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二休五,錢少事少——工作的另一種可能

2020-12-17 夏蟲碎碎念

前段時間讀了大原扁理的《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作者是日本人,目前在臺北郊區過著每周工作兩天,休息五天的生活。沒有完全與社會脫節,也沒有必須為工作付出全部精力。

對我有些啟發。工作了幾年,我覺得上班不能當作我人生的事業,常常陷於不得不做的功能、為KPI的扭曲。大部分的工作都在與他人協調,最後常常發現自己與他人的付出都是無用的,不是努力後驗證的無用,而是一開始就明確的無用。偶有成就感的小事,四兩撥千斤,意外做成了,也覺得自己不值得。目前對自己的認知來看,還是更適合獨自有精進的工作,把目前的一些業餘愛好發展到專業程度,才可能有所收穫,有一步步向前走,也許能走出自己天地的踏實感。

作者在高中畢業後,感覺上班也不對勁,上大學也沒什麼想學的,迷茫了三年。後來去打工,常常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節假日也要上班。這樣努力的工作,沒有生活品質,居然還完全沒存下錢,當時脾氣不好,健康情況也不太好。

而日本是比較固化的環境,他一個編外員工,繼續工作到五十、六十歲,也不能成為正式員工,收入也不會增加多少。

作者有提到上班12小時時遇到的一個流浪大叔,感覺對他影響很大。他想給大叔一個便利店的麵包,大叔說自己剛吃了烤番薯的人送的,是XX品種,很甜很好吃。他表示那這麵包可以當明天早飯,大叔表示在麵包店工作的人會給他國產有機小麥做的麵包,那種比較好吃。不僅如此,大叔還穿著北面的衣服(玩戶外的可能都知道,那是高檔戶外品牌,非常貴),是別人給他的衣服。

作者想起自己這樣拼命工作,還沒吃過國產有機小麥做的麵包,沒穿過那麼高檔暖和的衣服……

離職很久後,有次和之前的同事吃飯,同事說:「工作12小時一天,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嗎?」。作者腹誹「待在不正常的地方久了,就會覺得那很正常。明明是很可怕的事,現在卻好像一點也不稀奇。現今年輕人對政治的冷感,或飲食習慣的紊亂,一定也是因為他們沒有心力去應對了。這是我實際體驗忙碌工作後所感受到的。」

作者現在做的是照顧重度身障者的工作,每月收入七八萬日元(大約5000人民幣)。作者沒有特別節省,也沒有記帳,但花銷七萬日元左右(包括房租,他住得離地鐵遠比較便宜)。存款能維持半年的生活(3萬人民幣的樣子)。

每周不工作的五天,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還是一樣早起。日常routine之外,也就想做什麼做什麼,沒有一定之規,讀圖書館免費借的書、散步、採附近的野菜、見見朋友。

說到採野菜,真的有趣又有用。他常採來吃的有艾草、薤白(一種野蔥)、虎杖、黃花菜,還有日本韓國人愛吃的紫蘇、銀杏。其實這些菜在中國也蠻常見的,尤其銀杏

書中介紹了一個很有用的清潔劑——小蘇打。作者做家務、洗衣服都用它,非常環保,清潔力也強,關鍵還非常便宜,比那些貴而對水質有傷害的清潔劑好多了。

作者關於打掃的心態也和我比較像,平時隨手清潔,但不會花大力做得很細緻。書中這樣講:「如果髒汙清除不掉,就抱著「算了,這樣就可以了,反正我已經努力清過了」的想法放棄吧。比起掃得乾乾淨淨,更重要的是清潔之後的心情爽快。發生了討厭的事,或是諸事不順、靜不下心的時候,我就會很想掃除。大概是因為一直重複單調的動作吧,很容易變得心無旁騖。此外,專心打掃也容易忘卻煩惱,甚至常會心念一轉,覺得自己所煩憂的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以前聽人家說過掃除是十分重要的神聖儀式,對我而言,打掃可能真的類似祈禱、祈願這類的行為呢。」

書中最打動我的一句話是「不用翻開日曆,我就先察覺了季節的變換,這讓我十分心滿意足」。

我不上班一段時間後,自己終於能種活植物了,也更多感受到了周圍的美。附近的山桃花林、老小區的花草、十幾層樓高的大樹,都是上班幾年都沒發現的。甚至之前辦公樓下有好些開花的植物,我兩年間每個工作日都路過,坐四樓看向窗外應該都能看到,這樣也完全沒發現。看來當時是挺瞎的。

作者具體的工作選擇,日常的無所事事,我並不喜歡,也不適合我。但不把上班放得太重,選擇一種更向自己傾斜的人生態度對我很有啟發——留出更多不被上班束縛的時間,把興趣發展為專業,為自己的努力工作,做真正能有進步,能找到使命感的事吧。

