自在;大城市,無編制,月薪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