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懷孕後,孕媽媽每天面對的不僅僅是日漸增大的肚子和肚子變大後帶來的不便以外,還有因為懷孕後激素的變化而導致身體出現的各種症狀。
而腿部抽筋就是一種孕媽媽大多數都會遇到的症狀,尤其是懷孕五個月以後,更是頻繁發生。
而且往往在夜間出現,讓孕媽媽從睡夢中疼醒,影響了睡眠質量。部分孕媽媽甚至在清晨起床時可能伸個懶腰腳底或小腿就抽筋了。
那麼具體是哪些原因導致腿部抽筋?腿部抽筋如何及時緩解?應該如何預防腿部抽筋?今天十月我就來詳細講解一下。
導致孕媽媽腿部抽筋的常見原因
1.最常見的孕媽媽腿抽筋原因就是由缺鈣所造成的。
懷孕期間,胎兒骨骼生長需要補充大量鈣質,而所需的鈣質全由母親來提供,因此孕媽媽比較攝入充足的鈣質,否則就會造成血鈣低下。
鈣質影響著神經肌肉的收縮,因此會出現腿抽筋的症狀。而夜間鈣質水平要比白天低,所以抽筋多數會在夜間發生。
2.過度勞累
在懷孕後,孕媽媽都是需要足夠的休息的,如果孕媽媽在懷孕期間走的太多或者一直久站,就會導致腿部的肌肉增多,當腿部肌肉的負擔增加的時候,就會容易導致出現抽筋的情況。
3.睡姿不對
當長時間的睡姿不對,例如仰臥或者俯臥的時候,就會壓迫到大腿神經或者讓腿部神經處於過於放鬆的狀態,也容易導致孕媽媽的腿部抽筋。
4.寒冷刺激
夜裡溫度較低,孕媽媽睡覺時蓋的被子不夠厚或者把腿露在外面,很容易著涼,而寒冷會刺激到小腿肌肉引起抽筋,所以在冬天的時候要注意腿腳的防寒保暖。
孕媽媽抽筋時如何緩解?
孕媽媽腿抽筋的應急方法
如果孕婦在夜間出現了抽筋現象,一段時間後還沒有自動緩解,就需要採取應急措施。主要的做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站在地上,用力蹬抽筋的那一條腿,一直到症狀得到緩解為止。
第二種,就是坐在椅子上,把抽筋的腳蹬在牆上,用手按摩抽筋為止的小腿肌肉,這樣做可以很好的緩解抽筋帶來的疼痛。抽筋的現象也會得到很好的緩解。
孕媽媽平時如何預防抽筋?
1. 避免過度勞累
在懷孕後,孕媽媽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不要讓腿部過多的運動,讓腿部肌肉有過度疲勞的感覺。當腿部肌肉過於勞累的時候就容易引發腿部抽筋。適當走動是對身體好,但不要過於勞累。
孕媽媽在平時可以選擇用熱水泡腳的方式來放鬆大腿的肌肉,可以有效避免腿部抽筋。
2. 防寒保暖
懷孕後孕媽媽的保暖措施也要做好,避免讓腿部的肌肉受涼。因為當腿部肌肉受到寒冷的刺激後,腿部肌肉就會出現痙攣的情況。
3.合理補鈣
平時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排骨、小魚乾,增加維生素的攝取量。
少吃太鹹、醃漬食物如∶香腸、罐頭食品。
每天喝數杯新鮮柳橙汁、番石榴汁補充礦物質,這些都是預防抽筋的方法。
4.臨睡前洗個熱水澡
睡覺前洗個熱水澡,不僅能舒緩身體上的疲累,還能預防腿抽筋。
其實孕媽媽為什麼會腿抽筋呢?除了是因為缺鈣之外,還和肌肉過分緊張有關,熱水能有效緩解肌肉疲累。
5.注意睡眠時間
在懷孕後,很多孕媽媽都喜歡臥床休息,而在床上就很容易進入睡眠。
但要想避免腿部出現抽筋的情況,一定要避免睡眠時間過長,因為當睡眠時間過長的時候,就會減緩血液的流通速度,從而導致腿部抽筋。
儘管多數情況下抽筋不是病,但如果發生次數多,持續時間長,又沒有明顯誘因,那麼就要儘快到醫院就醫,查明情況做好應對。