相關閱讀

一位收入不高的日本小姐姐,靠節儉和貸款,買房收租後開起貓咖不再上班的故事:幸福窮女孩——低收入的她七年買房三套,還開起了貓咖

相關焦點

  • 他一周工作兩天,休息五天,過得很開心。——《做二休五》
    扁理君一周只工作兩天,休息五天。物慾和金錢到底該如何取捨? 此書讓我打開思路,看到另一種可能。《做二休五》的作者:[日]大原扁理(簡稱扁理君),高中學歷,生於1985年,此書寫於2015年,此時他已隱居5年。
  • 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丨隱居者一天的生活
    今天是《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的節選——隱居者的一天。閱讀這篇時總有種看電影《小森林》的感覺,就是在看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感嘆,這樣的簡單美好令人心生嚮往。(沒看過電影的非常推薦)極簡生活倡導品質生活不需要太多的錢,但這樣的生活是怎麼樣的的呢?
  • 996提前財務自由 or 錢少事少離家近的工作,要怎麼選……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 然後工作太忙了就沒去 現在有兩個選擇擺在你的面前 996,都市白領,月入過萬 錢少,事少,離家近 你會選哪份工作呢?
  • 在工作中「錢多事少離家近」,你是怎麼理解的?
    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想要找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事情,這其實就是大家的一個心聲。要是工作時拿得錢多,做的事情又輕鬆,還能走路回家,這是多麼讓人感到幸福的事情,覺得公司午覺睡得不舒服,還可以回家睡午覺,甚至給孩子做了午飯再去公司上班,這樣的工作還能多拿錢,你覺得不是好工作嗎?
  • 最理想的工作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你可能還是太天真了!
    你討厭現在的工作嗎?當你這麼想的時候,是不是經常會感覺到很疲憊,情緒時常起伏比較大。我有個朋友大學畢業後在國企工作,是那種大家都很羨慕的人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但過了沒多久吧,她開始討厭每天起來上班,在單位裡也不怎麼跟人交往,甚至連周末都不是很願意出去逛街,覺得離單位近有壓力。
  • 真正舒適的工作,絕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
    作者:張良計來源:張良計(ID:zhang_liangj)前兩天收到一個讀者提問,問我是否存在「舒適」的工作。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因為很多人可能覺得舒適的工作,無非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但實際上,這種工作是不存在的。錢多、事少、離家近這三個條件綜合起來,最後得到的結果很可能是下面這樣:當我們去判斷一個工作是否「舒適」,絕不是膚淺地從物質條件上來下評判,也絕不能盯住當下這一個時間節點來判斷,而是要拉長到一個人整個職業生涯的前、中、後期來綜合分析。
  • 做二休五,這樣的神仙生活居然真的有人做到了
    來看看大原扁理的生活,我承認我是看到書的標題被吸引來的,雖然知道讀了也許並沒有什麼用,但對更多閒暇時間的渴望讓我翻開了這本書——《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作者果然是一個實誠人,並沒有騙我們存在錢多事少的美好生活,要想閒下來,你首先要能忍得下清貧。
  • 事少錢多離家近?找到理想工作上班2個月後,我卻辭職了
    你心目中的理想工作是什麼樣的?很多人會用一個網絡段子回應:事少錢多離家近。(故事來源於粉絲)2018年,畢業兩年的我辭職待業,打算找一份相對輕鬆的工作。家人明白我的苦痛,多方求援下找到了當地環衛部門領導,送錢送禮不在話下,但最終給我謀取了一個「臨時工」的工作。每天上班沒什麼大事,典型的抽菸、喝茶、看報紙。偶有辦事的人來,按照流程蓋章走人了事。
  • 這三類工作事少錢多離家近,卻並不適合剛畢業的年輕人,儘快辭職
    如今在進入社會工作後,有很多大學生和年輕人並沒有工作經驗和求職的經驗,所以大家其實也想找一份有前途,上限高的崗位,而絕大部分的年輕人也都認為自己如果能夠有一份工作事少錢多離家近,那麼這份工作崗位上有類似的標籤,還是比較羨慕的,這也是每個員工的心之所向,但是並不是所有工作都能夠保證大學生有比較好的發展
  • 錢多事少離家近?說說最理想的工作應該長啥樣?
    不過兩年時間,阿K像是被工作折磨的夠嗆,整個人看起來毫無生氣,如今再看待工作,他似乎更加注重生活,他想要有足夠的時間去過好自己的生活,對於下一份工作的期待,就像大多數人的理想一樣: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逢年過節拿獎金,別人加班我加薪。
  • 事少錢多離家近,好工作該怎麼找?這些優勢你至少要佔一樣!
    作為打工人,如果可以選擇的話,相信事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會是大多數人的夢想。然而但凡是這類好工作,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勝任的。那麼想要找到這類工作,需要什麼樣的素養?優路教育提醒大家,站在企業的角度上,有這幾點優勢的員工,自然更受歡迎。
  • 「晴耕雨讀」活少錢多離家近的就是好工作嗎?
    活少錢多離家近的就是好工作嗎?引:三年前我在一家IT公司做測試工作,一年後有個機會轉到開發崗位,在跟HR溝通時,她問了我兩個問題,如何看待現在的工作?轉到新崗位就一定會優秀嗎?當時,我給不出答案,只是內心有個要做改變的念頭。
  • 職場有一種甜:錢多、事少、離家近
    職場有一種甜,叫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真的有這種理想工作嗎?對,每個人都可以有,只要你用心---文刀大家都羨慕的工作小張家住浦東,工作在浦西,每天公交轉地鐵上下班,通勤時間3小時以上。他工作五年,工資17000,還算不錯。工作方面,小張沒有其他的追求,就想安安穩穩的做一個上班族。我們倆認識3年多了,我勸過他多次,最好換一個離家近一些的公司上班,他有各種顧慮,一直沒有行動。
  • 少碰3物,少做2事,腦血管才會更好
    比如平時要做到少碰三物、少做兩事,腦血管就可以得到良好的保護,腦梗的發生率也可以大大地降低。 少做哪兩事? 一、少抽菸 很多人都有抽菸的習慣,香菸裡面的有害物質多達上千種,其中光是致癌物就高達40餘種,這些有害物質進入了人體之後就會對血管造成刺激,使血管發生痙攣,
  • 烘焙那些事,介紹幾種不可少的烘焙工具,不花冤枉錢少走彎路
    烘焙那些事,介紹幾種不可少的烘焙工具,不花冤枉錢少走彎路烘焙大軍越來越壯大,我們烘焙主要是為了家人吃得更健康,更快樂,而我們也會增加成就感。今天就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烘焙工具的那些事~烘焙中土司是最常做的一種,不用整形,隨意而簡單。再一個就是蛋糕,蛋糕的做法也是各種各樣,後面會詳細解說烘焙工具的基礎用法。做烘焙,奶油蛋糕是不可或缺的種類,為家人做最好吃最健康的奶油蛋糕。
  • 月經量少的女性,少吃3種食物,常做3件事,緩解宮寒,防痛經
    因為月經量多或者少,月經時間的長或短,以及痛經、失眠、手腳冰涼等問題同事也反映了我們身體健康的變化。你知道健康女性的月經是什麼狀態嗎?如果你符合下面3個標準,說明你的子宮是很健康且乾淨的。1、月經顏色是暗紅色我們身體正常的血液顏色是鮮紅色,但是在月經期間由於血液會在姨媽巾上存儲一段時間,血液中的鐵元素會被氧化,所以暗紅色是月經正常的顏色。
  • 現實扭曲力場與另一種可能!
    但事實上人生充滿了隨機性,需要你去冒險,需要你去做不同和不斷的嘗試。 掩蓋在確定性之下的是人性的另一種訴求,有人稱之為「另一種可能」。 「另一種可能」一般出現在一些教練技術洗腦課程中,比如未成年人孝道教育、國學教育、宗教、特工等等方面。
  • 員工:給多少錢做多少事VS老闆:做多少事給多少錢。誰對誰錯?
    我剛畢業進入公司的時候,第一年年底漲工資沒我什麼事,我覺得不公平。後來領導安排工作,太難太多的我都磨洋工懶得做,推一下動一下。我給其他同事說,這叫給多少錢做多少事,自己受著吧我不做。 後來幾年後跳槽到一家比較大的私營企業,公司的文化很狼性,什麼都以結果來論英雄。
  • 要想胃「少折騰」,勸你少吃3物,少做2事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胃好的人才能長壽,所以想要養好胃,這3種食物要少吃,這兩種事情也要少做才好。一、少吃辛辣食物辛辣的食物能夠帶來味蕾的刺激感,讓人們更加有食慾。四、少暴飲暴食遇見喜歡吃的多吃一碗飯,遇見不喜歡吃的就可能飯量明顯打折,這是現代人的常見情況,其實這種情況也屬於暴飲暴食的一種了。
  • 老闆說「嫌錢少你就辭職」,傻瓜默不作聲,聰明人這樣做
    老闆說「嫌錢少你就辭職」,傻瓜默不作聲,聰明人這樣做在職場,我們也很在意自己的薪資。並且我們留在公司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這一份薪資。因為我們無論是在面試的時候,還是實際工作中,都是極其注重薪資的。但是在老闆看來,你們走就是因為錢少。甚至在有些員工申請加薪的時候,老闆會說「嫌錢少,你就辭職。」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很多人都會在這個時候默默離職,但是聰明人會這樣做。一、領導故意想逼你走第一個就是領導是不是想故意逼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